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4 23: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学唱歌?
5 y( a; k: `" K6 M" ~1 {1 | 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 S" Q V. Z1 C- E* u! Y
!多唱,多练
b% X/ ^/ i+ ~; o# ~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
1 p3 I4 A8 n7 J" @0 z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0 w _9 q R, u, T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儿童表现歌曲的能力,应给予他们唱歌技巧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唱歌& N" R4 d$ O5 \; V: H; x1 Y3 V& K: y
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 v6 H, L R U5 T一、唱歌的姿势
! `- U2 X+ Z4 q7 ^0 w) d正确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的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6 R6 \) ~* W+ Q. z- U/ z- |, P. C
效果,在训练时,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做到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
+ {+ y X' {& N: J* n; @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
# p' G6 @0 P/ B( T: u二、唱歌中的呼吸 " `6 S; _9 {7 E) l/ l
首先是吸气,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 ^; Y4 A1 L3 h
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然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3 J6 J' Y3 `- U) X: K' k
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很兴奋地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8 |0 e' L; x7 N6 G0 \6 c
、后背都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 , |$ o1 U! V7 g# Y2 x
但呼气时不准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反之不
}# Y) u( b+ L8 [2 N: E( J仅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易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
* ~( G2 m2 H/ v6 ?: I,小腹微收的习惯。
4 A$ }3 T7 D* q. ~! |' V2 F5 {三、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唱歌必须以最基本的发声练习开始。 3 _( V. G! R+ v/ J" H- R/ z- S
1、做获得气息支点的练习,体会吸与声的配合,利用科学的哼唱方法,体会并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
# f+ I4 v/ p" z1 m2、学会张开嘴巴唱歌,上下齿松开,有下巴松松的“掉下来的感觉”舌尖松松地抵下牙。
" X! i6 O }4 z! G' n3、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
" F4 l% P+ N$ V" \1 ?4、气息通畅的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 ; U" o# S3 ?- C% c2 h7 P
四、咬字、吐字准确、清晰 0 J" I8 X8 g$ |/ _
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地掌握
& ]2 Z/ Q# {0 k( Z0 V7 N5 O语言的回声,明确汉字语言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练习。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1 a1 g0 Y+ K5 z
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
7 T2 W, E1 I) k7 p: Q! u# k唱时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声区的集中点,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 . d& E6 w X, H
歌唱艺术是声音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我们唱好歌曲,不能只讲声音,不讲感情,反之也不行,我们应1 o; q8 j% c" z
对歌曲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词曲作者、歌曲的时代背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再进行适当的 g4 ]8 j, E" p% h& R: n
处理,把歌曲的艺术形象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5 ~6 C5 Q1 g) m' l- G怎样唱高音
$ q$ Z9 [; X4 n6 D# C, [一、人类歌唱本能
8 K* _) I& O2 v# C你听过雨夜盲女的哀曲吧?也听过快乐的男女山歌对唱吧?这些人从未受过声乐训练,全他们的歌声也
9 D; ]7 r" Q7 N% c同样令你感动,因为他们完全发挥了自然的歌唱本能。我在前面所谈的关于呼吸、发声、共鸣、高音的" q0 g6 u ^3 a- ?8 _
问题,一切都逃不出自然的条件,连带着一切物理条件,都是根据自然而产生的。遗憾的是,我们却往
* @6 d- ^! e* o$ Z2 T& r: ]/ H往摒弃这种自然的条件,而去苦苦地找寻一些“捷径”、“秘诀”,那是很可悲哀的事。
% T$ }- v- Y! b9 G歌唱家在歌唱时,喉头的作用虽属,但心力也可左右它。在歌唱时,喉头的动作完全是自发的,歌唱家& A" _. e8 q' k- r0 j ]
歌唱时,想唱什么音,声带张力与振荡次数就会完全与 思想吻合。发声时当然还要用横膈膜、腹肌、肋, S8 F* s) F- G# g: t( W. u
骨、喉舌等快速的力量。一个初生婴儿,根本不知道这些事,却能把那些力量用得很好。当他哭的时候
; l: N G/ Q: N4 f1 o5 e1 t( _,哭得很伤心;他笑时,又会发出悦耳的音调。由此证明,人生本来就有一种天赋的能力,能够自由自* M; }; V7 t3 y) a' d3 n, P
