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32|回复: 1
收起左侧

[声学] 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复制链接]

942

积分

3

听众

4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942
发表于 2010-4-23 01: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范围:
. u- m, `- y1 R. ]2 IGB/T 19889 规定了两房间之间在扩散声场条件下内墙、楼板和门空气隔声性能的现场测量方法,以及提供给房屋使用者确定的隔声效果的方法。
) _3 n8 W9 C# o4 ^此方法给出随频率变化的空气声隔声量。运用GB/T 50121,可以把隔声量转化为声学特性的单值评价量。3 X1 h, W. M0 {, L# d4 O# I
测量结果可用于比较房间之间的隔声性能,以及将实际隔声量与规定的要求做比较。) m) Q5 G6 J/ U3 X+ H
1 O% s8 E, ~* g4 ]% c9 |* k5 d
术语:
9 e9 a9 b# j' l. w) T室内平均声压级 averagesound pressure level in a room, G7 y8 i5 F( L
L 声压平方的空气和时间平均值与基准声压(20 )平方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空间平均是指整个房间,但不包括声源直接辐射或边界区域(例如墙面等)对测量结果有明显的区域。室内平均声压以dB表示。+ |* [4 O) V  \/ Z4 R7 d/ y
在实际应用中,测量房间内若干位置声压级( b4 C  k% M( R7 P  F. [1 k1 K; W
L由下式给出:
8 g* z! Y' @9 Q7 G$ F/ ]# D) E, t7 O$ o0 J; }: g, V0 H6 x
0 B* |/ V5 O& `

8 I' k  F# a( X9 H( k% C6 P9 I: t——室内n个不同点的声压级从到' z8 t2 C0 {& ]

. m# L7 N( M" n$ W- x6 Y5 y" b声压级差 leveldifference, [) J) A" p. U
D 在两室之中的一个房间内有一个或多个声源时,两室间所产生的按空间和时间平均的声压级差值,以dB表示,由下式给出:
. i$ K5 r' K' @9 T
( c4 H4 J# Y7 Z$ Y5 b- G! c, ~7 J; r% y' p# F0 o( e3 L/ d
% E& d# f5 ]( C
——声源室内的平均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1 B7 L$ ~* f, p5 U
——接收室内的平均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
7 d  q4 F. D* r3 q* ]: ]0 J
8 i9 n& C" S9 I" F+ K& ?2 E8 s  [( w5 O规范化声压级差normalized level difference& }! C+ g) t  F- s  m2 t& E
采用接收室内参考吸声量修正的声压级差,以dB表示,由下式给出:( H% R3 G7 Z$ f4 `; ~
$ T# B3 Q! O! m7 \  q

, [7 ~" l3 c7 ^! T6 _" h3 w2 d9 {$ O3 q
D —— 声压级差,单位为分贝(dB);
. y: x3 ]% E5 N/ m- yA —— 接收室内吸声量,单位为平方米(m2);
& Q" W2 x- c; U—— 参考吸声量,单位为平方米(m2)(对于住 宅或尺寸相近的房间等于10m2)  W& E4 `* a! a7 ~: N7 _
: E; I; }1 c% y( R
标准化声压级差standardized level difference
1 L0 Q2 h2 A4 g( S1 k; @采用接收室内参考混响时间修正的声压级差,以dB表示,下式:/ Z) r* ?' K  Y" s( [$ K& H6 L- l

2 {! G: Y5 m; X, R9 D8 S+ E* H5 q" `8 i$ d

! M$ M# _* O4 ~. `, Q8 oD —— 声压级差,单位为分贝(dB);: G% }& k* F7 F
T —— 接收室内混响时间,单位为秒(s)3 {+ s( R, E/ X$ b
—— 参考混响时间;对于住宅,  =0.5s# \# k1 j1 z; R3 U  h
$ o, ^0 n9 Q" r  H
表观隔声量 apparentsound reduction index0 A. i; i6 m: \, ]" w' V
入射到隔墙上的声功率与入射到接收室的总声功率之比的以10为底对数乘以10;如果除了经由隔墙本身透射的以外,侧向或其他不见透射的声功率比较明显,则以dB表示,如下:
# s# x. E/ d4 e: Q( P4 Y) A% q# I% k# a* H# y; A# G) K* _) J$ a

