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客观测试指标和主观判断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不同人之间的判断又常出现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一个大家公认的事实。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关于主观认识、听音环境、听觉系统以及音乐特点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是否有什么评价指标或规范可以遵循呢?
+ j6 i8 V% H/ c下面,“美丽华吸音板”再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关于室内声学设计中的主观评价指标:
7 E# _# r# Z0 i5 V2 p! w
q9 d# ~) s+ [3 G: w* w2 c一、无明显声学缺陷$ i, R. {2 z- T# R( K- f
如果房间体形(尺寸)不合理、声反射(吸声)布置不合理,则容易出现一些声学缺陷,会严重影响听音质量,如回声、颤动回声、声染色、声聚焦、声遮挡等。5 x0 f) G8 ]4 p0 h: e4 t- f
|7 T0 x. @" y
9 v3 ]* b( J( b$ C( t+ s* x* d- v" g% X# B# E- D. i0 `. z
回声:
) a/ S3 ^* [" `% {0 K/ b在室内,当声源发出一个声音后,人们首先听到的是直达声,然后陆续听到经过各界面的反射声。一般认为在直达声后约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可以加强直达声,而在50ms以后到达的反射声,则不会加强直达声。如果反射声到达的时间间隔较长且其强度又比较突出,则会形成回声的感觉。回声感觉会妨碍语言和音乐的良好听闻,因而需要加以控制。( P2 d2 P" e5 j% {$ a
' [2 ~5 ?0 q, m颤动回声:$ o1 n' F% p& A( @ I
声源在两个平行界面或一平面与一凹面之间发生反射,界面之间距离大于一定长度时,所形成的一系列回声。- k) d5 D1 o u" w, E! g7 q
C: c2 M( Z$ c) |, U7 x2 E
( |2 r6 I0 |4 \# B4 ]
* e+ X6 e6 q9 B一对硬质的平行墙面或硬质的顶棚与地面,经常会产生颤动回声。如击掌或脚步声等单个脉冲声会产生多重回声,听起来音调很特别,类似于“噗噗噗”或“啵啵啵”。这种回声包含多次重复。 ~) ]7 ^8 E- G* N0 ?
处理方法:合理布置室内不同的吸声特性的装修材料。应避免光滑平整的反射表面,最好采用不规则的或凸的表面,使声音漫反射,均匀分布于听音。
- f' E3 R+ O ]" q. z7 A: h1 k: a$ J9 R, O9 a
声染色:. h* f! C% S, E3 s+ j. d
由于室内频率响应的变化,使原始声音信号被赋予外加的音色特点(使原有信号频谱有了某种改变)。容积小的视听空间,本体频率在低频端分布不够密集连续,因此在低频段易产生“共振”的音染现象。例如,计算一个尺寸为7mx7mx7m的矩形房间的轴向共振频率时,均为24Hz,这时,就会出现共振频率重叠现象,这就是共振频率的简并。
5 X1 g y) t' O) I
3 p# D+ |1 D! o) \: B9 f; T. J
9 \; X! l G7 b" L
# V3 |: K' j, G6 Y1 {( `* ?在出现简并的共振频率上,那些与共振频率相当的声音将被大大加强,这会造成频率的畸变,使人们感到声音失真,产生声染色。为了克服这种现象,就要选择合适房间尺寸、比例和形状,并进行室内表面处理。4 [5 _! w$ a3 w2 S, B. J
, e: }$ U, ~* w9 h- ~2 m* q
声聚焦:9 C- v, O% G9 C$ F( u" G8 H u
凹曲面对声波形成集中反射的现象,它使声能集中于某一点或某一区域致使声音过响,而其他区域则声音过低。
0 z2 U1 k: t) F& _. J
+ L" D: ]; V0 \7 ~
# B8 d6 Z- _9 n: C; i: J
7 }- } P1 z, T3 s4 f# W1 P处理方法:应避免凹的表面形状。如果美学上需要凹型的反射面,最好先做吸声或扩散材料(按照需要)之后再在这些材料上做凹形表面的透声的视觉面层。或者改变凹曲面造型,并做好吸声、扩散处理。
9 V( h( ~* x- Z, D# E/ u6 h+ g2 A. h% @4 N" P; N5 |: O4 B3 L
二、精准的音色还原
8 n, o5 c* I/ a2 h房间不同频率的混响会对音色到的还原产生影响,理想的音色还原是房间各个频率上的混响时间相同。因此精准的音色还原要求房间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尽可能保证平直。在声学材料布置时,应注意高、中、低频吸声材料用量的控制。
2 X) G$ }, j) t4 H
% ?- T. c2 e+ n例如,节目源为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合奏,小提琴以高频为主,大提琴以中频为主,那么房间为小提琴提供的混响感与为大提琴提供的混响感应是一致的,不应改变其频率特性,使得小提琴或大提琴的声音听起来“变了味”;声音的频率特性,形成了人对音色的主观感受,就像人对光谱颜色的主观感觉一样。
$ P7 T) X- U5 b3 Y5 k' T5 ~- Z z, o1 U
三、均衡的音色4 C* c C/ v! P7 z# M
人在房间内听到的声音是经过房间各个界面多次反射和散射后的叠加,由于声音是一种波,反射、散射、叠加等均会影响波动的振幅和相位。
5 `* b1 N. F+ f" ?影响均衡的音色最重要的因素是房间的频响曲线,只有房间对每个频率的声波波动的振幅和相位的影响是均衡一致的,才能将声源本身的频率分量真实地传递到人耳。在声学设计时,应注重室内声场的扩散处理。# O: o9 w) h- g, |. D+ h# H
0 |+ e+ Y, M5 U例如,听音室内扬声器背面的墙面(一般安装有屏幕)声学处理问题:有人主观地认为,为了增加近次声反射,这一墙面应布置成为强反射性。这种认为在小房间中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一反射面离扬声器很近,其反射声强度与音箱辐射声强度相当,但是相位却不可能是一致,这就造成辐射声与反射声叠加后产生强烈的干涉作用,造成声音失真。正确的做法是,或者扬声器在墙面内卧装(使扬声器的声辐射表面与墙表面相同),以保证辐射声与反射声具有相同的相位,或者扬声器背面的墙面做强吸声处理,消除反射声的干涉影响。
& e! z$ S% [/ f' P0 c" I# R8 @/ R, |$ H, n1 Y2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