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953|回复: 1
收起左侧

[转帖] HIFI音响如何能出好声?

  [复制链接]

2858

积分

2

听众

-195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858
发表于 2010-7-9 1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套音响好比一位歌唱家,有着良好的天赋(器材素质),通过训练(线材连接),站在(架)音乐厅里(环境),精力充沛的(供电)放声歌唱。可是如何让这位歌唱家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玩儿音响的体会,总结了十条让音响出好声的经验和建议,来跟各位朋友分享。$ n% G- I  C2 T& I0 u1 s) ^" @
+ k; I$ r) `& f

" Y  e* g9 q) r: G8 ^# A1 {
# K. [7 i5 Q$ y. f7 G& A一、环境
1 V# Z+ t8 H7 |. N7 S$ {% }5 N7 E
环境至关重要,往往也是瓶颈所在。感觉独立的小环境也比开放的客厅要好很多,尽量避免长边摆位。应用一些声学处理是必要且有效的,切要选择专业品牌的声学材料及可移动调试为佳。小环境大喇叭真的不是什么坏事,只需处理好吸音就会很OK,当然比例正确的大环境是梦寐以求的。器材的调整、摆位最终与环境产生良好共振是要找寻的最佳表现。+ s; ~- ^( ?1 i

  X5 h6 m; m2 e8 Z. t6 V9 Y. Q

: L  K! V/ H* b6 U, P二、电源
+ U+ u( K3 g: H9 N. Z7 q+ F3 R/ S0 f5 P/ D$ K/ }5 W
“在电源上花多少钱都不算多”这话真的没错。尝试过专线墙插、排插、电处,各有优势,所谓的动态压缩不应该只从某一环节考虑。总线应该是系统中最好、最贵的。入墙线直接排插、电处将是败笔。电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提前布线是明智的,后期改动都会严重影响声音,甚至造成器材调整的重新来过。1 b  D: ?& L6 I. J
' U* P7 s+ P' N$ ]: `5 B  p

1 r& N5 d! R1 Z7 b  n) ~) I% V! J+ R0 X! n+ ^
三、谐振
, s+ v, I) \8 X# t& ], H
. m0 c9 K4 }5 D谐振与电同等重要。所有技术的应用,严格的讲都是调整谐振点,音箱、器材谐振点的调整都是厂家、设计师的绝门暗器。给器材提供统一且正向的谐振平台是好声的重要基础,使用原厂脚架、脚钉垫、器材架,当然是最好选择,或根据器材特点选择,千万避开家具级产品否则会误杀好器材。垫材就是改变了器材的谐振点而使声音变化,完成度高的器材还是不要使用钉、垫为好,都是有得有失,且挑战设计师的成功几率很低。
! Y' v2 A# [" }; }: C6 l7 a% A2 W  w
9 b5 Z, r3 r+ c: V
3 ]+ T% G+ m1 R  t$ K
四、品牌
) F$ m! K4 A! b0 h! h, k. X/ m( z3 \$ ?
无论是器材、线材品牌是技术与文化的代名词。选择品牌或搭配应该先了解一下其设计理念,风格特点,是否符合自己喜好。欧美设计师几乎都以各自喜好的音乐厅、乐团的声音作为参照,故制作、调整出的声音风格迥异,才会有什么英国声、美国声的区分,无论是费城还是伦敦,声音都是美妙的。品牌体现了音乐文化素养的融入,也是那些看似空壳的器材而声音却远超那些只注重重量、材质或所谓技术产品的根本所在。% z' R& i4 a& \

* S. g- i* S) n五、 低音* A; s; M1 L5 Q4 l3 c) Q

# a5 d: H# T* y5 P6 v3 H2 B; }- ^投资、调整,一切折腾到最后可能都会集中在低音。什么下潜、量感、震撼等弄得人们晕头转向,甚至被误导的把驻波当作低音。而音乐厅现场从未有什么裤脚生风、地动山摇的感觉,而是清晰且有节制的低音铺垫且毫无干扰,似油画的底色一般
: W) t7 ]# m% V1 h% d8 s% J
: S9 K! H+ s% k- y) G0 r1 Q. S- W3 R- t' a  O  M