+ Y* c) Q, U" c0 R. p4 k. h9 u
) Q; P& N9 r/ ]  x表观隔声量又称为“表观传声损失”; V4 s, n2 p; z7 q
一般而言,透射到接收室的声功率由几部分组成,假设两个房间的声场都充分扩散,表观隔声量可由公式给出:
7 Y: \1 T! V( U" t
) n+ f" L% x3 k  P
) q2 n4 X6 ^1 D) o
$ h9 a3 J! w! ND —— 声压级差,单位分贝(dB)
$ C" Y) K" @7 SS —— 隔墙的面积,单位立方米
4 }9 K" b, L* MA —— 接收室内的吸声量,单位立方米6 O) b( }) U& d1 W9 B7 q
- Z4 `) {9 T2 g" k
测试设备4 P5 x0 Y6 K5 T5 u" k/ d" S2 S

* m8 G4 C  M/ r声压级测量设备
. K. \8 a  f( t  v) f) \精度应符合GB/T3785-1983和GB/T17181-1997中规定的0型和1型的准确度要求,如果设备制造商没有其他说明,包括传声器在内的整个测量系统在每次测量前使用符合GB/T 15173-1994规定的1级精度要求的校准器进行校准。用于平面行波声场测量已校准的声级计,还需进行扩散声场的修正。9 d* o2 e' s: @! C7 j8 O: B9 B
% Z& }( j- C- [/ A+ _$ F: {& W7 g

( c: n3 u, ~; [% f: g- h2 }9 b" Z) ^1 a
测试安排
! O. @8 w! G* N( U! ]  N( _# b在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两个空房间之间的测量,最好在每个房间内加装扩散体(例如几件家具、建筑板材)。扩散体的面积至少1.0m2,一般用3~4件。1 H' K! z5 l8 a) r

$ `: }  \: b8 U6 h8 h: t0 v" O, Q测试方法
1 F/ M+ `- l8 u: e6 ~' h% ~通则
4 R) h) a) w0 j0 b1 B! i- p  ?除非实现约定好按倍频程测量,否则空气声隔声现场测量应以1/3倍频程测量。2 \- T4 [/ a) L# j

/ H/ j! B- Z# z& w& Q平均声压级测量通则
( V4 ^7 s" @) K6 J平均声压级可以用一只传感器在室内不同位置的测量获得,也可以用固定的传声器阵列或一个连续移动或转动的传声器获得,在不同位置传声器测得的声压取所有位置的能量平均值。
4 s6 q: I9 o# q$ `9 ^6 Q& R3 I) j. i* z5 K
传声器位置
9 I* M4 z6 h* o下面是最小的间距:
' N1 ]/ v: X' I—— 两个传声器位置的间距0.7m
2 Q/ A+ f4 T  D) e4 t; }6 R—— 任一传声器与房间边界或扩散体的间距 0.5m: y/ Q1 e' S2 }
—— 任意传声器位置与声源的间距1.0m7 {4 F4 F4 I# o: I9 @
a)固定传声器的位置& \, y& y4 v- e* ]  c8 r
至少应有5个传声器位置,并且均匀分布在待测房间的空间内。5 n- H1 {. N- X
b)移动的传声器位置! b$ R1 c1 q- x: |7 U$ X' F
当利用可移动的传声器时,扫测半径至少应为0.7m,移动平面应该倾斜以便覆盖大部分可供测量空间。移动平面与房间的各个面(墙,楼板,天花板)的角度不应小于10°,扫测时间不少于15s。, e3 t# r, S  A5 p( h
  v9 ?& w+ `% b* p6 b! {- b9 Q; G
测量
0 w5 p! L- j/ |% S+ T. s$ Q- ]! K2 |a)使用单个声源: W( x8 \- g/ O0 ^+ G! U
使用固定传声器测点时最少测量10次(例如对每个扬声器位置,每个传声器测点上测量一次)。使用移动传声器时最少测量二次(例如对每个扬声器位置测量一次)。$ }9 k! i7 G7 ^! s0 ?" ?
b) 使用多个声源同时发声" K/ J6 Q. q- t2 }
使用固定传声器测点时最少测量五次。
  O/ o- e- Z; {使用移动传声器时最少测量一次。
* e# H: n" \9 X% K) h. |% c
0 `  y1 n' A# o, R: W平均时间  M5 K9 h' F7 i8 {
在每个传声器位置,对中心频率低于100Hz的每个频带,读取平均的平均时间至少取6s。对中放心频率较高的频带,允许的平均时间不低于4s。使用移动的传声器时,平均时间应覆盖全部扫过的位置且不少于30s。
. {( ^2 w9 o) ^9 M% \- v4 n  q& U" |) q
# V1 z! N3 f. j9 Q