在地并带有表情地使用我们的嗓子。 Y; t- C3 ]& O0 N, K+ A
二、先喊出高音来 * o7 M# V, a1 Q; x) L5 \) V
我们做任何一种运动,比如推铅球,一定要先有举得起铅球的力量。练武术的人为了增加手脚的力量,
1 G3 J$ k! Q+ R/ ^先练挑水,手脚有了力量后,才可以在舞大刀时不至于脱手飞了出去。 " Y' O3 }% v6 l0 J. n
我们的声带,要能够抵抗下面送上来的高压,才能发音。有人问,在高压的情况下,声带发出声音会不
* J4 m9 q& r2 F; b2 v会发生喊叫的情况,会不会喊破声带呢?不会的,只要保持正确的呼吸及歌唱姿势,是不会喊破的。至
# H' {7 b. G ^# _) | X于高音的位置及掩盖问题,你的高音还未喊出来又怎样去定它的位置呢?
& w2 o# {$ g& P; R D我们先由下喊起,半音上去,#f2、g2、#g2为止,五个音成一组。开始不要喊太多,因为一上来你的
; n+ G9 [# C5 `1 n0 J呼吸和歌唱姿势未必对,要边唱边纠正,等各方面都配合好了,不妨多喊一些。等#g2唱好了以后,a2是( a+ z7 N/ v1 s/ L
另外一种呼吸方式。我们知道唱高音时要把气息用高压的方式压上去,实际上在这时要用到腰部的气(
4 Q* {1 o+ R" K6 U5 ^- N见下节),用腰部的气喊好了a2后,再用同样的气喊降b2。 3 U$ }2 `+ V1 T# J4 \# r; N
一般来说,唱高音声部的人的高音是天生的,只是我们不去用它罢了。一个女孩子从未受过声乐训练,
! R; f8 P4 o' H5 n一般只能唱到f2,但当她突然碰到一件恐怖的事情时,他会情不自禁地尖叫起来,而这一声尖叫,可能
/ I$ C" m; B- \. H- j到达highC的f3,但平时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发出这么高的音来。所以不要有顾虑,要大胆地喊出高音,多
: H s. b; Y& R, e2 o- }, Y喊是有好处的。 4 R% h/ z; Z3 p( W) U
三、呼吸及姿势
2 u) g& Z A( D* D2 G* b7 T我们如果也有机会碰见一件十分令人吃惊的事而失声尖叫,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个喊叫的姿势,再拿来唱 N& a8 y7 H+ Q9 \0 k" C
高音,那就对了。
( A O8 F7 g1 |9 L. d, x唱高音不同于唱低音,是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冲击声带。当横膈膜的力量已经用到顶点,而无法加压时7 Q0 q$ r7 P1 B+ I
,就须用腰力。前面讲过,肺叶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扩张。用腰力+ n6 [: K0 {; s' G0 \0 {
,是先用手叉腰(这时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气时它会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气吸到腰的四周,感觉到前
: G! H; {( X* ` l! l后腰部膨胀起来,然后把气闭进来(张大口,见图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
3 p1 Z2 s9 m& X. L会感觉到压力压住了上颚,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1 d- q5 u0 t& y `, |) F) p j前面讲过,f2--#g2我们用腹肌的收缩来增加压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时,因为只需要少量的气(0 ]7 c( R7 b' A& L" S+ C; U
但是要用高压力的气),只要将上唇照打呵欠的样子张开就行了,要露出少许上面的牙齿,舌尖平放在
" k5 z" Q& u5 n5 o, J- i; _* g下面的牙齿上,就能唱出降b2来了。由降b2以上,到highC以上的音,方法与降b2是一样的。 : k: g# }5 @; N! u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用腰产的力唱高音。 + N; l N) E" b* X
用腰部的力来唱高音,等于将一个长形的气球充满气后,用手将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训就胀满起来,这 Q6 ^3 r, X. U# u2 f
好比是横膈膜已上升到顶点,不能再上升。我们将腰部吸满了气,然后整个腰部及下面张开的肋骨向内
. ~3 v4 s/ P, b7 M l6 r- _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气球的作用一样,产生了一股强烈、上升的气流,而这正是我们唱高音
) _+ C$ r$ D1 s6 z1 X( X9 `要用的。
8 H3 z/ K! x3 Q' K# u7 _四、Close及掩盖 2 r9 K5 j2 s5 Z3 k8 q/ r
从前学唱歌的时候,当唱到高音,就要Close!当时真是“如入五里雾中”。而这个字,中国至今也还有9 H5 {& L& B5 B7 j" M
人在用。由于对Close的真正含义搞不清,不知道害了多少男高音,也糟蹋了许多好的声音。 * E1 E; f/ W: w8 ?) G
我对Close的见解是:关闭下面的共鸣箱,而打开上面的共鸣箱。我们唱高音时需要头腔共鸣,那就得提4 y! {' g2 w/ X( P9 p$ Y
高软盖。我们开上唇,目的是提高软盖,同时还要用腰力来顶开软盖。至于今天国内有人用“掩盖”这
9 _2 r. H# X; d1 k( E" P个名词,我认为比较好,它的意思是高音不可太白,要多少有点掩盖,就好象上面有一只碗,复盖着高& t' Y) X' T `' L5 \8 Z
音一样。
' t0 p7 b Q7 Q m; u我曾经向许多老师求教对Close的解释问题,但都得不到结果。后来去意大利,请教了一位老师,回答是: u# N6 c& e8 k1 S! r4 n5 K
:我们意大利从来未听说过这个字。试问:“关闭”了怎样唱歌?至于今天我们用“掩盖”代替“关闭8 ^ o$ n5 `6 T. j- s
”来解释Close,那是很明智的。当我们唱高音时,我们的上颚向上提,软口盖升高(打呵欠状),气压; I2 m- d" O; k0 ^1 F! U
向上挤,聚到上面,形成一个象教堂那样的圆顶空间,也就是要让气体充满这个空间,这样,才会发出0 |$ r" N! _' Z S: _
漂亮的高音。如果上面不打开,空气上不去,哪里还有高音呢?所以,用“掩盖”也表示了声音向上集
6 J7 w) n# Z6 H& ~中的意思。我们可以再作一个试验来找到这个感觉:当我们打呵欠的时候,会感觉到上颚部分有凉飕飕7 d) e5 o! E, O m/ h* ^* ~
的感觉(平时感觉不到的),那就是上面有了一个空间,气息也进去了。 ; Q+ v5 X4 w2 v0 ?% `0 O9 B8 e7 a
五、越高越容易 ( Q4 S U( y9 u' w& B" G
当我们练到降b2时,应该说已经突破了高音的困难,可以很容易地唱到b2、c3、#c3、d3了,因为唱这; t$ |4 Z7 W8 o. V0 u; f8 F# x
几个音的方法与唱降b2的方法并无居的分别。唱降b2时喉咙已开得比较小了,因为嘴越是张大喉咙越小- h( i9 c3 b- @. ^8 l
,所以,不用害怕更高的音,所需要的是急速的气来支持高音,而急速的气,是靠平时的刻苦的气息练
# U# d* f+ n `' @/ ^习得来的。 & A- q7 E \% F- p! n, M: ^! @
六、支点与对抗
, {/ n* \9 {0 ~; \6 |$ R: {7 C如用双手举起一副石担,我们的脚是向下踩的,土地是起向上托起的作用;我们的手向上推,而石担又: f G q4 E5 a n8 c. g! f
是向下压。于是,这里就有四个方向的力,脚和地面产生了一种对抗,手和石担又产生了对抗。我们人* m' p2 f- v2 }! j/ v, j: Z
的身体等于气柱,小腹和声带是气息的两个支点。气息往上走被声带挡住,这里也有“力”的对抗问题
% g( }. A6 ?; M5 N' B。那么,在歌唱时小腹的支点有无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向上,还是向下?关于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
( z2 t3 z' Q4 p6 \8 P% M/ Q3 m* ?唱歌时,气息不停地向外流出,气柱越来越短,同时,小腹也向内收进来,帮助压迫肺中的气产一定的- n! T8 c2 r' I- Q, Z
流量呼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把“支点”老是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不随着气息的运用向上
1 h" `2 Y% l( _0 z$ C移动呢?但我们不可忘记,虽然“支点”随着气息的呼出不断地向上移,还是要保持住那向下压的力量
. r, [" a# f( S( k: j4 x。试想,我们如果要拿到高处的东西,伸长了手仍拿不到时,那么就要在脚下垫一个箱子,如果还是拿
, }5 N2 f$ A3 N! H不着,只能再加一个箱子,这样“支点”不就提高了吗?怎么可能停在下面不动呢? + ~; f. {- D7 ^6 ]0 U' a
我在新加坡听过一个女高音独唱,她是代表加拿大到各国作巡回演唱的。但她唱到高音时,脖子拉得长" V: K B1 f- m! T0 q5 E* A
长的,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原来她是专唱德国Lied的,德国派唱法主张“支点”永远在腹部不变。试问
?; o# W1 F& b4 q+ @: W3 _" X唱高音怎么可以把音管拉得那么长呢?
