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6-12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力度记号。 81页
+ b8 t. A ~) V速度记号、力度记号要尽量熟记,便于使用。 - ^7 _, @) b. s6 N5 _! V- [+ K2 ~
第一讲至第十三讲是《乐理》课的第一部分内容,识谱与记谱。要真正的掌握好是很不容易的。要掌握好识谱与记谱的基本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 `' x$ R! s* B0 a1、掌握好音的高低、音准、2、掌握好音的长短、节奏。3、掌握好强弱变化,节拍、拍子。4、掌握好速度的快慢与力度变化。而掌握好音的高低与长短是识谱的主要方面。就是音准、节奏。 0 |$ \0 }* U! a6 j9 B9 s
第十四讲 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
1 q& D1 V% ~2 L: _' O' r2 `在整个《乐理》的内容中,从十四讲开始正式进入音乐理论的部分。第十四讲、十五、十六讲,讲的是音程部分音程是音乐理论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以后所有内容都和音程有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掌握了音程就会给后面的“和弦”、“调式”等打好基础。否则以后的学习就要吃力了。所以音程是乐理中很关键的内容,我们必须特别重视。 2 g1 g2 j: F. f3 F
教学目的: 为下一步内容打好基础。要求很熟练的掌握。
7 i% L5 X; C; l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音程。二、音程的写法与读法。三、音程的名称与特征 . j1 \+ Y% c, A9 g
重 点: 2。' ]. [8 j8 Q7 L( F9 f
教学步骤: 5 K# h- H* ~. _ O' d) M: N
一、什么是音程?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也可以说,在乐曲中先后或同时出现(发响)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叫音程。(图例)同时出现 先后出现音程中的两个音。高的音叫上方音冠音,低的音叫下方音、根音 .(图例)根音 根音
2 s! H" ]$ ^4 b1 ~3 L2、旋律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响(出现)叫“旋律音程。”其进行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和同音进行.(图例)上 行 下 行 同音进行
; {) c' \! p8 k! R3、和声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同时发响叫“和声音程”。(图例) . f& E0 k% |. l0 \3 p4 Q' r/ z
二、音程的写法与读法。
% K1 i& z1 Q R. M4 |1、音程的写法。旋律音程根据发声先后次序依次记写。两个音要前后分开。和声音程书写时上下对齐,一度音程前后紧挨着。二度音程稍微错开一点。根音左、冠音右。 (图例) 旋律音程 (图例)和声音程 (图例)2、音程的读法。上行,同音进行的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读时由低到高,由前到后,不加任何说明。下行旋律音程和上行旋律音程的八度,读时要说明方向。例4 三、音程的名称与标记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而决定的,这也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 ?% d8 t- w+ R8 c( X
1、度数。音程的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音级的数目叫级数,用“度”来计算。也叫“度数”。包含几个音级就是几度。(图例)1度 2度 3度 5度 8度音程的度数是构成和识别音程时首先应明确的。如 E—G之间包含了三个音级(E、F、G)就决定了它是三度。即使是 b E — G、E— # G 等。两者发生任何升降变化,只要级数位置不变,它就是三度,永远为三度。(图例)3度 3度 3度 4度 4度