" ]1 P+ K; l$ O3 R) t4 s测量的频率范围2 I, V  M& {8 _' k) B
声压级测量应采用1/3倍频程,至少应包括以下中心频率,单位Hz:
+ i& G: ?3 Y, O' A4 k1 b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0
) Y9 z- a8 h1 Y; L" V$ q- y4 I' M0 Y- s0 z8 H1 V0 B
为了获取更多信息并且能与按GB/T 19889 3—2005进行的实验室测量结果相比较,建议把测量的范围扩大至下列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单位为Hz:. k9 _7 G+ s4 ^) Q' a
4000,5000。% O2 C" Q0 X4 \
7 G$ _* M; i0 V3 T8 ?( J
如果需要低频范围的更多信息,可以使用以下1/3倍频程中心频率,单位Hz:50,63,80
8 o) e+ x: p3 B7 G0 y5 \6 P8 A7 E. S9 D/ T; e
混响时间测量
: ?! ]1 Z8 o# ^) T  a, B按照ISO 354:1985,声源停止发生大致0.1s后开始从衰变曲线上计算混响时间,或者在衰变曲线上从声压级比衰变开始低几分贝起计算,使用的衰变范围不能少于20dB,也不能太大以至于使观察的衰变不能接近于一条直线。选用的衰变曲线的下端应至少高于背景噪声级10dB。: a+ V# l! `; g# t  d5 X* L
对于每一频带的混响衰变,要至少测量六次,至少用一个扬声器和三个传声器位置。
0 S0 s3 L% b% E$ A" m0 d8 d9 o8 x7 d  z; m
背景噪声修正. c) m+ y  ?4 P% n9 t. N
测量背景噪声级以保证在接收室的测量不受诸如接收室外噪声、接收系统电噪声或声源与接收系统的串音等外部噪声干扰。
; i8 q1 I$ G- e) b( \" F背景噪声级应比信号和背景噪声叠加的总声级至少低6dB(最好低10dB以上)。如果声压级差小于10dB而大于6dB,对声级的修正可以用下式:
. c0 J; i" `# _, C
2 w) }8 d- |  c* O3 l3 Y: q, F( C* h. g- j

/ y1 F. x& d; T5 @L —— 修正的信号级,单位为分贝(dB);
4 r7 r( b. v- X' d——信号和背景噪声叠加的总声级,单位分贝
+ J9 x" S  V' ?. Q3 X- ?! G( |0 a——背景噪声级,单位为分贝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675

积分

2

听众

4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675
发表于 2010-4-23 13: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谢谢楼主发布啊 ! ?  I$ t8 k# T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7 08:56 , Processed in 0.02879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