7 S0 L1 Y0 z* d马勒《Des Knaben Wunderhorn》少年的魔角是塞尔晚年出访欧洲时在三大唱片公司留下了几个非常精彩的录音之一,第1轨开始时三声渐强的大鼓,应该是测试低频的最好录音之一。# I0 F, ^5 ]  M7 O
7 E/ c4 z0 H- t9 o! _
六、脱箱及音场
/ Y3 |! W+ f' j6 K8 y% g( I0 @8 T9 Q2 \7 ~
脱箱既感觉不到音箱的存在,是形成音场的前提。若按照三三一或三一七比例法摆位,两只音箱的连线为台口,乐团在音箱后展开,定音鼓或大鼓的位置在最后排,与音箱连线的距离是音场深度。管乐器在音箱中间位置相对稍后,弦乐位于两侧相对略前,表现出音场的宽度。若测试协奏曲,独奏乐器位于近台口处,乐团则在其后展开(人声相仿)。唱片录音、混音不同,表现也不尽相同。
2 Z; z2 X" p2 S9 p+ T  `8 [0 @& ]* u% V  p

3 k8 i' ?; @* z, D8 R( v
1 G8 z3 |8 {8 G6 \  t这张阿诺德《苏格兰舞曲》,在TAS排名第一,阿诺德指挥伦敦乐乐团,唱片编号:SRCD201,企鹅三星。这张唱片是音响迷头痛来源之一,因为只要苏格兰舞曲那一面的定音鼓及小鼓一打,音响系统的缺点便暴露无遗,如暂态不佳、速度太慢、中低频有膨胀感等等。甚至可以拿来试左边的弦乐是否量感足够。《苏格兰舞曲》的1-5轨,乐器定位、层次极为清晰,尤其是齐奏时低频乐器的种类、位置鲜明。* U8 j) g! a8 s8 I3 @
7 M6 x) r" y0 U2 _: N8 I  S9 F) P
七、齐奏与弱音
8 m2 Z8 K% N- i8 v
! N& K5 t* L" S* l; M% U8 G齐奏时每组乐器的位置清楚,重点乐器清晰突出,非常自然的让人注意到,就像现场会很自然的去看那里一样。尤其是低音贝斯、低音号、大鼓的解析和质感表现。微动态既弱音时的清晰质感更是相当重要的,包括乐团发出的弦外音,是营造空间感重要因素,但仍是重点突出,瑕不掩瑜。
$ d* x* a& q* S. j
( o6 ]! z9 w7 P1 q! |& w  T3 e" H2 b, ?+ D0 o! {! h# A
& E# @+ D; Q, g3 O6 W/ {, Z9 |
Anne-Sophie Mutter -《卡门幻想曲》,这是一张被很多音响发烧友广为称道的唱片,DG公司4D录音技术确有一手,这张几乎发烧友人手一张的CD。突出的特点就是效果好,把乐曲中萨拉萨蒂想表现的吉卜赛人的放荡不羁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穆特的演奏个性强烈、突出,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只是没有在一些细节和技巧要求较高之处给予足够的重视。列文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音色华美、纯厚、歌唱性强,是众多录音中乐队部分最突出的。  
( f4 h; p: v$ y- b# F- _. |! M) V2 V+ [& X' m  U' d* Y6 x5 W
4轨,小提琴弱奏时清晰的擦弦声和空间感,竖琴的定位以及与小提琴的形体比例准确。1轨,齐奏时,低频乐器的定位、大提琴的擦弦质感清晰。% d; g& [6 S$ E' S1 e# S6 x
00_BT500_7.jpg
4 ^) I; v' E9 X4 z* h$ D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633

积分

3

听众

619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633
发表于 2016-10-18 16: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8 l. G6 ~6 U! X* b0 [
八、干净和准确! Q: U* {* r; \) C
6 t9 s  R9 o& g* \
录音背景的底噪甚至包括有些低频的呼呼声,是必须的,正是这些营造或还原出了现场感。干净是指乐器的质感和分辩度,几种乐器发声不混杂。而准确则是乐器或群体定位精准,没有相位漂移。1 N0 G: N+ |9 L, H" G. A0 B
$ n! }0 j& \1 v; C( B1 d

