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05|回复: 3
收起左侧

[资讯] 乐理百科知识

[复制链接]

3255

积分

2

听众

-324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3255
发表于 2007-6-2 08: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关于基础的音乐理论的著作浩如烟海,其中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李重光所编的《音乐理论基础》。
2 T, G6 t) X3 w0 a( h4 ]0 j0 E$ Q基础乐理编辑
/ t5 [9 H  ~/ X% Z1 u9 Y; \& U音乐理论也称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我们平常所说3 C" r. N0 g, A0 A, B+ ^9 r5 G9 f
乐理乐理
2 t# v& Z5 M2 ~$ P+ q2 p的乐理,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记谱法、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而记谱(和读谱)的方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0 \7 }5 i6 h+ t( F
乐谱编辑
8 d% B  e$ c% w; U, t  }9 O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
; k: q6 _" ~- _% Z) i& U6 s  Z  y' }  s. m* j4 t
、工尺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古琴谱、琵琶谱之分。同文字类似,乐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五线谱是现代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 L2 u' F( v4 w: w6 s- L乐理概念编辑$ h! f; x# y5 S4 o- p
产生6 g& [9 L' N& \9 L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20-20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5 i' ~% R" \. K  R# q6 |8 Y5 B性质
7 L" P) E" d  d主要包括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长短和音色。
9 S6 X- }# Q0 f3 {% D3 y" w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 U$ f2 g( u* a# }1 S4 s7 E, t& B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声音波形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反之,振幅越小,音越弱。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 J0 o5 r/ z  f, A7 J音色是指音的感觉特性,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的音色有高、中、低音,并且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1 K! G4 C5 Z# @6 K& J. F分类
2 s. g5 t# O; u即乐音、噪音之间的区别。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在是音乐表现中必不可少。如架子鼓发出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不过,这种噪音有一定的规律。$ P) V/ @& I8 Q3 ]* Q$ i; J
音阶体系编辑
7 f9 F2 R6 W  Q, S. _6 m定义:音阶(Scale)指调式中的各音。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平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世界上几乎都是用十二平均律来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 _& @2 c$ h' e9 I! @7 \' }分类:根据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可分为:“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等。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是由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宫调式):do、re、mi、fa、sol、la、xi、do。+ H3 \  H/ G' v1 M
乐音体系编辑
# I! e2 @" J2 w& T% m8 a定义: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e, _' F" J0 j3 d音列: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9 m/ p- `  }: O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表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还原用“n”表示。7 T7 g( e2 J+ G
音域与音区编辑
' N, H8 p# {" S4 Y& x+ J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R# ?- d$ E1 T5 Q- ?1 f