. x$ S: Y% k' v' l" `1 o1 @2 X2、音数。音程中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的全音和半音的数目叫“音数”。用整数,分数和带分数标记。全音用“1”标记,半音用“1/2”标记。全音加半音用“1又1/2”标记。 当一个音程的度数明确后,就需要看这一音程中包含多少半音和全音,从而决定音程的种类和名称。除纯一度外相同度数的音程都包含不同的全音和半音。因此,它们有时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名称就不同;有时音数相同而度数不同,名称也不同;而度数、音数都不同时名称更不同。如 C——D是二度,包含一个全音,而E——F也是二度,但包含一个半音。音程的名称就是根据两个音之间所包含的度数和音数决定的。度数和音数就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区别这些度数相同,音数不同和度数、音数都不同的各种音程。我们把音程分为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各种类型来说明。 见例 14——8
* x; D' q8 `. I, q5 ]3 i" {: ](1)纯一度、音数0。(2)小二度、音数1/2 。(3)大二度、音数1。 (4)小三度1 1/2。4 p8 k" v' b% `- _: g7 Y. R
(5)大三度2。(6)纯四度2 1/2。(7)增四度3。(8)减五度3。(9)纯五度3 1/2。(10)小六度4。(11)大六度4 1/2。(12)小七度5。(13)大七度5 1/2。(14)纯八度6。由此可见。确定一个音程的名称,不仅要看它的度数,也要看它的音数,根据这两个要素,构成了以上十四种不同的音程,它们的种类是:三个四;四纯、四大、四小;两个三全音。
( {/ n. i/ E0 D. e$ V四纯有:纯一、纯四、纯五、纯八。 四大有:大二、大三、大六、大七。 8 i" I# E3 T; n% G1 e2 E" ^3 G3 `
四小有:小二、小三、小六、小七。
" o, d/ J ~( j% N8 u3 [三全音:增四、减五。因为它们包含的音数一样,都是 3,也叫“三整音”。 " u: }: ^$ `9 H
作业:练习十一
, M0 A r) `9 B- |8 v6 R* U第十五讲 音程的分类 " {4 R$ s8 V3 b5 `. E
教学目的: 彻底了解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熟练音程的转位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 1 K& }4 k3 a& {3 N
主要内容: 一、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二、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变化音程)。三、单音程与复音程。四、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五、音程的转位。六、等音程。 重 点: 一、二、三、五。
- q4 R# l& ^1 `+ E3 _9 N4 B5 ?4 @难 点: 三、五。 4 q5 m; O0 k, [* z) e _8 b
解决方法: 找规律,多讲例题。 i* w6 d( {: ^+ n& H2 f
要 求: 所有的内容全部掌握。
) A3 f ?' H+ m教学步骤:
, `9 M y; }3 j+ U' x一、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 e6 a/ k# l; E J+ t- H# p& k
1、自然音程。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减五度音程,也就是我们上讲课讲过的十四种音程,叫自然音程。 自然音程可以在基本音级上构成,也可以在变化、音级上构成。有的人把自然音程误认为没有升降号的音程,这是完全错误的。不管是在基本音级(没有升降号的音级)上或者在变化音级(有升降号的音数)上,只要构成上面的十四种音程就都是自然音程。(图例) 小 3 小3 大3 纯4 增4
