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5733|回复: 1

[技术] 响度战争真的结束了吗?关于响度的终极回答

[复制链接]

1454

积分

0

听众

104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454
发表于 2022-4-3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响度战争真的结束了吗?关于响度的终极回答!

虽然所有人都说,响度战争已经随着流媒体平台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而结束了。但在我看来,它其实是换了一个形式存在罢了。

640 (61).png


01

响度战争的起源和“终结”?

同一首歌,音量开得越大,我们听起来就会越好听。只要我们的耳朵还受得了的话。


这是大概90年代后期开始,音乐制作人们发现的一个秘密。从业者之间都在费尽心思竞争谁的作品更好听,但是,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响度提得比其他人高。放在一起播放时,就算我只是比别人做得响了3dB,听众切到我的歌时,就会瞬间感到:哇,声音太饱满了,各种细节都听得一清二楚,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即使我的制作水平实际上烂得多。



但在数字时代,声音的波形有一个不可逾越的上限:数字音频格式中的0dB。波形的上限已经提升到0dB了,想要再把响度提大,就不得不祭出限制器(Limiter),它把超出上限的波形削平,这样整体响度就能够不断被提得更大,更大......

640 (62).png

但这样当然是会损失动态的。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其实是损失音头的瞬态(Transient)。波形的峰值往往是底鼓、军鼓等打击乐器或者吉他、钢琴等等的音头瞬态。强行把它们削平的后果就是,乐器听起来不那么明亮有力了,整首歌给人一种更闷更缠绵的感觉,当然,我说的是贬义的。



但是响度战争始终没有停止,那是因为,即使损失了动态,但只要不是非常过分极端地提升响度,它听起来依然更好听!音乐制作人们都认为,听众在切歌时是不会调整音量的,因此靠大响度首先把听众镇住,让听众觉得更好听才是王道。


640 (63).png

说到响度战争必然绕不开2008年Metallica的这张专辑Death Magnetic。这是响度战争的一个巅峰,所有歌曲都已经被压到糊成一团,只剩失真吉他和贝斯霸占着频段。人们终于意识到:本来我只要在播放器上把音量调大一点就好了,现在为什么要为了这一点点响度,把整首歌的听觉体验都损失掉了?



而刚好在大约2015年左右,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实体专辑也逐渐没落,流媒体平台开始兴起。流媒体的响度标准便逐渐成为主流。每个平台都规定了自己的响度标准,如果音乐的响度超出了这个标准,平台就会在播放时自动把音量拉低到标准线上。各平台的标准通常在-14LUFS左右。



于是......如果我把响度提升得超过了标准,播放时响度不但会被拉小,变得跟别人一样,我的歌曲还损失了动态,所以听起来就不如别人好听了。这样所有人就不会过分追求响度了,只要刚好提升到标准,就能在响度和动态之间保持完美平衡,歌曲就是最好听的了......



640 (64).png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02

响度战争已经结束?

这可能是我见过的传播最广,对人们误导最深的谎言之一。


因为.....说响度战争已经结束的论据有二:流媒体平台真的会把响度拉低到一致、歌曲的动态越大越好听。这两点,在实际中,都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歌曲的动态越大越好听”这个错误的观念其实更值得深入讨论,但我们还是先从响度标准开始说起。


640 (65).png

首先就是,我们制作的歌曲并不是只在流媒体平台上播放的,仍有无数人会在CD专辑、酒吧等等地方听到它。当然,还有许多压根不限制响度的国内平台......



其次,听众完全可以在Spotify等软件的设置中关闭响度标准化(Normalization),比方说我......



这两点足以令人感到非常尴尬了。特别是在国内,大多数平台都没有明确的响度政策的当下,响度只能一切靠自觉。


640 (66).png

而且,就算只在有响度标准的流媒体平台上播放,不同平台的响度标准也是不同的,而且......也可能是会调整的。Spotify、YouTube等许多平台都调整过响度政策,万一以后标准响度再提升了,自己之前的歌曲就又会被淹没在响度之中......

甚至还没完。歌曲超过标准响度,结果只不过是音量被简单拉低而已,对歌曲并无影响。但是!如果低于标准响度,后果却可能非常严重:有许多平台会自动为你的歌曲加上压限器,强行把响度提到标准数值上。就是说......你的母带白做了。

母带的最终响度一定要超过标准响度(通常是-14LUFS),响度刚好卡在线上或者更低,就会面临被二次压缩的风险。

640 (67).png

03

“响度”并不在于响度?

也许仍然有人认为,上述的这些,只不过是因为音乐行业标准不规范。有无数人仍然在呼吁音乐行业达成低响度的共识。有无数人仍然相信,只要听众愿意把音量调节一致,自己的“低响度大动态”的音乐作品就能够绝对胜出。


不妨亲自做一个实验吧。在母带上挂上一个高质量的限制器,比如Fabfilter Pro·L2,打开自动保持电平一致的选项。这样,当我把Gain增大时,限制器会自动把Output降低完全相同的音量,就相当于电平没有变化,但动态被压缩了。


640 (68).png

嗯......真的是这样吗?每位读者亲自做一下实验吧。请把参数调节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在自己的混音工程中把Gain缓慢地推大。请诚实地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思考,经过限制器之后,歌曲的响度变化了吗?动态又有什么变化呢?与参考曲对比,歌曲是变好听了,还是变难听了呢?



