|
基本乐理简明教程
4 c* B7 X! ~2 o' t5 F$ O0 c
3 O' a+ D" v8 h简介 · · · · · ·+ r8 k' e* v8 b) i2 h2 G) [% J
4 x5 N! U" ~& L: o 基本乐理是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专为音乐院校演奏、演唱系科的学生编写的。其他系科、音乐团体、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采用本教程时,根据不同专业、对象、水平、目的进行适当的增删是必要的。 $ V) R3 V" p' o, E( b5 A* X
学习基本乐理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以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和古典音乐为范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指导我们现今的艺术实践,这样才能学得活,领会得深,记得住,用得上。# J8 D) @- W1 S" |0 x
基本乐理虽说是一门音乐理论课,但在技能的掌握上要求具有一定的熟练程序。因此,在书面、口答、钢琴练习时,必须有一定量的保证。本书在章节划分、次序编排、理论阐述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新的探求。
N4 ^# e: b* D! I4 Z9 Y目录 ······7 c- W$ R' ]4 E* W" z
* X' ^0 e( h. F8 {: c& M: ]
第一章 乐音体系
8 ~( s {: }% u) ?. d2 [: [$ _第一节 什么是音
9 f1 y0 Y: t4 Y( F" G第二节 音的性质6 q7 f. X# `/ \7 q u/ E& R- o$ H
第三节 乐音与噪音1 X2 y- p$ q' X# X% }
第四节 乐音体系 音级 音列 全音 半音/ S3 t+ v, W! i
第五节 音名
: X, y3 U2 ^% l7 Z" \8 N0 B· · · · · ·6 S# z1 ~( {2 ~
第一章 乐音体系8 t$ @# T% T( V: a2 M$ W! X
第一节 什么是音) q/ t' T# p+ P' [
第二节 音的性质
( i6 E6 c6 }! W# z7 T, L第三节 乐音与噪音
0 a0 r+ Z3 @$ m/ n- N第四节 乐音体系 音级 音列 全音 半音+ _' q1 m" n# n$ r K
第五节 音名2 J& N1 k; ^, d) ?- ]
第六节 音组) w0 Z, b* s1 T1 r
第七节 标准音和中央C! [- H4 n* y- m3 E3 I
第八节 十二平均律 等音
& p; I( k) @1 l4 x3 D6 s第九节 复合音 分音列 基音 泛音2 y) P' D4 _8 A, L; z
第十节 音域和音区
& s; u7 C6 }+ k5 y. u& ?4 O第二章 五线谱 b2 o7 ]8 h3 \8 ]" F6 ~: [
第一节 记谱法3 R! I8 T; @% C2 N- e1 D% z
第二节 音符与休止符0 P& {* Z' R: M7 b3 M7 e
第三节 增长基本音符和休止符时值的记号$ n4 R# f5 o- p6 `1 g n
第四节 五线谱& s8 y& w' l, ^; D0 y5 \( N
第五节 谱号
- [2 G V7 @9 V$ _: K5 S! u7 |第六节 变音记号9 _2 ], T( r9 ^1 X: }" _; K
第七节 音符与休止符的正确写法1 J z8 D, s7 s: J4 l
第八节 省略记号! f6 j, ] S% n: P
第九节 演奏法方面的记号/ W- K1 d3 ^9 V5 j. |3 S5 O: F9 @
第三章 节奏节拍
3 p5 m2 {0 a" V第一节 节奏与节拍; U1 S& B: ?0 F, N! Z8 [' |8 f) C
第二节 各种拍子
1 P$ Q) V& r$ e- i& r! d第三节 各种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S1 E/ ]+ F# d2 d' ^
第四节 音乐进行的速度 z5 U6 c6 M- l4 q/ E7 @3 y3 w; N( I
第五节 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
4 Z- x1 X7 M) w. P5 e/ [! _! \1 Y第六节 切分音9 X5 _" _8 b8 N! ?# I
