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71|回复: 0
收起左侧

[音频] 主动降噪耳机的降噪效能量测

[复制链接]

6849

积分

3

听众

8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6849
发表于 2021-8-1 2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m% \: u% O( {  ~( p% J
主动降噪耳机的降噪效能量测1 M7 ]. Y( o8 O8 H
% y" g9 u3 d& F" H; |% q; R
Allion Labs / Greg Tsai# R- }% I: w9 w5 t& N  l, m1 S

2 P. L# N& y- |% q主动降噪(ANC)耳机发展歷程
+ a5 U8 X9 o% S4 i- M& j* V0 _+ I7 y0 f5 @+ T0 N
「主动降噪」(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即是利用扬声器產生与噪音的音量大小相同、但相位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音。在通讯应用上,ANC耳机有著举足轻重的角色。早在1936年,Paul Lueg在美国就提出了主动式降噪技术的专利。1955年开始有ANC耳机的研究。1989年,Bose推出第一款ANC耳机。近年来TWS耳机热销,2019年Apple AirPods Pro添增了ANC功能,才让ANC耳机真正走进大眾视野。
* P: R/ ~  a) A3 y+ I( A1 Z) L3 T4 t  R8 ]. E
依照通讯系统不同,所涉及的降噪需求情境可分為3类:
( R; G# R% y/ |# @; Q
8 K& U; I8 P! \' j6 L' k: g; T通讯系统噪音控制之辨析$ F, l' H) p/ X
  B- P+ N& T( D5 H) s
1. 在「发话端」消除背景噪音6 \3 J' B! P+ O8 z9 g$ D

# ~  t7 [! @( r' Q- I% F% G ANC耳機_發話端.jpg 0 \: @- v) E3 I, t
这样做的目的是為了确保送出的讯号是乾净的,这个技术的受益者是远端受话端。  b8 K: n2 F) _

7 f$ i! T0 ]) D4 X, V0 t下列技术可应用於这一类情境:6 C- J; _$ ^1 {& m, h: W6 I

) ]* T6 ?  q% n: d& f0 g指向性麦克风
+ ~+ `* l; m5 q4 W. v5 a阵列麦克风
4 Z& S+ c" y3 s, I/ m骨传导式麦克风、耳内麦克风* x1 M! @  v. B
语音分离演算法
% T7 N( a' }. }6 t. C% ^. c2. 在「受话端」消除发话端传送出来与信号混杂之噪音
. x$ r+ J: o# c; l! A2 U ANC耳機_受話端1.jpg
$ u( o$ F+ H% N9 j9 K0 w8 p$ W, b2 V: X/ f0 c( y3 k
这个噪音消除的类别,主要是受话端為了消除发话端已经传送出来讯号之噪音。这个技术的受益者是当地受话端。由於语音信号与噪音已经混合在一起,因此只能透过纯软体演算法的技术,分离语音讯号和噪音。
* O" E& f0 E! U0 |# E, \' A" x' _3 Z4 x# R
下列技术可应用於这一类情境:" c0 {7 x# M, K* @, u0 v0 E8 t

