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4-5-13 19:35:00
|
只看该作者
钟镇涛VS章蓉舫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大概接受王菲、窦唯离婚的事实相对来说还要容易一些。两个年轻人玩的是前卫的东西,婚姻酷一点也不足为奇。钟镇涛和章蓉舫可是夫唱妇随的标兵呀。想当初,阿B和B嫂真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章蓉舫甚至不惜形象,咬着不会绕弯的舌头,用带着浓重广东口音的普通话与丈夫共歌一曲《我的世界只有你最懂》。就连洗发水广告也推举二人为“模范夫妻”,在屏幕上向众人微笑着展示洗发水和温馨幸福家庭之间的关系。很可惜,没有什么预兆,婚姻就这么被两人干干脆脆地了断了。更尴尬的是,婚姻已死,广告还在,幸好大多数买洗发水的老百姓并不在乎。
赵咏华VS李正帆
如果《恋爱中的莎士比亚》没有骗人的话,我们应该相信爱情是才子们思如泉涌的源头,不然,就不会有《只要你对我再好一点》、《求婚》、《最浪漫的事》这样美丽的三部曲,让我们回忆起那些曾经闪亮的日子。正如莎士比亚和维拉爱得死去活来一样,热恋中的人们总是不惜以终身相许。当赵咏华温婉甜美地唱着“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这无以言表的幸福也缔造了迄今为止她歌唱事业的最高峰。在背后支持她的,就是李正帆的才情和爱情。没有声嘶力竭的激动,没有爱恨缠绵的沧桑,平平淡淡的琐事如同涓涓小溪,清澈而安静,好像这种爱情就会不朽。但浪漫的事终究是想出来的,或许它当初太过于真诚,到后来他们为了若干家私与若干争执竟然闹到那样沸沸扬扬,才更令人觉得分外难堪。
王杰VS方文琳
如果你看过多年前的一部台湾电影《七匹狼之青春引爆》,应该会记得其中王杰扮演的歌手“骆驼”和他的女朋友叶全真。不错,这个故事的原型正是王杰和方文琳。与本文中其他主角经不起时间考验的爱情不同,他们的分手可以说完全是“偶像””二字的牺牲品。
在台湾歌坛80年代末的那次繁荣中,王杰和方文琳都是应运而生的排行榜赢家。王杰孤独而深情的浪子形象深入人心,而方文琳也是当时“飞鹰三姐妹”中走势最好的,被视为“漂亮宝贝”杨林的接班人。他们的相恋令彼此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方文琳为此多次与恩师刘文正争吵不惜翻脸,唱片销量直线下降。而王杰也在公司和歌迷的双重压力下,违心地说出了“方文琳不是我的女朋友”的绝情话语。
倔强的方文琳再也没有给王杰机会。事隔多年之后,两人都已拥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她和于冠华,他和莫绮雯,幸与不幸,他们的人生已经各自驶向了不同的方向,当初那一段惘然的感情,只能成为追忆。
程琳VS侯德健
这是一段太“古早”的恋曲。当程琳和侯德健相恋的时候,我们的流行歌坛还处于在人民广播电台里播放“每周一歌”的山顶洞人时代。曾经在一个小本子上一笔一划地抄下过所有那些歌的歌词,所以即便今天的侯德健早已不知所踪,唱着《回家》的程琳也泯然众人矣,那时的《新鞋子、旧鞋子》和《背影》,曾经那样青春的程琳和沧桑的侯德健却始终在我的记忆里占据着鲜明的一页。
现实地说,那时年轻的程琳和艺术家脾气十足的侯德健之间存在着太多后来必然会导致他们分手的因素,例如年龄,例如背景,例如他们分属海峡两岸。差距这样大然而白头到老的例子不是没有,但或许从一开始他们追求的就不是柴米油盐、朝夕相守的平淡幸福,所以得不到也是很应该的。
张清芳VS曹俊鸿
想来录音室是一个很容易发生爱情的地方,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男制作人爱上自己的女歌手。
在张清芳遇上曹俊鸿的时候,她已经是唱片界享有“东方不败”称号的销量女王,他也经历过“可登”、“派森”的荣辱成败,他们都是有过去的成年人。这也是一个长而苦涩的爱情故事,在经过了那么久之后,突然发现除了自己之外,什么都没有剩下来。许多人说在一起太久就不会有结果,因为两个人之间只有习惯,没有了爱。
或许这样和平的分手需要更大的勇气。想一想你要丢掉一份虽不百分百满意、却到底已经干了很久的工作去跳槽的心情好了,明天真的会更好吗?没有人能回答。
邵美琪VS郑伊健
这是娱乐圈最为喧哗的一桩情变,其轰动效应部分在于包括第三者梁咏琪在内的三位当事人都是(或曾经是)演艺圈中红极一时的大明星,更重要的是,邵美琪和郑伊健这一对历经7年患难的情侣一直被视为“杨过与小龙女”般的爱情模范,在某种程度上,在他们身上寄托了许多香港人的爱情理想。毕竟,当初在许多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邵美琪执意淡出娱乐圈,甘心充当郑伊健背后女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郑伊健“本世纪内迎娶Maggie”、“愿一生一世照顾她”的感人承诺也言犹在耳。曾经以为的永恒,竟然终究也只是个曾经。这个版本的《神雕侠侣》结局里杨过爱上了郭襄,但是从前那些真心的、痴心的话就如同当时的月亮确曾代表他的心。无可奈何的只是这一时的勇气在茫茫无情的岁月面前,太过脆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