- B7 B3 a: n y3 u2、变化音程:除了增四度和减五度外,一切增减音程,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变化音程。 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变化情况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作半音变化。如,大音程、纯音程增加半音成增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程成减音程。一种是作全音变化。如小音程增加全音(两个半音)成增音程,大音程减少全音程为减音程。(图例)小3 大3 增3 增3 增3 (图例)纯4 增4 倍增4 减4 倍减4
* t$ y' p$ y" U# M7 H# i- h具体方法如下:
6 Z: J' a7 y! e" j% l" d二、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将音程的冠音升高或根音降低,可使音程的音数增加。将音程的冠音降低或根音升高,可使音程的音数减少。从而得到了各种变化的音程。 5 p5 \8 g& Z9 P$ m/ J# B- O6 d
1、增音程。大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而得。 (图例) 大3 增3 增3 纯5 增5 增5 # y% p2 `' |" }& P- m! b
2、减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而得。(图例)小3 减3 减3 纯5 减5 减5 " z3 B9 d! [: k. K# w+ I
3、倍增音程。增音程增加半音而得。
% g3 j" R( n9 ]' F4 K(图例) 增4 倍增4 倍增4 增3 倍增3 倍增3 倍增3
/ y* _/ S. ]% c5 K# V% u4、倍减音程。减音程减少半音而得。(图例)
! d6 U- t+ [- b2 n3 B3 A减5 倍减5 倍减5 减3 倍减3 倍减3 倍减3 3 K: S# V/ w' W
注意:纯一度不管作任何变化都将使音数增加,成增一度或倍增一度。而不存在减一度。(图例) 纯1 增1 增1 倍增1倍增1 纯1 纯1 / X4 m) A$ ^$ F; x1 k9 q; a
总之:小音程增加半音成大音程,大音程减少半音或小音程。大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成减音程,减音程减少半音成倍减音程。 W1 |9 D; n3 M i, r
三、单音程与复音程。
/ v/ `" G3 r" E( e7 r4 s+ F; G1、单音程。八度以内(包括八度)的音程叫单音程。不管它是自然音程还是变化音程只要没超过八度,前面讲过的都是单音程。(图例)纯 1 增4 小7 纯8
4 W& _) `* ?4 K+ E8 b4 S2、超过八度的音程(九度以上)叫复音程。 . B- T4 X$ I! U( u! i9 Y6 X5 H) h8 B
复音程是在单音程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或几个八度而成,分为两种:
& x* N1 B7 e$ m( Y(1)有独立名称的复音程。不超过两个八度,九——十五度。识别和构成它们的方法是单音程加七。识别时先找到单音程然后加七。(图例)小10(小3+7) 大9(大2+7) 纯11(纯4+7)( 2)没有独立名称的复音程。十六度以上。叫法是隔开一个八度的大三度,隔开两个八度的纯四度等等。 (图例)隔开两个 8度的大3度
* ]1 A# g; v$ H$ F# e& ^5 ^/ i四、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1 D5 l# A: B0 i
根据和声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印象,音程分为协和音程与不协和两类。 5 R+ J2 w- v. \# a+ y# L
1、听起来悦耳,融合的音程叫协和音程。又分三种:
2 T( b( w* h9 E( 1)极完全协和音程。即纯一、纯八、几乎完全合一。
6 T1 l* d" e/ u4 M8 K6 W( 2)完全协和音程。相当融合的纯四、纯五。
8 U& ^5 k/ N0 D5 w0 W2 ?( 3)不完全协和音程。不十分融合的大、小三度及大、小六度。 , K4 t ~. g7 ^0 ?$ v8 Q
2、听起来不融合的音程叫不协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的增减、倍增倍减音程。
! Z$ U' r! ]0 d- e0 G/ m! f五、音程的转位。
