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 n+ E9 i; t
非主流复古!声美ST80 有线/蓝牙两用耳机评测
, {# W# h# y6 Q/ A5 A' y; }2 q9 F + U2 y* |' P9 p% ~* w! |3 K1 C
说起一起经典的耳挂式平头塞,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创新AURVANA AIR、铁三角EC7、还有B&O A8这三款。菠萝也在2016年时入手了AURVANA AIR,加上后来买到的丰达代工的Nick运动耳机,好歹算是有这么2副耳挂式耳塞吧。/ y" {- U; N1 e5 t; z a$ `, e* t
$ h4 f4 Z, V' u" a( M8 T2 Y
不过最近声美一款ST80 有线/蓝牙两用耳机,开箱第一眼,就让我找回了当年的那种感觉。4 B% a4 ^5 n2 V8 ?: Y) }: ]) K: ]
]0 E# q" H. q' B- Q/ K% Y' C5 v
' E% Q- @8 b& J& {' y/ z2 P+ n$ Q
2 u$ {# ~3 D' F( D; L关于声美的这个品牌,其实我之前的蹭听党系列也有介绍过,就不重复叙述了,反正就是实力不差,而且属于价廉物美的类型。! a3 j z- u# }, R0 m. ~" N0 k& V
, n* W7 h, U7 ~, t- o$ `6 ?
而这次到手的ST80,其实是一款可换线的耳挂式耳机,能通过更换线缆,在有线和蓝牙无线两种连接模式之间切换。
8 J- c: f( C c" _& j8 X5 y0 ~# s5 |1 R" H% E) O
不过菠萝真正感兴趣的,是它居然采用了现在已经不多见的耳挂造型,并且跟当初的耳挂塞三经典之一的B&O A8有几分神似。
' } i7 W h) ?8 d2 G
- s4 ^& ^. d9 i6 {3 n8 \
) K6 y' O9 b) T6 Q0 a5 \2 N
2 U0 u7 Q: g' w其实当初耳塞之所以会点出耳挂这个“科技树天赋”,主要还是为了解决平头塞本身佩戴不稳,尤其是在运动场景下的使用体验。但之后随着入耳式耳塞的兴起,通过插入耳道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小耳塞佩戴不稳的问题,因此耳挂式耳塞也就逐步淡出主流了。
4 @' @, B0 r4 P- N# @+ B, d9 N1 U5 i/ b+ f0 \: C5 M, H2 S
而声美这款ST80,虽然从结构上来说,带有声音导管,实质上是一款入耳式耳塞,但却重新选择了很非主流、且复古的耳挂,自然是有个中的原因。" y& G# L9 g5 P9 E
- d3 W8 R0 R" H% E; p( {1 s不过再聊原因以及声音表现之前,不妨先来看看声美ST80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7 J) M% t* i j8 k7 H
0 X! K0 ]8 T7 a, h6 P5 u
/ D" T* ?! V" |9 m' B
4 o& @8 n. q) ]1 e( q0 CST80采用的是耳挂式的结构,耳挂采用铝合金+弹性橡胶两种材质组成,其中金属连杆部分为金属圆柱造型,内含气动阻尼的伸缩结构,而且可以水平转动,能根据用户的耳型进行调节。而橡胶材质的柔性耳挂则主要提供整个耳机的佩戴稳定性,而且橡胶表面柔软的触感,能够减少作用在耳背的不适感。
- X) J& F0 Y6 N, ?4 h6 }( \1 L. R; ~# x8 m
7 [2 W u) R0 b; M, F M2 W) q+ r5 ?# m3 w( g7 K8 T* r
而从侧面看,就会发现ST80远比A8更加复杂。除了耳挂部分可以调节之外,ST80的壳体跟连杆之间居然也用了球型关节连接,因此可以在两个轴向上进行小幅度的调节,从而带来更加细致的佩戴变化。
9 [" a) B) t9 ^4 a- m
4 v7 Y# {2 e: t. I# `7 rST80采用13.5mm的动圈发声单元,单元呈水平角度布局,加上接近45度倾角的声音导管,这让我直接联想到很早之前的达音科Titan5。其实这类结构确实在原理上跟以往的平头塞更接近一些,也算是很复古的设计,现在的耳塞即便结构上大同小异,但往往也会用更复杂的外壳造型来包裹。不过也确实只有这样,才能容纳下如此大的动圈单元。. h5 a+ w' K3 X
/ g1 q+ Q0 W2 |" |1 ^8 I
9 W5 ~* M2 ?. i7 x: e! x! W