+ c2 g3 J& W" t& ^5 A( U) a我们再看看前面所述的打气筒原理,活塞柄不断向上推,活塞也随之渐渐地上去以保持筒身的压力,气+ _9 b, s+ D4 g7 N* R: q
息则从筒口喷出。如果将气筒打气比作人体的歌唱活动,即是说,横膈膜和声带的距离越来越短,所以
# x5 G, O# N+ F支点也逐渐改变位置,怎么可能老停在固定的地方不动呢?
& R2 c) N1 g* |! T七、用工具来测验
4 ~8 ?3 J* g% H! C2 P用一块木板,长度比我们的肩宽一些,宽度比我们的鞋子长度稍宽四角打一个洞,用两根绳子穿过洞," H+ m: z. O! {+ o$ m" B, I* t$ D, I
绳子的长度与我们垂下的手指处相齐(参阅图八)。我们站在木板上,吸一口气,然后将气闭住,张大
2 r% f% K! b" j" }( M% O1 ~口用力拉绳子,就可以感觉到什么叫对抗了。这时,我们的脚增加了与地面的对抗,同时也了体内的气( t9 Q& Y1 e2 @# s" f2 K
息与声带的对抗,这样高音更容易出来。我们还可用可口可乐的空铝筒(空啤酒筒),剪成象邮票大小
+ f. g6 L3 Z. e的铝片,将两片铝片合起来(用手将铝片弄得稍弯曲一些),于是合起来的铝片当中就有一个缝。再在. ~" S/ c5 N7 ?8 c
铝片的一头夹上一片旧绸布(可叠成三根火柴那样宽),然后用铁丝将铝片绑起来,就成为一个哨子。
( l& L4 _4 ?6 J, F4 N你试吹一个低音,再吹一个高音,从这一比较中就可以感觉到唱高音的气息和姿势了
, w7 P, ]9 J% v1 ^8 t' t3 _: ^4 g; _怎样唱歌 - w; S U7 X1 Z$ N1 ?
一、气息 7 c+ v! B7 q) }
说道这个话题,就有些茫然,因为这是最不好用言语表达的东西。我在唱歌之前,练美声两年,给我的' T" A- N* X, A2 K9 M
感悟很深,气息基础对我的帮助很大。一般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发声很平,就用平常说话的位置(嗓子)
0 R( N. S+ ?0 Z发音,我们叫它声音发“白”,没有se彩、没有过滤。以下我就表述一下美声练声的方法。
! M, y8 i1 j* @( ~& k! h+ m声音应该以小腹为根源,想象声音透过后脊梁,到脑后,到口腔后根,整个声音应是竖立的,靠后的。0 D" X# F$ T6 G! i
请找一找这样的感觉: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0 W, Q: d5 w: [, V3 v
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美声发声的一个共鸣点。接下来把气息下沉,小腹膨胀,
0 W5 G/ K, ` \/ \, {: p0 y/ `稍在小腹用力一顶,在刚才的位置发声,男声喉结压下,女声多注重声音在脑后靠上的位置,你会发现
# E5 F6 I: r. i! V! m5 ?% W8 S声音比以前要大多了。经常靠墙练习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可以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 d8 y+ W! |1 u& h8 Z+ @& H
,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先从“米~妈”的练习开始,逐
- H" d. Q! F. g- A# O4 y步升高,有助于练习高音气息;再从高往低练习,这样反复,总有一天你会找到感觉的。美声讲究“通& ]. k3 a. z( Y9 K \2 ~7 ~
透”,经常想象自己的声音是竖立的,而不是扁平的;另外还讲究的是“共鸣”,声音通过胸腔或胸腔" n- [2 a2 C* ]# S6 i
以上的共鸣后,会很圆润、饱满。要体会共鸣,你可以这样做:闭上嘴巴,发出“嗯”的音,稍带点深, b6 a: G$ F. Z0 i* V' U- R( n
情的感觉,“嗯”的长一点,会感觉头和胸前在震动,如果气息好,这种共鸣会给你的声音添se不少。& _# x9 [5 h# \, n6 I* I
仔细听听一些高大的美国人讲话,就会知道什么叫胸腔共鸣了(外国人的胸腔结构更容易产生共鸣)。
0 {* ^7 N2 A8 n6 ^: E另外我还要提到的是肺活量,歌手演唱需要较大的肺活量,比如一些很长、不换气的某句旋律,可不要7 t. B4 |) G/ y) I" v
唱完以后面红耳赤、只喘粗气。肺活量要经常锻炼身体才能保持。还有就是掌握一定的技巧可以弥补一9 Y4 I. i8 T3 Q( U8 s
些肺活量不足的现象。首先就要练气息,好的发声方法它能很好的控制声音通过嗓门的流量,比如唱到' J8 H9 D+ ? P- g- {2 P
“……不怕你背叛我……”这一句时,气息不稳的歌手可能一下就把“怕”字的音以爆破的方式唱出来
5 V: z+ Z* r' F( v4 V,一下就把本来肺活量不足的气放跑了,如果后面有不换气的长句不把他憋死才怪。而气息功底好的歌
0 ]1 O$ C3 O- x3 Q手能控制这些爆音的流量,演唱时话筒也不会出现一些扑声。所以我建议大家练声的时候嘴前放一盏蜡
" I/ [. ]( u4 n" I! ]3 J2 K' b烛,尽量练声时保持蜡烛不摇晃吧!这样你的气就会保持在你的体内长一些时间。想想你是一直往外呼$ O. z1 v" Y6 D1 J7 \" o& W% a; ?