# ]: ]) q) p, c# C6 J: F1、音程的冠音与根音相互颠倒,叫“音程的转位”。 音程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内进行,也可以超过八度。可以移动冠音或根音,也可以同时移动。(图例) 移动根音 移动冠音 同时移动
% w8 s/ w b2 N a; i- C. I2、音程转位后的变化规律。
9 ?. ?( y+ S4 _0 t2 q' u( 1)度数的变化:一度转位成八度;八度转位成一度 6 w" f# [+ F5 P- \( l
二度转位成七度;七度转位成二度 0 b/ q6 P' E& B1 Z! P- O* n6 z- w
三度转位成六度;六度转位成三度 ; H+ \- `2 _% _( H" A3 V
四度转位成五度;五度转位成四度 ) n- @' w5 [7 s& V$ D; f
就是原位音程与转位音程相加等于九。原+转=9 7 P. v" {& l: S
( 2)种类的变化:大音程转位成小音程;小音程转位成大音程。增音程转位成减音程;减音程转位成增音程倍增音程转位成倍减音程;倍减音程转位成倍增音程。纯音程转位后仍为音程。除纯音程外,都向相反种类变化(图例)纯 1 纯8 大3 小6 小2 大7 增4 减5 + B5 ]1 t8 U0 H E5 n% B6 U+ [1 v
注意: [1]增八度转位后成减八度,而不是减一度。(减一度是不存在的)。这样没转位,根音冠音没颠倒 增8 增1(错) 或纯1(错)
O, g1 x( M- j$ V( J9 Q( o% u2 H1 E(图例)这样根音冠音才颠倒了。 增8 转 减8 , l9 P0 j% O6 u- Z, y
[2]增1度转位成减8度,增1度的根音与冠音的区别要看实际音高,高的为冠音,低的为根音。(图例)根 冠 减8 冠 根 减8 根 冠 减8
5 ]& l" g: s7 [% l# B(3)自然音程转位后仍为自然音程;变化音程转位后仍为变化音程。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转位后仍为不协和的音程。 " N: \, u" B3 U6 }2 v, j. B; _ `
六、等音程。 4 h( Q, @. i V; s
两个音程孤立听时,音响效果、完全相同,但写法和意义不同,叫“等音程”。等音程是由变化而来的。从结构上有两个:
5 ^4 |- `- j+ m0 Q+ Q1、度数不同。2、度数相同。例16 : Q$ y3 w6 c3 p
作业:练习十二
% A3 q. |0 ~9 v. Q" s* k5 S9 Z第十六讲 怎样识别和构成音程
6 h& v% O8 E) C2 K# Q1 X我们前面已经讲过,音程是基本乐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今后的学习极为关键。关于这一讲的实际内容,其实我们在上一讲就讲明白了。要正确的识别和构成音程,必须熟练的掌握前面所有内容。除了多写多练外,还要掌握学习方法,找学习规律,那么识别和构成音程的最好方法是采取转位的办法。这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 要掌握好音程,首先必须先熟练基本音级间形式的所有音程。 / {" p- P" F- z( Y3 b8 R
1、于基本音级有七个,所以各种度数的自然音程各有七个。 ; H( d8 G2 G* X5 U; ]
2、不管几度音程,先记数量少的,然后被7减去就是相反的。比如:二度音程,基本音级有两个小二度,就有5个大二度。三度音程,有三个大三度,肯定就有四个小三度。 p: o" K$ {0 R& F2 K3 Z$ U
3、用转位的办法,只要记熟1——4度音程,就会知道5——8度。从纯一度开始每一种音程记一个,其它一样名称的以它对照,如:纯四度,记一个1—4 ,让构成或识别纯四度时用1—4来比较。
0 }5 V0 X$ h/ |2 g3 G: C& F4、识别和构成音程时利用狭音程识别和构成广音程。如:给了的音程为广音程,先转位,后识别。让向上构成一个广音程,先向下构成一个狭音程,在转位。
0 t9 M7 v- i, r7 b作业:练习十三 6 V# h2 Q, Q6 P& E) ?
第十七讲 三和弦与七和弦 8 }6 W# m) a( L. V1 s/ K
教学目的: 为以后的课程大好基础 # @9 [; n( {5 H" P9 H: @9 C/ z
主要内容: 四种三和弦。四种七和弦的原位和弦。 # h; ]7 e$ k4 f$ w2 n+ J% N( E
要 求: 全部熟练掌握。
9 ]) a& p# E% I" X5 R4 \7 \教学步骤: 3 Z2 [ J6 i) M [% T
