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 Menu
Search for:
!account!
密码:
登录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好友
贴子
收藏
设置
首页
资讯
电脑
硬件
二手
音响
接口
店铺
音频设计
软件促销
插件联盟
官网
搜索
首页
资讯
电脑
硬件
二手
音响
接口
店铺
音频设计
软件促销
插件联盟
官网
搜索
音频应用
»
Audio app
›
音频资讯
›
数字音频技术/多媒体技术
›
初次买音响知识
返回列表
查看:
39841
|
回复:
1
[音响]
初次买音响知识
[复制链接]
9629560
9629560
当前离线
积分
1340
好评度
0 点
1340
积分
2
听众
9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积分 1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60 积分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积分 1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60 积分
积分
1340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4-11 21: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初次买音响知识
一、要2.0音响,不要2.1音响
就听音乐而言,这条基本上是黄金定律了,极少有例外的情况。2.0的音响,会更适合于音乐的重播。主要原因是2.0的音响,高中低频衔接会更加自然,尤其是中频会更容易做好。而对音乐重播更言,中频才是最重要的。 就低频而言,2.0的音响会更注重低频的质而非量。2.1的低音炮由于放在地上,又是使用的大口径喇叭,很容易得到更强劲有力的低频,但这种低频往往很容易变成轰轰声,没有解析和弹性而只有量感。对看电影来说可能反而会感觉过瘾的话,对欣赏音乐而言,只会有害而无益了(当然如果你喜欢迪吧那种感觉,那2.1无妨)。
哪怕看电影,中低端也推荐2.0。虽然可能低频量感下潜差些,但2.0的那种有质感的低频感受还真比轰轰更强。比如听到飞机从左边飞到右边,或者从远方飞到跟前,2.1是很难提供2.0那么的逼真感的。尤其是你准备选择中端产品更是如此。另外,2.0的保真度更高,不管人声、大自然的各种音效,还是对电影中的音乐的表现,都会比同等价格下2.1的感受更好一些。
二、要性能,不要外观和功能
有一句名言就是“多个香炉多个鬼”,这话用在音响选择上无疑是很适用的。功能多了,要想得到更好的音质,就必须付出多得多的成本。 就笔者的建议而言,选择音响时先只关注音质和价格,至于功能吧,够用就好了。如果有,就当送的好了,没有的话只要不影响你的使用,就没关系。至于蓝牙这类就尝尝鲜的功能,如果真有需要,建议网上拿个模块,几十元搞定的事。但要整合进音响中,通常增加几百元妥妥的了。
原因很简单,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有成本的,不管你用不用得着,你都得为此付钱。最重要的是,这类产品厂商的定位就不是强调音质为主,而是以实用为主,所以在音质上或多或少会有妥协。这类产品市场竞争比较大,相应的营销费用高,所以通常并不便宜。
三、要小喇叭(箱子),不要大喇叭(箱子)
很多新手选择音响(音箱)都有一个心理,认为喇叭8寸的效果一定好过6.5寸,6.5寸的效果一定好过5寸喇叭。同时希望音箱越大越好,最好是落地。当然,很多“老烧”也功不可没,随时在你耳边吹“8寸多爽,低音比6.5好多了“。 这种思想看上去是对的,实际上基本是错的!原因很简单,这种看法忽略了太多东西,尤其是价格,还有档次差异,还有适用性及使用成本等因素。
同样价格下,市面上的音响产品基本上效果是反过来的。5寸的效果优于6.5寸,6.5寸优于8寸(当然,如果你的效果好是光指低频强劲的话,绕道吧,这篇文章并不适合你)。如果音乐播放效果要差不多的话(不考虑低音),那喇叭增加一寸,价格得翻倍甚至几倍。比如,ATC的SCM系列音箱,SCM7是5寸箱子,价格约8K;而SCM19是6.5寸,价格22K,增加了约3倍。其它知名厂商同系统的不同型号也差不多。