不知道你会不会十分震惊地发现,对许多歌曲来说,随着Gain的增大,歌曲的响度仍然有所提升!也就是说,即使在同响度播放,经过了限制器削波,仍然可能听上去更响!



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即使把限制器推大会导致压缩感变重,鼓组等等仍然有可能变得更好听!



640 (69).png
在摇滚与电子音乐中尤其如此。



更准确地来说,动态,它也是音色的一部分。而音色,放在混音中,其实不应该说好听或难听,而应该说,只有合适与不合适而已。它是决定一首歌的风格的东西。



正如一个快被压爆的古典钢琴曲不能称为古典钢琴曲,同理,一个压缩量不够的、底鼓军鼓听着很蓬松、贝斯和节奏吉他的中频忽高忽低的摇滚,也不能称之为摇滚。



我的这个观点大概会引起争议,但我还是决定把它写在这里。有时候我会发现,现在的听众都已经习惯了动态很平的音乐了,这就是21世纪的商业音乐的风格。不管播放的音量是大还是小,如果动态压得不够,听众反而会觉得,这首曲子的音色好像有点不太对。我们说响度时,说的其实并不在于响度,更多在于:这首歌应该压多狠,才适合它的风格?


640 (70).png


再去看看自己的混音母带参考曲目,真的有哪一首歌是把响度刚好做到标准的吗?至少在我的曲库中一个都没有,远超标准响度的比比皆是。即使是上传到流媒体平台的音乐,混音母带工程师会任由平台把作品的音量拉下来,也不会选择把响度少提一点,多保留一点动态。



04

响度是衡量混音质量的标尺

但是上述讨论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它是建立在混音已经处理得非常好的基础上的。



如果母带在总线上提升响度时,发现-14LUFS轻轻松松,-12LUFS也还行,再提......鼓的动态没了,贝斯低频没了,声场变窄了,乐器糊成一团了......回去好好检查混音吧!



虽然上一节说数值上的响度与听觉响度不同,或者响度带来压缩感的变化,但都还是比较细微的。在我看来,响度最重要的作用,其实是,判断混音的好坏。好的混音,母带只要一个限制器就能轻轻松松把响度提到非常大;而烂的混音,一提响度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混音时,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办法降低“数值上的动态”。使用Clipper或饱和失真(Saturation)等等效果几乎是必须的。它们能够把音头非常大的瞬态“转移”到其它频率的泛音中,听上去更饱满,动态并不减小,但波形的峰值反而能降低许多。



动态与压缩器(Compressor)之间也是个很微妙的关系。与许多人的理解相反,很大一部分的压缩是用来增加动态的,Attack较大时尤其如此。因为压缩器漏过了音头,而把后面的部分压下去了,所以才会听起来“更结实”。此时测量波形的峰值和响度,会发现,它的动态其实大大增加了。



而Attack较小的某些种类的压缩,才是用来控制音头,减小每个音符的动态的。混音时,在同一条轨道上先后使用这两个压缩器,也是塑造音色并减小动态的方法。




具体的混音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我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敢说是一知半解。但是,我知道,如果我混音做得不错,在总线上甚至不需要任何插件,光是把推子推上去,就能把最响的段落提到接近-10LUFS了(对于我混得较多的风格而言这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当然不同风格的歌曲响度差别会比较大)。



-14LUFS的标准其实真的是一个非常小的响度了。如果我有哪首歌需要通过限制器使劲压缩才能提到这个响度......我会果断回去重混。我会认为它一定在动态或频率等地方有严重问题,是混音时出现了严重的错误。这样的混音靠母带是绝对救不了的。



我见过其他人的好的混音,母带随便找一个限制器,随便用个预设提到-8LUFS以上,也听不到失真带来了什么问题是很正常的(当然这个响度还是跟风格有关系)。既然能提响度,那为什么不提呢?反正提了又不会变难听,不怕流媒体平台响度惩罚。


640 (71).png


当然,在中国绝大多数平台没有响度标准的情况下,确实仍然有许许多多过度提升响度,导致作品变难听的情况出现。但是,除了感叹与抵制之外,我们也不妨认真思考一下,那些把响度提到-4LUFS甚至-3LUFS的混音和母带师,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我尝试过这样极端地提升响度,可是发现,就算失真得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就算它已经变成白噪音了,响度还是到不了那么大。最后那1dB甚至零点几dB似乎就是无法逾越的坎。



而且我也坚信,就算给我所有世界顶级的硬件设备,我也没法在控制失真的同时做出那么响的混音和母带。把响度做大是极其考验实力的一件事,虽然我们一定都不喜欢那么极端的响度,但拥有把响度做大的能力却是在21世纪必不可少的。


640 (72).png


最后说回来,还是要引用混音师Dan Worrall说的话,现在人们的设备上都有便捷的音量按钮了,歌曲太响了就关小,歌曲太小声了就开大,所以混音的响度也并不那么重要了。那么响度的关键是什么呢?



那就是让我们的作品尽可能地好听。让所有听到它的人,都想要去把音量按钮调大。这才是响度真正的秘诀。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