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16|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著名的古典音樂家

[复制链接]

746

积分

3

听众

-23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746
发表于 2005-8-12 0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一個古典音樂家都是很特別的人,雖然他們生活的年代大部分都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了,但是他們所留下的音樂作品卻一直流傳至今,仍不時地在各個表演場所上演,博得愛樂人的掌聲與感動。當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常常發現古典音樂散發的音樂魅力。
8 X0 Z% v5 E" s2 e" O  o
8 f6 B1 j+ E/ S9 @2 T4 H關於古典音樂作曲家,有一些人你是一定要認識的:  R" B5 |/ Z3 R
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 ):4 R6 L. e4 _% t; W' G7 Y* k, F
8 S# Y% ]1 X2 ?& F) K% O; f
被稱為音樂之父,出身於音樂世家,年輕時就學會絃樂器、管風琴、古鋼琴等,順利成為職業演奏家。1708-1717 年間,巴哈擔任宮廷風琴師並做了許多管風琴曲,此後又有大量的奏鳴曲、協奏曲、弦樂組曲、清唱劇等作品。巴哈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已成為全世界接受西方音樂的重要教材,綜觀巴赫所有的創作,除了歌劇外,幾乎所有的音樂形式的作品他都曾涉獵。。
. \. E4 _8 [/ p9 U' ^( T' U  Y/ L" K! r# D: A$ L9 `1 y& C7 n
貝多芬(Beethoven Ludwig van:1770-1827):1 L1 [' P; }& k# q( [% h/ _# Q
8 e! n4 q* B! B0 L8 S7 r& j
貝多芬為祖籍佛蘭德的德國作曲家,是最富於獨創精神的 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於波昂,1827年3月26日 逝於維也納。從小酗酒的父親常強逼迫他長時間地練習 鍵盤樂器,希望他成為莫札特式的神童。 1790年,海頓從維也納至倫敦的途中,邀約貝多芬及 其他宮廷音樂家,事後貝多芬於1792年去維也納從海頓學習, 此後終生定居維也納。1795年於維也納首次以作曲家及鋼琴家身分登台, 演奏《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op.19。 1802年貝多芬已意識到耳聾已無法醫治,寫了哀感動人的 "海利根斯塔特遺囑",打算自殺;然而此時他卻創作出 最明朗的交響曲作品《D大調第二交響曲》。 1804年在他同疾苦不斷抗爭的過程中,創作出《英雄交響曲》。 1819年他完全失聰。在一生的最後階段,他創造一些最偉大且 富於思想性的作品,包括了五首弦樂四重奏、五首鋼琴奏鳴曲、 第九交響曲和《莊嚴彌撒曲》,這些作品超脫了個人生活的 痛苦而進入藝術的未來境界,也影響了後來的作曲家。* N& P/ B; y( g: j; _3 y: d: r

) s$ Y& b  q$ B6 M6 a; f4 `5 K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y0 _$ j# U" a0 n

$ B+ C& |0 @' Z, ]: e1756年1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Salzburg, Austria),在1791年12月5日去世於維也納,享年只有短短的34歲。他出身在音樂世家、歐洲文化重鎮,素有「音樂神童」之稱。六歲即完成他的第一首小步舞曲,第一首交響曲在九歲完成,十一歲完成第一部神劇,十二歲完成第一部歌劇,一生作曲數量多達六百多首。由於少年時四處旅行,使他得以接觸歐洲各地不同音樂風格,加上個人的強烈吸收能力,將多元風格熔於一爐,成為莫札特本人特有風格。雖然他只活這樣短的生命,但是卻為這個紛擾世界留下了許多純真而美麗的音樂作品。今年是莫札特誕生250週年,對於這位音樂神童,世界各地都舉行有許多的紀念活動。
& m* r; d% D: T- k$ L( b% s5 ^* B( y
 