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区,音区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种。人声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例如男低音的高音区却是女低音的低音区。但各音区具有自己的特性音色,这体现在音乐的表现中,一般来说:高音区清脆、尖锐;而低音区则低沉、浑厚。: ?$ y' h3 W# [4 l2 t& t
调式编辑2 A8 ]0 w! k% d' j
定义4 A3 \2 O( e- u0 ]" y( d; O, D
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2 p8 H* b* i4 q1 I
调式中音的分类
7 O: o' w$ {+ |. `$ G4 u" E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不稳定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音的稳定与不稳定是相对的。我们常见的某一个音(或和弦)在某一调式体系中是稳定的,但在另一调式体系中可能变得不稳定,即便在同一调式体系中,因为和声处理的不同,某些稳定音也可能暂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 M! S/ ^: L; [
分类2 c* D2 H0 }* W4 h3 ?# \7 t
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 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第Ⅱ级、第Ⅳ级、第Ⅵ级、第Ⅶ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二度关系进行稳定音的倾向。
4 g6 N, ?6 ~( }+ X⑴大调  {# X$ V! _& U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大调为例:
# R% l$ U# A3 e+ aI II III IV V VI VII
9 A, k; a$ X! D" V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3 c) `8 ^! @/ H
A、主音、导音
% [, G) Y% l( v* _' m$ i" k, C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级音做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主音”,而第七个音为VII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级音常常被称为“导音”。" h, ^& w) s+ R- K# k! s  v
B、大调的组成规则
, |0 c  `, U" C, ?$ k) K3 m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这就是大调的组成规则,我们将整个音阶分成两部分:『DO、RE、MI、FA』 + 『SOL、LA、SI、DO』,称之为“音型”,每个音型含四个音,其间的音程距离都是『全、全、半』,所以一个大调就是由两个『全、全、半』音型,中间以一个全音连接而成。 整个大调音阶组成的口决是:“全全半、全、全全半”。3 I$ V9 k" K- @/ p) V
C、升级大调4 y' a$ F, W. P. y+ x/ p2 K
例1:
' a( T$ i; H: k6 G/ A9 J# O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只剩下后面的SOL、LA、SI、DO部分,在后面再接一个“全全半”的音型,在两个音型之间加上一个全音连接,成为“RE、MI、#FA、SOL”,其中的FA需要升半音来做成“全全半”音型,因此这个大调就是:此大调的主音是SOL(这位种说法是有问题的,SOL是唱名不是音名,大调的主音唱名都是DO),所以调名就是G大调,调号是#FA。- b! y3 Y+ y2 m) c
例2:1 G. d3 z" v; d+ ?, A
以G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G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RE、MI、#FA、SOL,会再得到一个新的音型LA、SI、#DO、RE:
/ a6 U* ^2 ]8 F9 |  k这个大调的主音是RE,所以调名就是D大调,然后调号是#FA与#DO。+ I5 C7 s( g% t0 v5 ~
例3:
) k8 S5 U7 k9 Q以D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D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LA、SI、#DO、RE得到一个新的音型MI、#FA、#SOL、LA:
5 [( K% l1 n" g4 t  d9 R9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LA,所以调名就是A大调,调号是#FA、#DO与#SOL 由此三例继续做下去,我们会得到7个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F大调、#C大调,而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再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FA、#DO、#SOL、#RE、#LA、#MI与#SI,列表如下:C G D A E B #F #C。( d* b9 o- P9 R" S, o2 Y& b  D
D、降级大调4 T  w1 c1 b- S0 [1 Y4 _* ~6 j
例1:7 T  M: Q$ T5 a# Q& `% D; }
