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9-2-19 18:18:17
|
只看该作者
3. 音响功能与演出要求
任何需要音响的演出都有音响设计。音乐演唱会的音响设计首要任务是规划音响的演出功能,即将台上演唱的歌曲、演奏的乐器利用音响设备和技术制作成录音唱片里的音乐听感传到观众的耳朵。这些功能都有它们的演出上的技术要求和必须要达到的条件。
音乐演唱会演出的技术要求是:
(1)音量较高105dB~110dB ±3dB。
(2)频宽50Hz~16kH。
(3)音色
音乐演唱会的音色需要是:
a.清晰的层次和定位
这是指乐器声量的大小与前后、左右的位置感。
b.演唱者的声音在听感上要令观众有亲密感,即距离感
在演出场地所说的亲密感(距离感)就是直达声与一反射声的早期延迟的效应,早期延迟愈短,场地的亲密感愈好。音乐演唱会是电声制作,如演出场地亲密感不够,电声系统也可以协助。电声音乐里的亲密感在于低频。例如,演唱者使用单指向性传声器,音源离传声器愈近,低频效应愈强。单指向性传声器的邻近效应(proximityeffect)是很到音乐歌唱时使用的技术,用以提升歌声的亲密度。
音乐整体上注重高、中、低频的平衡,根据音乐种类调节,如抒情类除了注重歌声的亲密感,也要注重伴奏音乐的温暖度(低频效应)。在调节系统时可特别在100Hz频率以“山峰”型均衡加上3dB~6dB,以提升系统的温暖度,这一均衡技巧可在个别乐器上尝试使用。
c.空间感
音乐演唱会是电声音乐演唱会,其空间感觉不需要体现在场地上,而是要体现在音乐里。这种空间感是人为的、以电子技术制造的,与传统古典音乐录音的空间感并不一样。传统古典音乐录音的空间感是房间感,即在小演奏厅、大音乐厅、大教堂或是一个特定的室内空间的感觉,而音乐的空间感没有特定室内的感觉,它只是听觉上的一种效果感觉而已。
d. 覆盖范围
音响覆盖范围的要求是:每一位现场观众都保持在同一音量、同一频宽、同一音色和同一空间效果的条件下欣赏演出。
无论是乐队演出还是个人演唱,拾音布局方面除了鼓使用传声器,其他乐器如键盘类乐器、电吉他等的信号都是经效果器之后直接输入混音台。有个别音响设计师会在电吉他扩音器上加上一个传声器,以拾取扬声器出来的真实电吉他的电声效果。
台上演奏乐器的直接输出信号或是传声器信号都从台上传送到分线箱后一分为二。一路接驳到返送调音台,另一路接驳到观众系统的调音台。返送调音台的信号因应个乐手的需要,经处理和混合后传送到各乐手的个别监听器上。观众系统的调音台的信号经处理和混合后传送到观众席的音箱,再传送到观众的耳中。
近年来,对音乐演唱会音响的音质要求愈来愈高。为了适应这种要求,除了应用回输耳机以减少回输音响对观众席音响的干扰,电子乐器的应用包括电子鼓及电子管弦乐的应用也日益盛行。此举有助消除安放在乐器间的传声器的相互干扰,从而提升演唱的整体清晰度及器乐的明晰度。
4. 调音师的要求
音乐演唱会对调音师的要求很明确,耳听的同时,动手去调节演唱及音乐的音量、音色与平衡。对每一首歌的乐器分布、音乐布局、每节每段的音效应用都需要达到应用自如的境界。
能将歌曲、器乐在唱片录音时的特色原原本本地经过观众席的音响系统,重现在观众的耳中,这是音乐演唱会音响设计的理想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