第七节 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 [6 i. }+ o) Z7 e; F* }' Q第四章 音程2 Q6 i* ?" x, _3 x* C1 i5 z+ L( C
第一节 什么是音程! u+ r% [2 h! R8 b' k: L6 M7 ^5 d
第二节 音程的名称与标记4 W% m* r3 W& v7 ]
第三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0 k; E+ n' N8 i/ D
第四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c" R( W8 A4 k# S4 g1 B0 j {
第五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 E6 G: k2 t4 C- Y2 y8 n+ n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 v; v- f' I& m) v8 x8 R第七节 等音程5 X% O P G8 ?0 Z/ D
第五章 和弦8 B! v7 k3 @& L3 U( O4 u
第一节 什么是和弦
* p; B( X' i4 H9 k8 W4 t0 `9 Z第二节 三和弦- E# i8 H, ?% D7 p
第三节 七和弦
6 w- x( y0 m) B4 |6 D, ?. }第四节 原位和弦及转位和弦
9 u3 L# N' P1 h2 g第五节 等和弦, Z H) z" a' W L) Y4 @! x2 m
第六节 构成和识别和弦的方法
5 a# A0 g0 T4 \第六章 调及调关系; D* z. j* o1 S
第一节 什么是调: ?" p% T A8 V3 F( p1 f
第二节 升号调与降号调
" y q$ p: V% Y% O第三节 等音调
; V. F& B. `, y+ e* e. D3 z第四节 调的五度循环及调关系
$ i, k1 u5 ~- L7 Q% s第七章 调式+ |6 g" l* I! k( z1 A
第一节 调式 调性 主音 音阶' ]) d2 Y' o5 b5 H3 N
第二节 大调式! Y3 U$ O I% }0 h. Y
第三节 小调式9 o+ h6 j5 a$ C" F+ C
第四节 五声调式
6 T7 N' L2 B0 G+ I& K. l7 K7 u第五节 调与调式: q) O- o$ d0 v! u6 ^, n- c) C# q
第六节 关系大小调 同宫系统& z' a' J- N' V. S" k) b
第七节 同主音调5 ] p1 j" R! V# T
第八节 等音调式* P. p6 i+ k0 |. k( L3 p) c
第九节 如何确定调式
" [' k$ h' R# p5 B+ R' e3 I4 O6 L4 U第八章 调式中的音程及和弦: D* R' V+ z8 a) Q
第一节 调式中的音程
5 X: E8 }: b# K3 S. f2 a* h第二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9 X+ f6 p* ?) W, R+ A) ^/ e7 _9 P第三节 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 [& I- ^1 a. [1 |% n1 M! O第四节 如何确定一个音程可能属于哪些调式
0 v+ P* U, ~ F第五节 音程在音乐表现中的应用$ T$ [. S0 h& |1 y: v' F5 w% z$ x4 Z
第六节 调式中的和弦及其标记+ F2 W* x4 H/ [# O9 H7 o
第七节 属七、导七及其解决
" }& G5 x% c# V' o4 A* S第八节 如何确定一个和弦可能属于哪些大小调
( ^! y' Z) U- \/ Y1 L第九节 和弦在音乐表现中的应用
~1 \& f# A% l% { z第九章 转调
$ t, b3 p! d% _8 Q/ D' K A第一节 什么是转调
" U/ Q" C8 m, E ^) v, q第二节 转调的意义% n8 K7 E" k- f& a& c
第三节 转调的类别
, [) D1 h- A7 C% R8 I第四节 近关系调中的各调式8 i2 O! N! h$ F
第十章 调式变音及半音音阶; Z( ]: A( P$ S6 {+ A- z
第一节 调式变音
j' ]( e N1 A2 s第二节 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g% H3 m7 I# @7 [* L% F8 z
