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 R1 L. ^% P) l1 r" ]
5 ? c% }; Z0 h2 ^LCR混音易于理解,但借助以下这些实用技巧,能更得心应手地将这种技巧融入你的混音工作:
2 u% [; Y. T% {( E/ v/ W7 B
2 b$ ?8 f8 I& ]! T构建人声音轨的层次感9 h% d1 ^6 F7 S9 W6 `0 M
借助LCR声像定位,你可轻松在主唱、和声、伴唱及即兴演唱(ad libs)之间拉开距离。在混音时,保持主唱居中,将其他声部置于极左侧或极右侧的声道位置。需注意的是,低频较重的人声在送至左右声道前,可能需要进行均衡处理,具体可参见下文。 # G! J3 T1 r+ Y3 U( d) W
" W* u# x y* j1 j# ]$ I
, h) `3 G7 I% |5 B8 g s
3 _- k' {8 F; I2 Y
突出特定的人声部分) a2 O* L! E3 p- k5 ]- [3 |; j& g
记住,LCR声像定位既可以用于大型混音中的单个音轨,也可以在较小范围内应用,为混音增添冲击力。
: `% Q6 R4 h, q- Z/ E: I* ^/ G8 x
比如,有一种突出人声的常用技巧:先把主唱音轨复制两次,再将这两个新音轨分别定位到极左侧和极右侧的声道。播放时,堆叠的人声能营造出宽广而有力的效果,可用于强调歌曲中的某些词汇或重要部分,比如副歌。
& w6 r4 K `1 O' v, @2 B1 v" B/ o5 U( g8 Z
- _1 i e! c/ P+ w, t, }+ J) I R
" }) |- r8 o1 n% u. n6 A, k! f/ ~
为吉他竞奏进行硬声像定位(Hard Pan)* t8 j. w% j5 l( g5 X+ t1 C
像AC/DC乐队的歌曲《Back in Black》就运用了LCR声像定位技术将同时演奏的吉他声部分开,使它们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掩盖。同样地,如果你有两把吉他同时演奏旋律,可将一把置于左声道,另一把置于右声道,从而在两者之间创造出所需的空间感。
( F1 Q4 x4 g3 p1 a0 v _6 u5 e' u6 z# Q* o( L: O/ X- y
3 W+ Z ]/ h& I
% A; i& [1 B& @6 Y$ s
将宽广的声音和效果置于极左侧或极右侧声道
: @- Y% A: h) f& y2 v' a极左侧或极右侧声道的信号,或许看似不如居中声道的信号那么突出,但这恰恰是为了衬托居中声道音轨而营造氛围,以及进行声音设计的理想位置。像嗵鼓、踩镲、吉他、键盘以及鼓组上方麦克风的噪音这类声音元素,通常适合极左侧或极右侧声道定位。: m: o2 d% `: S6 Y. j/ u0 v
Y2 {/ t6 r7 p+ H
' G) T' h1 }, L# k8 [: ?4 v: |" s: j X* y2 |7 c
让重低音元素居中2 e8 n' f) x$ T6 q- W3 r
通常,你应将混音中欲重点突出的声音置于中央,如主唱、底鼓、军鼓及贝斯。同样地,低频较重的声音元素也应保持居中。此做法有助于维持混音的清晰度,因为低频频段占据的空间较大,若置于极左或极右声道,其效果可能会被削弱。/ ^9 J3 q5 `! h* l4 R- d
* C; O, B& x9 `8 q/ o9 e# N, E. w$ [6 D6 U( _) g
. n3 w1 {" P/ A; h尝试使用自动化; y9 ~0 S% C0 J) \) k) T4 Y
尽管在声像定位的选择上较为有限,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通过自动化来增添一些动态效果。你可以尝试将某些元素在左、中、右声道之间来回移动,以此来强调歌曲的某些部分,并为这些部分增加趣味性。# |# V6 s$ A" h7 l/ N1 w3 R& }
K$ }% a6 W1 T; e( P
4 L! o% W6 b, \, o
9 U3 r9 L+ K5 U5 I3 j0 b0 P
使用均衡器处理你的硬声像信号- m' a+ [% O4 ~/ X- W' x* w
请注意,左、右声道当中过于靠向外侧的低频声很容易使混音变得浑浊。为避免这种情况,建议你在将音频信号发送到左右声道之前,使用高通滤波器进行均衡处理。部分工程师会将声音主体保持在正中央,但会将信号分成两部分,将氛围感和高频的部分发送到硬声像定位的左右声道。
1 ]# H$ `, I/ R7 u- D3 ~$ l0 E
, g6 }2 [# O( J- T(注:要想将音频信号按频率“一分为二”,可以使用信号分频器插件,将信号按不同频段分配到不同的通道进行处理,例如REAPER自带的“4-Band Split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