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6|回复: 0
收起左侧

[资讯] 2025 年几款款最佳音乐制作录音棚监听音箱排行榜

[复制链接]

675

积分

1

听众

1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675
发表于 2025-9-28 22: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将重点考察1000美元价位的监听音箱。但鉴于该区间上下存在众多选择,本文也将涉及600美元至1600美元左右的机型。

本文重点不仅在于帮助你挑选“听感舒适”的音箱,更要助你找到能实现理想效果的监听音箱:打造出在各类系统中都能完美还原的优质混音。

请谨记:短暂试听时对音箱的喜爱,并不意味着它能带来卓越成果。通常而言,你的混音效果往往与监听音箱的特性形成反差。

这意味着:明亮监听音箱常导致混音听感偏暗;低频突出的监听音箱易使混音显得单薄;而那些“震撼感十足”的监听音箱,往往会让最终混音听起来沉闷、平板、缺乏生命力且蒙上雾霭。

我还采访过无数知名制作人和工程师,指导过大量客户,从中掌握了哪些设备真正有效、哪些效果欠佳。
因此本文绝非AI生成的垃圾内容,而是来自真实从业者的专业见解——你可以了解并(希望)信任这位致力于帮你找到最适合个人需求的监听音箱的专家。

  
Kali Audio IN-8

Kali-Audio-IN8-v2-Front-gallery-1.webp.png
若仅以“能否真正助力混音出佳音”为标准,Kali Audio IN 8无疑是我心目中千元价位段最出色的全尺寸全频段监听音箱。

诚然,同价位段存在外观更炫、音质更悦耳、采用更高阶元件的监听音箱...

但若你想要一款千元价位的监听音箱,既能作为唯一的混音参考,又能让你精准把握低频、中频和高频的处理效果——这种效果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完美呈现——那么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你直接入手这款音箱,就此打住。


首先,它们绝非为“取悦”或粉饰混音效果而调音的音箱。作为专业监听音箱,它们追求极致中性平直的响应特性,真正赋能你打造更出色的混音作品。

如同Kali所有监听音箱,IN-8不会用虚假的甜言蜜语蒙蔽你的判断。它们不会在你耳边轻声细语,误导你制作出过度明亮、沉闷、低频轰鸣、金属刺耳或尖锐刺耳的混音。

正因这些音箱本身如此无染色、无偏见、平淡无奇(甚至可以说“乏味”),反而能激发你让混音更具张力与趣味!

IN-8真正超越同类竞品之处,在于以这个价位提供了高品质的三单元音箱。从混音角度而言,这项特性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在千元价位实现这点更是前所未闻。其他音箱品牌请注意!

从双单元(低音单元+高音单元)升级至三单元(低音单元+独立中频单元+高音单元),是实现跨平台还原优质混音的关键飞跃。这是因为三单元设计在呈现至关重要的中频表现上,远胜基础的两分频监听音箱。

许多制作人在选购监听音箱时,总执着于其“下潜深度”。虽然这确实重要,但在混音过程中,监听音箱对中频的精准还原远比低频下潜重要得多。

普通两分频扬声器设计存在重大取舍:更大的低音单元虽能延伸更低频段,却会导致中频呈现日益明显的空洞、凹陷和“掏空”感。

通过增加第三个驱动单元,我们实现了三全其美的效果:IN-8的8英寸低音单元可将下潜延伸至37Hz;1英寸“同轴”高音单元负责高频表现;而新增的4英寸中音单元则迫使你真正理解唱片核心与灵魂所在——中频的真实呈现。

我必须强调: 专属中音单元带来的清晰度与细节表现力令人惊叹,且毫无过度明亮的痕迹。当前市场极难在同等价位与品质中寻得此等配置。

第三单元呈现的细节绝非那种“虚假细节”——那些过度明亮、闪烁的两分频音箱常会欺骗听者,让你误以为混音已足够清晰动人,实则不然。

它呈现的是真实细节,让你听清录音中所有真实的质感——包括瑕疵在内。这种细节会激励你优化混音,而非让你误以为作品已臻完美。

这并非说Kali IN-8本身“音质不佳”——它们确实出色!只是它们不会刻意营造不切实际的讨好音效。它们不会偏向那种在扬声器快速试听中博取眼球的“浮夸”音色(...但这种音色通常会导致混音效果平淡无生气)。

