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记者从重庆市科协获悉,在近日闭幕的我国第十五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上,巴蜀中学高三学生许登钦凭借“让话筒远离啸叫”的科研项目,荣膺“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并获10万元奖学金,全国获此殊荣的仅三人,这也是重庆选手首次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称号。另外巴蜀中学学生苏星宇,南开中学学生黄小可也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二、三等奖。
! _! R% ~8 L6 `; A2 R研发装置让话筒远离啸叫 自学大学课程一年# V' h; i. J- g. b
说起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装置,许登钦告诉记者,在高中一次公开课上,他和同学正在认真听课,一阵尖锐的话筒啸叫扰乱了课堂。在此后,他就对啸叫的成因产生了融后的兴趣,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啸叫的检测和消除一直是当今音响行业的关注热点。于是,他找到学校的技术老师,通过反复沟通,探讨后确定了最后课题。
: N* T3 [: F8 F$ m- v0 Y# O想要完成这个课题,现有的知识并不能实现,许登钦必须自学。“高一的寒假,我就开始正式学习硬件、软件的理论知识,还自己找来了大学中相应的电子工程方面的课本自学。还走进了重庆理工大学的实验室,进行试验。”许登钦说,“为了不耽误平时的高中课程,我都是利用周末、寒暑假的时间学习新知识、做实验等,遇到不懂得就网上查资料或者问导师。在高二的寒假完成了所有的装置设计和相关论文。”, W1 a, R3 c& |7 h/ F- I5 d, y
记者看到,许登钦的这套装置看上去很简陋,只有一个小盒子和电路芯片等 。“现有的啸叫抑制技术如调相法、陷波法等都有各自的不足。因此,我提出了新的方法,采用时间抽选奇偶分解快速傅里叶变换法进行频谱分析,找到当前功率最大的频率成分,并根据啸叫信号找到频率。然后通过FTR数字滤波器来抑制啸叫。”许登钦说。" \5 a" M# s$ f |" D
指导老师张荣庆说,徐登钦这个发明,不仅可以用在会议室、KTV等场所,还可以用在老人的助听器上,应用范围很广。“目前也有公司在和我们进行联系,想让这套装置进行转换。如果能转坏为更小的芯片,那么市场运用价值非常大。”
" ^+ e# w; D+ K$ f
! V" T# ?) h: ?4 C+ x除了自己研发装置,许登钦平时的成绩也没有落下。“我最好的科目就是理综,总成绩也考过全年级前十。”许登钦自豪的说,“当然,做实验肯定会影响成绩,尤其是出去参加比赛,一去就耽误一个星期的时间,回来后就要恶补。比如今年,我就要让全部时间投入到高考复习中去。但是这些新知识并非没有作用,它让我有更广的知识面,同时也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8 @8 S% j" D9 Q在和记者的交谈中,许登钦一直非常自信、从容。“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除了学习,我的业余爱好也有很多,围棋是业余四段,书法也获得过国际银奖。这些也为我现在努力的目标打下了基础。”许登钦说。+ W% D# | e# m/ @8 \' O. o( P
许登钦对自己未来的规划非常明确。“参加这次 明天小小科学家 获奖,更坚定了我想要从事科研的决心。明年的高考,我的目标就是清华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并且还要努力,往硕士博士冲击。”许登钦说,“我认为成为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就是矢志不渝的追求,也需要好奇心、洞察力,以及严谨性,同时还需要投入热情。我也会继续朝着这些方面努力。”4 ^7 u% ^+ f# g, G+ M
高中生自研新方法:成功解决话筒啸叫声
& ]$ s$ x7 R+ F3 ^; `0 m! s+ d
+ A2 u. q3 {( T2 e& E0 z4 M& j' @! k+ v
本届(第15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香港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举办,全国共有719名学生申报,594入围初评,最后只有100名高中生参加决赛。. \( N ^. d) I1 c2 A
活动创立于2000年,旨在选拔和奖励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为我国创新性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后备力量。活动接受符合条件的高中学生自由申报,评审透过学生的个人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现具有科学潜质的优秀学生,并资助他们进入大学后继续开展科学研究,鼓励他们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