气坚持得久还是憋住不出气保持得久呢?当然这还需要歌手要放松,不要紧张,一紧张,心脏跳动加快
+ e9 `: V4 R" G,你的气息就更稳不住了
2 a5 d, U# _/ y) @这里我只能讲这么多,这些是要靠感悟的。不过我要提醒的是,练声是演唱流行歌曲基础,千万不要用' V7 d- Z+ [! B" }) |
练声的方法直白的演绎流行歌,那样就过于做作,就会像阎维文唱“一无所有”。 * I) }/ Q8 n- a( {" [9 P
关于流行歌曲的用嗓,我的观点是只要符合歌曲意境,要喊要破也未尝不可,但这些都是美声中绝对禁( \: K1 U$ `7 x$ M5 b0 m- z0 {
止的,所以我们要取长补短,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唱美声而练美声,我们是为了唱好通俗才练美声,就像7 x1 u- `3 W* ]' e Y
武术要练马步一样,你见过打架的时候蹲着马步打的吗?
- M4 v6 T! H- Z/ I有朋友说这样的表述很难理解,要我说说流行歌手里谁的气息很通透,就照着感觉去学更容易领悟,这1 f) L/ Q- v8 D% E! v4 I: A2 G
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个人认为,女歌手你们就多听一下“张惠妹”的吧,她可是天生通透的气息;男
1 ^. y' h+ S1 K9 `, m& D! K歌手就多揣摩一下“满文军”的吧,他可是真正靠气息在唱歌的,另外,张学友的气息很好,但对于教
4 x7 x, I$ ^9 }0 E2 i1 I1 c学,满文军更适合 * U. U: N! w/ X1 _3 d- _. u$ ?8 F
二、高音 5 k$ L% ~3 u& N% Q& }6 V3 w
这是朋友们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用他们的话,因为高音“够拽”,呵呵!再次补充一下,好的演唱要
# S4 f2 p! e; \2 N9 H; P9 L+ u2 l综合很多方面,不能说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确实,很好的高音能给歌曲的高潮部分增添渲染力,但
6 d1 B0 S0 s. J8 {, C+ K; s奉劝朋友们不要只知道高音的价值而忽略中低音,其实饱满的中低音也很有感染力 0 Y' Q& I3 Q: Q! Z- {# f
唱高音的时候,气息一定是以小腹、丹田为根基的,京腔讲究“丹田气”也是指的这种发声位置。 / b/ x5 f/ m( o( ~( K& {, y1 u
找找感觉1:如果你是一个女孩,鞋子上突然有一只老鼠,你会怎样?估计会“啊~”的一声长鸣,并且
2 n# g- m5 s# }- C0 M1 z还有“假声”的发声位置。等你平静之后,你在“啊~”一下看,大多数再也“啊”不上去了。为何?
q* f2 m% l @! P因为你收到惊吓的的那一刻,你的小腹在紧张,(想想被惊吓的感觉,是不是全身肌肉绷紧?)正因为
5 L: `$ k8 i# W6 s有了这样的根基,加上一股强大的气流(可以理解成唱歌的气息),直冲嗓子眼,声音不高才怪。所以
+ c+ J. k9 f( Y/ \,你可以把飙高音的感觉理解成“紧张”、“振作”,记住,一切以小腹为根基,要唱高音不是抬起头4 r# N" W; u2 A/ Z$ h. V3 c
往上扯的,是感觉重心向下的一种反弹力。
* ?- {. }2 q. R) I" t' f* W( D. ]找找感觉2:见过橡皮水管吗?要水管里的水飙向更远怎么办?掐紧水管前端,缝隙一小,压力增大,水
- I8 v! M, l2 J" _% f就冲得更远。其实高音不一定要音量很大,有些歌手演唱高音时唱出很大的声音,我们说那是用力气和
9 ]* f$ q$ a3 C v; v+ W# `肺活量在唱,而不是在用气息和技巧在唱。想象水龙头理论,应该可以悟出些道理。 ; ^3 B4 F# n; W' c4 F: s! Q
找找感觉3:地上有一块很大的石头,把它搬起来吧。你一弯腰,嘴里数数:“一、二、三、走……”,
6 g! |: Q2 { i' s* `1 Y我想这个“走”字你一定用了气息。我不多说了,感觉一下吧,身边有些什么重的……呵呵!这只是一
; y3 g+ o9 i; C1 `; i- [& h/ T些我创立的让你感觉气息的方法,不正规,但很有效。
% g: m" ~' |% k/ p( _6 t还要告诉大家一点,表现高音的能力与你本身嗓子条件有关,如果嗓子天生高亢是很大的优势,比如“$ H0 _4 | j! G5 Q' {+ ?* M9 W( \( z" P
孙楠”就是典型的高嗓子,高音演绎不会那么费力。嗓音条件不好的歌手就要靠大量的气息和方法了,1 H) N( [( n* x2 h
但不管是嗓音条件好或不好,声音都是通过气息唱出来的,就像香烟要通过过滤嘴一样,声音过滤一下8 |: B. F3 g1 ^0 o6 t
会更美。
- s7 b( o2 d( p( T0 s8 L另外我还告诉大家一种心理方法,高音时想象你是在面对广阔的大海高歌,望不到边的海天一se,这样
! U/ ]: }$ @0 o- h& \的风光不值得你大声呐喊吗? * D5 x" V& |( J+ _
三、锻炼肺活量的方法 8 u$ ]8 x3 }/ ]& f, g3 S" M. W
造成肺活量检测数值连年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没有充
8 `* }& ^9 {0 O" q7 d( y! M足的体育锻炼时间。锻炼肺活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简单介绍三种。
, c: l; c5 v1 p6 Z3 l方法一 经常性的做一些扩胸、振臂等徒手操练习。 , n2 P7 T. c; S
方法二 耐久跑练习,注意要坚持经常、跑和呼吸配合、距离适当、强度不宜大。 9 b( P1 U( E: n6 ~- o
方法三 练习潜水或游泳,在水中不但手臂要不停的划水,还要克服水的阻力呼吸,是锻炼提高肺活量的* s- g3 w* p: M# s- O3 ^6 A
好方法。 ; x, @& N& I3 B# A5 H
锻炼提高肺活量的方法还有:踢足球、打篮球、折返跑等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那一种方法, l" s ^) ^ h/ i# g
都要持之以恒经常练习才能有效。 3 E" W% L$ ?: M) ]
以上这些锻炼的机制是:增加呼吸肌的力量,提高肺的弹性,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提高和改善肺9 A9 H! I; l5 b& v/ v
呼吸的效率和机能,从而达到提高肺活量检测数值的目的。
# E* r# S8 q4 F9 D; A& w, N4 c, S# r教你如何唱歌- @ P1 R% a6 f" X; d
一、 歌唱发声器官的组成
/ [" B# L- p4 a9 B7 ^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0 x) j! J6 [' d1 g+ P
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
0 E2 [, O g" q; k4 F4 x学现象。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
1 s' N3 ?4 Y: B# v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
D% R. T% R0 V& Q, Y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 e9 u4 _9 f2 `, ]
1、 呼吸器官* y- a0 ~; k! }, j: b+ h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
) F3 [. C$ P/ c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9 U% ]3 N; h$ k$ D% T7 n, D6 c; z3 p
两个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 ?) c- T& q' J
口处分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 h" q9 g. q4 l5 p1 J
呼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 R! ?, f5 O( h i
证。我们日常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0 x9 p" _$ v) `) d
气动作很快,呼气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
# c# v s: G; W2 e1 T、顿挫、抑扬变化,也全*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E" R5 {0 j9 p: E
2、 发声器官# q, U( K. q1 s5 i2 `# W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
1 l D3 p+ O4 D, a、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se韧带: F7 W$ {- R8 y% b
,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1 X8 U5 I& R2 q
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
& N0 w, T' J* ?, r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 y/ f5 }9 N- O/ n我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 Q/ H( E: e3 }) E避免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7 l. ]; c6 D: J( x* G6 z' j