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讲为关于和弦的知识。共四讲。和弦在基本乐理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和后面的内容有着直接关系。特别是以后学习《和声学》的基础,所以这一内容不可忽视。这四讲的重点是各种和弦的结构,识别与构成。和弦是由音程构成,因此,进一步熟练音程是准确识别、判断,构成和弦的基础和前提。而熟练原位和弦机构又是识别与构成转位的基础。
+ c# G1 P) N7 B2 D6 t一、什么是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以上的音的结合叫“和弦”。(也有非三度的)例1
# Y& b; z2 X2 h8 a( j+ u3 g二、三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三个音程构成的和弦叫三和弦。三和弦中的三个音程下面的叫根音,中间的叫三音,上面的叫五音,可以用 1、3、5标记。三和弦有四种类型: 3 e& A/ r; [9 n P* l* ?# g
1、大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为大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纯五度。 : S5 F, O u/ H# P6 K+ l" I
2、小三和弦。根音到为三音为小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大三度,根音到五音为纯五度。 # j7 ^4 x( ]- S, F
3、增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为大三度,三音到五音也是大三度,根音到五音是增五度。
$ h2 a: C t$ C- V9 A9 j, _4、减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为小三度,三音到五音也是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减五度。四种三和弦: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都是协和和弦,因为构成两种和弦的所有音程都是协和音程。增三和弦与减三和弦都是不协和和弦,因为它们中包含了增五度和减五度音程。从三和弦的色彩来看,大三和弦比较明亮,小三和弦比较暗淡,增三和弦具有向外扩张的特性,减三和弦具有向内紧缩的特性。在音乐中,使用较多的是大、小三和弦,增、减三和弦一般较少应用。 . z: s- U' E1 T0 p) @
三、七和弦。按照三度音程关系叠置起来的四个音所构成的和弦叫“七和弦”。七和弦的四个音为根音、三音、五音、七音。标记1、3、5、7。
}) p- I. n6 G$ B% j' C9 r常用的七和弦有四种: * u+ Q/ U: m5 C( m3 R
1、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加上根音上方小七度(五音到七音为小三度)。
! I3 G) U/ y& W* T: h2、小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加上根音上方小七度(五音到七音为小三度),也叫小七和弦。
! e1 M3 P7 b; g. X- ?. `, ]3、减小七和弦。减三和弦加上根音上方小七度(五音到七音为大三度),也叫半减七和弦。 . t& @: U f% b. A9 L( x7 b, H: Q
4、减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加上根音上方减七度(五音到七音为小三度),也叫减七和弦。
) W& j* o4 f, V0 ?* M' B, D/ f) l. h7 T七和弦都属于不协和和弦,具有紧张、尖锐的特点,但也会给音乐发展带来动力。 * k7 Z2 O7 k4 ]* g% d
除了上面讲的四种七和弦外,而有很少用的大大七、小大七、增大七和弦。 2 q( s3 `2 Y% w0 v
作业:练习 14 7 C& A8 F. ^8 w5 Y( S! X
第十八讲 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
3 P5 }9 k) i$ t8 s) I# N3 \教学目的: 分清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根音与低音的关系。 : H- j1 `; V8 n7 E; |! p( y; H
主要内容: 一、原位和弦。二、转位和弦。三、等和弦。 2 L4 K( Z. f) L