降级大调与升级大调相反,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后面的音型留下前面的DO、RE、MI、FA,然后前面再接一个音型,用一个全音连接起来得到FA、SOL、LA、降SI的音型: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FA,所以调名就是F大调,调号是降SI 。5 q' o; }+ _- M5 o  Q
例2:
" N' G, T/ ?+ h一样的方法,以F大调为基础,在一开始去掉F大调后面的音型,保留前面的音型,在向前接一个音型,得到一个新音型:降SI、DO、RE、降MI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降SI,所以调名就是降B大调,调号是降SI、降MI2 R; |! L, w' h9 V
依此类推,得到7个降级大调:F大调、降B大调、降E大调、降A大调、降D大调、降G大调、降C大调这7个大调,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降SI、降MI、降LA、降RE、降SOL、降DO、降FA,列表如下: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 S5 ]6 C" W1 x( E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个音,只能做出12个大调,可是您算一下,C大调 + 7个升级大调 + 7个降级大调总共有15个,怎么会多3个?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定有三个调是重复的,需要扣掉,但怎么有重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同音异名”造成的。 现将升级大调与降级大调的调名列出来哪3个调是重复的,一目了然。3 h0 t& Q4 o  F% L
1 2 3 4 5 6 7
$ ?+ V# s5 ~! y! VG D A E B #F #C (升级大调)
) L) R4 H6 n7 |) b; c0 F8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 (降级大调)
$ ]9 F: y2 P, `2 h3 c: y' B其中蓝色的调名表明这6个调互相是同音异名的调:
' n0 U/ ^5 ]3 xB大调(5个升记号) 同 降C大调(7个降记号); h! }$ a: Y, j* p. a
#F大调(6个升记号) 同 降G大调(6个降记号)5 n0 s: U- B  g! v4 P
#C大调(7个升记号) 同 降D大调(5个降记号)5 y7 G0 f: }5 C# K) Z9 X
其中(B/降C)、(#F/降G)、(#C/降D)根本就是同一个音,既然主音相同,那音阶自然就完全一样了,只是写法不同而已。
+ Q# A- t. U9 N8 k5 O7 n: W⑵小调' V0 L: F- }, Z  n
小调与大调相比可就简单多了,每一个大调都有一个附属的小调,而且这个附属小调所用的调号是共用该大调的调号,我们可以将小调看成是"寄生"于大调的另一种音阶。将该大调的主音向下移小三度就可以找到小调的主音了。 十二平均律小调口决是:全半全全半全全
' }; B+ j+ C/ B+ f例1:* p, D6 {" K3 ^; |- ?8 Y; b, m
以C大调为例,其附属小调就是a小调了。# t) `4 l6 ^( b% c
本例中下面那一行就是C大调的附属小调a小调,确定了主音是LA后,向上排7个自然音上去,因为C大调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所以a小调也就没有任何的升降记号。0 G# ?8 o8 P* U5 V
c大调是:CDEFGABC
# H& b) [) Z1 w3 Za小调就是:ABCDEFGA
$ z! m/ ]( p! e! l例2:; W* M' C* Y8 ~9 A# E- b
本例是二个升记号的D大调,附属小调就是b小调,其他的音往上推,因为调号都写在前面了,所以不用去想哪个音要升或要降了。这种小调称为自然小音阶,在作曲中并不常用。: K) B* U: H; r
D大调是:DE#FGAB#CD
4 J( C4 L! [$ [  g- c/ u' h  Sb小调就是:B#CDE#FGAB
2 d- Q! _$ W3 Z3 z3 p( q小调的分类
# U, j. ?+ F% ^; Y1 t3 S+ F1 |/ F小调分“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现代小调”四种,比较如下:; j* y* ]# F! l- x3 h9 R, o
本图中自上而下分别是"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现代小调",其区别是:
, Z3 {$ t4 F4 P3 \+ ]a、自然小音阶:
' ~; f$ g3 ~7 r& Z5 z. ?$ u" D; z3 k除了调号之外,完全不加任何临时记号。
; a! z0 P) s# ], F/ Q/ Rb、和声小音阶:
6 o) X2 r, y& v3 G8 f" e$ Y因为和声学导音的概念,导音应该和主音相差半音,所以除了调号之外,将自然小音阶的七级音升高半音,就成为和声小音阶。0 V* b9 z- k; `& N- s, W& y
c、旋律小音阶:; V. v& K+ p" u7 x9 _
除了调号之外,由于和声小音阶将七级音升高半音,六级音和七级音就会相差增二度(三个半音)了,为了方便旋律的发挥,所以在音阶上行时将六级音也升半音,却给人以大调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音阶下行时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成自然小音阶的样子,称为旋律小音阶。5 T2 x/ X+ w! U1 ~
d、现代小音阶:2 b' H  Q+ {% l7 C, m7 J- l1 J
除了调号之外,在现代的和声中,技术不断进步,大小调的调性也不再是很重要的事了,作曲家需要新音阶,现代小音阶就出现了,和旋律小音阶不同的是,现代小音阶在下行的时候是不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的。9 d; c* Z) _+ A7 r* M- {
20160228001427_78091.jpg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5211

