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64|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现场扩声的反馈抑制

[复制链接]

1127

积分

2

听众

1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127
发表于 2008-7-10 13: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多数调音从业人员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在扩声现场出现声反馈的危害性,它不仅严重影响扩声质量与现场氛围,还极有可能对音响设备造成损害,甚至在某些极为重要的场合因出现持续啸叫会被定为责任事故。扩声现场啸叫的产生通常都离不开以下几个相关因素:不良的建声条件、不准确的音箱摆位、不合理的系统配置、不规范的调校控制、不灵活的应对措施等。实际工作时,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都会促发啸叫。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国内对于声反馈的抑制已有不少解决方案与相关配套产品,但由于各扩声现场声学条件的差异,以及音响设备档次和使用需求的不同,以至于一些音响从业人员在具体方案配置与现场扩声技法运用时还存在一些误区,在处理方法上不能准确地把握关键要点,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声反馈的产生。下面就从实践运用出发,浅析几种啸叫的主要原因及对应的调控处理方法。
1  声场校正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设备配置较为合理,但没有经过规范的声学设计及处理的场所。在实际工作中,音响调控人员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设备配置并不差而且也进行了反复的通道调试,但还是出现啸叫及音质劣化的现象,这就说明扩声现场的声场条件有问题。想在短时间内提升扩声品质,只能在系统调校上深挖潜力,以尽量修补声场缺陷。针对类似情况,通常用频谱测试仪或测试软件配合专业测试传声器对系统主均衡器(最好是2x31段图示均衡器或数字音频处理器内置的图示均衡器模块)进行调整,通过对其滑动电位器的衰减或提升以尽量使频谱仪的频率显示处在平直状态。具体步骤为:将所有周边置于直通状态再开启功放;将调音台主输出MASTER推子置于0 dB处,在分路通道接八PINK粉红测试信号并慢慢推起;再选用频谱仪和测试传声器,相近功能的台式/手持/软件等工具有许多,可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台式如KT的DN6000,手持如PHONIC的PAA3/6、Nti的MLl,软件如SMARTLIVE. PAS、SYSTUNE. EASERA等),但前提条件是方便快捷。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软件测试时,首先要对声压级进行校正,这样会对声反馈临界值把握得更精准,以利于后续的现场调控。调试正式开始前,将系统中除均衡器外的其余周边都置于直通状态,此时的均衡器上各频点电位器都处在正中间位置;再馈入PINK粉红测试信号,声压大小略大于正常会议及演唱声压标准。先用测试传声器测量单边音箱,调整均衡器对应通道上各频点电位器,使测试设备的RTA频谱图形在1/3倍频程状态下尽量平直。在离音箱不同位置调节音量,取其中间值即可,待多处音箱都独自调整完毕后则可一起开启,对照测试设备的RTA频谱图形适当微调均衡器就可以了。
如果系统配置的是数字调音台或处理器,在测试中最好选择更高阶倍频程(如图1)。利用数字设备的多个参量均衡器来对有害的各窄带频点进行精确陷波,由于采用的是极窄带陷波,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将邻近无害频率也一并滤抑,将啸叫抑制过程中对扩声音质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此步骤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系统在此声场的使用中会产生的频率峰值,因其是扩声现场出现反馈的首要诱因,此步骤对后续的系统调整和人声及乐器调校有着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