另外一方面,喇叭越大,对功放的要求越高,越需要更多的功率来推动。同时,喇叭越大,对放音环境要求也越高。8寸的喇叭单元现在重播到35Hz是妥妥的,但如果没有20+平方处理良好的听音室,你还真别指望听到舒服的低频,混成一片是基本肯定的。如果房间就15平方,就最终播放的效果而言,6寸箱子通常要比8寸好,虽然你可能多花了好几倍的钱。 很多人整个桌面都想8寸单元,不用想,基本上是混乱糊,吵得没法听是妥妥的。多花钱不说,效果甚至可能还不如对3寸多媒体。对桌面而言,3-5寸才是合适的。
四、要合适的,不要贵的
音响是一个系统整体工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多大房间、喜欢的音乐类型、预算、前端,其它要求。不是贵的就适合,量体裁衣才是最合适的。明明只有10来平方,非得整个落地大箱。明明就桌面听个流行,非得整10寸单元。明明是听音乐用,偏偏要念念不忘电影效果。明明上了个解析力超群的系统,前端偏偏手机或国砖。不要说几万预算,就是100万预算也搞不好。 预算重要吗,不重要!几百的桌面,也有听人声、流行好到爆的。几千万余元出头的预算,听人声弦乐可以拼赢几十万上百万的系统的不少。真昂贵的系统,对前端要求也高,对环境要求也高,对音乐、录音要求也高。拿来听录音垃圾的音乐,前端也垃圾,再加环境也垃圾,听了让人想砸了的冲动都会有。
五、要到位,不要一步到位
要到位的意思是,手里有1万,别去挑1千的。对音乐爱好者而言,投入一套好的音响会让你每天都得到莫大的享受,为之投入一定的资金是值得的。别手机一换都是几千的,整套音响几千元就舍不得,要知道手机一两年就得换,一套好音响可是要用很多年的。另一方面,几百元的音响,跟几千的还是多多少少有些区别的。
要到位还有另一层意思是根据你喜欢的音乐来考虑合适的预算,光是听人声流行,包括弦乐,整套3/5A配胆机已经到头了,你花一百万也好不到那里去(更差的时候占多数)。一般的听听人声流行,就那套780的基点MC12,绝大部分人(包括烧友)都完全满足了,还解码功放音箱线材全部搞定了。再增加几倍预算也好不了多少,甚至某些坑货或人声不强的音响还更差。当然喜欢大型交响,房间又挺大,就想听到跟现场抗衡的感觉,那到位的预算倒真是不小就是了。
不要一步到位的意思是:那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的事。对某些网友来说,几百的就已经一步到位了,但在随便一个烧友的眼里,入门都差得远呢。一千几千的音响很多人认为已经很牛B到位了,不过在我眼里同样离入门都差得远。本人系统10K出头,自觉已经不错了。不过在高烧的眼里,也就是几根线材钱。这个如何到位呢?我朋友用10万+的系统的多的是,50万、100万级系统的也不是没有。连他们都不认为自己到位了:一位用丹拿证据的最近又升级了。KAO,那才算是一步到位了:准备上卡玛的次旗舰了。
六、要品牌,不要大众品牌
对于初烧而言,选择音响时经常会选到两类产品。一类是太大众化的品牌,也不是这类说不好。只不过这些大众化品牌的声音也大众化,卖价却一点不大众化。一类是所谓冷门品牌,天花乱垫的吹,各种毒文,样子好看价又低(声音嘛,反正新烧也识别不了;牌子吧,一看都是什么丹麦德国的,价格还超便宜)。
发烧音响市场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大部分音响品牌都极为低调,口碑和专业刊物及论坛才是其营销方式。对新烧而言,选择一些稍冷但得到共认的品牌和型号是少走弯路最好的诀窍。敢于尝某些鲜的结果可不仅仅浪费了钱,更糟糕的是整坏了口味。 吐槽下,国内的市场实在太糟糕了!各种山寨、假洋鬼子、假冒伪劣的坑货层出不穷,真的良心的厂家反而生存在濒临破产边缘居多。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回复
举报
9629560
9629560
当前离线
积分
1340
好评度
0 点
1340
积分
2
听众
9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积分 1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60 积分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积分 13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60 积分
