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该WAV文件,你可以用别的软件进行显示、分析、对比,以得出更加可信的结论。另外一个选项是“Analyze noise anddistortion only in20Hz-20KHz”,即只分析音频范围的噪声和总谐波失真。因为现代声卡取样频率越来越高,高档的已经达到192KHz,可能产生不少超声噪音,因此用软件滤除带外噪声可以得到好的实用结果。不过对于顶级声卡,带外噪音很小,而且超声波可以精确输出。
“Sound card”子对话框的选项只有一个,即选择是否使用WDM驱动程序。WDM驱动程序是随着WINDOWS2000而产生的新一代硬件驱动程序标准,其特点是操作系统对硬件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使大多数硬件工作更可靠。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对有些声卡来说,WDM驱动程序可能会使其反应速度减慢,例如使用MIDI时按下音符键要延时一会才能发声,破坏了弹奏的实时效果,这当然是最好避免的。另外有些老声卡在WDM驱动程序下表现不好,具体情况可以经过对比测试来决定。
“Display”子对话框有四个选项。“Smaller spectrum windows”是用小的窗口显示频谱分析结果。“Display full frequency range (up to Fs/2)”是显示全频带范围,直到1/2取样频率。
“Drawonly tops of spectrum on comparison”即比较曲线时只显示顶部。“Invert spectrum graphcolors(for print)”即以补色显示波形窗口,背景为白色,打印更方便。不过观察时还是黑背景更悦目。
该对话框还有两个输入条,可以输入“Graph line pixel”(图示曲线点数)为1至3,以改变显示的曲线粗细。另一个可以选用自定义的颜色显示曲线,但补色显示时不起作用。点击“Set all colors to default”即可恢复默认颜色。
“Acoustics tests”(声学测量)子对话框包含三个选项,即“Enable acousticstesting mode”(开通声学测量模式)、“Thorough frequency responsetest”(全频带测量)、“Subwoofer test”(超低频测试)。另外有一个点选框,可以选择THD分析模式为“2-nd and3-rd harmonicsonly”(只计算2、3次谐波)或“THD+Noise”(总谐波失真加噪声)。以前版本的声学测量THD实际上都是THD+N。
声学测量是最近的版本新增的功能,它采用扫频信号测试频率响应,而另一模式用的是类白噪声(不是真正的白噪声,但特性类似,具体知识见下期)。声学测量模式只能测试频率响应,在此模式下主对话框的测试项目区其它选项将变灰不可选取。该软件最大的特色是声学测量模式给出了全频带的THD(总谐波失真)曲线,这可是很有价值的功能,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器材的性能。要知道别的软件,即便是价格数千美元的专业软件也无此功能。要测量得出该曲线,需要用到“动态滤波”功能,即跟踪测试信号实时改变滤波频带,一方面记录频率响应,另一方面滤除中心频率而记录其它频率的谐波响应,最后将结果叠加显示,这需要高超的编程技巧。图3给出了声学测量结果的示例。图中THD曲线即只计算2、3次谐波。可以看到100Hz以下的THD太高,是典型的低频特性差的例子。到约11KHz处即降到无法显示,可以理解,因为取样频率有限,该频率以上的谐波都超出了频带。
图3
6.结果显示
测试完成后弹出图4所示的对话框指示放置测试结果。(如果你选择了“Save resulting WAV files”选项,会先弹出保存文件对话框)。将测试结果放置在图5所示的对话框中。
图4
图5
该对话框可以存放四个测试结果以便互相比较,六项测试的结果精确数值一目了然。点击右边的图示按扭,即可弹出一个图形结果窗口,将测试结果曲线显示出来,参见图3。在此窗口中你可以将曲线放大到很大,频率以1/10/100Hz精度、分贝值以0.2dB精度显示。怎么样,够精确了吧?不仅如此,左下方的数值条更可以以1Hz、0.01dB的精度显示数值!如果你要比较曲线,可以装载多个测试结果,将其下方的“Select”点选框都选中,再点击图示按扭即可。
该对话框左下角有四个操作按扭,从左到右分别是打开测试结果、保存测试结果、制作HTML报告、频响校准。
这里的打开和保存测试结果与上述的保存WAV文件是不同的,这里指的是软件分析的结果,与功能设置区的“Load results...”(读入结果)是一致的,文件格式为.sav(普通模式)和.sac(声学测量模式),以及传声器的校准文件.mdf,都是很小巧的。
“制作HTML报告”按扭可以让你轻松地将测试结果制作成网页,便于浏览、交流、发布。
“频响校准”是又一项RMAA特有的十分有用的功能。我们知道一般硬件很难做到频率响应非常平直。首先一般声卡的频响就不平,用它来测量其他设备当然要影响结果了。那么如何消除这种影响呢?“频响校准”为你大显身手。你可以将声卡自身的测试结果保存起来,测完别的设备后将其载入,点击“频响校准”按扭,即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你“Select the slot to becorrected”(选择要被校准的结果)和“Select the referenceslot”(选择参考结果),分别选取,即可完成校准工作,这可比模拟设备的校准方便多了!