会厌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3 `& x" z4 q M/ a0 p0 l
气管,让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
- l5 `1 K5 _' R第二个作用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出。
5 [* H% C* l4 s, a0 E/ Y% l3、 共鸣器官5 P% E1 F- ]% M9 U3 {( [+ ?8 b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
4 @- p" \. c/ D9 p" ?' Y。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使. v q! ^7 L* Q
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
9 x. Z( R1 r; D9 b$ @1 B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头腔鸣发挥作用了。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
6 P& ?+ A5 [' U1 l: c# b+ [调配合好,那我闪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歌声。$ @; h) q" P3 U6 ^: v
4、 咬字吐字器官/ n! }* ]2 \7 Y! Q2 u, H
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等。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
- M7 o, Q }5 l- e' }2 ]1 r形成了辅音和元音(即语言)。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 [: h2 j* R+ j" S
而夸张。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所以语言器官
2 Z Z2 \7 R! D; }9 t. }) _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声音是歌唱
$ \8 f* [/ z$ O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
; Z, }4 ~; R) [9 W$ J2 W得见、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
( \/ z2 Y; `) q. P+ F, Y1 k& E6 E& H我感觉,并在专业声乐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是否符合0 F) v' W! a; ~ D2 V
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学为基
" M$ ?# j3 ]" S D础,而这些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
( U. o0 A4 o) M: e- ]5 Z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有时候心
) L' n4 R5 e3 E9 J" H* f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我们的训练,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我们
# B3 [( D. R/ O/ {7 x/ d在歌唱时,尤其在台上表演时,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
% G7 x" X% o& g2 P# R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上。! U1 @; L4 E8 `1 N$ }9 {
二、 歌唱的姿势6 N z! q" d- e. j
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
: C1 h8 s8 H$ l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姿势 }/ |3 N% c: v9 j# {
的正确了,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这好比我们的跑
! P! Y5 D" R/ j: T0 w; Z; n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0 u6 T, }6 F' C( x+ Z1 l0 n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 V2 D8 u7 Y& K4 y: R- ^% H, \
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2、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1 I0 n/ X" j& c2 i( Z
略下后一点,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3、两脚一前一后稍分开,前脚着- f# J: s4 Y9 ?# \; v. A: B u
力、身体的重量要平稳,重量落在双脚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
! v! R9 X' x" N7 t& c* Y,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记应当张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虚着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
1 `# Q" Q5 y% F" z喇叭,应当张得开,放得松,切记紧咬牙关。6、还有歌唱时下颌收回,正确的感觉应该是仿佛由小腹到3 w* Y/ K7 R P8 J- P+ |8 N4 g
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这样才使气息畅通无阻。7、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 ^: l/ Z) d# N _0 P
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画蛇添足。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
5 M& T1 _" m! `7 A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3的面积,
+ B D( c3 `, s: n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叠起。* o& X$ C3 ^. m' ~1 M% z
三、 歌唱的呼吸9 _+ G5 s/ `+ r8 S5 ` B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
; Z5 k: X" s/ p, s$ |原动力。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
: I- ]1 B) f' d1 D& l3 a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z$ O! H5 h2 R, I# N0 V' d
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说话交流思想感情,因
) e; p8 d( n5 i5 P( X为一般距离较近时所需音量就较小,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传得很远,而且我们说话连续
4 |( z j( S- Y2 l, W用嗓时间长了,嗓音就容易疲劳、嘶哑,这种说话的呼吸若用于唱歌就显得不能胜任了。唱歌是为了抒
$ Z3 z* R# B1 t4 o ~( C- \# i! ~' v/ F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歌唱时面对的往往是大庭广众,须将歌声传至每个角落,因而要求声音既 I1 ^5 F5 v# @, i6 f# d+ A
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
|+ D( F* v5 z& _: I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要做到这些,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歌唱时的呼/ D6 J8 p4 M- Z) j- A
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
# B$ X Z9 m4 ]呼吸运动包含着吸气和吐气两个过程。' F3 v5 q! [6 b# s
1、 吸气
+ \1 s6 t# \ |( ]# n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气息时使下肋骨附近扩张起来,腹部