重 点: 转位和弦
$ X" y$ x" p) j5 O教学步骤:
: X1 W* T/ u, z一、原位和弦:以和弦的根音作低音叫“原位和弦”。
' |3 [3 ^) A! {) a7 y“低音”就是和弦的最低音,低声部。与根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当和弦是原位和弦时,根音就处于低音位置而不能把根音叫做低音。原位和弦的和弦音都是按三度音程排列的,以上讲的三和弦、七和弦都是原位和弦。
' B$ t F' F% t {( z4 J& \' M" h二、转位和弦:以三音、五音、七音作低音的和弦叫“转位和弦”。和弦无论做什么转位,和弦音的名称都不会改变只是处的位置会改变。
( d6 ~; e- I( b5 ~; R* L1、三和弦的转位:三和弦有三个和弦音,根音、三音、五音。因此除根音在低音位置外,三音和五音也可以处于低音位置(低声部),以三音或五音作为低音的三和弦叫三和弦的转位,也叫转位三和弦。有两种:
) k+ L1 j2 h9 G% F, u k(1)以三和弦的三音作低音,叫三和弦的第一转位。转位后,低音(三音)与根音成六度关系,所以叫“六和弦”用“6”标记。例3 ) c& w& H. r5 C# t1 ~3 ^
(2)以三和弦的五音作低音,叫三和弦的第二转位。转位后,低音(五音)与根音成四度关系,与三音成六度关系所以也叫四六和弦,标记“ 4 6 ”。例4 . h5 v4 ^, w- t
2、七和弦的转位:七和弦有四个和弦音,一根音为低音时叫原位七和弦。以三音、五音、七音为低音时叫转位七和弦,所以七和弦有三种转位。
! r5 f; V) E* ~6 E& O9 i5 S(1)以七和弦的三音作低音叫第一转位。转位后,低音(三音)与根音成六度的关系、与七音成五度关系,所以也叫“五六和弦”,标记“ 5 6 ”。例5 (2)以七和弦的五音作低音叫第二转位。转位后,低音(五音)与根音成四度关系,与七音成三度关系,所以也叫“三四和弦”,标记“ 3 4 ”。例6 (3)以七和弦的七音作低音叫第三转位。转位后,低音(七音)与根音成二度关系,所以也叫“二和弦”,标记“2”。例6
5 F" r$ U8 {+ R7 d: v! o, `三、等和弦。两个和弦孤立听时,音响效果是完全一样,但在音乐中的写法和意义不同,这样的和弦叫"等和弦"有两类:
. {0 Y( E% n* Z G7 {1、和弦中的音不因等音变化而改变和弦结构,和弦结构相同,原位变原位,转位变转位。
! H1 W9 g* ] v; X2、和弦结构不同,原位变转位,转位变原位。 但不管哪一类和弦的本质不变,如大三或者原位或者转位。例 18-8
: z, b9 [- a. _5 Q) |作业:练习 15 8 M. @, m, s$ w+ i! @) c
第十九、二十讲 怎样识别和构成和弦 $ B) F5 I8 I3 A- S5 [0 l7 [
教学目的: 更进一步熟练掌握和构成、识别各种三和弦、七和弦。 ) R2 n7 M+ {! ~1 Q2 p- o- T F0 M
主要内容: 怎样构成和识别各种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原位及其转位。
5 `+ I. _7 v. p重 点: 各种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
# Q! C0 }. D$ [6 n教学步骤:
1 f- s6 B2 ] o* F要熟练掌握各种和弦,首先必须遵守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来。 6 @3 O: w# X" r
一、握各种和弦,必须先熟练音程,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 g, @. l1 t! ?二、要掌握转位和弦,必须先熟练原位和弦。
: \1 `4 D; A/ _! Q4 U三、要掌握原位和弦,必须先熟练各种和弦的音程结构。 8 B/ C& V1 n( x6 a
1、识别和构成三和弦。
3 j6 L* \5 r2 O: O* O% _7 U% @我们讲过四种三和弦,大三、小三、增三、减三。四种原位三和弦的结构比较记,比较复杂的就是转位。要掌握转位,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分清低音和根音的意义。就是说和弦中的根音、三音、五音是固定不变的,不管把它们转位转到哪个位置,它们的名称仍然不会改变,而低音的概念是,根音在最下面,根音就是低音,这时的和弦是原位和弦;三音在最下面,三音就是低音,这时的和弦是第一转位,“6”和弦;五音在最下面,五音就是低音,这时的和弦是第二转位,“4 6”和弦。那么我们一一分析四种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的结构。