涉及到电声转换的校准,主要是对传声器校准。这时你可以装载传声器的校准文件,具体操作是点“打开测试结果”按扭,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文件类型”选项选“Microphone Data File(*.mdf)”,打开传声器的校准文件(高档传声器厂家可能会提供校准文件),然后执行上述的校准操作。
有了RMAA,电脑音响爱好者多了一把利剑,测试和评价将不再全凭主观,设计调试和检测也不必再盲目摸索。不论你是否“金耳朵”,图形化的客观测试结果更具说服力!
上次我们介绍了RMAA的一般使用方法。相信有兴趣的读者已进行了安装使用,并且可能有一些问题,本期我们就深入了解一下RMAA的一些相关知识和声卡测试、选择的实战技巧。
1. 声卡指标评价
声卡对于我们的电脑,既是“喉舌”,又是“耳朵”,其性能如何,直接关系到音频信号处理的能力。RMAA的初始目的和基本功能即基于声卡测试,只是随着版本更新,功能增强,提供了其它扩展应用的能力。
如何评价声卡的性能?软件的六项测试会给出大致的轮廓。但必须注意,测试的过程包括信号的输出和输入两个环节,如果用一块声卡进行环路测试,对于常见的多媒体声卡,输入环节的指标较差,难以正确反映出声卡的输出质量。这时我们可以用高质量的专业声卡作为输入/输出参考设备,可以分别测出普通声卡的输出/输入指标。你可以在一些网站上找到大量这样的声卡测试结果,根据这些数据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各种声卡的性能指标。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们想用一般声卡进行其它电声设备的测试工作,就必须进行环路测试,接受输出和输入两个环节的影响。将环路测试结果与上述的参考数据比较分析,就可以了解它的综合性能。
但这些数值到什么程度为好呢?由于考虑到更广泛的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不再提供评价结论的功能,但其早期版本(说“早期”,也不过是2002年的事)提供了该功能,这种版本的最后一个是RMAA3.4,现在仍然可以下载使用,有兴趣的话可以安装参考,高低版本间没什么冲突。评价的结论有五级,即“Excellent”(优秀)、“VeryGood”(很好)、“Good”(好)、“Average”(一般)、“Poor”(差),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都有。例如最好的专业声卡可以做到全部指标为“Excellent”,而一般的主板集成声卡只能做到“Average”和“Poor”平分秋色,有一两个“Good”就算不错了。
看看实测的结果再说!声卡回路测试只需要用一段输出-输入短路线,即常说的“对录线”,一般声卡用两头都是3.5毫米立体声插头的线即可,高档专业声卡可能用RCA(莲花插头)或6.3毫米插头。为了保证质量,可以用优质插头和短的优质屏蔽线自制。将线路输出与线路输入连接起来,按照软件要求调节好回路电平,即可开始测试。图1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主板集成AC’97声卡的RMAA3.4测试结果。
结果为“好”、“一般”、“差”各两项,总评价“一般”。可以理解,一般多媒体声卡与专业声卡的差距是相当巨大的,特别在输入指标方面。要不那些价格相当于一台主流电脑的专业声卡也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如果我们只做一些要求不高的声学测试,一些优秀的百元级别的声卡也可以胜任;但要进行专业化的测试分析,则需要把眼光投向那些昂贵的专业声卡。好在现在许多专业声卡生产厂家推出了一些“准专业”声卡,千元左右价位,支持多声道,素质不错,值得考虑。如果你要求最好的指标,就需要挑选最好的专业声卡了,这需要数千乃至上万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