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现头昏、耳鸣、耳堵,或者每天佩戴耳机超过3~4小时,都是听力易受损的高危人群。专家建议,戴耳机的声音最好不要超过播放器最高音量的2/3,尽量与正常人说话的声音接近,以50~60分贝为佳,勿超过85分贝。
, ]7 k/ I' p+ _) g' W) k9 h. m9 S" K1 o* r
每次听30~40分钟后,就要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X. H; [2 y6 [/ _$ f1 e8 X
f5 K1 W$ X2 z
头戴式耳机相对安全
" A4 |+ P, J ^9 G4 }5 z' j$ _( p5 w2 m! p1 I" e+ i" e
需要长期戴耳机的人群,建议选择头戴式耳机。入耳式耳机的声音接触面积小,对耳蜗内部的压强较大;头戴式耳机的接触面积大,压强较小,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更加安全。( s. Y, C* u: S8 t6 |8 I9 _8 W
2 _# R- g- J8 f& c" ]3 ?
另外,接收声音除了通过空气传导之外,还可以通过颅骨传导。特别是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听累了可以将头戴式耳机戴在头骨上,同样可以听到声音,而且减少了对耳蜗的刺激。' V5 W+ _% n( r q7 r2 _, q
& c1 y6 |3 a( y
咀嚼食物可缓解中耳压力
* j# p# v: Z/ A4 }3 z$ p7 N
6 m4 X5 v" w/ f' r, i5 t研究发现,戴着耳机嚼东西时,内耳测到的声波压力会降低1~3分贝,从而达到保护耳膜(鼓膜)的作用。& |9 O% c2 J5 @1 v
+ A% `; R1 A! J7 e Y另外,从解剖学上分析,外耳道的前壁就是颞颌关节,而人在戴耳机听音乐时嚼东西,颞颌关节会拉扯耳朵,让耳塞式耳机送进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从而保护耳朵。
7 f+ x0 l! z. k1 U, N- [ L3 v- 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