积分

3

听众

-619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5211
发表于 2007-6-2 12: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程编辑
: D1 d+ G) |$ F6 ~" Y# e( }9 h定义% r9 \* W- p: U" K* e
⑴音程:# i- r; J% C" A  v+ W0 x
所谓的音程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就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而言,其单位名称叫做度。度作为音程的单位,是两个音符之间相差几个自然音音名的数量单位,如四度就是指由这个音算起四个自然音音名,如DO和FA之间的度数算法是DO、RE、MI、FA四个自然音音名,因此DO和FA之间的度数就是四度。度数并没有办法显示DO和FA之间的确实距离,确实距离要用半音来算。因为若只是用度数来计算音程,会出现一个问题:有些度数虽然都叫四度,但之间相隔的半音数目却不一样,如DO和FA之间相差5个半音,而FA和SI之间相差6个半音。度数是相同的,但实际的距离却不同。因此,确定了这组音的度数后还要在度数的前面再加上大、小、增、减等形容词来进一步确定这组音的正确音程。 例:若以自然音Do、Re、Mi、Fa、Sol、La、Si来做例子,所可能出现的音程如下:
) p7 r  Q. F( k: c' ]一度 二度 三度 四度 五度 六度 七度 八度
/ r+ j1 S& V. n同音与同音之间为最低度数,称为一度,相隔一个音的称为二度,其他以此类推…。但是您一定很清楚这样的分法只是最粗略的分法,因为相同的度数之间,还是会因为相隔半音数目不同而有差别,如谱例:0 W+ t1 R- z$ R) s7 U+ l
大二/小二 大三/小三 完全/增四 完全/减五 大六/小六 大七/小七
4 u1 ], a" E: ]( I" D如上例的大二/小二度,DO和RE相差二个半音(即一个全音),MI和FA相差一个半音,但以度数来说都叫二度,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音程,音程较远的被成为大二度,音程较近的被称为小二度。 因为一、四、五、八这四种度数在和声学上被认为是最和谐的音程,所以在四度和五度的地方有完全的字样,因此我们称之为完全音程,即完全一度、完全四度、完全五度、完全八度。 在音程中,最常见的就是大、小和完全这三种。完全音程因为完全,所以不再冠以大、小这样的字眼,在乐理上是没有大四度或小五度这种名词。而在其他同度数的情况下,大音程一定比小音程多一个半音,如大三度就一定比小三度多一个半音,但有时候因为临时记号的关系,出现了比大三度要再多一个半音的情况,这个音程被称为增三度,如FA和#LA就是增三度,反之,若出现比小三度要再少一个半音的情况,就称为减三度,如#RE和FA。 在完全音程的情况下,像DO和FA相差5个半音,称之为完全四度,但FA和SI却相差6个半音,比正常的完全四度增加了一个半音,此时我们就以完全四度作为标准状态,称呼FA和SI的音程为增四度,完全五度和减五度同上。: M1 k  S! L) A) @1 a- z8 O4 U
⑵常见的音程的名称:
8 |  O4 @7 F: a' R- g: y' Y距离0个半音:纯一度
2 U% a1 ^/ m* A: O6 A$ w距离1个半音:小二度(MI / FA)、增一度(DO / #DO)
' S, @9 w% w$ i( w) J距离2个半音:大二度(DO / RE)、减三度(#RE / FA)" W# F! _; U( ~, ~9 n5 O# l, N
距离3个半音:小三度、增二度: ]; D$ F; _  ^
距离4个半音:大三度、减四度" E+ }" X9 a$ I9 d8 N
距离5个半音:纯四度4 J4 Z+ r0 U5 C4 K. J% M/ M5 E
距离6个半音:增四度、减五度; e+ }5 @& h6 {, Z1 w' i" V
距离7个半音:纯五度
' C! c' g: G; W& f  k6 f  ~  z距离8个半音:小六度. k4 q7 H3 ~# ^- w8 ^# H
距离9个半音:大六度4 q* A( B7 m  t
距离10个半音:小七度% [# R) O9 R, J  x* e7 m+ A
距离11个半音:大七度3 x; }+ D! P2 k6 O, f  P
距离12个半音:纯八度
# v# O- g0 z9 w) R0 F6 I4 I记住最基本的自然音程,其他的就依照原则去推论:若这个音程是大、小、完全音程,那就没什么关系了。但若不是,则比大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多半音的音程称为增音程;反之,比小音程或完全音程还要少半音的音程称为减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称为复音程(八度以内称为单音程),要判别复音程很简单,只要算出这个音程是八度 + 度数,再减去一度即可得到答案,如c和c2虽然都是唱DO,但差了二个八度,所以他们的音程就是八度 + 八度再减去一度,答案15度。
& d! h8 B& W( ~& ]2 h音程的分类之一/ V0 f1 I% P! F* q7 X
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冠音。旋律音程依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种。
, u  F9 o) p( z% N9 r* v转位音程
! ?* S% A- r) `⑴定义:
, v' P7 i" W2 O% K: F5 A5 l音程的根音和冠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转位。音程的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也可以超过八度。音程转位时可以移动根音或冠音,也可以根音、冠音一起移动。2 Z0 ~/ S; A9 C' \
⑵音程转位时的规律:
. c. s9 m9 R- I8 Q4 e8 b# tA、所有音程分为两组,它们是可以相互颠倒的。) g0 h6 N* @! A
B、可以颠倒的音程总和是9。因此我们若要知道某一音程转位后成几度音程,便可以从9中减去原来音程的级数,例如:七度(7)转位后(9-7=2)成二度,其他依此类推。 除了纯音程外,其他音程转为后都成为相反的音程:纯音程转位后成为纯音程,大音程和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相互转化,增音程和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但增八度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倍增音程和倍减音程之间通过转位后可以相互转化。  E1 Y0 P! Z, J4 ?2 H2 |6 I2 n
