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7 11: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线谱利用许多条相互平行的横线,和音符、休止符来纪录音乐。不同形状的音符和休止符标明了每个音的时值(声音持续时间的长短),这些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决定了声音的高低。
5 e( U$ P) n. P- q$ A2 O( L7 `- R: h& U5 @' t( R$ g/ \9 }4 V
1.谱面构成
# |6 Z4 j7 {1 D& n+ U5 R; x* M+ b7 _4 h: h0 u
五线谱的基本谱面有五条平行的横线,相邻两条线之间的空余部分称作“间”,五线谱就是用这些线和间来纪录音乐的。在五线谱上,这五条线和四个间是由下至上计算的,即最下面的线称作第一线,它上面的一条叫做第二线……其余依此类推,一直到第五线;由第一线和第二线画出的间叫做第一间,再上面的称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z6 p! i; w: z0 b m- `+ {6 t l( O* L2 C$ B
' c2 T& g$ x( y9 v; J/ K很明显,如果仅仅利用基本谱面上的五条线和四个间,我们最多只能纪录9个基本音级,加上变化音级也不过14个音,这在很多音乐作品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纪录音高高于第一线或者低于第五线的音级,还要在第五线上面或第一线下面加上许多短线,叫做“加线”。位于基本谱面上面的加线叫做上加线、下面的叫做下加线,并且由此产生了上加间和下加间。* G. p( t/ H4 y
加线和加间的计算方法是:上加线和上加间与基本谱面的计算方法相同,也 是由下至上计算。即:第五线上面的加线依次为:上加一线、上加二线、上加三线……。第五线和上加一线形成的间叫做上加一间,在向上依此类推;下加线和下加间则由上向下计算。即:第一线下面的加线依次为,下加一线、下加二线、下加三线……。第一线和下加一线形成的间叫做下加一间,依次向下为,下加二间、下加三间、下加四间……。
0 ?: A( q# T4 ^0 W( _0 u: v# w `5 y5 `# J; ~! X6 u
2.音符、休止符
5 j* n8 Q1 j2 t
( @" C# o& p; u6 ^8 |$ y7 r音符就是在五线谱上记录声音持续时间长短(时值)的符号。4 a1 {; w! K: v3 P" b
( E6 `* a$ l1 P E& i
休止符就是记录声音间断时间长短的符号。休止符同样记录的是声音,只不过它记录的声音不发声而已。可以说休止符是“不发声的音符”,它同样对音乐的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 _' r9 Y+ h9 t2 p, x6 Y" a* _3 }. ^+ D9 M* S
音符由“符头”(空心或实心的椭圆形标记)、“符干”(垂直向上或向下的短线)和“符尾”(连在符干末端的细细的旗状标记。)三部分组成。根据时值的不同分为:5 v8 e5 W. D# O: w; Z" O9 J
4 d5 J" ?; e5 W6 O二全音符(很少使用):空心符头,并且左右加垂直的短线。没有符干、符尾;
+ S, t9 t; p' U! q5 V; i# J% w" h; C/ y+ G0 C& O
全音符:空心符头,没有符干、符尾;; y$ G* u5 q+ w, T
2 j! _% F4 l8 I% V2 B' m& x
二分音符:空心符头加符干0 w: A% b4 U/ n+ Y
7 h7 p8 n# j. O
四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
, P; }5 r2 }; c/ v4 m7 F; `. z- N/ Q
八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一条符尾;, b' _3 @3 r7 t% d
$ E) _, h& }' M' K2 |
十六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两条符尾
9 w: L/ d% {( Z! t7 J0 i# q3 g- k- W$ p! c. u
三十二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三条符尾;
( b4 M4 I: m4 W4 H; V
7 F. x6 R- I$ f) n5 h ]3 A9 x六十四分音符:实心符头加符干和四条符尾;1 ^: e* [" t3 d, u
7 {8 u+ T0 N( D一百二十八分音符(很少用):实心符头加符干和五条符尾;
9 F4 S# C) ^# d v4 X/ _/ l _; ]) z! K1 E8 }8 |
它们之间的时值关系是; h0 O+ l' U' {" w X; e
' _" d3 a5 y* o# T- H0 Z& _4 I
一个二全音符=2×全音符;
' o9 V: r0 p9 v8 r$ M1 H7 F2 S. [( D# m
一个全音符=2×二分音符;
9 q1 q0 G% F- l6 A7 x% V4 l9 _8 \' G) T3 Y6 V* M! _+ M3 V
