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尼目前在产的顶级耳机Z7,V版主和音迷等资深耳烧早已发布了试听体验。我现在比较喜欢简单写写、提纲挈领,不弄花哨繁复的文字了,这里就简单地写几笔这副耳机给我的印象。" d% t2 o. C1 E; L
8 y3 K3 C( m; D" c q- h
( G: R& _( E5 [) B. y) G) _, R- r4 I; V
做工设计什么的就略过了。索尼的设计和做工,不会有问题,包括品质,都是过关的,虽然说不上多精美,但肯定是坚实可靠、用料讲究的。封闭式的设计,也是小日本必然的选择。封闭式耳机声音比开放式耳机更难做得自然,但日本人出于开放式耳机会打扰旁人的因素,坚决做封闭式耳机,并且把封闭式耳机越做越好,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6 O* x; p" a2 @7 Z) P
- a7 ^1 e: `) B8 s' v: B1 A对了,有人指出Z7不是全封闭式耳机,是半封闭——严格说确实如此。Ok,全封闭也罢半封闭也罢,不必咬字眼,它就是一个带一定隔音性能、聆听时也不会干扰旁人的耳机。我在家里用Z7和用鲁迪的MD1耳机听音乐,效果是完全不同的——MD1全开放,丝毫不隔音,周围的声音和音乐齐飞入耳,而Z7确实是有一定隔音性能的,更适合于在有一点环境噪声的地方欣赏音乐。
! [( B0 v% k7 n) M, S
- O$ X: d- y) n j/ y$ E$ b5 p索尼历史上出现过几个顶级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耳机——R10、Qualia 010、SA5000等。和这几个先辈相比,Z7是不同的。R10中高频漂亮得惊人但低频有些残,SA5000和010的平衡方式我都不太喜欢,声音只注重了高频响应,直往上飘,犹如空中楼阁,缺了底盘的稳固。Z7却是一个平衡方式稳固、接近金字塔型能量分布、高频不突出的耳机,在我看来Z7的整体平衡方式更健康。$ v6 Z2 |6 p7 `
2 K1 s# h4 s7 {6 U
我相信很多人会觉得Z7的声音偏中庸,没有R10漂亮的中高频、没有010和SA5000的高频响应和解析,这些都没错,但就大框架而言,我觉得Z7是更“健康”的。
+ n u+ m8 }. M
% }8 i. y. x6 q' u* V, ~# O! t手头Z7的序列号图中也可以看到了,2375,应该算是早期的制品吧。
* X0 k' G! M% ?$ c& N& k5 y7 i) e, Z ? k
; ]/ F2 ^) m" o
, ^2 I) h% L1 c0 f1 z4 p
0 g( I J) Z+ Y( y5 I$ r, A6 t * Z) [( x! w. M3 y) G0 x
Z7有一点我是比较欣赏的——它没有搞成现在颇为流行的偏清瘦发亮、强调高频"解析"的声音。它的高频是偏柔、不亮、不刺的,是有厚度的。我相信有些人会说它的中高频不够透明——这个说法不错,它确实没有一流透明的中高频,但至少,听感上是柔和的,不锐化、不突出高频解析。这一特性使得Z7不容易出现刺耳的高频、不容易刺激,插在手机也好、播放器也好、耳放也好,中高频一般都是够柔和的。
/ V$ y2 ?4 I( [' @9 n, V* `$ g8 R; A9 l, \: o( y
Z7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是低频。其低频受驱动的影响是明显的。在良好的驱动下,它能出一个宽厚、量感和弹性充足、也有下潜的低频,由于半封闭式的设计,比很多开放式耳机低频略肥,但没有过分。但是,假如直插在手机、播放器上,即便是索尼顶级随身播放器ZX2,低频也是很难理想的。我个人不建议Z7用ZX2直推,出来的低频没有下潜、没有足够厚度、也没有弹性。在大多数情况下,Z7用小机器直推就是得到这样的低频。即便是用了“随身耳放”,我依然觉得难以发挥好Z7的低频。如果要听到Z7较好的发挥、特别是健康发挥的低频,我建议在良好的台式系统上欣赏,用大耳放。小系统、哪怕是一般的随身耳放,都难以发挥好Z7的低频。当然,做到Listenable是不难的,用随身耳放搞也可以,但如果有机会听到大系统上发挥良好的Z7的低频表现,就未必会满足了。
7 I- m4 P$ j& N+ H+ R5 K4 Z e- G+ I" Z6 h2 V/ Z: c5 ] J" a
Z7耳机的声场表现不错,在封闭式耳机里也算良好的水平,虽然不如Fostex TH900和Denon D7100,但也属于不错了,同时,声场和声音规模感的表现,也明显受到前端的影响。那些希望在随身设备上搞Z7的,就不要期望值太高了。随身音源直推,一般都是格局较小、声音较紧的。
# x- {* r7 k% ^# D! r, E- E! j
. K$ R% F/ i0 P/ g" m* l日本名厂只要是认真做的hi-fi产品,细腻度都不可能有任何问题,Z7也不例外,表现出很好的细腻感。总的来说我喜欢它的平衡度,认为这方面它好于索尼以前的几个经典顶级耳机,我喜欢它有厚度的、没有做成细细亮亮的高频,即便妥协了一些透明度(可以通过换耳机线改善),我也喜欢它不错的声场表现。对于有良好台式耳机系统、台机耳放的烧友来说,这个耳机是可以搞出好声音的,但在随身用途中,要搞好很难,特别是难以发挥好其低频。" X: G2 s& Y, a) I8 g% v
) n; |; r2 e; U+ [ [1 OZ7没有很突出的“魅力因素”和“个性”,但它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平实可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