积分
1340
收听TA
发消息
楼主
|
发表于 2019-4-11 22: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要口碑,不要软文和YY
很多刚入门的朋友都喜欢看各类评测并作为购买指南,而且常常是商业网站上的评测。这类评测吧,特点就是缺点都能吹成优点,更不要说本来就是的优点了。外观垃圾可以说成“好刀要用到刀刃上”;外观漂亮声音垃圾的样子货可以说成“光这颜值都值回票价”。关键词是:充值信仰加各种形容词。弱点基本不提,或者就是一笔带过。这类职业软文真的是非常具有欺骗性的,尤其是对于新手来说。偶有一两位写文章稍客观点的,但都需要有技巧的看。毕竟人家是拿了好处的,坏话不能明着说。
八、要低音,不要超重低音
拿耳机发梢来说,超重低音对于多数耳机都是有的,但大多不会多到影响其他频率的发挥 ,以分频耳机或箱子来说低音喇叭都是能发出频率50Hz以下声音,但其量分配合理。凡是以重低音为卖点的,无一例外都是入门级的东西(甚至连入门都不是,再笑)。 原因很简单,倒不是说高中端器材低音不好。这些器材在播放音乐的时候,低频是很牛的,尤其是音响,在播放大型交响音乐的时候,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用地动山摇来形容并不算过分。但是,低频重吗,根本不重,你只会感觉有弹性和有质感并且无压力的低频。
低频重要吗?很重要,非常重要!不过是低频的质感和下潜,还有速度。还有比低频更重要的因素也很多:中频厚度和密度;三频均衡性;高频顺滑和音色的正确;解析力;声场定位;透明度;三频的速度……任何一方面,其重要性都不亚于低频。尤其是低频的量感的。 把注意力从低频上移开些吧,如果你想要一套入门好器材的话。
九、要有源,不要有源
有源音箱有很多好处,比如:整合功放和其它控制功能,成本更低(少盒子嘛);使用更简单(不用复杂的接线);搭配更合理(毕竟是原厂配的功放);不占(桌面)空间等等。但是,有源也并非全是强项,以下几方面是有源很难克服的: 体积问题:有源功放只能放在音箱里面,功放小时还影响不大,功放一旦加大,功放占用的体积就会明显增大;如果音箱内容积不变,那么成本将比功放独立大多了(毕竟是那么厚的板子);
散热问题:大散热片是大功率功放的标志,而声音好的甲类功放更是需要巨大散热片;有源音箱功放小时安装啥的还没问题,功放大时光散片就是个大事,况且功放除了功率模块需要散热,其它地方也需要(比如变压器)。而音箱内部散热条件极差,还需要大量的吸音棉;这个真就是个事了!
干扰问题:喇叭是磁性的,本身就是干扰源(不信你把手机或显示器放到音箱边上看看会怎样),线圈在里面活动时发出电磁波不会小就是了(参考高中电学);而这对功放电路干扰恐怕是很难消除了(尤其是其中弱电部分);
振动问题:把手放在放音乐的音箱上试试就知道了。功放单独放时都要考虑防振动问题,放在音箱里面振动就是个大事情。要求低时无所谓,要求高基本就死了。
术业有专攻问题:只有极少极少数的厂商才能在多个领域都很牛B,就算这样他们也有自己最擅长的。而如果一个厂商音箱也很牛,功放也很牛,那价格也就非常牛!
十、要音乐,不要音响
音响本应是为音乐服务的。不过这年头,音响拿来唱K,放电影,玩游戏的确实很多,确实也有不少为此服务的音响,价格便宜量又足。大多数低价位的音响拿来放音乐,中频薄、低频糊和高频尖(简称薄硬糊),真没法久听。为了更夸张的高低频,很多音响都挺拼的。喇叭要大,音箱要大。不过,驱动不足加上瞬态不好,放出来就是糊成一片(不过,我看过某些曲线,那真叫一个漂亮,很好奇是如何测的,那低频量那么多,曲线上居然毫无表示?)。高频延伸要上去,量感要上去。不过高音单元限于成本,柔顺是别想了,再加上量大,那叫一个刺激。这类箱子也不限于有源了,网上一堆便宜又hifi的箱子也差不多。初听这类箱子是很爽的,低频又猛,高频又亮,解析好声音猛。可惜是假象,听过半个小时还能坚持忍耐力得有多好才行(难以想向的说)!加上分频器件不到位,脱箱感这种事,很多人估计都没有真正体会过,甚至包括一些用中高端器材的。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音频硬件
音频接口/音视频线
行业新闻
MIDI
合成器/采样器/音源/音色
电脑宿主/音响/音频/软件
录音/配音/混音
兴趣爱好
会员作品
音效制作与交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