20130314151653_0940.jpg
图1  1/2倍频程状态下的RTA图谱


2  器材设定法
对于像戏曲、话剧类演出或会议系统来讲,语音信号稳定清晰的传送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控制好现场人声音量及音质的前提下,做好现场扩声的反馈抑制是最重要的操作前提,优选的方案是在系统中加入反馈抑制器。通常会议传声器都是采取相对固定的位置摆放方式,偶尔也会使用移动便携的无线传声器,如在较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用于记者提问的无线传声器,那么,在作反馈抑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固定频率反馈点和动态突发反馈点都要考虑周全,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现场扩声稳妥有效。特别是在戏曲及语言类的表演中,演员多会采用领夹式传声器且处于随机走动状态,稍有不慎就会给扩声现场调控人员带来麻烦。在作调校时,首先确定领夹式传声器或会议室最多同时开启的传声器数目,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反馈抑制器配置好动静态滤波器数量并设定在自动抑制状态,将其插入传声器编组通道。对应各传声器在演出及会议场地中的实际布局情况,首选最靠近音箱位置的传声器依次将它们打开,在调音台上将所有现场需使用的传声器编为一组,在主输出为0 dB的前提下慢慢提升传声器编组的音量。如调音台无编组输出则需同时将多路传声器通道同时等量推起即可,当到达一定音量时啸叫声就可能会产生,轻轻地控制住推子让啸叫声稳定在临界点,此时,反馈抑制器将会自动陷波啸叫频点,待所有滤波器自动设定完成即可,也就是说多个反馈频率点的陷波抑制成功。在系统中没有配置反馈抑制器的情况下也可用均衡器替代法,将31段均衡器用插入的方式联接到传声器编组通道并将所有电位器设置在0 dB即不补偿状态,同样在主输出为0 dB的状态下轻轻推起传声器编组通道推子直至啸叫的出现,此时就需要依次调整均衡电位器来处理。而且要逐个点慢慢下拉,如反馈声依旧,则复位此频点依次衰减下一个频点,直至啸叫声消失;然后再提升一点传声器的音量,待啸叫出现后将其抑制,如此往复直至所有传声器的音量满足演出及会议要求即可。当然,传声器音量最好能略大于演出及会议实际音量需要,这样扩声会更为可靠。最后,还需对传声器通道的均衡进行适当调整,尽量以戏曲演唱、发言者的声音清晰自然为准。有日寸可能在对多支传声器音色调校后又会有新的啸叫点出现,那么,只需对31段均衡器作一点微调即可将其抑除。
3  现场调控法
这类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例如有些小型的会议扩声系统由于经费或其他原因甚至没有配置前述的3l段均衡器或数字音频设备,此时较为实际的做法是根据场地及设备的实际情况从现场调控上下功夫,克服现场的相关不利因素,将系统的潜能发挥到最佳状态。那么,这类调控方法和前面提到的两种方法是有密切关联的,只不过前两种方法的运用,需要在演出或会议前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完成;现在强调的是:在现场活动已经开始的情况下,如何对系统突发反馈进行实时快速的应急处理。最为实用的现场调控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
3.1 声压控制法
在扩声时,当现场音量大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啸叫,适当地降低音量反馈可自行消失,对付这种问题,首先要推判出现场反馈的临界最大声级值,在操作中以不超过其为根本原则。在扩声现场出现反馈最大的危害是:(1)破坏现场音效;(2)损坏音频设备。所以,如果以牺牲一部分现场声压级来换取现场音效还是很值得的,这点对人声传声器和台口返听音量的调整处理尤为明显。当然,如果扩声系统还有富余的功率通道和音箱设备也是非常有用的,通过针对性的整合调配,可以增加临时补声点,从而满足声场均匀度的需要;合理并均衡分配各扩声音箱的声压级,从而避免距离传声器较近的音箱声压过大而造成的声反馈。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对于扩声厅堂声压级的标准并不能生搬硬套地执行,它需要从音响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并根据不同的扩声形式区分对待。如在语音会议类扩声模式下更应该将声压级尽量控制在合理水平(70 dB- 80 dB),避免过度的提升,这样不仅有助于抑制声反馈,更可缓解长时间扩声状态下的双耳听觉疲劳。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127

积分

2

听众

1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12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9: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3.2 实时分配法
在音量调控方面,还有一个和声压调控有关的概念,即如果衰减其他次要多路传声器通道的电平,可以换取对所需主要传声器通道音量的提升。形象地说,就是在系统传声增益恒定的情况下,只能将可用的传声增益尽量分配给最主要的传声器,其他暂不发声的传声器通道可尽量接近关闭状态,甚至有时需要在多人讨论发言及对唱合声的复杂情况下快速地将多支传声器灵活切换,以保证会议及演出的顺利进行。当然这对现场调音人员的临场反应预判和其对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力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否则,容易造成发言者话语截头去尾的情况,但此方法确实是在恶劣的扩声环境下比较有效的应变调控手段。
4  听音训练法
作为专业的音响从业人员,除了基本的设备操作技能,还应需具备一定的听音辨识能力。啸叫在完全扩大爆发前通常会有短暂的啸叫临界音出现,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判断出啸叫频率的大致范围(高、中、低频段)对于作出快速对应调整是非常有用的。就以31段均衡器为例,想在31个电位器上逐个衰减查找啸叫频点是需要时间的。但如果凭听感能预估出大致的反馈频率范围,则可大大节省调整时间,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完成对啸叫的衰减抑制。虽然练就好的频率听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但如果经常结合各类扩声设备并采用循序渐进的强化训练方法,是有可能达到又快又准的实战技能目标的。
20130314152144_4090.jpg
图2  声反馈辩听训练软件

由于模拟音频系统与数字音频系统(如数字调音台、数字音频处理器等)的操作流程原理是大体一致的,因而以上的各种声反馈抑制方法对于模拟及数字音频系统都适用,操作者在针对不同系统时根据实际情况作灵活转换即可。当然还必须对可能导致扩声现场啸叫的前期步骤进行合理的改进与完善,如音箱的吊挂与摆位、传声器的选型与朝向、通道增益的调校与设定、反射面的布局与调整等等,这些都是产生啸叫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因,需要相关人员逐一核检与把控。
实践经验与成功案例已经证明,只要掌握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并具备快速灵活的应对方案,是完全能够杜绝声反馈现象的。事实上,在音频系统工程及现场扩声中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系统噪声、机壳带电、声场混浊、传声器跑频及音质劣化等问题,面对这些具体问题,如何快速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才是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的文化市场大繁荣催生着各类扩声场所硬件设施的设计创新与品质升级,软件应用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也应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提高,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去使用好、管理好相关设备以适应行业发展新需要,通过软硬件整体的融合提升来持续推动行业向着更高水准迈进。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8 12:49 , Processed in 0.041342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