音程的分类之二
4 _1 G& {2 O  I, ?; n- {1 R$ }# J5 e极完全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 完全协和音程 音程(按和声音程在视觉上的印象) 不完全协和音程 大小二度、大小七度 不协和音程 所有增减音程 倍增、倍减音程( M' `$ w3 P3 U6 l# ]6 W
⑴按照和声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印象,音程可分为协和的及不协和的两类。 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协和音程又可分为三种:, {# y6 V6 Q6 l* {
A、声音完全合一的纯一度和几乎完全合一的八度是极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8 @9 P# V6 A8 u7 x
B、声音相当融合的纯五度和纯四度是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有点空。+ R1 [  ~+ T2 ]# ~8 K8 q
C、不很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是不完全协和音程。其特性是声音则较为丰满! x! `# J# y- t( P9 D: j
⑵听起来比较刺耳,彼此不很融合的音程叫做不协和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及所有增减音程(包括增四、减五度音程)倍增、倍减音程。7 v1 a5 \' k, Q9 ~
半音全音编辑8 {/ U) ~& L" U/ _2 B( P
由两个相邻的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由相邻的两个音级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样,可以由基本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或由基本音级别变化音级形成。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变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形成。 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变化全音可以由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形成,也可以由变化音级与变化音级形成。
  {8 n& G* l( O2 m音域音区编辑
8 L; j2 E# J3 V6 o3 f/ B音域有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 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 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五组属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低音区。) ~2 f- O% t$ A7 U' ^7 l
增长音值编辑3 O$ W! b5 a5 Q+ M: [1 {
在记谱法中,除了应用基本音符时值以外,还应用其它的一些增长音值的符号,这些符号有:$ L, M3 l. {, N. ^$ N" O
附点:是记在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带有一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符点也同样适用于休止符。附点音符的符头若在五线谱的间内,附点写在符头的旁边,若在线上,附点则写在线的上面或下面。
* ^% a7 B. \+ \延音线: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假使一行五线谱上记有两个声部时,则高声部连线朝上弯,低声部的连线朝下弯。要是多于两个声部时,连线则分写在两边。) A! g1 N- o$ D- ^
延长号:它的记号是在半圆形中间加一圆点,在单声部乐曲中它写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自由地增长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在多声部音乐中延长号也可以记在音符或休止符的下面。延长号也可以记在小节线上,表示小节之间的片刻休止。记在双纵线上的延长号则表示乐曲的结束或告一段落。
* F3 M  v3 Q/ ~' ?: K1 \& m& t音及音高编辑
9 n* W) m# y+ G4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4 L2 k# q: K' E2 y! j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0 l4 t4 L( b; G* s; P5 D' o/ [$ _3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折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6 ~0 X* K8 f5 L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q( p! l) R( I2 _; K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O" H8 G. [" H+ Y9 n5 s, a& ?; [  ^' Z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4 M: e/ s& m& R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试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7 {4 {) L! v; j/ H$ B在我国民族音乐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能力。如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器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异常明显的,这是世界音乐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学习的。