e( R5 P& F5 [' N9 B! w% @- P; \(1)大三和弦:原位 根音是低音
3 y" r9 \ q+ ~) H ]( E' C第一转位 三音是低音
* Q) O' Q- |7 h/ W; c! ]第二转位 五音是低音
: K" G# t5 ]0 g2 u# M2 ^(2)小三和弦:原位 根音是低音 : r, L* O$ R4 b5 @( g( |
第一转位 三音是低音 ' b0 e8 V$ n0 l4 h
第二转位 五音是低音
* T$ n" x% l9 x' P% D(3)增三和弦:原位 根音是低音
* x3 V6 C" ]+ w& ^2 D9 @0 H: K# E第一转位 三音是低音
- K& k9 |5 n1 F6 \$ D+ L第二转位 五音是低音 0 p/ h1 t L( _; d. }5 z0 b6 @
(4)减三和弦:原位 根音是低音
9 O2 i* d! I1 q6 D2 \6 D第一转位 三音是低音
7 H3 h( w. t2 X第二转位 五音是低音
$ b8 V* y" h& D* X9 t& j那么假如给你任何一个音做和弦的低音,你首先得看让你构成什么和弦,是原位和弦还是六和弦或是四六和弦,如果是原位,这个低音就是根音,如果六和弦,这个低音就是三音,如果四六和弦,这个低音就是五音,那么这三种和弦的原位是不一样的。 6和弦、 4 6 和弦都有一个四度音程,而且四度下方音是五音,上方音是根音。2、识别和构成七和弦。 常用的七和弦也是我们讲过的四种,大小七、小小七、减小七、减减七。 那么要构成各种七和弦和三和弦一样,首先要看给你的条件,其次是各种七和弦的音程结构。如以 C为根音构成任意七和弦,C为三音,C为五音,C为七音所要构成的七和弦都是不一样的。分解和三和弦一样,必须搞清低音的意义。低音和根音、三音、五音、七音的关系。 七和弦的原位时,根音的低音, 5 6 和弦三音是低音, 3 4 和弦五音是低音, 2和弦七音是低音。 1 H; u. O+ M" |/ @
(1)大小七和弦:原位 根音是低音 $ ~9 P# X# s' u* ]9 a
第一转位 三音是低音 % L" P0 q' m4 V; ~# ~; w
第二转位 五音是低音
: w; e6 k/ N' l6 Q第三转位 七音是低音
- b4 L/ P8 f5 }& S8 o- G) U0 y r(2)小小七和弦:原位 根音是低音
, X; z3 z7 D* D1 y' n第一转位 三音是低音
3 D" z3 l8 i0 \9 Q X) R6 Z4 }第二转位 五音是低音 8 _+ A- o* \: f1 ~8 q1 }8 q
第三转位 七音是低音 9 U$ I$ D/ W C; L4 I' k
(3)减小七和弦:原位 根音是低音
: V8 Z: g" z! Z' W6 b; h第一转位 三音是低音 % l: c) l" \3 r
第二转位 五音是低音 2 {* D7 j, Z: s: j
第三转位 七音是低音
. E$ {8 Z5 b3 X% |, m! z8 \(4)减减七和弦:原位 根音是低音 : ?; D& m: a+ I: R
第一转位 三音是低音
& t9 M& ]# Q8 O第二转位 五音是低音 ; D% A- Z. [2 m$ a; J
第三转位 七音是低音
4 i0 ]& x5 ^$ q假如给你任意一个音作低音,如 D作低音,构成原位小小七和弦D就是根音。构成小小七 5 6 ,D就是三音。构成小小七3 4 ,D就是五音。构成小小七2,D就是七音。把它们做各种转位就对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七和弦的转位中都有一个二速音程,下面是七音,上面是根音。 5 6 和弦二度在上面, 3 4和弦二度在中间, 2和弦二度在下面。
6 F1 T$ r2 t' L根据以上三和弦和七和弦的分析,我们可以总体识别和构成各种和弦的一些规律。
8 o0 C; b, |$ y% J% A1、要注意低音的意思,它和其它和弦音的关系,特别是与根音的关系。 识别和弦的关键的一条:找根音,排原位。转为和弦找根音的方法:(1)三和弦找四度,四度中上方音为根音,下方音为五音。第一转位6四度在上面。第二转位 4 6 四度在下面(2)七和弦找二度,二度中上方音为根音,下方音为七音,第一转位 5 6 二度在上面。第二转位 3 4 二度在中间,第三转位2二度在下面。 作业:练习 16、17
) D) o5 H2 J7 P# ~. C% D b- U) j+ o& {, c- C6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