另一大亮点在于高音单元采用“同轴”设计,精准置于中音单元正中心。这种布局不仅优化相位与时间对齐,更形成天然“波导”结构,显著提升立体声成像、离轴频率响应,并拓宽最佳聆听区域。

在这个价位段,若想创作出能在各类系统中轻松呈现优质效果的作品,Kali IN-8堪称无可匹敌的监听之选。白金混音工程师杰夫·埃利斯使用它们多年,甚至直接抛弃了价值上万美元的音箱系统,转而采用仅需十分之一价格的这款监听音箱。这绝非夸大其词,而是事实。

话虽如此,那些更侧重原创音乐制作而非混音的用户,可能需要音色更“刺激”的监听音箱来激发创作灵感。为此,我将在后续推荐中提及几款音色更“夸张”的选择。

此外,部分制作人可能需要更小尺寸的音箱,或工作空间无法承受IN-8这类8英寸低音单元释放的全部低频能量。这类场景下,体积更小但品质更卓越的两分频设计可能更合适(此类设计也适合偏好通过低音炮获取低频的用户)。

  

ADAM Audio A4V
adam-audio-a4v-studio-monitor-front-WEB-product-shot-1.webp.png

无论哪个价位段,ADAM Audio始终是我最钟爱的音箱品牌之一。

其A系列监听音箱在专业项目工作室中广受欢迎绝非偶然。它们拥有平直不夸张的音色表现,既能呈现饱满音质,又避免了低频轰鸣或高频细节损失。

同价位产品中或许存在音色更“悦耳”、“通透”或“宏大”的扬声器...但鲜有能带来如此优质混音效果的型号——这正是我们今日甄选的核心考量。

若选用两分频音箱混音,4-5英寸中音单元往往是值得信赖的中频表现首选。这类单元有时甚至能超越更大尺寸的7/8英寸单元,呈现更具前置感、更少凹陷且更可靠的中频表现。

与此同时,这款4英寸单元在同尺寸中展现出惊人的低频延伸能力:-3dB下可达58Hz,-6dB下更可触及56Hz。对于多数混音场景——尤其在声学处理不尽完美的空间中——这正是你所需的性能。ADAM A4V由此应运而生。

我曾用前代A5X混音多年成效卓著,而这款全新小型化版本在更紧凑的机身中实现了同等低频延伸能力。它能让你对60Hz及以下频段做出准确可靠的判断,这对混音工作至关重要(前提是你的房间声学处理足够完善,能真实呈现100Hz以下的细节——但多数家庭工作室都未能达到这个标准)。

若你的空间能承受额外低频,为这款尺寸的音箱添加低音炮即可实现三路分频设计。这不仅带来极深的低频延伸,更赋予你灵活布置专用低频单元以获得最佳声学效果的自由。同时,一对超高品质4英寸中频单元与全尺寸AMT“带状”高音单元被巧妙集成于小巧箱体,轻松适配任何空间。

另一大亮点是内置DSP处理器。它不仅优化频率响应、相位与时间校准,更支持直接加载Sonarworks SoundID均衡校正曲线至音箱本体——彻底摆脱电脑端笨重的插件或系统级应用程序。

若预算充裕,大型A7V同样表现卓越,其限量版白色款现正优惠促销,完全符合我们的目标需求。而更大的A44V则额外配备第二只低音单元,堪称多人聆听环境的理想之选。

老实说,要在该类别中将ADAM A4V选为首选实在艰难,因为这个价位段涌现了太多来自顶尖品牌的卓越紧凑型两分频监听音箱。

我偏爱ADAM的声音表现,二十多年来几乎钟爱他们推出的所有产品。我用过他们的S系列和AX系列进行混音,效果极佳;许多顶尖混音客户也通过A系列监听音箱获得惊艳的混音成果。

我深知、喜爱并信赖这个品牌,更对它呈现的声音效果充满信心。它们契合我的偏好与审美,从混音角度而言,不仅引领我,也助力我的顶尖客户创作出卓越作品。但若你的品味略有不同,或许会青睐其他品牌型号。

