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对比IER-Z1R等耳机,其实本文主要内容是对比一些国际品牌较高价位的入耳式耳塞,因这塞子太牛X,可能会有某些语无伦次的情况产生,望见谅) 今天这个测评,大概是我写的音频产品中的第……1000篇吧(7年),小激动。 但更激动的是,这次的耳机或将再次改变低价耳机市场格局(即便轻微),就像去年10月我写的声武士C3那样。 我一直热衷分享有“超值感”的耳机,尤其是“有线HIFI类”。 而SIVGA M009就是这么一个“狠角色”,它那“稀烂普通”的包装下,是夺目的工艺和精彩的调音。 
4 P0 L S1 S! w- E
& x% j# D/ E' b9 G( y这塞子大概是一个月前搞到的,由于初听的十几分钟就有六七百元耳塞的效果,当时借着兴奋劲儿,我在我的粉丝群里感慨了近半小时。 其实类似这种超值以及颠覆性的感受,在数年前初听血色围城KC06A时,也有过。但这次这个价格太低了(150不到),至少是比KC06A低太多,所以,它对我的“听音观”和“耳机市场认知”的颠覆是“历史级”的。 据悉,SIVGA的品牌背景深厚,但精力基本都用在技术上了,前几年还在四五千价位头戴耳机上搞到过一个VGP奖,战绩可谓惊艳。由于只是冷不丁的来个小范围试听活动,它就跟个影子厂商一样虚无缥缈。 不过,厚积总会薄发。M009终于问世了。 包装盒真的是稀烂,附赠的收纳包也是普通货色,除了实用,似乎也没有什么可说。 1 Z$ b1 `; v, Q
# [4 j0 E0 T' G% o5 f( I( G5 e4 S耳机腔体相对同价位竞品较大,一眼看去做工和设计都很好。 主体是黑檀木外壳、后面贴个金色的金属盖,上面有logo 
8 K2 [) H9 H0 o4 ~; O8 U- {1 V. Y9 p0 s
" u' J4 i p1 W
% ] n( ^. L, s8 M, n' N; J9 N有细微木纹,暗光下木色较黑。 前腔体没拍,是个圆的金属盖子,有弧度,雾面质地。 
8 K7 \, \6 Z! h
1 C2 B- h/ {9 I, T( |& R0 U肉眼观察,M009对木和金属物件的加工都很精致 
4 }: w* u- ^8 y5 E9 T4 N: v. z* Y' U
三键线控,手感挺好,且惊喜的是支持IOS设备,操控逻辑与earpods一样(也支持安卓)。这在低价耳机中不多见。 
; N8 q* u: Z0 A3 f9 C! \2 x/ ^0 ?1 a! P& Q8 l1 V# }
与iphone xr搭配可谓完美。 佩戴:这类造型的塞子舒适度都很高,而木也要比金属在“触感”上更贴合和舒适。 隔音:和InTime sora|Kinera sif一样,隔音效果很不错,即便只单纯的戴上,也能过滤一部分噪声(在直插入耳式耳机中水平很高),而在播放音乐时,基本可以在中小音量下,户外较嘈杂环境中感受唯美音质,无需开到七八成音量。 易推性:完美。实际听感声压与各类手机配塞差不多,但更好的一点是,即便搭配索尼D100这种听感略乏味的偏素质型前端,或是苹果(白开水音色)手机也能有“微甜”的润泽感渗入心田。而记忆中七八年前的汉声木爵2(超出500元)是无法与这类前端自然搭配的。主要是木爵2的音色太硬,过于铿锵。 以下听感建立在:索尼D100、iphone XR、山灵M2X下。 其实不对比的话,这耳机的特点也能迅速提炼出来:“非常通透”、“非常顺滑”、“大声场”、“均衡感”和“够强的密度”。 在我所拥有的几百条耳机中,像低价位直插入耳的,有通透性声音的不算少,但做出大声场很难,且即便做出了大声场,声音又难免偏薄,或是偏硬。 而SIVGA M009却做到了在够大的声场下,也能有足够饱满的力度和厚度支撑,这是它出色的地方。 0 Q& W' a i0 b
' T! k c7 ?9 T, g对比型号: $ l! a( o6 F" E9 ]( H! n
( l a& N3 y5 U. r" u
包括日本FINAL E2000(329元)、威索尼可VSD2S(139元)、JBL C100SI(99元)、T380A(180元)、拜亚SOUL BYRD(599元)、日本ALPEX A2000(150元)、森海塞尔IE40PRO,潜99、索尼IER-Z1R(非直接竞品但却也能对比) 
3 X* T8 U2 n/ [% ~9 m: e- N
