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媒体变革
传统媒体目前面临发展瓶颈和挑战,需要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技术进行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已经取得突破,并出现了许多具体应用产品。我们要转变观念,主动求变应变,并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与广播电视行业的融合发展,建设成为新型智能媒体。
一
传统媒体面临新的瓶颈
在改变社会发展进程的活动中,技术进步是一个推进器。各种技术成果和工具的发明不断地提升了生产力,并使得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近代媒体发展这个范畴来讲,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取代了模拟磁带记录,网络技术的成熟又迅速淘汰了低效率的单机编辑,使得我们在媒体内容生产效率提高和运行成本下降方面获得了红利,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受到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影响力逐渐趋于下降;其次,人们的兴趣点和注意力发生了变化,口味有了变化,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和生产内容已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大众的胃口;再者,媒体运作的高效需求已经使得媒体从业者有点力不从心,而创新性的节目开发需要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内容资源;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对内容甄别与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这些,对于媒体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困难和压力,媒体变革发展需要采取更加先进和高效的技术来支撑。
二
人工智能技术风起云涌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技术发展正处在第三阶段,前所未有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和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同时人工智能目前正处在知识和技术的开放阶段,各种应用技术层出不穷,也将引发新的一轮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形态。
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将人工智能提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在长期跟踪和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也在积极进行这个领域的规划布局工作,并推动研究和应用发展。时至今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全面开花,已经处于技术应用比较领先的地位。
在2017年初,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被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接着国务院又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
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指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将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我们要主动求变应变,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利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在2017年11月20日,科技部宣布了我国首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在媒体和文化产业领域,依托科大讯飞公司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商汤集团建设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两项先后获得了国家的认可与支持。
目前,处于全球人工智能领军地位的企业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开发平台,如国外的谷歌、微软等,国内的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等,并且许多平台是开放的,以促进各行业的公司来开发自己的产品。
现在,除了在科研分析、工业制造、物品生产、物流配送、交通运输、生产管理、社会综合治理、文化娱乐、文化教育、大众消费、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等各个方面,都有人工智能技术在后面支撑或者直接介入,就是在广播电视领域也已经有了许多人工智能的技术成果。
2010年以后,深度学习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推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视觉处理等技术取得了惊人突破。借助于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搜索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广电领域的技术公司也开发了一系列的媒体生产和管理方面的创新型产品。
三
媒体发展又有了新工具
在此大环境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对人工智能技术对现代媒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估、并对其技术研究和应用进行了规划与布局。
2019年5月16日,在首届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论坛(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分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发布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2018)》,以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广播电视行业研究应用的引导与规范,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与广播电视行业的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大公司通过多年的研究与积累,也推出了各自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和产品。
还有一些专业公司也开发了许多的媒体专业智能生产和管理产品,其应用已经涉及到选题策划、媒体内容管理、内容采集生产、内容分发传输、媒体运营服务、智能终端展现、内容监测监管、内容服务评价、媒体运行维护、媒体运营安全等各个方面。如:机器人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进行编辑与写稿、虚拟播音员和主持人、语音和文字相互转换、内容智能拆条、利用关键画面内容识别进行视频媒资管理、广播电视融合性智能化运营的尝试等,在提高媒体生产运行效率和质量方面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以上成果的成熟和大范围应用,有助于我们快速进入到智能媒体时代。
在研究成果方面,智能语音机器人和虚拟播音员已经诞生、并且已经相当的拟人化,与此同时大众也已经普遍予以接受。
在具体应用方面,广播电视业界的普遍情况是:广播电台首先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节目生产(声文互转、文稿辅助编辑、机器人写作、虚拟播报等),接着少数电视台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其伴音的智能化分析来开展相关应用(如文稿生成、字幕制作、媒资管理等),也有一些对关键图像识别的辅助延伸应用(如检索关键画面、主动生成简报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