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机发烧' e5 _: W K' x/ t w' |+ ?8 ?
/ M& t. N( V# }' ^一、 盲目攀比
1 {/ a3 Z( S# p$ A( d" V不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一味追求高档。好多朋友也买了HD600,够档次吧,不过是插在电脑和随身听上,能发挥HD600的几成实力?其实光有高档耳机就够了吗?高档耳机需配高级台机、耳房、发烧唱片,买得起马就要配得起鞍,起点高了,以后的痛苦由此而生。所以初烧或经济实力有限的朋友,可先从入门耳机入手,比如先买个DT231、K66等耳机听着,如果不满意,然后跳过中档直接进入高档,这样损失比较少,也可以体会到升级的乐趣。5 C, Z) R5 p' ]) H0 {# F! H
二、 盲目跟风
4 ~* w, H# T( `; u% [+ X$ t, L有道是大虾红旗一挥众小虾没头没脑的跟。象KSC35、DT231、SR60/80、M1、K501、DT831/931、HD580/600、ER4/6等都是好耳机,受到推荐无可厚非,但是每个耳机都有自己优缺点,适合别人不一定适合自己。鞋合不合脚自己清楚,没有条件试听就要多看多问,不能冲动,今天买了明天卖。
8 n) _' @' _2 g0 a三、 胡乱搭配
! \$ I/ d; P) Y3 K) v0 I有的朋友想当然,认为买个高档的耳机随便插在随身听、声卡上就行了,不过总是听不到网上某些人所说的效果,于是比较郁闷且恨恨然。音乐的播放是一个系统,有一个环节不同,效果就不会相同。人家给耳机配的可是台机加二房,前端器材不一样,效果当然没有可比性。* |/ P+ \, i `1 k/ [% S
四、 只选贵的' s0 i% z- o* }3 n5 l5 Q
贵当然有贵的道理,但价格不一定与使用价值相符,有的耳机把成本都化到外观上了。有的不一定符合自己的听音习惯,比如有些人就认为HD580不如KSC35好听。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取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N* M5 g9 B- v B3 v4 v9 o9 ?* A
五、 频繁升级5 E1 c! T9 f4 M4 r# {2 e% d
有的朋友买耳机没有几天就想换耳机升级,煲耳机有没有道理暂且不说,但对耳机的了解、接受、熟悉需要过程、时间。正如对人的了解,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时间。有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耳机也是如此,蜻蜓点水听几次,是不会对耳机有全面了解的。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优缺点都清楚了,再根据情况决定。
. y7 O0 @7 y4 t5 D) {六、 胡乱指点
/ J& G) P, G. Q1 ~$ a* w. N有的人把自己喜欢的耳机捧上天,不喜欢的贬到地。有的人不过在哪儿试听了几耳朵就大发评论。其实每个耳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及存在价值,适合自己不一定适合别人。指点错了可是要挨砖头的。比如SR60说好的不少,说差的也不是没有。
9 [2 E, @7 y) v6 n! }6 d1 _七、 本末倒置
' \# K* n& g5 ^0 r0 F耳机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炫耀?收藏?满足占有欲?有人把耳机买回家,各种试音碟试一遍,听听试音碟中火车轰鸣声、玻璃破碎声。分析耳机头头是道,耳机优缺点清清楚楚,对耳机的缺点更是耿耿入怀,老是琢磨着换耳机、升级。耳机不仅是用来听音的,更是用来听乐的。如果仅是听音最高级的耳机听出的玻璃破碎声,也不如你现场摔一个瓶子来的真实。有了乐你才会乐,烦恼都是自找的,忘记耳机的缺点投入到音乐中,音乐能带给我们更多快乐,欣赏音乐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5 t2 a1 E. W; D: @0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