+ O$ p! y4 ?) G' d9 g8 U" Y- P. _* g& ^: i
華格納( Cosima Wagner 1813~1883 ):& o  a$ ]6 U  @
0 |- X( t! J4 t2 ^
華格納於1813年5月22日出生在德國萊比錫。進小學後才開始學鋼琴,由於討厭苦練,進步緩慢。他真正興趣是在戲劇上,十三歲前大都熱衷於寫詩、寫劇本。十四歲才開始決心成為音樂家,並認真學習,十九歲時完成第一首交響曲。這時期的華格納,主要是從貝多芬和韋伯的作品中吸取養分。在貧困生活中於二十六歲時作成的歌劇「黎恩齊」,三年後終於在德勒斯登宮廷劇院上演,而且大獲成功。隨後譜出的「漂泊的荷蘭人」,也在同一個劇院上演,於是被聘為這劇院的樂長。
4 S5 a( {8 k3 k( c一八六二年因崇拜華格納的巴伐利亞年輕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邀請,定居在慕尼黑。這時,他就利用國王慷慨給予的金錢,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於是引起人們的反感,最後被迫離開慕尼黑。到一八六七年的時,由於路德維希二世的援助,在德國拜魯特建蓋為了上演其樂劇的慶典劇院,這是他多年來的夢想。此後,華格納在這個拜魯特慶典劇院中,接連上演他的樂劇作品。一八八三年二月十三日,華格納在義大利威尼斯去逝,不過在拜魯特慶典劇院,每年都舉行拜魯特音樂節,除了大戰期間曾中斷外,這個活動一直維持到今天,不停的演出華格納的作品。+ J, }. b( {5 x$ N% K9 A1 U
; b# s! d) {  o7 X3 x# \5 @! Z
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 :# S& V5 Z- P$ _! S. X' f* _3 r& t6 R
. j9 f" Q$ y% x* h
1833年5月7日布拉姆斯生於漢堡。布拉姆斯最早受的正式音樂教育是鋼琴訓練,在十歲時他的才華已是眾所周知。布拉姆斯為討生活,十五歲就離開了學校,偶爾開幾場演奏會,同時也為出版商將時下音樂重新編曲。一八五三年他二十歲,一名匈牙利小提琴家雷門尼(Eduard Remenyi, 1830)是布拉姆斯事業的轉據點。雖然在這期間也遇到很多當時極負盛名的音樂家,如喬沁(Joachim,1831~1907)、李斯特等人,但布拉姆斯最高興的是遇到舒曼夫婦。舒曼是布拉姆斯最景仰的一位音樂家,而舒曼之妻克拉拉(Clara)也是一位很有天分的鋼琴家,他們兩人都很喜愛布拉姆斯的作品,三人很快地就成了好友。然而舒曼的身體狀況並不好,甚至到一八五四年時,其精神還全然崩潰,對於相交至深的好友們而言這並不太令人訝異。布拉姆斯對舒曼一家表達了最深切的關懷,在這段最艱難的時刻,他始終在克拉拉左右。當一八五六年舒曼病逝後,布拉姆斯發現自己已深深愛上了克拉拉,雖然兩人後來仍有聯繫,但他們還是決定不要一起共度餘生。這顯然對布拉姆斯的創作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自此之後,布拉姆斯的所有作品,都流露著深切的情感吶喊,使得他音樂的張力幾乎無人能及。他的事業雖有起有落,但大致而言是成功的。
" z9 @# m/ C5 E. m0 c$ }7 x# a5 h" n+ p& q* K
舒曼( Robert Schumann ):
1 w$ a2 p) K# X) e0 b& N4 U& i: @- H: U+ t! F+ B! V. Q5 d6 u
舒曼的父親是個出版商兼書商,在父親的薰陶下,舒曼酷愛文學、音樂。舒曼的母親原先期望他能夠成為律師,送他到萊比錫大學讀法律。但是舒曼念到一半就拋棄法律,往他喜歡的音樂事業發展,希望能成為鋼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後來因為練習鋼琴過度,造成手指受傷,無法繼續彈琴,所以轉向作曲發展,我們才能聽到舒曼這麼多美好的音樂。
- m/ E- F6 e0 ?& I5 V  1841年三月,舒曼的《降B大調第一號交響曲》在孟德爾頌的指揮下,在萊比錫演出,受到熱烈的反應,這個成功大大的鼓舞了舒曼。 家庭生活幸福,加上克拉拉的鼓勵,讓舒曼的創作力旺盛,他開始創作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克拉拉不只是舒曼精神上的支柱,她還是擔當起舒曼音樂的詮釋者,在舒曼死後,克拉拉變成舒曼音樂的傳播者,隨著她的巡迴演奏,舒曼的音樂流傳開來。- h" _7 t- L" L! |+ m# j
  1843年萊比錫音樂學院成立,舒曼受聘維作曲教師。1850年起擔任杜塞多夫的常任指揮。舒曼的精神失常問題從1843年起就出現,影響他的創作工作。直到1854年舒曼竟然投多瑙河自殺,獲救後被送到波恩附近的家私人精神病院,直到去世為止。- z2 r$ e9 f- J# A
+ R8 y$ X! M$ r7 Y* s
蕭邦( Frederic Chopin ):, K0 X8 x: u8 e) X
) X" H- c  u# f0 Y! K  [* T% C
著名的波蘭音樂家蕭邦,不但是個傑出的鋼琴家也是一個鋼琴作曲家,為我們留下許多優美好聽的曲子,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他七歲時就已經在音樂會中嶄露頭角,十歲開始作曲,二十歲時他離開波蘭到德國、奧國、法國演奏。但也在他旅行途中,波蘭革命失敗,俄國人佔領波蘭,所以他就再也沒有回去,但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聽到他的思鄉之情。22歲那年他在巴黎舉行首次音樂會,轟動了全巴黎,當時李斯特、孟德爾頌也都去欣賞。之後在巴黎的日子裡,他受到音樂家、畫家、作家的歡迎,也是沙龍音樂會的熱門人物。; b! f& m0 x! M6 i3 j  F0 A, j
1836年因李斯特的介紹,認識了女作家喬治‧桑,且很快就陷入情網,兩年後(1838年)他們倆一起到西班牙的馬約卡島渡假養病,因為此時的蕭邦已經患有肺病。這段與喬治‧桑一起生活的日子裡,他作出「雨滴」前奏曲及「A大調軍隊波蘭舞曲」,然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一直到1847年才終止。後來他又回到巴黎演奏、作曲、教琴,1848年1849年他到倫敦表演,使他筋疲力盡,1849年,他39歲時,死於肺病。
, n. {  j- [! [5 J8 ^! {  g
+ I" L- x, E" u5 _6 C柴可夫斯基( Peter Tchaikovsky ):
" f. M7 y: _* `  H- s( Z- r/ J2 G. r
提到俄國作曲家,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應該就是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出身於學院派的訓練,自然與純國民樂派人士的創作方向不同,但是由於他個人十分俄國式的天性,在他獨特的抒情表現下,而使原來對立的音樂發展方向,從他開始逐漸匯整到同一條路上。 從許多資料中我們可以似乎了解到,柴科夫斯基給人的印象是憂鬱、有點神經質且有同性戀傾向,這些都與他的出身背景有很大關係。( `' q: M. |9 G2 j
流暢的旋律線條是柴科夫斯基音樂魅力之所在,更是使他的音樂能夠歷久不衰的重要因素。配合上他對樂器的處理及發揮, 使他的音樂經常給人連綿不絕的感受。柴科夫斯基遺留下來的作品為數龐大,而且內容、種類繁多,目前大家仍然常可欣賞到的樂曲如:十一齣歌劇中的二齣,六首交響曲其中後三首,三首協奏曲(鋼琴、小提琴及為大提琴 作的「羅可可主題變奏曲」),三齣芭蕾舞劇以及六、七首如 序曲、幻想曲之類的管絃樂作品。室內樂曲則包括三首絃樂四重奏曲中的一首,一首鋼琴三重奏曲,一首絃樂六重奏曲。這份成就除了少數德奧的大師之外可說是無人能及。
( ^- K" r' y2 S- t; o. t9 @- x0 s; a) N: O7 W( G, v: B
舒伯特( F. Schubert ):, n! U1 B6 o) a

