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招伴奏织体,让键盘小白的伴奏能力“从无到有”
) Q9 D1 F; y( z; Z+ s+ o. a7 Y
/ N a; i4 k) _: Q, _( p% I5 m相信很多同学在刚开始学习编曲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些乐器伴奏的织体如何编写的问题。作为在流行音乐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乐器,钢琴的伴奏织体的编写自然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7 w, O$ K3 m1 K+ n% N& t$ ?7 V& G$ C8 K
) C# L9 K" v' r1 |
& z: j! W5 V3 A& r) _1 {在这里,我们就来简单地介绍一下钢琴伴奏织体的一些比较基本的编写方法。
1 m& z: T# S; L
; f6 Z+ n9 I/ y; X
. f& p; t/ Y3 @+ l
2 k. y- Q/ Y, W% F# g0 t1% N; p; X' r$ l2 m3 t
) _0 ?7 h6 {( l) ?6 ~+ O
柱式和弦伴奏
! x0 u3 B5 n' H8 \. o' e2 E) d
7 e5 C! @9 `. Y; N
4 U# D' f& A4 }1 b
) ~2 k9 B- e/ [8 w9 |2 ~( h/ } w& S# U: K) M
钢琴最基本的伴奏织体,自然就是柱式和弦了。所谓的柱式和弦,其实得名于其于五线谱上的音符群的形状。2 V+ P" P% @+ V/ p! C
! b6 b2 k F& v% p8 F' f; |2 U6 j8 z: j8 s0 |
: r. K+ w" u. ?9 S1 o垂直方向排列的几个音符构成了一个类似柱子的形状:: Y7 v- j* n# w" p5 I. R# s
4 c: M* \ k( Q& ?
3 Z A3 U3 L2 R柱式和弦伴奏是表达的和声色彩最为完整而直接的一种伴奏织体,同时奏出的几个音符直接传达出和声的效果,并有着一定的力度感。
5 p8 _( m$ g0 k, O) {, ^$ q& O" z1 Q6 ~) k# ` l0 O
z* p/ t! l+ Q+ C2 y
$ P7 k' L) ~# k在实际的应用中,以C大调四四拍节奏的1645的和声进行为例,我们可以编写出如下的钢琴伴奏:
' i9 e( Y- O5 ?7 T
; f, y7 E+ W8 i. u g" i1 n9 l1 Z7 Y* c0 T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情况下,柱式和弦的伴奏需要在第一拍的音符上用上较大的力度,而后的三拍则需要用到稍微小一点的力度,以此来迎合四四拍的“强-弱-次强-弱”的强弱规律。
/ Y: L) F; A0 E) b. j, w9 B: N i
3 y, D( T2 X+ w, v4 y( o( ^5 z2 @2 h: J
% j& q( }/ {! B4 [( q4 o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一个小节只用一个和弦,在适当的位置插入一些过渡用的和弦(比如属七和弦)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听感:
* G8 I9 V* o3 c% H+ O. u6 R8 h# v
. l* V0 K$ R# H5 J/ t: f
5 u8 Y& t6 A+ I5 T5 m s) B% f1 N$ f" S. f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根音上进行一些变换或者空拍等的方式来对伴奏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 R$ M9 G( R; U: k
- ^4 p- x& ]! O- ]" m* {# o/ c# Y
# Y! G) ?2 c1 c
/ H: x8 {% q1 a3 w2 ~2
: N+ |7 \& ~8 C f6 k \4 g) T/ u
分解和弦伴奏
1 y9 I9 S7 U$ Y( P# `
' i0 N0 T5 L3 l% I) k. M7 I O: K
( m0 p* H: C$ s& p7 H
) t `# f1 G5 p, K: Q8 g5 _1 y6 Y9 W3 G* i+ R
: W/ P5 a' W4 x分解和弦伴奏,其实就是将柱式和弦进行分解,拆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和弦音,其更加强调表现每个和弦音自身的音效。9 k% E" v2 Z, z3 N
B( C9 Q7 B% U
换句话说,就是不同时奏出而是逐一奏出和弦中的音:
9 Q9 g: b5 y+ g2 B
# g' |; l' [) _. @" g分解和弦伴奏的音响效果没有柱式和弦那么强烈,其更加适合一些较为舒缓的带有叙述性的段落。很多歌曲的主歌部分都采用的是分解和弦伴奏。
3 N# c! E1 M2 g' |, X
( V* o" ^7 T" @# z0 `# Z- M在实际的应用中,以C大调四四拍节奏的1645的和声进行为例,我们可以编写出如下的钢琴伴奏:
! G) v) _7 [ ?9 l
( y: ?* H# j( {4 \( r" j' Z
一般来说,分解和弦伴奏需要搭配踏板使用才会有较为完整的和弦听感,毕竟加了踏板才能使和弦的各个音有相互交汇的机会。
0 Z1 V* r) G! q |/ k* r+ K1 @% H5 g5 ]% K" a
