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音乐的整个过程 :
' l0 r# U9 U8 a8 j: m
9 k4 Z2 P# ?4 B第一阶段---作曲部分: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曲式学-->作词法-->作曲法.
' v4 y: R5 ^8 x2 n( v5 p2 Y
0 P, h9 I _' B' r 第二阶段---配器编曲部分: 和声学及其对位-->配器法及其对位-->复调及其对位-->织体布局; d- q1 J& `9 P) J# \
8 f! U; N" a6 [; R- @+ O# [
对织体的解释:7 \, G* }7 w, y% X/ L$ b1 x
2 S# U2 _1 M# G时间上的形式称为"曲式"(music form),这是音乐专用术语之一。另一种结构是"空间"性的。音乐是不可见的,是纯属听觉的,这"空间"怎么来感受呢?实际上,这是借用了视觉印象中的概念,同时它也可以在乐谱上直观地看到。在听觉上,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听到的音响有多少个层次,这些层次的关系是怎样的。比如你可以在几十秒之内(假如高度熟练的话,只要几秒钟)就能分辨出此时的音响是单一的旋律线条,还是在旋律下方添加了和声背景的支撑,或是有好几条不同的旋律交错、重叠……这种"空间"结构在音乐中也有个专门术语--织体。唱的是同一条旋律,听上去是单线条的。这种音乐结构称作"单声织体"。“多声织体”的数个声部有多种结合方式,有时是一条旋律加上和声伴奏,有时则各个声部都是具有个性和独立意义的旋律。
2 O1 }( Q# {; ?9 ^' v R1 O# u9 ?5 q6 p/ S$ T" `( i K: t1 S
1、单声织体--只有一条单旋律。: m/ _4 N7 [+ J; y3 P9 `( ?! U4 \8 Y
$ Q" @5 t1 Y' ~: ]- k0 S2、复调织体--对比式复调,由两条或两条以上不同的旋律叠置而成。模仿式复调,同一条旋律在不同声部以一、两拍的差距先后追逐出现。, Y! B; J* E- P1 ]6 k% u
6 }2 J, [" f, u* v% b& K P) U1 m3、和声织体--一条主旋律加上和声陪衬。复调织体与和声织体这两类常常会综合在一起,即又有和声,又有多线条的旋律,构成"混合织体"。6 G% L) \' V) v
& c2 u/ D- F X3 q+ @) C5 k ) T1 V9 [1 G3 ]5 ^2 w
. u- k! t+ v, W$ [3 p# N& ~+ ~复调,就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各自独立的旋律构成的音乐形式。这里以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Bartok)的一首小提琴二重奏为例,两把小提琴各有一条旋律,合在一起又是个和谐的整体。
) W' s3 b1 y! y2 ~6 v9 X3 U# Z& O3 ^8 k6 i9 `
复调音乐本身包含两大类型:对比式复调和模仿式复调。不论是几个声部的,都可以根据这两种类型来划分。 o4 l: d1 n5 `
对比式复调是指两条或更多的交织、重叠在一起的旋律,它们是各不相同的。这种由不同旋律构成的复调,称作对比式复调。另一种类型叫做模仿式复调,它的特点是两个或三个声部旋律相同,只是因为在节奏上稍稍错开,构成了互相交错的复调关系。因为这节奏上的错开,我们听到的就不再是一个线条而是两个或三个线条了。
4 t! Y! b. F7 D: Q/ z5 I和声织体,它有一个地位突出的旋律,可以称之为主旋律,一组和声为这条旋律作伴奏。离开了和声伴奏,那条旋律就成了单声织体,而离开了主旋律,那和声伴奏便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它是从属地位的,它的"灵魂"在旋律那里。
3 I! `% m# C6 H) ^5 r
1 h5 N* M* O1 C 第三阶段---MIDI制作: 音频制作,录音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