有两款值得关注的杰出产品承袭了ADAM的基因:HEDD Type 05 A Core与Eve Audio SC205。

另两款采用传统软球顶高音单元,体积比A4V更紧凑:Neumann KH 80与Genelec 8020。


HEDD Type 05 A Core

HEDD-Type-05-A-COre.jpg

HEDD Type 05 A Core由ADAM创始人克劳斯·海因茨设计,本质上是对我多年钟爱的ADAM A5X进行升级改良的版本。

仅需1600美元(较ADAM同级产品仅高出400美元),HEDD Type 05 A Core便能提供更大尺寸驱动单元、更深沉的低频延伸,以及更开阔——甚至可以说更“悦耳”的音质表现。

这无疑是你能听到的音质最出众的5英寸两分频音箱之一,却没有其他品牌那种过度美化的虚假宣传。即便没有DSP技术加持,其性能与品质在该价位段仍属卓越。

若你钟爱ADAM A4V,却渴望更大尺寸驱动单元与更高端的模拟元件,且对扬声器DSP功能无特殊需求,那么HEDD A Core将是绝佳选择。

HEDD未能夺冠的唯一原因在于其价格远超本次评测1000美元的理想目标区间,且缺乏支持室内声场校正的DSP功能。



Eve SC205同样是AMT“带式”高音爱好者的绝佳选择。

Eve在此类监听音箱领域同样表现出色,相较于ADAM和HEDD,同尺寸产品听感往往更显“紧致”,部分用户可能更偏爱这种特性。

Neumann KH 80

Neumann-kh-80.jpg


Neumann KH 80与ADAM A4V同样是出色的紧凑型监听音箱。若我的偏好稍有不同,这款产品完全可能成为我的首选。

与ADAM相比,这款Neumann唯一稍逊之处恰恰也是其最大优势:极其紧凑的体积。

尽管驱动单元尺寸基本相同,但Neumann KH 80的设计更接近超紧凑型桌面监听音箱,而ADAM A4V则更像小型全尺寸监听音箱。

对我而言,ADAM略高的高度、深度和重量确实使其在感知性能上略胜一筹,而Neumann虽采用更轻便的聚碳酸酯材质,却能完美适配桌面空间,其音质表现与前者旗鼓相当。

个人更倾向于ADAM搭载的有效尺寸更大的AMT高音单元,其细节表现出色且不显刺耳;但若偏好软球顶高音,Neumann同样表现优异,并配备相当坚固的波导结构。

若你更倾向Neumann的音质,或工作空间有限,KH80无疑是绝佳选择。



Genelec 8020与Neumann KH80同样采用超紧凑设计,却拥有独特的美学风格与声学表现。

虽然声音与Neumann极为接近,但在我听来Genelec的低频略显明亮、紧凑且更显清瘦。

若你混音时容易偏亮,或需要一款能更精准捕捉细微噪音的紧凑监听音箱进行编辑,这款产品或许更能胜任你的工作需求。
The Focal Alpha Evo
focal-evo.jpg


Focal Alpha Evo系列音箱在其价位段表现极为出色,相比我们迄今评测过的所有高端两分频音箱,它们不仅尺寸更大,低频下潜也更深。

虽然尚未达到ADAM A系列、Neumann KH系列或HEDD/Eve系列的品质高度,但Focal Alpha系列在性价比方面堪称超值。

相较于众多低价监听音箱,它们实现了质的飞跃,精准定位在ADAM T系列与A系列之间的黄金区间。

实际聆听体验极具乐趣,且不像后续评测中某些音箱那样过度强调混音性能。

简而言之,它们的声音浑厚饱满,在同尺寸产品中拥有惊人的深沉低频,同时高频段在10kHz以上略带闪亮的提升,避免了声音变得浑浊、沉闷或箱体感。

相较于那些偏向“夸张”而非平直响应的音箱,它们不会让混音听起来沉闷无生气或过度压抑。

这种浑厚感与中高频相对于中高频的相对提升,往往能引导混音师恰到好处地调整混音,这是多数“夸张”监听音箱无法做到的。

此外,秉承Focal品牌一贯的个性,这款监听音箱堪称同价位中最出众的造型设计。相比标准实用型专业音频设备,它更具个性魅力与奢华质感。

从设计角度看,我唯一担忧的是声波导管的极简设计。令人惊讶的是,当坐在最佳聆听位置时,这些扬声器呈现出极其宽广的声场表现——这在高音单元周围仅有如此简洁的声波导管设计下实属罕见。