一个二分音符=2×四分音符;,. g {( H* \( N) s4 M, I
) @+ x$ o" Z/ Z, |6 w
一个四分音符=2×八分音符;
3 l* D. o5 H( h- K1 C) X; e4 z, R
一个八分音符=2×十六分音符;& A. K5 g. i; G; s9 y9 w7 w
3 f& u, o# `- x$ u6 p; e7 ^
一个十六分音符=2×三十二分音符;; k e7 f) e |
' M/ ]- H) O: G* @
一个三十二分音符=2×六十四分音符;
) m. ^) O' k3 m$ Y9 n2 R+ f
* r: A. k! H, x, A% e' b一个六十四分音符=2×一百二十八分音符;
: X9 L. L y8 Q
; l. \8 V- K/ }' E0 U8 r- A8 L& e- N休止符分为
* w( p0 g) K; C. c8 r& @( E: c( a2 x6 R
二休止符(很少使用
8 a& k* G- Q) b1 A5 e1 M- `
& ^1 g, A9 q& G! h" _" w全休止符2 L, |* ^1 W) @4 r! e
2 R. x" q5 P0 R/ }8 I
二分休止符;
E5 L9 J Y4 ^& W9 b6 J* T# {8 g7 h
四分休止符! X5 i0 j: ~: ^% F+ Q0 s# i
; N' [. ^2 M& l+ B1 P' P
八分休止符;
2 t% C2 K T$ R+ F# \/ A3 w6 p2 U5 n6 r$ c1 c# a/ P
十六分休止符;,
& \+ [6 m9 i O4 Z; u/ d2 V2 i/ O) r
$ ]4 c' f5 g1 Y- X, Y1 D9 ]1 n三十二分休止符;1 |1 {# v3 x7 B! @( Z+ \% f# H* E: k1 L
: r1 i4 [" I5 M( d
六十四分休止符;; {' I3 }: ?" b/ R0 _
3 e+ N1 U+ F1 |: ]
一百二十八分休止符(很少用);
: N/ ?, j: I/ y& [, ?: i( H: S
8 X) n8 k! P, S( v. W" r# ?) s9 P2 Z在我们用五线谱记录音乐的时候,并不是把所有的音符、标记堆积在谱面上就可以了,而是要遵循一些标记规则的。正确地掌握这些规则,可以使谱面清晰明了,从而能够准确地反映乐思,并且有助于相互的交流。) ~2 ]8 G! o9 O& m0 u3 W$ @. @
9 } J% n) c! b8 F
, o/ T% Q( h* V, i
) d0 C# B' ]' s2 Q# S, }2 q, k前面我们讲过音符最多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符头、符干、符尾,其中,音符的符头可以记在五线谱的任意线或间上。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越高,则它所代表的音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9 P: I4 p8 j: _; l: @: `$ |1 b$ D7 B" R% O. d" q) s
在记录单声部音乐的时候,因为单声部音乐在同一个位置上的音符时值是相同的,即此位置上的音符可以共用一条符干。所以我们采用单符干方式记谱。 用单符干记谱时,当符头在第三线以上时,符干朝下,写在符头的左边;当符头在第三线以下时,符干朝上,写在符头的右边;符头在第三线上时,符干朝上或朝下均可,此时要邻近音符的符干方向而定。符尾永远写在符干的右边并且弯曲指向符头。如果同一时刻有多个音符同时发声,则各个音符纵向对齐记录,此一列音符共用一条符干,符干的方向以距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如果不同时刻、相互连续的几个(列)音符都有符尾,这时可用共同的符尾(符杠)相连。如果符杠在两条以上,则相互之间要平行。/ L+ U$ [5 B; P
; w' i8 X. ^3 U! l
单声部音乐永远用单符干记谱,多声部音乐只有在节奏相同(同一时刻每个声部中的音符时值相同)时才可以用单符干方式记谱。节奏不同时,要用双符干或多符干记谱。在用多符干记录二声部乐谱时,高音声部的音符,符干朝上,低声部的符干朝下。声部交错时(即高声部最低的音有时会低过低声部的音。),其原则不变。) {* U; P' B$ S8 x, e
- Q) Y3 ^" B. o+ U
符干的高度一般保持八度音的距离,假如符干连着许多符头时,符干的长度应是符头间的距离加上八度音程的距离。如果符头在上加三线以上,符干必须延伸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者第四线。如果符头在下加三线以下,符干必须延伸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者第二线。音符如果带有符尾,则符尾形状不变。、
& ?, u$ ~5 j- n, D4 A5 L
- O( _8 ^" I9 `0 B0 L0 A4 {# o当许多音符以共用符尾连结在一起时,会出现符干长度长短不一的情况。这是要使符杠(共用符尾)与最近的符头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八度左右。符杠的角度要和音符在谱面上的走向基本平行。符点(后面将要介绍到)要写在音符符头或休止符右面的间内,而不是线上。! S- U! Y7 W% Q- _, ?7 y: d
