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是几个小技巧。cinematicstrings的run功能有人说很渣,其实调好了还是不错的。这个run功能只有在速度比较快的时候(120速度16分音符以上)才比较好听,而且力度和cc1都要在比较中间的位置(力度约70-80,cc1约60-70),然后换弓的地方用大力度强调。而且,这个run只有在级进比较多的时候才好听(偶尔跳进没问题),连续的跳进(如琶音)是不行的。
/ Y1 `+ f# {: k% s' H, B5 K; C$ h' U, x
柏林木管破解的只有1.1版,这个版本的legato比较一般,把legato的音量适当调低(如第一长笛调到40左右)才好听。另外,柏林的runtransition也是要级进比较多跳进相对少,且速度足够快的时候效果才好。如果是108之类的速度,还是用legato吧。
, v: p6 Z! |" u- C. N7 A4 L/ i: L" z2 z6 q) G ]7 | S8 b
很多写电影配乐的人嫌LASS硬,粗糙,我看外国很多坛子上的人都说自己从来不把lass的cc1调到90以上,我不认同,lass的cc1高的时候非常像马勒,老肖之类作品里激烈的弦乐,当然,这两年那些电影配乐人搞的弦乐一般要么悠扬如丝,要么一堆spiccato,那样的话lass的大cc1确实用不到。
. {0 t- F5 v$ H% c! y% L& u& K" w3 C1 S- x! V
用lass,cc1一定要一直在动,一旦不动,legato就有可能怪怪的。lass的attack很厉害,收的也很干脆,要想悠扬起来,音头音尾都要自己画(cinematicstrings就可以少画很多,但cinematicstrings要激情的sustain就没有了)。LASS没有up+dn,但是可以用stac和sustain叠起来模仿,这个叠加可以用柏林木管的演奏工具读取lass来实现,也可以用论坛上jemuillot的超级演奏脚本实现,这里谢谢jemuillot!% B0 Y# O2 m" }9 o* j+ M7 u. ?# g
) M& H2 [8 p( z: m, y
cinesamples的东西很好也很好用,cinewind我觉得是不如柏林的,但是资源消耗少(特别是cpu占用),legato也好一些,缺点是没有长短port,sfz,各种trill。cinewind的音质比较饱满,而柏林细腻精确,乍一听cinewind会更抓耳,但我还是喜欢柏林。
S( A6 j1 Y) m. c) m& ]5 d( K% C5 Z" B%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