, ^/ ^; _9 t, i) k* i休止符编辑
8 n: `5 r. Q& J2 A- S; Z定义& u" p- {- m  g% J2 Z( w" K9 X: T% X
记录乐曲的方法叫做记谱法。乐谱是记录音乐的工具,正确的记谱对创作和表演都十分重要,要学习音乐就必须掌握记谱法。
3 v3 W, A* ]' B3 T! E, E. @9 N: b类型
  K% |! V( z6 w, E' Z% X  \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乐曲的不同内容和需要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各国所使用的乐谱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字乐谱,另一类是符号乐谱。8 `2 a6 i+ j8 h( c# |1 _& X
我国古代用律吕字谱来记录音乐。律吕字谱借用我国十二律的名称(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钟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来记谱。宫商字谱借用古代五声音阶的音名(宫、商、角、徵、羽)来记谱。# _: c. x: [9 _6 q: O" l% U
我国民间的记谱法还有古琴谱(减字谱)、古琵琶谱、锣鼓谱、公尺谱等。但由于这些记谱法太复杂、繁琐、不准确、不易推广,所以到近代已逐步失传和淘汰了。3 r4 l  k! K+ ?5 O- h: n- i: i
世界上其他国家过去有的曾用本国的文字来记谱,如希腊字母谱、拉丁字母谱等。后来由出现了简谱,以及广泛使用的五线谱等。$ L* ]0 U( l. D; v0 O( k
简谱4 B; N* \9 G. h8 L  h; k! \; @
简谱是记谱法的一种,于16世纪中叶初步成型于欧洲。先后经17世纪的法国教士苏埃蒂(Jean Jacques Souhaitty)及18世纪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哲学家卢梭(J.J.Rousseau)等人的加工而渐趋完备。它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记录音的高低。在数学之后或下面加用横线表示音的长短。由于这种记谱法简单明了,故称“简谱”。它曾流行于日本,于清末民初时传入我国,在我国的音乐普及工作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B4 a. k2 B+ L
简谱记谱法的优点是:调式感强,简单易学,便于推广流传。" V5 F  t2 D2 y2 S0 x( x7 \
简谱记谱法的缺点是:音高的形象感差,由于它是靠音符上下的加点来表明音的高低八度,如在记谱上有疏忽,就会造成音响上的错误。其次是它缺乏多声部的立体感,而且转调时看谱费神,致使转调频繁的段落无法演唱。所以,用简谱可以记录一些简单的单声部旋律,但如用它记录音域宽广、声部众多、转调频繁的乐曲就比较困难,因此它逐渐跟不上人们对音乐日益发展的需要。所以,即使在简谱起源的法国和曾流行一时的日本,它都已销声匿迹,致使在极少数的国家使用。
6 J9 D- i5 n6 N+ h6 b2 a+ O  l五线谱
3 ?1 {$ p/ T* w& z五线谱产生于11世纪,由意大利音乐家季多(Guido d'Arezzo,约990-1050年)所发明的。后来又出现了加线以及能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大谱表及总谱表等。
6 S7 u3 H5 m" x五线谱五线谱2 l% ^) A) T1 n5 {- N
五线谱记谱法的优点是:音高的形象感强,还能非常方便地记录同时发音的诸多声部及和弦。因此,用它既可记下单声部的旋律,也可记下音调复杂、声部繁多的大型音乐作品。它的旋律线条清晰,和声立体感强,一眼望去就可知道乐曲的梗概。由于五线谱比较科学,优点较多,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地运用它来记录音乐,便已成为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 L5 m# L. K+ E: D4 n; O/ z  F
综述
6 O, j1 J9 [5 L$ y4 G7 b各种记谱法虽然在其发展中不断趋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记谱法能够完美无缺地记录音乐。如高音、力度、速度上的细微差异,各种装饰音的奏法等,都还需要演奏者凭其各自不同的理解来加以具体的分析和处理。
8 z$ {) A* B: j; H( {5 U2 q& \7 x音乐记谱编辑8 `! y: H1 {* E" y+ b
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 L2 O$ `. g4 ?
在记谱法中,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与音乐的构思、音符与休止符在五线谱上所处的位置有着密切联系。正确的记谱,其目的是为了能简单明了、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音乐思想。& k# E; ]; G, j* h" h& [
关于记谱问题,情况异常复杂。这里只能将音符与休止符的写法的基本规则叙述如下: 音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符头(空心的或实心的椭圆形标记)、符干(垂直的短线)和符尾(连在符干一端的旗状标记)。 音符的符头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与间内。符头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愈高音愈高,反之音符符头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 用音符干记谱,符头在第三线以上时,符干朝下,写在符头的左边;在第三线以下时,符干朝上,写在符头的右边。符头在第三线上,符干朝上朝下都可以,根据邻近的符干方向而定。符尾永远写在符干的右边并弯向符头。假如同一符干连着许多符头而又分布在第三线的上下时,则以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许多音符组成一组时,用共同的符尾(符杠)相连。