) u* U7 [' C9 L; {% S" o1 e: O& H$ H方面,横膈膜逐渐扩张,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用力收缩,不扩张。背部要挺立,脊柱
1 ]% @5 v4 `3 N. F P& |1 N! {几乎是不动的,但它的两侧却是可以动的,而且也是必须向下和向左右扩张的,这时气推向两侧与背后: s! B: r5 v. F
并贮在那里,保持住然后再缓缓将气吐出。
0 [" V" q0 O% i/ _( L3 O9 O2、 吐气
% X* a! t1 p: y, O& X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就好比给自行车打足了气,不能一下子放松了,这里还: v( a0 ?8 b) [) g
有一个保持呼吸的问题,要保持住气息,就必须在唱的过程中永远保持吸气的状态,控制住气息徐徐吐% n6 q( c$ m% o8 d" h
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在呼和吸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觉,2 ?0 {8 E- M# O* ~. o- `+ ^/ r0 r
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两肋就像是一只充足的气球一样,* |: ?9 l6 B9 v* l9 \
我们要让声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让气球往上浮起来,也就是说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提上来,
$ k+ ?) g6 Y- h% s! k9 g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8 t& C6 o) A& z6 ?
3、 唱歌时要有气息支持点' a" U4 z) P) \: ^ m" ~ D* g$ V
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
7 F) J* S+ P9 M: d' A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没有经过呼吸训练的人,常常唱歌时,脸红脖子粗的,青
8 A6 S/ D( A* ^8 J筋直暴,歌声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等,都是与气息支持点没有保持住有关。反之,我们掌; P! x6 u, K- `7 y0 P
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点的感觉,那么,当我闪歌唱发声时,便会感到声音仿佛落在我们所控制的气
4 \9 ?6 F3 U7 S" ?息上,也就是说声音是由呼吸来支持了,这种声音不但悦耳响亮,而且能强弱自如地做出各种变化来。, k6 {* X7 |/ H& ^
4、 不同的乐句用气是不同的/ \ V1 {$ ~5 W$ Q: h( R0 v3 `1 B
我们在进行胸腹式呼吸时,呼吸气势的强弱、吐气的方法要根据所唱歌曲(或乐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 o: @4 O- P2 t
同。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不同的呼吸练习法。
) S, A& Y/ T: f0 D8 Z1) 缓吸缓呼 这是我们在训练和歌唱时常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将气息慢慢吸到$ y: y3 M) U- P5 f' t; U
肺叶下部,横隔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也就是腰围扩张),小腹向内微收。这种吸气要求自然放; u" r; R4 L' C" }3 \! _) }9 Q/ X# ]
松,平稳柔和地进行,就像我们去闻花的芳香时的感觉一样,闻花的感觉使我们吸气吸得深,就像做深+ [$ D j! L8 ~. Q, `- |
呼吸运动一样,但吸气时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轻轻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后慢慢呼气。呼气时,注6 ^0 b& L& `# ~3 |# Q4 ?
意保持吸气状态,控制住两肋和横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气息,使之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慢慢吐
4 s; k* H8 `4 O7 V出。有一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体会呼气时下肋和横隔膜的保持状态:就是在缓吸后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
6 ?4 B1 ]% z& }3 `+ t5 M9 P0 Q灰尘的动作,这里需要长长地吹气,也就是在做长音的呼气练习,我们常说:“长音像吹灰,短音像吹
" T; q4 K4 J' z2 u% L/ E蜡”,是一种吐气的感觉。
! b- @8 K9 H M. j) z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口、鼻迅速把气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叶下部,并将气息保0 p; K7 g/ g6 [2 D2 z2 \
持住,然后,按照缓呼的要求而呼出。我们在演唱实践中经常要用到的,因为在歌曲的句与句之间、字
, D1 Y4 H6 L; w Y+ y与字之间的吸气不通话你有很长的停顿时间,往往采用“偷气”的办法来吸入且要吸得不让人发现,这 u8 t4 r$ j( W/ x5 o- e7 b8 e
就是急吸缓呼的作用。为了培养呼吸的控制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练习曲及歌曲中的某些乐句做带词的
* u4 l' C9 J0 |: M$ {5 _练习,效果较好。卡鲁索说过,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对于呼吸器官的操纵和运用,是否( ^6 {$ I% i6 e0 W9 G% M- l% H
建立了强固的基础。7 D K+ f$ Y# _0 I# w' p% I
四、 歌唱的发声
/ v( B. U5 b8 d; P歌唱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说话,都是不对的,这会没有% t( y0 O# S" i7 }! e
se彩,不是音乐化了的发声。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歌唱的的需要的,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
9 L$ y/ m. @$ m/ t帮助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声带磨炼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
0 U- U% O% g6 u( M: C4 r声音来。1 @3 h: S' q& j' d) U. G( r
1、 喉头和声带2 X" }3 i; R2 I: |* e
喉头和声带,是歌唱的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体歌唱的要塞,是打开歌唱艺术宝库的
8 D) @6 w4 ?" M& F/ q金钥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头与声带在歌唱时应处的位置和状态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歌唱时喉* s- K0 v; W7 E7 I
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就像我们深吸气时的喉头感觉,因为吸气时的喉位,比静止时的喉1 q' g8 I9 V' T# x: G
位略低一点)有很多人把喉头处于吸气时的位置称为“水平位”。在歌唱时字与字、句与句的转换中,
9 c9 s" N4 b1 \: t. E- T$ w喉头要始终处于这一位置,而不应做离开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动,当然喉头位置的, h0 N0 y4 a$ h
稳定是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僵死不动的稳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远稳定在水面上的道理2 V" z4 [9 H9 q k$ Y: {
一样,若把皮球比做喉头,皮球浮在水面的状态就好像喉头稳定在吸气位的状态一样。所以歌唱时的喉3 ~( O2 k5 A+ R
头位置应始终处于低而自如的稳定位置和喉头壁打开的状态。3 G% _! l) J3 V. t5 p! P
2、 打开喉咙
, g! _7 s7 g( F5 p在歌唱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
9 j; |' {! a% M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 |$ r) c; p$ `* j/ F
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那么如何能帮助初学者“打开喉咙”呢?