然而这种设计导致离轴响应稍显不足,中高频段的扩散角度差异使其与此前评测的高端两分频产品存在差距。在总谐波失真(THD)表现方面,其性能同样难以企及高端产品。

尽管如此,当Focal Alpha与同尺寸但价格高出许多的音箱对比时,其表现仍令我惊叹不已。

Avantone Pro CLA-10
avantone-cla-10.jpg
若你正在寻找适合混音的白色音盆两分频音箱,那么这款正是你要找的。

Avantone CLA-10本质上是对经典雅马哈NS-10的精准复刻——这款音箱堪称史上最著名的混音音箱之一,其声名绝非虚传!

尽管存在诸多缺陷,初代NS-10仍引领无数混音师创作出卓越音质的作品。如今CLA-10能延续这份传奇,尤其适合摇滚或快节奏流行音乐制作。

切勿被仿制品迷惑——即便它们冠以雅马哈之名。若你追求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混音音箱,雅马哈HS系列绝非你的选择。

重申:现行雅马哈HS系列与初代NS10监听音箱(除外观设计外)毫无关联,在录音棚中的功能定位也截然不同。

时至今日,这种误解仍以惊人频率存在,故再次强调:

若你寻求卓越混音音箱,雅马哈HS系列绝非我的首选推荐。(稍后将探讨其适用场景。)

然而,Avantone CLA-10音箱确属迄今为止最顶尖的专业混音音箱之一。

它们完美诠释了“音质未必惊艳,但若能在此调校出理想效果,便能征服任何场合”的理念。

具体音质如何?简而言之,NS-10和CLA-10的中频表现极为突出。

100Hz以下频段呈现显著衰减。

甚至在400Hz稍低处就开始衰减。

1kHz附近存在巨大峰值。

2kHz以上略有衰减,之后频率响应如同过山车般起伏,极高频段还有轻微反弹——这导致部分用户在原始型号上用纸巾覆盖高音单元。

那么,为何还要选择这些音箱?

...因为它们迫使你专注于中频表现。

坦白说:若能让200Hz至4kHz频段在混音中精准定位,其余频段便能迅速各就其位。

相较于某些“全频”两分频音箱(常因高低频突出导致中频空洞),NS10会毫不掩饰地将中频推至前台——这迫使你必须做出艰难的混音抉择:哪些元素该置于何处?如何均衡处理才能让低音与底鼓在所有系统中清晰可闻?即便对方根本无法重现60Hz以下频率。

NS10还具备消除房间弱点的惊人能力。除非你添加低音炮(千万别!),否则无需反复怀疑低频处理。使用NS10时,你只需专注混音,做出真正关键且能完美还原的决策。(当然,这需要母带工程师或辅助参考设备帮你调整最终母带的低频量感。)

NS-10/CLA-10凭借轻质音盆与无倒相孔设计,拥有卓越的瞬态响应,让你更清晰地捕捉声音的攻击、释放及整体动态,从而精准决策。

若想深入学习混音技巧,务必购置此款音箱。如同Auratone Mix Cubes,它们堪称中频混音的“作弊码”。

个人更倾向于Mix Cubes搭配全频段两分频设计(或直接选用更昂贵的三分频音箱)。但对历代混音师而言,这款经典型号在众多音乐类型中仍能创造卓越成果。

krk v6 s4
krk-v6.jpg
KRK堪称初代“炒作机器”。其音箱以炫酷外观和狂野音效著称,低频高亢,高频激昂,拥趸往往对其痴迷不已。

这种与生俱来的“夸张”特质究竟是优点还是缺点,取决于你的个人偏好以及混音效果在它们上的呈现。但必须承认,KRK监听音箱近年来不断进化,实用性日益提升,而第四代系列堪称该风格产品中的巅峰之作。

虽然我不主动推荐它们用于混音,但确实存在部分用户需要这类音箱——相较于我此前推荐的平直型号,它们能让制作和创作过程更富趣味与灵感。

若你追求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音箱,V6堪称市面上最具实用价值的“炫音”之选。其趣味性足以激发创作灵感,同时保持恰到好处的中性特性,避免听感偏差。