7 q# M: A( ], o" K  f语音分离演算法
! @- f9 j6 k8 w7 ~/ Y- F3. 在「受话端」消除背景声学噪音
) m6 X4 t8 r6 G+ p; S2 b$ C* s9 O, A: G7 R6 O
ANC耳機_受話端2.jpg
% @6 k  u9 q+ o* o9 E这样的技术為本地收听者带来好处,免受现场环境干扰,能听得清楚远端传来的声音。# h* |# v# N4 G, b
2 K  v8 q$ A! `( k; d8 p. q
下列技术可应用於这一类情境:
1 w# ?. ~8 C# K7 H1 c$ t; i
5 {0 P. A4 P4 ?% R* c/ ~6 B被动式噪音控制(以机构做声隔离)0 W" Q5 M4 x* q' Y4 }
主动式噪音控制(以反噪音进行声抵消)(Active Noise Control): j- t1 I0 d, Z& R) g
因此,一个完美的通讯降噪方案,应同时包括上述三项技术,如下图所示:
* m- g: k8 S) ~  w$ y2 ?
9 m# k! C& G- G, J ANC耳機-04.jpg
/ v) l2 Q& b1 B+ U7 ]并达成下列目标:
( Y: i) D1 N* o6 @7 E* t9 V
9 f" w1 X/ `* ^& k使发话端的噪音不传到受话端6 b. W8 Q8 e; `0 Z. K3 d; N
使受话端能够排除发话端及传输过程所夹带的噪音
& B: ~" ^. U, p% `抑制受话端的环境噪音,使受话端听得清楚
* b# ]+ h" O$ f0 d0 P由上述的剖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一般所谓的ANC耳机,其实只包含上述降噪技术中的第三种。
& ~& A  c- Z# J4 }, T- j9 R6 ^$ Z* j) c5 B: X6 i
主动式降噪的基本原理
( j4 P% ]6 {4 L5 U, f7 V) s
5 L/ ~3 M' K6 U5 I8 L2 c最早ANC降噪技术是由Paul Lueg在1936年提出的美国专利,应用在管道的噪音消除。当时的专利图如下:
; z" [5 ?8 x$ O: U! D7 i0 c! z$ v7 F
( J2 ?3 Y; Q' q, `) b4 v P.-LUEG.jpg 2 D5 V& Z* H0 e7 k3 g% [$ @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声波在管道中的传播。, C8 _& ]$ h; h: G5 |

- n; L3 X0 V2 {" S- C# R3 W管道中声波的传播,就像下面这张图(点此看动画),活塞往前推的时候,空气粒子就在管道中被压缩形成压力较大的区域,随著活塞往后,空气粒子就又变得稀疏,如此循环,在特定的位置(如红色点)就可以观察到随著时间,其压力变化的波形。
* L3 r9 t$ F& {7 F4 V
3 T1 B+ ?% D9 p  {: J6 o
! u1 V: D. ^5 Y& x# W9 y  V Wave.jpg
, }$ b7 D8 Y6 s2 r0 J& J, O* j4 ^因此,Paul Lueg的想法,就是在管道中藉由安置麦克风,来取得上游的管道声压,并在下游的扬声器发出「大小相同、相位相反」的声波,来将下游的管道噪声消除掉。6 K% V6 W; v; c6 V- V! Y; P

/ }# ]% ~  h% K' D6 F7 s- T2 i关於声波的破坏性干涉,下面这张图(点此看动画)可以更具体地说明这个现象。
& Q8 K0 [5 D- A, I6 s6 j  I, X7 e  \( ]+ b% F- L8 a: u8 P6 s6 o. }
这个称之為Dipole偶极子的现象,是由两个相位相反的点源相互作用下所构成的声场,可以看见在中心垂直区域,由於左右波的相位相反,因此產生破坏性干波,因而残餘声压几乎為零。2 b' H2 }) X4 p" m, r8 n; N& N& Y
" A1 N0 z1 D2 L2 q  D" j
& S  N8 c# w  w' K
Acoustic-Dipole.jpg - o+ C/ n$ g  g
因此,透过合适的安排,就可以达成主动消噪的功能,因此消噪耳机的基本概念可以用下面这张图来表达:% i1 O( o3 B0 j