+ `  V0 k2 q$ v4 Q/ j  {5 j
  I9 a" \* d% }) Z/ W这首莫扎特《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G大调,K387。即《海顿四重奏》的第一首,作于1782年12月21日。第十四号至第十九号的6首弦乐四重奏,系莫扎特以海顿的创作成果为出发点,作成之后请海顿到家中欣赏,又题献给他的。这套四重奏在主题的逻辑展开上体现了出类拔萃的技巧,形成了古典乐派在室内乐表现中的颠峰。这首四重奏共4个乐章。5轨,开始时四件弦乐器在空间的定位清晰、质感、形体准确。最后一轨,四件乐器的“对话”尤为精彩。  }: B) l( b3 q" x# o5 U
+ z1 {. J2 T7 i9 l0 r
九、 泛音或弹性
* }0 }% U( e$ \6 O6 T* A% [  G( J& o2 h! i
泛音应该是全频存在的,只是中、高频突显常称为泛音而已,泛音丰富是声音悦耳的前提,或可解释为味道。而弹性应是中、低频乐器的泛音,是中、低频乐器质感的保证,木头味儿、琴腔感、鼓皮声或是指此。
2 b. w9 D, w  e6 \- T4 `; A( T, L6 j& L' h0 M7 g  ~  b7 d( \: K- a
6 H, h! k* K' ?. F
5 @- F6 z6 `: l3 f  A8 k
这张专辑全名是Szeryng plays Kreisler and other Treasures,但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Kreisler作曲或改编,因此一般就简略的称为Szeryng plays Kreisler,亨里克·谢林是墨西哥籍波兰人,对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有很深的研究。1-7轨,两件乐器的定位、形体比例准确,小提琴中、高频的泛音十分丰富,钢琴的形体、质感强。与穆特的4轨对比可以明显感觉到两个时代录音的特点。
5 ]' K% v& B  P* ^% X( T' g0 w+ J7 g2 H& c) m
十、 调声参照
8 j2 Z3 R& u7 Q" |) |& m& W7 |8 z" t# p5 c6 p) s1 {! z( p
用文字来描述声音,无法统一认知,是极为不准确。HiFi的目标就是把音乐厅尽可能的一点一点搬回家,音乐厅现场的声音无疑是金标准。每个音乐厅都有各自最标准的位置,要找参考声必须选择那个区域。现场一些较偏或较高的位置,很容易产生盲人摸象的错觉而误导听感。
% H% O' X+ D- `1 i2 s  h
" c5 Y! O1 l0 v1 K' R
3 C3 L! U* w! w6 U: E4 L, V7 c5 Y# G5 L' R; h  |+ q4 ^$ `; t) o0 u

& ?3 m& c, P" F9 w1 x3 [: a( e' t" h- E  ~
这张Instruments of the Orchestra(管弦乐入门指南),小提琴家Menuhin梅纽因出任旁述介绍管弦乐团的一张CD,Menuhin每介绍一种乐器都会加插管弦乐著名片段来示范,选曲精彩绝伦,令人要一再翻听,梅纽因在正中讲解,管弦乐团的各种乐器和以不同演奏方式的表现依次呈现,乐器定位、质感一流。既可以用于测试又可复习管弦乐团的编制及各种乐器的音色。
) L- L7 M! ]( P# t% ~) F- k6 G3 R- ?
综上,音响与音乐结合是极为重要的。无论入门器材还是天价名器,搭配、调整最为关键,区别只是能还原现场的多少和程度而已。将音乐厅现场作为参照,研读枪文取其精华,通过搭配、环境、摆位,利用线材、谐振等调整手段,人人都可成为调音高手,只是根据个人喜好和器材级别情况,找到各自的妥协点罢了。知足常乐!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8 10:35 , Processed in 0.02663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