第三节 半音音阶
0 q7 M. I. y( T: v( l第十一章 移调
1 m* M$ i* U3 m( s% _5 N第一节 移调及其应用/ z+ X0 u+ H7 S7 }0 I( d; M
第二节 移调的方法
7 U3 Y9 E2 q% p9 w, ?第十二章 装饰音 _9 h- x. p' a( Q, w7 e8 f
第一节 什么是装饰音# c: H) |( s4 d' `8 G9 x
第二节 倚音) }; p; ?1 p B" F
第三节 回音5 @ [2 ?; |; k3 \+ K1 n
第四节 波音
1 a# Z! {! U( m% I7 w* {第五节 颤音
6 |, F2 @& K1 |5 n第十三章 关于旋律的基本知识
$ ^0 l! B1 r9 B1 f第一节 什么是旋律" v' M9 Y( a/ x, V1 J* X6 w
第二节 旋律发展的基本方法+ O' [- k Z) s) R% i" y3 r2 p
第三节 旋律进行的方向及高潮2 h4 X8 ^ o5 Y; ~1 B N9 l" e
第四节 旋律的分段
& B) e+ S( p8 P0 w5 m第五节 乐曲的基本形式
) m7 Z$ C) P: h- o* f· · · · · ·
" D; I0 T+ Z/ ~3 O) ]+ g$ b: x* U9 V! [8 S
书评:
# W9 ]+ E% X1 _# ~* v2 A2010-08-28 15:23:05 来自: Sagittar (生而不有)
8 h5 m0 q- F$ q1 b+ [基本乐理简明教程的评论
4 o- d0 M4 {: a8 }8 ?6 d 音乐属于时间的艺术,音响的流动体现着时间的延续。
# `7 r& U$ f$ ]( T5 v& @( {& m* l
; s$ v& i5 K6 ~( S3 l 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体现着力与能量的传递。物体在一秒钟内反复一次,频率为一赫兹。音乐中使用的音一般限于27~4100Hz的范围内。
% m2 V: w- }2 V7 n8 F
' x. @/ v4 V& x5 C& e* F1 l% @ 音的四种属性: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前三者用以区分旋律,后者用以区分乐器。物体振动频率决定音高,物体的性质决定了在同一作用力下振动的延续时间(长短)、振幅(强弱)及泛音的多少(音色)。泛音越多音色越优美。
& F# A4 O% ~1 F/ H, O2 R' w( d
& k( n6 p7 t4 Z3 R0 z4 g 振动规则因而音高固定的音叫“乐音”,振动不规则因而音高不固定的叫“噪音”,如锣、钹、木鱼、军鼓。音乐中主要使用乐音,但噪音的使用也不可缺少。 0 F' G, X- P; P# z, y( L& ?
X. n% k4 c3 w% `' s# s3 E
作为基本乐音总和的“乐音体系”中的每个音叫做“音级”,按高低次序排列的音级序列叫“音列”,高低关系的最小衡量单位是“半音”,两个半音是一个“全音”。最大的钢琴有88个音级。相邻音级构成的半音叫自然半音(如E-F、#C-D);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构成的半音叫变化半音(如C-#C、#F-xF) 0 R; y% O* t* q$ ~
; n! [9 O9 N# \6 c 音级的名称叫“音名”,7个“基本音级”是C、D、E、F、G、A、B。其他各音的名称都在这7个音名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称“变化音级”,包括“升音级”(升高半音如#C)、“降音级”(降低半音如bC)、“重升音级”(升高全音如xC)、“重降音级”(降低全音如bbC)。钢琴的52个白键(基本音级)上两相邻同音(有相同的意义,只是高度不同)间的距离称为一个“纯八度”。do、re、mi、fa、sol、la、si因多用于歌唱,又叫“唱名”,并因唱名法的不同而代表的音不固定。
% `$ O) ~1 c+ M0 {
( {$ R* Q8 d! t' J$ F( ^ 在乐音体系中依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将总音列划分为若干“音组”。总音列中央的音组称为“小字一组”(标记为小写字母及其右上方数字1,如e1、b1),往高依次为“小字二组”(标记如d2、c2)、“小字三组”(f3、c3)……往低依次为“小字组”(c、d、e)、“大字组”(C、D)、“大字一组”(标记为大写字母及其右下方数字1,如C1)、“大字二组”(D2、A2)…… 6 X6 e: F1 U/ z. J) q