! S& T( A. N2 ^; V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維也納,他小就學習鋼琴及小提琴, 十一歲進入皇家學院(Imperial College, Konvikt)攻讀音樂並擔任合唱團 的高音部隊員,一直到他十六歲因變聲不能再演唱童聲高音才離開 。於是他前去薩里耶利(Antonio Salieri)門下接受正規的作曲課程,不 過也只上了三年。同時他在他父親的學校裡擔任助教師,此期間他 創作了不少傑作,包括F大調彌撒曲、魔王、野玫瑰…等。雖然他已 譜出相當多的歌曲,又完成了六首交響曲(十六歲寫出第一首交響曲) ,但是並沒有任何經濟支援。經過他的朋友幫忙,他在1818與1824年 ,受聘於匈牙利Esterhazy公爵,擔任他女兒們的家庭教師。不過,他 還是喜歡隨興的生活,對於社會地位、貴族生活全不感興趣。只要一 拿到錢,他便呼朋引伴到咖啡廳取樂,等錢花光了,那些難兄難弟再 接濟他。在這種波希米亞式的生活中,他有時甚至將樂曲譜寫在帳單 的背面,但他的靈感就如同泉水一般地湧出。1828年,他去世於維也納,享年才三十一歲。在他短暫的人生中,他作品的總數達一千兩百多首,而約有六百五十首是歌曲,因此他便被譽為「歌曲之王」。) m' x0 y; c; c3 B7 K& C
& z8 G: W2 x7 z2 Q+ D! x
海頓( Josef Haydn ) :; K- U3 v9 d7 [' J! ?) J+ P3 \% {
3 }9 G  W1 {- v! q
出生於維也納附近的鄉間, 一生中多半待在波希米亞的艾斯特哈濟家族中, 他的大半作品是為這個富有的家族所寫。 海頓是一位相當多產的作曲家, 所寫的作品幾乎涵蓋所有的音樂型式, 從聲樂到器樂、 聖樂到世俗音樂, 無所不包,其對同時代或後代的作曲家影響深遠。他一生共寫了 104 首交響曲和 83 首弦樂四重奏, 證明他是一位始終能在主題、 型式和配器手法上不斷創新的作曲家。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万

积分

6

听众

-1485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918
发表于 2005-8-12 0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的古典音樂家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8 12:47 , Processed in 0.031625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