Yamaha HS8

Yamaha-HS8.jpg

该系列普遍存在相同问题:为在快速“试听测试”中胜出(尽管实际混音表现更适合其他型号),它们都通过某种方式将中高频调校得明亮突出。

当你用更平直均衡的监听音箱进行快速直观对比时,同尺寸同价位的HS监听音箱常会显得“沉闷”。

通过HS系列监听音箱播放唱片时,音轨会显得更“清晰”、“充满能量”或“细节丰富”。军鼓声更具“爆裂感”,人声则显得生动细腻且富有感染力。

但问题在于……你的混音效果会呈现完全相反的特性。

监听原理正是如此:混音效果往往与监听音箱特性形成反差。

低频突出的音箱会让混音显得单薄;高频明亮的音箱会让混音显得沉闷;中频突出的音箱会让混音显得夸张;中频凹陷的音箱则会让混音呈现箱体感和中频堆叠感。

那么HS系列呢?不同型号在中高频段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知提升,这会带来令人兴奋的监听体验——但混音效果却显得沉闷、松垮且缺乏生命力。

综上所述,HS-8无疑是HS系列监听音箱中的佼佼者。它没有其他小型型号常见的低频衰减和频响失真问题,使整体音色更趋平衡。相较于我听过的其他HS系列音箱,这款的可靠性也更胜一筹。

因此,若论HS系列中适合关键听音决策的中性实用之选,它当属最佳。



具体而言,它们就像一件足够体面的纽扣衬衫——没有明显污渍,没有异味,皱褶也能轻松用外套遮掩。

虽然穿着它或许能蒙混过关,但除非你出于某种情感执念非它不可,我通常建议你先翻翻衣柜,看看是否有更合适的替代品。


别误会:你确实能用这些音箱混出好效果,也有人成功过。但除非你在中高频段刻意调亮,否则聆听时感受到的细节与激情,终将以混音作品中细节与激情的流失为代价。

话虽如此,若你主要从事创作、制作或录音而非混音工作,这些问题便相对次要。重申一次,HS-8在这些方面绝对是该系列中最出色的型号。

若中高频段的轻微提升能让你在制作或录音时保持专注与激情,那就大胆使用吧!而若想学习如何用它们进行优质混音,你至少能提前知晓需要注意的要点。

Auratone 5C Super Sound Cubes
auratone-5c.jpg

我必须坦白: 我痴迷经典立方体监听音箱,甚至更胜NS-10。混音时我宁愿搭配优质两分频音箱,或真正卓越的三分频音箱。

这类监听音箱虽在极低频至超高频延伸上稍显不足,却以极致中性的无共振表现弥补了关键频段——至关重要的中频段。此处调校得当,整张唱片便准确无误!

相较于全频段音箱,它们更能消除空间干扰——在未经专业处理的场地或移动场景中尤为可贵。

复刻版Auratone Super Sound Cubes最接近初代设计,频宽最为有限,但在其范围内呈现极致平坦的中性响应。因其音色最符合我的听觉记忆,目前成为我的个人首选。但任何一款都能为你提供出色表现!

Auratones提供略宽的频带,声场略显凹陷;而Reftones则进一步拓展了频率响应,在保留单驱动封闭箱体优势的同时,实现了更具意义的高低频还原。Tantrum Audio的Angry Boxes潜力巨大,提供多种模式选择,我正期待即将到货的测试样机。

总结
真相是:当今扬声器正处于黄金时代,仅需千元即可购得的音箱,其性能已碾压二十世纪多数售价两三倍(按通胀调整后)的经典型号。

上述任何一款都能胜任你的需求。但若不做好房间声学处理,你永远无法发挥它们的最大潜力!

我们有大量相关文章和视频可供参考。在完成声学处理前,耳机混音是另一种绝佳选择。

近期专题中,我们已盘点过各类价位最佳混音母带处理用开放式耳机,以及400美元以下最佳混音耳机。



文章出处:https://sonicscoop.com/the-best-studio-monitors-around-1000-ranked-600-1600/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10-10 00:11 , Processed in 0.02903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