这时符干的方向仍以离第三线最远的符头为准。两条以上的符杠要平行。 单声部音乐永远用单符干记谱。多声部音乐只有在节奏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用单符干记谱。节奏不同时,则用双符干或多符干记谱。用双符干记二声部乐曲时,高声部符干朝上,低声部符干朝下,声部交错时,其原则不变。 符干的长度一般应保持八度音程的距离,假如符干连着许多符头时,符干的长度应是符头间的距离加上八度音程的距离。如果符头在上加三线以上,符干必须延伸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第四线。如果符头在下加三线以下,符干必须延伸到五线谱的第三线或第二线。音符如果带符尾,则符尾形状不变。许多音符用共用符尾连结在一起时,符干长度多半长短不一,这要使符杠与符头的距离少距离八度。符杠的方向与符头的总趋向基本平行。由于谱面狭窄至少距离八度。符杠的方向与符头的总趋向基本平行。由于谱面狭窄及其他种种原因,不可能遵守上述规则时,适当缩短或伸长符干长度是完全可以的。 附点写在音符符头和休止符右边的间内,而不记在线上。1 P# r5 i# G# D0 u
休止符在单符干记谱中,永远记在第三线上,或靠近第三线的地方。二分休止符写在第三线的上面,全休止符写在第四线的下面。在双符干记谱中,各声部共同休止时,休止符的记法与单符干记谱相同。个别声部休止时,休止符写在五线谱的边缘,或五线谱之外。这时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要使用加线。全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下面,二分休止符写在加线的上面。
+ B5 w+ P$ H( {2 h- O. }音符和休止符$ K' w1 @! X4 i) ^: q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间断的符号叫做休止符。 音值的基本相互关系是:每个较大的音值和它最近的较小的音值的比例是2与1之比。例如: 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全休止符等于两个二分休止符等。* b. I" O7 X7 X# z
前面已经讲过,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因此,在音列中便产生了许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 j4 s9 P( T; d9 U9 k在音列中央的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如c1d1e1等。0 o/ f. C7 \" g" b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 _# z; ?! b) C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如c2d2e2等。其他各组依次类推。
0 \$ O) B+ L- n! l' r5 p3 U/ c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 D; ?( c6 z0 x) q  q: z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如cde等。2 Q0 C1 P! {+ E9 o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如CDE等。
) D9 Q3 N% @0 [& t, J1 A* \大字一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1来标明,如C1D1E1等。
9 }# u1 |" `* {7 J& i, R; \  ^大字二组用大写字母并在右下方加数字2来标明,如A2B2等。
/ v5 h) M: v1 ]5 G7 d# f  I音域有总的音域和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两种。' K1 f4 r( d6 D: D! Y! Q
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C2-c5)间的距离而言。! s3 Q& I4 D4 }
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 U- N. u/ j" @! B7 z3 C
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 ~) ~9 z+ F4 v* ?* {% C
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低音的低音区等。* j& ^9 T+ @# F% ]5 v" P
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 @1 _  K* Z3 v/ S% B
乐理乐论编辑1 y- b7 K5 \. }. O
♪声音——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音波,并通过空气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听觉器官将信息再传给大脑,给人以声音的感觉。 6 C, l( ?& D  X" g- r6 }! [
♪音的性质——音所具有的物理属性,叫做音的性质。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 * U4 ]6 ^7 O: T$ f& Z. B) P
♪基音——以琴弦为例,由全弦振动所产生的音就是基音。
( h5 p; u$ E$ \: H: e6 l♪泛音——由弦的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就是泛音。
5 c# i9 {8 l6 ^♪复合音——由基音和泛音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声音,叫做复合音。它的产生是根据物体振动时,不仅整体在振动,它的部分同时也在振动,因此我们平时所听到的声音都不只是一个声音,而是有许多声音组合而成的,于是便产生了复合音。
$ L  `, ?5 p7 O*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各音,叫做分音。由全弦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做第一分音,也叫做基音。由弦的二分之一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做第二分音。其余依次类推。