在Cubase里,钢琴的踏板表现为cc64号Sustain控制器: H9 Z* @$ S6 c; i/ F
- i. V" G2 E5 {+ N! n: g
我们在每一小节第一拍的开头绘制一个位于零的点,在第二拍的开头再绘制一个高位的点,即可基本实现钢琴踏板的功能。3 i) W e: l: n/ |! o
# g5 M3 E% z8 ~) [ R; e7 ^8 r7 A/ _1 o3 {6 Y
3
" v4 x y' D, E# z
' z2 }! w: D! l; v半分解和弦伴奏1 C5 h& M1 R$ ]) b$ L
: R6 p. x8 w! c/ v" p
7 `! S7 d; p# L: Y R3 g, d; D0 S. E3 ]4 F+ b' L4 r) B
2 ?* r+ W! @, `+ p
9 _% s0 D. o5 a' ~* s, [7 D
事实上,纯粹的柱式和弦伴奏和纯粹的分解和弦伴奏都不是钢琴织体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其实是这二者的结合体,即半分解和弦伴奏。
+ b0 j" f' r: A( e7 f$ b: z4 z: x: x( |
% H' A3 m8 t0 ] c
+ \% p: m5 C9 x: e; j, ^6 J; k* C' l/ _* x8 ^5 t8 L
半分解和弦伴奏,全称应该是半分解半柱式和弦伴奏。这种织体的伴奏既存在多个音同时奏出的情况,又存在各个音相对独立表现的空间。
0 k) _# Q- [7 b; L Y( d3 J* p1 r$ u+ r
, q- D2 m/ k2 k+ r" h5 d4 r& ^& H
Y a6 \; r' y- }* I8 r5 \这种折中的伴奏织体既不失柱式和弦伴奏的力度感,又不失分解和弦伴奏的叙述感,既可用于一些舒缓的主歌部分,又可用于一些堆积情绪的副歌部分。
+ z$ N+ q% g7 [% `; R2 S/ _% B
. H5 E% f' M0 ?( @! C/ @3 Q9 }8 w7 t
8 b" z& K0 Y" V- j" g在实际的应用中,以C大调四四拍节奏的1645的和声进行为例,我们可以编写出如下的钢琴伴奏:# N. G- M* y4 u* f, |- M
0 l! B3 e% }! X. z4 k, |" e. X: p, w
7 v+ q9 X. @0 T" z! n这种织体的伴奏我们也可以给其加上踏板来增强和声效果。$ u# K& M% u4 X3 ?
1 b, z& z1 M6 X( ~3 y- j
! `1 v# c: P: }" ^9 g
# `% g: ]7 M) C @) s4
+ m9 z7 z$ |' e$ ?2 S) k! h9 H
6 I. ]5 V+ V0 C( C) W2 r两个优化听感的小技巧3 e9 y+ |5 B9 {2 d l8 b3 t$ V$ T
: n& L2 e9 e- ^% |9 k& q
$ b0 s1 a2 u- ^0 r: i' |
) n# `% m3 D: _5 `! f) k7 S+ i8 q, Z6 y
. }* B3 K0 _ g y在实际的钢琴伴奏的编写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好的听感,我们往往要用到一些谱面上表现不出来的小技巧。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两个。
0 n+ Z p& |1 H. {1 o' b! d9 R g) T% w1 q
' F5 y# T) w$ k0 ^6 e
3 F, n( b$ a& q6 }第一个,就是人性化偏差处理。用电脑编曲的一个好处就是演奏的节奏不会出错。但是,太过准确的演奏在有些时候会让人感觉没有人情味。这时我们就可以对音符的节奏进行一定的调整,使一些音符的节奏变得稍微不那么准:
9 H7 H' M% {2 q3 i
5 ?: N! h1 g+ O% e" @3 e
( Q5 r: l$ m- f- e; y/ y& @
3 Z" I2 E2 e. _( h1 v2 t z- A我们可以像上面这样将一些音符从节拍线上稍微拖离开一定的距离。注意,这个过程我们要做得随机且适度,不然会让人感觉错拍了。
7 P+ U2 K5 W: y/ w# n+ k9 m
i y8 N, J& n
4 T, j Q; a& L+ g! c1 H& g+ p+ ~
. ^* l5 W+ w- }4 X1 V& w4 M% v/ ~3 t/ y第二个,就是柱式和弦的柔化。同学们可能会发现,柱式和弦砸下去的听感有点太过强硬了。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这样强硬的听感,但也不想要分解和弦那样过弱的听感,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柱式和弦分解化,柔化其听感:+ D' U- ]' a" r9 R ~) X
/ V- z0 e9 W8 T- X! m+ o $ U! h" H+ S+ n& K3 C- n# `* A
% L9 e2 m8 q! l& @
; _( x4 {1 ?& W其实这个过程跟第一个小技巧有点像,也是将部分音符拖离节拍线。
6 e$ R! S& m) Y5 \$ ^& {/ Y" o. } A% s3 P& o
a6 ], @' K R' x5 Y: R8 q, B, G- g* k- c, A6 r
其不同之处,就在于这个拖离一般来说要按照音高顺序来。即让较低的音抢拍,较高的音则按照音高顺序依次延后。当然,反过来从高到低也可以。和弦的最低音可以不参与这个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