8 d- @2 X7 n/ S) K1 i3 M为什么这次拉出ALPEX A2000(上图左一),因这家日本公司只做低价高音质耳机(是日本那边特变态的超高声价比耳机品牌),你看它的线、插都很平庸,功夫其实都用在了调音上。 A2000我是在差不多2个月前入手的,当时感觉特好,但M009的出现,对它的打击可谓“毁灭”级。 像声场、细节揭示力近乎是碾压的胜出。 由于篇幅问题,尽量长话短说,不扯太费劲的词。也请不要杠精。 以HIFI标准,SIVGA M009明显胜出FINAL E2000(329元),瞬态、声场、动态、解析近乎全方位的胜出。 E2000相对SIVGA M009听感上明显有闷糊小的问题,如此局面或许也跟E2000腔体过于细瘦有关。 与SOUL BYRD(599元)互有胜负,但硬素质上,我还是更倾向于M009,因它的声场、分离度、厚度、瞬态这四点都更吸引我。而BYRD只是在润泽感或是说拜亚的流行味道上有它自己很棒的一面。 JBL C100SI(99元),这是个明显偏低音的耳机,声场小,但乐感比E2000好,动态、瞬态也较强,流行乐感优秀。SIVGA M009相对C100SI,声场大的明显,也因此使得每一个声音都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魅力,即犀利的线条下,你仍能感到隽永的味道。 5 ^' l( g ~6 I# Q( z6 O
" a3 L1 m6 j: X2 C p0 C4 {另外,由于C100SI调音不够平衡,它和T380A(同样的低音耳机)一起,在HIFI性上,都失去了与M009对比的资格。 3 V3 S; B0 X9 a; c, v [+ F
1 J- ]4 |* _0 c- G9 {. C, T. ^
作为直插入耳的HIFI类耳塞代表,潜99的中频、低频都很好,听感也悦耳。 不过……真的是不对比不知道差距。 M009的瞬态、声场(规模感、立体感)、解析力、低频下潜和密度都要比潜99出色。这个结果几乎是一耳朵就能听出来。 
" X1 s6 S. Y: S( e+ i9 f% g7 i, {1 \9 p+ B
挑战IE40PRO,能么? 我在没对比之前,觉得差距会有,且很大。但一想M009这解析、声场不得了,为何不试着PK下呢?于是对比: 结论是:IE40PRO胜出,哈哈 不过,这次不像对比FINAL、潜、拜亚那样快速,是对比了几首歌,不同码率的各类型音乐文件,甚至包括DSD格式的交响乐后,才做出的结论、 首先,SIVGA M009的声场确实够大,且前端越好,这个特点越明显,它可以轻易将复杂的背景音乐各个分离,只是在极高频段,不像IE40PRO那般更加明晰和精准,不过,即便如此,M009也能展现出足够强大的“定位感”,这是它让我肃然起敬的地方。低价耳塞做出“定位感”,真是不敢想。我一直以为这是较高级耳机们的特权。 此外,低音量感上,M009与森海IE40PRO听感上差不多,都不是轰轰轰,而是篮球落地时的快速响应,也因此它的人声不至于有“闷”的问题。 除了极高频的素质落后,其余层面,M009已经无限逼近IE40PRO的“风骨”。且音色上,对“人声”的表现更加抓耳,而这一点恰恰是IE40PRO相对匮乏的部分。 随着对比的不断深入,最后,我发现M009成了一款颇具“监听特色”的“杂食耳机”。除非你特别追求低音的轰炸,一般来说,我觉得它能满足你绝大多数听音的习惯。 哦对了,这塞子的音色是比较润的,不发冲。因在D100、苹果手机上,也能有特别抓耳的感受。 
% ?5 n& S( ]/ ^" I. a! ?/ ^' ~7 _% E% o
9 `: i* h) Q3 n0 L* q! x' \' E v
4 E: \( j8 l9 \, ^5 B非要对比IER-Z1R么?我原本想着没必要,可他们都是小耳塞啊,对比着玩呗。 于是DSD音乐(JAZZ器乐)搞起。 同一首歌,先不说那么些素质。 听感上,M009、IE40PRO、IER-Z1R都特好听。轮了一圈之后,我没想去判定谁“不好”,而是感叹这仨都能让我过瘾。其实,耳朵被三个价位悬殊的耳机轮一遍之后,仍“能过把瘾”也间接证明了低价耳塞M009调音完成度的高超。 完成度越高,“欺骗性”越强,你会越难以对它“苛责”,越会产生对它音质潜力的幻想。从1万元耳机,下探到150元耳机,有悬殊吗?有,但M009也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空灵感,透明度,甚至是低音偏厚的IER-Z1R都没有的。 好了,这就是SIVGA M009, 这就是2019年下半年,市场上最“核弹级”的低价带线控耳机。 感谢阅读!多多点赞!
: b( S# i) @& s5 ^+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