( O4 q& o/ L1 h0 a% [# M% J: p7 u9 j
为了配合这个结构,声美给ST80配置了3种不同的硅胶耳套。其中标配的是斜耳套,这种耳套出口处比较细,方便深入耳道而不会带来太强烈的膨胀感,同时后延的尾部也能更好地封闭耳道,从而隔绝外界的噪声。另外一种是表面带坑道的运动型耳套,其目的是在兼顾佩戴稳定的同时,利用坑道本身来形成半开放式的效果,从而保证在运动或通勤时,不至于彻底隔绝外部声响而导致不可预见的风险。与之相对的就是双节套,封闭效果最强,也是最隔音的,但佩戴舒适度方面要明显弱于斜耳套。5 S {; [. G7 Y( ?9 F; ?8 t- B
- p) r2 w5 ~) W5 L3 ?ST80采用声美专有的螺纹可换线接口,产品到手时就已经配套了一条带线控的3.5mm接口耳机线,以及一个挂颈式的蓝牙耳机线。按照声美官方的说法,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保证信号传输稳定性的同时,增加连接的可靠性。不过这就导致ST80本身没办法兼容其他第三方耳机升级线,配套的蓝牙耳机线也不能用在其他耳机上。
# r. c1 g# @& ?4 c7 ]+ J2 u: Y3 F* P" B
1 h+ O, y8 Q [0 [5 `
5 L& p* S1 z/ { u, W; G. {0 n3.5耳机线自带了标准3键线控,并且采用45度角斜出线插头。ST80到手时,3.5耳机线跟蓝牙耳机线都被固定在硬质海绵内衬上,并且连同耳机本体一起放在一个硕大的半硬壳耳机收纳包里。内衬在到手之后可以直接拿掉,剩下的耳机包除了能轻松收纳全套ST80之外,甚至加上一只音频小尾巴或小便携播放器都不觉得太拥挤。
+ \2 k4 S! w6 ^7 v1 G8 f/ S4 Q, L" @! Z6 q7 L( n' W7 @
' f2 N2 x" x0 }9 {6 V( u" W0 o8 Y& W% Y$ i
蓝牙耳机线采用的是分模块的设计,电池以及主控电路都放置在自带领夹的后模块里,而在右侧的耳机线上另外布置了一个标准3键线控。不过跟3.5线的线控相比,蓝牙线的线控显得比较粗大,而且重量也不小,所以ST80在使用蓝牙耳机线时,行走或运动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右侧耳机的晃动要比左侧明显,并且有一定的听诊器效应。- e( |: ]# c$ A1 S
& G4 r5 Y; @9 S; w4 o蓝牙芯片方面,ST80采用的是高通的QCC3034蓝牙5.0芯片,并且自带了AAC以及aptX高清蓝牙音频编码的支持。内置200mAh容量的电池,我断断续续听了好几天都依然还有剩余电量,续航能力还是挺不错的。1 u) k6 o: n% ~0 }
0 C9 ~* N' y; R: C3 G. h
- s% J( D0 O4 j* ~/ x: S+ Q
( T \( ~. [4 T0 |- F! d
试听主要还是在海贝新R6上进行,先说说蓝牙连接模式下ST80的声音表现吧。
; k" L$ A a( i" N
" f) l) T \) {3 n8 [( x8 OST80整体的声音风格比较清瘦、均衡,尤其是低频的量感多少并不太像我直接用过的蓝牙运动耳机,反而更像传统的平头塞。尤其是在配合AAC编码时,整个声音质感比较宽松自然,完全不像封闭式入耳耳塞那么闷。而在aptX编码时,动态表现会相对强一些,并且低频有所加强,但依然不属于一般消费向耳机尤其是Beats那种动词打次的类型。( ?! w7 j% c, ^$ U- v. L1 f, U
1 |. I% u0 `) }# j2 n+ G" ]在乐曲风格倾向方面,ST80还是偏重于人声为主,声线柔和,密度及细节虽然不算很出色,但有一定的韵味,因此在听流行人声时会比较舒服。另外小编制舒缓类型的器乐演绎也还不错,高频线条感清晰,但并不显得明显,属于内敛耐听的类型。而低频不以速度见长,但在呈现大鼓之类时,能量感也还行。
3 D! g1 G) K# L1 Z8 D9 p5 s$ X" H+ L! N; U( _' ^4 I+ F
相比之下,有线连接时,ST80在声音密度以及动态方面会有所提升,这主要还是由于驱动更充分的缘故。但跟创新AIR相比,ST80依旧给人感觉比较平和,有点儿老式日系耳机的味道。这样的声音风格虽然并不一耳朵惊艳,但扎实耐听,算是很不错的调剂。" F' F$ t" E% O. A# e1 C' ?
# ]7 u2 h( t/ X9 i S两相比较之下,其实我更喜欢ST80在有线之下的声音,难道这是因为我变老的缘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