- _  p- c+ b! r6 b( E ANC耳機-05_0.jpg + N; C6 F' K: B
不过,主动降噪技术通常不能够独立存在,必须搭配被动隔音技术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如下图:
. e$ z3 G0 g6 s  z& \ ANC耳機-07.jpg ; W& V1 B5 A3 |! l6 [( A+ y
ANC耳機-08.jpg # k5 o6 Y$ a* o% i
* i7 ?  ?' [2 _4 p- S: K+ l3 h
被动隔声主要依靠隔声材料的特性决定,对高频噪音有比较好的效果;若是透过被动隔声来处理低频噪音,则材料体积会非常巨大。
- a( \3 @0 W6 q2 C( ]5 M+ s" H4 G/ i/ ~2 O1 |, B! L2 R. |) D# V& d
反之,主动降噪由於利用破坏性干涉的原理,对低频声波反而处理得更好;因此,被动隔声和主动降噪是相辅相成的。; v& o( i! T# N0 q# e
3 T* }/ _) @$ n! q( q
当我们谈论ANC 耳机的降噪/隔声效能时,被动隔声和主动降噪能力都是应该要被考虑的。
4 E* c3 ], M2 [9 Q
1 N8 c4 O" L0 \+ f3 _8 l百佳泰降噪耳机量测环境架设  [; x9 C0 C+ m5 n) ~# I, X3 w
ANC耳機-11.jpg ! M. U1 T. }' f5 N9 T" f
; j" X9 B# ?+ w6 k" O
為了评估消噪耳机的消噪性能,我们将它放置在声学人偶(HATS)上,透过其上的人工耳量测消噪前后的音量大小(也就是计算它的插入损失),透过这样的方式来评估消噪性能。
& Y( T0 F" v% H4 L6 A  Q2 p' X/ `6 B) Y% x
ANC耳機-12.jpg
9 f# s  n) c4 Q6 t: y实际架设照片
& ?8 E9 D/ x8 p, n  b
" q8 r9 m- W0 {% d我们以耳朵位置的声压大小為基準,再量测以下条件,再计算后就可以得到消噪性能:# A% x$ {: q+ B. |4 q( M

" F+ H" j; d/ X, }/ h( s! ^量测未戴耳机时,人工耳所收到的声压值。
& ?* `! Q1 f, S5 s% AHATS放上待测耳机,暂时不打开ANC功能,单纯量测被动隔音性能。0 p8 i, M' n9 D+ ~! Y
待测耳机已在HATS上,打开ANC功能,量测开啟ANC后的降噪性能。
  w3 }% ^7 d5 J" O( y# O0 s/ H  M) Z由上述第2项减去第1项,可以得到被动隔音效能;第3项减去第2项,就可以得到单纯的主动降噪性能。
3 ~; O8 r) p5 M) Y" h% c' m' n: @6 k
以下是量测结果:
  ~: _) }$ N. l4 O3 G5 ~% r/ D White-Noise1.png / g4 x0 P2 D" q3 F4 Q6 G
7 q3 s0 y' F/ H& v, w! w
图1
; k7 w& k- Y3 |6 a* o5 B# p. [9 O8 L, \' V4 b* l+ Z- a, q4 M& j" ]" _
图1是被动隔音的效能。我们可以看到,的确是高频的隔音能力比较好,自2kHz 以上,能够有6dB 以上的衰减量,最高到7kHz有33dB的衰减量;不过被动隔音效能到了低频,它的效果就不好,甚至还略微增加音量。
/ A+ k" _+ O) Q1 E; r; i) X- X3 U% {0 {' @7 n
White-Noise2.png
2 A4 v0 [/ P' ^- J3 z% d: D1 Z: V图2
/ C% Y1 \5 C$ |4 G& s* `, d' O( S7 @- Q3 n
接著,图2是主动降噪性能,我们可以看到主动式噪音消除的确是低频降噪為最主要。# p& n% Z& v  v  m* n7 @; Q
, R( J# @# q) T* u
以这隻耳机来说,600Hz以下开始有2dB以上的衰减量,最高是在230Hz左右有-10dB 的衰减量。
% X+ b; G4 c' g" d" P" M4 Z- L8 R White-Noise3.png
5 b* M! b3 \6 N/ N+ ^2 X1 q) C) F. N- }+ v% d  ^9 o' X- D  V
图37 ~$ j& y. W: w6 V8 ~7 L
& q' w4 C4 U- M% w
图3是实际开启ANC后的总消噪量,它显示了低频在230Hz大约有10dB 的降噪效果,而在6kHz有大约39dB的降噪效果。
1 i* l; _* S+ c) z
5 j% |% }  i( q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8-28 02:56 , Processed in 0.033951 second(s), 1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