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音频新闻  新闻资讯  硬件新闻音频正文

音响之扩大机 ,前级与后级的匹配

发布时间:05-08 编辑:

时下的前级扩大机与后级扩大机规格,很少有彼此不是匹配的。因为前级都采低阻抗输出设计,而后级的输入阻抗都是在几十K欧姆以上。前后级匹配的阻抗定律是:后级的输入阻抗是前级输出阻抗的10倍以上。例如后级是50K欧姆,前级是5 K欧姆以下,则没问题,如前级是10K欧姆而后级是50K欧姆,以此搭配的结果是高音衰减。事实上,今天的前级根本没有超过5K欧姆的输出阻抗,而后
音响之扩大机 ,前级与后级的匹配



  时下的前级扩大机与后级扩大机规格,很少有彼此不是匹配的。因为前级都采低阻抗输出设计,而后级的输入阻抗都是在几十K欧姆以上。前后级匹配的阻抗定律是:后级的输入阻抗是前级输出阻抗的10倍以上。例如后级是50K欧姆,前级是5 K欧姆以下,则没问题,如前级是10K欧姆而后级是50K欧姆,以此搭配的结果是高音衰减。事实上,今天的前级根本没有超过5K欧姆的输出阻抗,而后级也鲜有10K欧姆以下的输入阻抗。如果你使用的是1970年出品的真空管前级,匹配后级则应留意这个问题。



  如果前级的输出阻抗是在1K欧姆以下的,前后级之间的讯号线即使长10公尺也无妨,而后级的喇叭线短则较佳。当然使用较长的讯号线,线质考究些总是好的。


  前级晶体后级管机,前级管机后级晶体,那一种较好?以我们的经验,不论音源是LP或是CD ,前级管机匹配后级晶体比晶体前级配后级管机在效用上要好些。因为如前所述,真空管有较大的输入容许特性,同时后级用晶体也可省去调偏压及换管子的麻烦。当然,如欲享受真空管之音色,前后级都用管机是要完美些,若以经济为着眼点,后级采晶体是智慧。


  有的真空管前级,其输出是返相的(INVERT ),而扩大机鲜有正反相输出切换,此时应将喇叭线其中一边的端子接头,将+-线对调。即扩大机的-组+-端,将+端接于喇叭端的-,喇叭箱的+端接扩大机的负端,否则应该从左右喇叭中间出来的声音会发自喇叭外侧,而且低音也减弱许多。如果后级扩大机有音量控制的话,不妨试试不全开而加大前级音量,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 高音不太亮或吵,低音量增多,而且音质柔软多,甚至深度感也增加了。      


  换机时,有时会遭遇到一种情形。那就是,只有扩大机换了,其他都没动。原先的音量开到八点钟的位置声音就很响,而新机则要转到十一点才有老机的响度。如果是只换后级,而且新的功率又比老的大了一倍,此时很可能心中发毛而疑云重重。换高功率扩大机者,往往预期声音会响些,如果恰好相反,实在也难怪起疑。每部后级扩大机几乎都有一输入灵敏度的标示,不同型号有不同的灵敏度。而且几乎所有高功率者其灵敏度的数字都大于小功率者。例如,假定有部后级是100瓦,其输入灵敏度是2mv的话,很可能换上该200瓦的新机就有音量较小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就好比一部扩大机装置有音量控制器一般,音量全开与半开有显著的声音大小的差异,而半开并不意味200瓦的扩大机只剩下100瓦。那么扩大机的输入灵敏度数字是否像调谐器得灵敏度有高低好坏之别?没有,这是设计上的数字,从0.775mv到2.5mv不等,但与产生的功率输出有关。例如,一部扩大机的输出功率是200瓦,其输入灵敏度是1.5mv的话,这就是说这部扩大机只有1.5mv的输入,就能产生200瓦的输出。而前级的输出,一般都有几伏甚至几十伏(如真空管前级 )的输出(指前级得音量控制器全开的状况。所以,再假定该后级装置有音量控制,而是在半开状态,如果前级所送的讯号达1.5mv吋(前级音量可能到十点位置,那么该扩大机就能送出200瓦的功率,如果后级音量全开,此时前级很可能到八点的位置,就能让后级产生200瓦的功率。所以,后级的输入灵敏度数字,及音量是否全开,是与前级的输出相关,与其本身的瓦数无关。


  有时换上一台高功率的后级,会觉得低音有力,高中音也清晰明朗多,这是否与瓦数有关?如果有,同样是再使用不到十瓦,为何高功率者有此差别?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晶体机与管机分开来说。


  先说晶体机。如前所述,晶体机是电流较大,根据欧姆定律,瓦数增加,电流也必加大。所以,高功率扩大机其电源供应也必加大,电流量当然也大包括滤波电容器的量。以AB类较大设计之容量而言,其电源供应是依需要多寡才提供多少。电流大,电容储存量大,不但供应速度较快,而且干凅的情况也低。相对的,音质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尤其所使用的喇叭是低效率而且秏电流者。另外高功率者,也提供了较大的削峰特性,所以瞬间的过荷容许当然比功率小者要宽大,也就是不易出现过荷失真。但应以喇叭的效率,空间及聆听响度等因素为依据。不应一昧追求高功率,因为有的高功率扩大机其音质并不比精致的小功率扩大机来的高明。


  而管机的功率差异对音质的影响,泰半是单纯的功率够不够的问题,与电流极电压的供应不太有关。KT88及6550单管推挽式的的最佳功率点是70瓦,当然可以提深到90或100瓦,但相对电压必须提升,而真空管则较短寿。为克服此问题,我们可以增加管子的数量来重叠放大产生较大效率。管机输出功率较大,电源及输出变压器也要大些。电源变压器不无所谓,输出变压器大则不一定有利于音质,甚至有害,除非材质或绕法有特殊之处。所以,使用真空公馆后级,不宜似晶体机,一昧追求高功率者,有时花费巨而不实惠。我们场听说纯A类晶体机其功率相当几倍AB类者,管机50瓦相当百余瓦晶体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有科学依据吗?有点科学依据,并且听觉上的感受的确如此。音响有许多是理论上无法解释清楚的。上面是其一,喇叭线是其二。但以真空管机而言,这纯粹是 “ 悦耳失真 “的特性使然,纯A类放大亦如此。换言之,某后级扩大机之标示出力100瓦的话,事实上是可以产生200瓦功率的,只是失真度大而且极不悦耳,并且会烧毁喇叭单体的,所以明了这个道理当不难理解上面所提到的说法,是正确的,并非胡说。何况功率的加倍也只是把声音略为加大而已。以声压的数字表示,只是增加了几dB 。例如,某喇叭的100瓦驱动得90 dB声压时,若以200瓦驱之,可获93dB之声压而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音频应用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加微信:254969084带你进群学习!百家号免费发布

最新音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