- v8 M6 N+ I: t+ S( Q1)“打哈欠”的状态 “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 G- p# T' y6 {- Z8 c
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闭塞,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如地送出来,“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 O3 R( p$ B) I: A' u
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在平时练习时,还可以用闭嘴的“打哈欠”,闭口打
9 k0 t H D# n哈欠的时候,里边的状态也是开的、抬的,如果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都能保持这个状态的话,那你的声音
8 ? J" F, \- r6 N/ y9 b就不会是“白”的、“扁”的了,你的声音就会是“竖的”、“圆的”了。
: w/ A9 [' b! s8 ?7 N& c; W h2)用“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 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7 f: f9 F: B$ L& f
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颧骨)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
; c6 `9 a. j! _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歌唱状态就是里边的哈欠,处头的微笑”,这话很精辟。 a0 o- w# o7 @! M0 d( k
3、 良好的中声区
: l. s3 A+ Y: ]+ N/ {7 v4 P# N4 H中声区是唱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声区,就谈不到其他的一切。我们应当重视中声区的练习,多在中0 n: _0 g7 U! b( S7 Q0 b- o
声区下功夫,不要急于唱很高的音。练习时,我们先从中声区以中、小音量练习开始,经过相当一段时
: d+ D2 A o; B. X9 [间的巩固以后,再慢慢向较高一点或较低一点的音域发展,初学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原
# Q: r% c- N: h$ n. s4 d则,否则一开始就猛练高音,不但不会获得正确的高音,反而会毁坏声带。中声区应该*前,明亮,轻松: M" _; p- ^- E* ~8 y4 p+ i4 i
流畅,不费力,这样才能往上发展,为演唱高音打开通路。中声区的声音不要强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7 j" f" t( w( {' W! U
如,要求音se优美和声音的灵活性。每个声部的重要音区都是中声区。中声区要做到吸气深,呼吸力求
+ v% t# E# _9 d/ Y) W4 P自然,有弹性,积极向上,有支持点,喉头稳定松驰,不论唱高、低不同的音,喉头的感觉都在一个位9 c* @ n# F! S( J6 g
置上,声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声音从头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们常比喻说“声音要像穿珍
v/ N+ Y1 q) L! o( A珠一样,把每个音穿在一条线上”等等,就是说声音要连贯、统一、圆润。( v3 r4 b Q* P: `
4、 关于换声区
$ w$ }# b" m2 N& h; V当你从低音往上唱时,唱到一定的地方,就会感到困难,容易卡壳,这就是到了换声区了,这时,你必' T! o: N( y2 x
须运用某种方法才能继续入上唱。歌唱者首先应基本掌握了虽声区的唱法,然后因人而异地作具体调整5 Y6 J' z' c" O6 _8 P- I
。有几种方法大家可以实践一下:
& |! T6 e3 d& S) g. a3 a( S2 Z1)“倒抽一口气”的动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换声的音时(发元音的同时),做一个倒抽一口气的动作,1 @% R' u# R5 W
好像“吓一跳”的生理状态,让喉头稍向下,向后退让,以使口咽腔充分打开,同时将中声区歌唱时向
$ ~$ ^% f3 |' Q. ^* k上齿龈背后发送的气息,随着音高逐渐向上挪动,嘴也随着逐渐张开,此时声音感觉更向上,向更远的
1 A& Z) p8 I3 \前方发送。这时声音就自然地进入了换声区。9 Q3 Q% J3 c* s( ^% L! `9 s
2)母音转换手法 就是在唱到换声区的时候提前让声音掩盖一点,声音暗一点,出气量小一点,小舌头+ Y: F% H# M! ?# I" H+ ?, D: o+ U# u
抬起一点。在碰到换声点时,有一点必须强调指出,就是你感到声音唱上去困难时,甚至声音感到要出
& ~9 e' L9 V+ ?现破音时,千万不要变化发声器官的形态,不要乱动,乱使劲,一定要坚持迎着声音唱下去就可以了。3 w# I! o; o+ |+ P: B5 }6 s* b! H5 \
其实换声点的总是就是一个“混声”的问题,就是真假声结合的问题。掩盖一些的声音就是有了假声的, }. U7 W8 Z; w( _
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须与真声混合在一起,声音的衔接才不会有痕迹,声音才不会虚和空。所以学" V8 ]( v7 o/ Q3 C
会换声点的过渡也就学会了假声的唱法,而假声位置对唱歌、解决声音的统一是大有好处的。
% ]/ S+ ~$ O ^% B9 S练发声是基础,每天都要坚持练,但是时间不要太长,注意保护嗓子。% k3 S- H% W7 d/ E" {
基础是关键,气的控制是唱歌最基础的部分之一,要经常联系气息的控制,请注意,歌声是靠气发出的
* X9 d: S9 z( c) N1 ~% ?,靠嗓子 的那是吼.....发气的位置大体位于人体的腹部,就是常说的丹田,而气上升要到额头附近,7 z% \, X' U0 g1 E) p4 ?! ?$ {# J
气要长而匀,经常做深呼吸对这方面也很有帮助,毕竟肺活量是唱歌的重要保障。这些都要经常联系才7 j4 k9 @; K/ l, i& m
可以体会的到,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 C1 o5 o( M8 _% g坚持是提高的关键,很多美声歌手每天都会坚持这样的基础练习,有了好的底子,楼房才能盖的高。
. ?6 o( T0 h4 `5 U) B了解自己的音域和音se特点,这个要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体会。不要唱不适合自己的歌曲,当然音域和
" j' e& G+ I3 G. ]& R' }* l嗓音也是可以变化的,注意一些小技巧,可以适当模仿一些歌手的技巧来唱。建议用耳机听,可以捕捉
1 ^5 K7 Z Z/ K0 X到细微的唱法。/ W/ q) t2 H* J5 C
注意保护嗓子,不要吃过刺激的食物,比如辣的,否则会使你的声音发生改变,对你的声线产生不利影 B/ b9 p. z( N( U
响。
3 S: W3 Q. Y' h5 l# d9 D ^网络歌手必备知识:喊嗓练声 " J- G0 T4 d5 U( B' R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呼吸过程约3、49 f3 G0 ~* T- i
秒钟,而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必须掌握将气 e1 L$ I5 o, ~" ^
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要领,所以要先做:
$ K5 r; @% Y2 H% v( t8 {(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7 q. r# M% g/ l/ {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
! z& H0 i6 w$ a# _) N* i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