' T. ~1 O/ L4 X2 c, m  X: _♪纯音——相对而言,只有一种频率的声音,叫做纯音。如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就是纯音。
/ {$ _/ ~8 z. ?) t♪音域——即音的高低范围。通常指人声或乐器在整个音乐体系中所能达到的范围。
* G' ~- y9 i, Z♪音区——音区是音域的一部分,分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 $ r7 S7 n( e/ q. X+ }2 y5 y
♪十二平均律——将纯八度(相邻的两个同名音都构成纯八度)分为十二个均等的部分,这样的音律就叫做十二平均律。 8 Z0 o* ~2 {# I' H
♪小节线——乐谱中使小节彼此分开的垂直线叫做小节线。它的作用是作为强拍的标记写在强拍的前面。
" V5 J) h' {! _, U& ?6 ^5 h♪节拍——有强有弱的相同的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节拍。
5 f+ u2 G9 @+ U. N8 A; H- c♪拍子——节拍的单位拍用一固定的音符来代表,叫做拍子。如两拍的节拍,单位拍用四分音符来表示,就叫四二拍子;用八分音符来表示,就叫做八二拍子。 ( Q3 R/ c" e: m7 S* ~* Q
♪力度——音乐的力度即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音乐中的力度和音乐中的其他要素一样,与音乐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力度记号可分为三种:字母力度记号如:p(弱)、f(强)、mf(中强)、mp(中弱)、ff(很强)、pp(很弱)等;文字力度记号如:crescendo略写cresc(渐强)、diminuendo略写dim(渐弱);图形力度记号如:<(渐强)、>(渐弱)等。
% u: P% ]" Y* |& \1 l8 }# v. d♪音程——在音乐体系中两者之间的高低关系叫做音程.音程可以用一些数字来表示,在自然音阶中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目,叫做音程的级数。一般用“度”来表示音程的级数,包含有几个音级,就叫作几度。
1 V0 R! h* w9 P: p8 q9 x) T; a音程有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基本形式。 0 y7 g' }0 q7 o+ F1 J
一度、四度、五度以及八度都是完全音程。在它们上面只允许有纯、增、减、倍增、倍减的区分,而没有大、小的关系。
& U/ C9 Y5 w9 F& J$ h在自然音列中(一个八度内)只有:二度、三度、六度、七度存在大小音程。 2 u" T4 n1 s% r0 h# a
♪和弦——在音乐中按照三度或非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做和弦.
' |& U7 E& b- i; i) u♪三和弦——三个音的结合,即以某一音为根音,与其上方的三度音及五度音的结合,称为三和弦。
9 S" K' i5 y( P8 K9 J6 F( i* N4 p; F( Y大三和弦 :由根音向上叠置一个大三度和一个纯五度;
- g+ ~$ h1 ^3 x7 y0 W小三和弦 :由根音向上叠置一个小三度和一个纯五度;
/ r, b% E- d+ Z减三和弦 :由根音向上叠置一个小三度和一个减五度; * e1 @% k+ s4 P9 }% s; k' D
增三和弦 :由根音向上叠置一个大三度和一个增五度。
% |4 ?7 K7 ?# m前面的两个属于协和和弦,后面的两个属于不协和和弦。 + d6 Y& [4 l9 j; j: v% i
♪七和弦——四个音的结合,即某一三和弦,与其根音上方的七度音的结合,称为七和弦。 / B6 x# W% h( ~, ?3 X& [
大小七和弦:由大三和弦及其根音的小七度音构成;
; x3 v/ j) L8 J1 O- j- X小小七和弦:由小三和弦及其根音的小七度音构成;
/ k9 T, a; H& ?: T- K+ q9 {减减七和弦:由减三和弦及其根音的减七度音构成。
. n4 ~% c3 O3 Y减小七和弦:由减三和弦及其根音的小七度音构成,其中,大小七和弦在大调及小调的第五级音(属音)上构成时,又称为属七和弦;减小七和弦,一般称为半减七和弦。还有更多的三和弦+七度音结构的七和弦没有列出。
( |' P/ o' Y2 k* z# v. M♪和弦的级数——一组和弦连续地进行演奏这就构成了和弦的序进(和声进行)。如何有效辨别出该进行中的各级和弦是拥有良好的和声感觉的前提,这主要靠感受者首先能够正确把握决定该和声调性的主音是什么,从而以此判断出每个和弦所处于的和声功能位置。和声功能可以简单地用一些罗马数字来标识,例如Ⅰ、Ⅱ、Ⅲ、Ⅳ……等等,它们表示了音阶中各个组成音(及其功能和弦)的音级数。 ; N$ z8 s5 d5 H. O1 @/ c8 s
♪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高低关系等),联结成一个体系,并且以某一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 P. c# S/ {; I/ {. O♪音阶——调式中的音,从主音到主音,按照音的高低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阶. u! G5 u1 n4 M1 t0 m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5211

积分

3

听众

-619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5211
发表于 2007-6-2 13: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强了,太喜欢了,再顶一次。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万

积分

9

听众

-3588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419
发表于 2007-6-2 2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去听啦,很不错!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6 10:21 , Processed in 0.03280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