1 V* n: ~# Q0 A. g7 E 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高度(第一国际高度)以a1为“标准音”,频率为440Hz。“中央C”即c1=261 8 f" V' \- j9 Q2 d
2 Q/ ~6 t; @& S2 a; M6 t
为了确定每个音的绝对高度,人们发明了各种“定律法”,如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在国际通用的十二平均律中由于每个半音都相等,产生了“等音”,即音高相同、记法意义不同的各音,如#C、bD、xB。除了升G和降A只有一个等音外,其他各音都有两个等音。 . W1 }/ ?. u5 X8 w* x D* g7 w
- W' r0 ^2 @" N
任何一个乐音都是“复合音”。发音体全段振动发出清晰的\"基音\"时,其各分段也在振动,产生不易听清的若干“泛音(”或“倍音”),两者组成复合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叫做“分音”,其音高序列叫“分音列”,其中基音为第一分音,第一泛音为第二分音。以C为基音(包括15个泛音)的分音列如下:
7 ]; Y# m# K5 J; }' N5 j: s2 I C c g c1 e1 g1 降b1 c2 d2 e2 升f2 g2 a2 降b2 b2 c3
* D( x3 m+ S' V0 D 弦乐器中的“泛音奏法”、管乐器中的“超吹”、作曲理论中的和弦构成及其排列位置,都与泛音理论密切相关。
2 J; Z3 {3 H2 ?2 \& [2 s; J0 B * y3 \- f0 Q+ m4 [
音列从低到高的总范围叫“音域”,钢琴的音域为A2-c5。“音区”是音域的一部分,分为“高音区”(c3-c5)、“中音区”(c-b2)、“低音区”(A2-B)。
2 W$ @( D0 G. r
3 V: w% G- {* a+ w+ b1 v6 _5 J" \ 记谱法:古琴谱、锣鼓谱、工尺谱、简谱、五线谱等用以记录音乐中音高、音值、音强的变化。 ) p2 ~4 i% R5 K1 W, }7 O5 a
5 n) g) q1 W4 X! u- B7 | h 五线谱、音符、休止符是记谱法范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4 @3 \7 J. E8 W. q9 R
, @7 z4 o% ~ U* H# v0 y
“五线谱”:第一线~第五线、第一间~第四间。
; W8 A6 f b9 N% [ \"加线\"与“加间”:上加一线~上加五线、上加一间~上加六间、下加一线~下加五线、下加一间~下加六间。 $ S& U! D' j% i9 C) k
8 [5 J4 w! c! _+ _ 确立五线谱的线与间所记音的绝对音高的符号叫谱号,记于五线谱左端或改换谱号处,常用的有G谱号(高音谱号,将第二线定为g1)、F谱号(低音谱号,将第四线定为f)、C谱号(活动谱号,可将任何一线定为c1,中音谱号将第三线定为中央C,次中音第四线,女高音谱号将第一线定为c1,女中音第二线,男中音第五线)。
; e' k3 e9 p+ I# b: f5 h7 f- U Z) \. u- Q2 ~/ ]0 U& U% s
记有谱号的五线谱叫谱表,如G谱表(高音谱表)。G谱表和F谱表两个单谱表由左端垂线和花括弧连结起来构成大谱表。G谱表下加一线和F谱表上加一线处均为c1,又因在乐音体系的总音列中,有C2~c5共计97个乐音,c1上下皆有48个乐音,故称c1为“中央C”。以大谱表方式记谱,低音谱表下加五线,高音谱表上加五线,加入“移低移高八度记号”,可以将乐音体系中的所有音记出。 / Q/ ]0 @, C; w5 u# s4 M2 L
' e) F, o2 a0 k# P" I2 [
音符分为符头(空心、实心)、符干、符尾三部分,有单纯音符与附点音符之分。将全音符按二等分原则逐级细分而得来的音叫单纯音符,如二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附点记于符头右面,有增时作用,单附点、复附点、三重附点分别增加其单纯音符时值的1/2、1/4、1/8。
/ Q6 m4 [* h' D3 p- F' X3 }2 x
音乐系列视频教程-免费电子书.rar
(424.91 KB, 下载次数: 6)
- ?& v: z: ], r; f
* l B7 e4 X# d! m% C( O,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