' s0 r: Y" [0 j$ z! ?, S0 N
休止符在单符干记谱时要写在第三线或尽量靠近第三线的位置。二分休止符写在第三线的上面,全休止符写在第四线的下面。双符干记谱时,如果是各声部共同休止的时候,休止符的写法和单符干记谱相同。个别声部休止时,休止符要写在五线谱的边缘,或线谱的外面。这时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就需要加线,全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上面。: J9 Y( Z8 p2 ?$ P7 Z2 [
- N* Y* n, b- _8 w) @1 r在前面我们曾经讲了一些具有基本时值的音符。但是,当我们利用五线谱记录乐曲的时候,仅仅依靠这些音符是不够的。比如:当我们要记录一个音符,但是,它的时值相当于一个半二分音符那么长。也就是说这个音符的时值比二分音符长,比全音符又要短一些,很明显如果用基本音符来表示就无能为力了。在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一些给基本音符增加时值的补充记号。这主要由三种:
7 r' d L7 `9 U7 i+ g! z0 Q
' {) w% Y: z, l/ |8 R1.符点:+ `# y% @9 n6 i5 C O
# D! w# h0 ^: z6 G( `6 F
符点是记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儿,用以增长音符的时值。如果一个音符的右边带有一个符点,那么就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1/2;
# t# ^; s6 _% t6 J- O7 n- R1 Z% _* \& O
6 ~5 j! j& d: K6 _2 E+ M如果是带有两个符点的音符,则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3/!
$ |/ ^. `5 R, e3 J9 x* p& j0 g+ A7 I/ S+ t. t% T0 K! ~8 d- ]/ O9 ~
4。例如:
4 G s: f. n6 c, b
; E; _# f. l! z* [带有一个符点的二分音符,它的时值就是一个二分音符再加上一个四分音符的长度。7 \+ @2 D' F m! V( Y+ z3 U) G
9 A$ `6 B+ S3 d$ |* _3 X
带有一个符点的八分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八分音符再加上一个十六分音符的长度。" d! p# N$ D7 w# m
$ _, i! d+ H- R4 g( ~带有两个符点的全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全音符再加上一个二分音符的长度$ n( J$ T, B1 G/ q/ O
3 q" I$ {! Q; f* t
带有两个符点的四分音符,其时值等于一个四分音符加上一个八分音符的长度……
* K w/ g w5 q7 p( V m- u; N* X# C2 ]
同样,符点一样适用于休止符,它所表示的意义和用在音符后面时是一样的。3 D8 B7 p) F0 |1 G8 L. s. _, C' ~
' F8 k+ N; K! ?3 S6 v2.延音线:
" h* _/ j6 U: ]/ m" Q# X
& U% O8 v# P# i5 D" C$ e2 S延音线是一条向上或向下弯曲的弧线,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在演唱或演奏时作为一个音符,它的长度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0 K, N+ Y% R3 u9 S! V
4 f3 ~- D: ^6 D: k1 C L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如果是双声部音乐,则高声部的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如果多于两个声部,连线则分别记在两边。
6 m, s H1 Z$ b: y* ?( N
. H+ Q! r2 T* q2 [( f3.延长号:)& b& {' E. F D4 O! b6 F
% U5 C9 O; e; r. d. }% G) A f延长号的形状是在一个半圆形的中间加上一个圆点,在单声部音乐中,它写 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以自由的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此外,延长号还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间片刻的休止。当延长号记在双纵线小节线上时,代表音乐的结束或告一段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