7 {2 p& _( o% i. x& g# f& X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7 g, C) h, \6 ?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8 I* l9 k. W/ q7 Y X
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 n ?: n) C+ U) J L H; j5 w
时做气息延长练习。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Z! A* L( Q* t$ T" N( A
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5 H& J, `: C6 a; {! U
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1 n& V$ U) ]; e6 Q1 |
B.“数枣”练习:“吸提”同 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2 o& t# W4 I2 J/ D1 c$ c. j
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7 Q( Q" F: B, `1 ?+ v. j: D' u* y
个枣。反复4—6次。
4 S' c' F" K+ M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
# H! T$ |4 V U1 [) |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s+ r0 P( d3 |6 F3 g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
2 }# W' X9 h0 o0 b# H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 T2 [+ ]1 M& w+ w' d" j$ C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0 ]" D3 o# z, p! [4 ]6 I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
& I- G, E: F- I+ @' G+ Z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0 b+ U" Z0 E: a/ f+ P
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 R4 J: l4 O2 K" N" r$ l, \(四)“托气断音练习”
, O: B6 }& s. ^9 K这是声、气各半练习。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 d2 x4 w7 }0 J& b
,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9 p( ?# I2 N5 x1 j6 k) `& y: G/ E6 g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 F7 o/ f6 t6 }& S* T, s+ e
。反复4—6次。" e$ k! ?- I9 ~# r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工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
: B$ q& S( _! o5 N( ~7 {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9 d( }9 }4 h! G! @* P2 y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
" O- u3 Q' l- g; u& J/ i支为止,反复练习。
7 @( D% H7 c3 r+ z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为声之帅的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 q6 N5 S3 N4 Z3 {2 I
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 I+ P- i6 y- k7 [6 a
第二阶段:气、声、字的练习
4 o8 r" p: @9 L戏曲演员尤其京剧演员包括戏曲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
8 O% D! ?1 f s% W5 b+ a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
) E. h9 T3 I6 S( E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这7 M9 @( y+ a* F& H4 a) I I
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 \8 _; F, j- B" ^1 S8 m
顺序: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
: z8 S( c5 [4 R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当中一塌,满盘皆输。字6 W/ J9 }. K& ?5 F9 z
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在喊嗓练声中的字、音、气的关系,应是) _; ` D- }& ]' Z7 F8 U* X
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具体方法是: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 o+ d4 \4 z; m: y; A5 K4 j
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 P0 E, e2 y- l7 U& R; X; s: `①唇音练习:(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渐加快到念绕口令)
3 N9 i# e+ A' C3 y) ^9 z八一百一标一兵一奔—北一坡一
3 P9 `7 x9 ] S. i9 K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l) h* Z# X7 ^; M0 u- W& S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标一兵一碰一
3 [5 d0 k$ W3 ]8 m标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9 @# T& |5 [ @# h" s
②齿音练习(方法同上)' ^. X% ^1 G; ~1 e8 R( @, ?
四——是四,
: G: B5 ~! O( I- s7 M3 A* W, ~9 g十——是——十,: g S) x3 Q, t/ j, z6 t
十四是——十四,
/ H% U) e9 N5 h% s$ q5 R3 S! R四十——是——四十,$ S( s" I" B9 F* Q8 [
不要把十四——说——四十,
- m% @3 q0 a: }# e( K也不要把四十——说——十四,0 Y8 {! ` s; }: R
③舌音练习(方法同上)) w; ?1 j! R. `- _: _6 G
六十六岁刘老六,推着六十,- ^& p$ Y7 t) l, h0 V
六只大油篓,# D! p n0 I# e% X( m. Z1 B
六十六枝垂杨柳,3 @$ R% J- Y3 _) M! d/ T
拴着六十六只大马猴。; e" [2 s; B T' ]5 R* a: y. c
④喉音练习(方法同上)
! p2 M& b r& P5 w2 f山前有只虎,
. c+ g5 ]+ P X2 S. g9 I山下有只猴,% f% {/ m+ j! ~* l# h
虎撵猴,猴斗虎, {0 t8 l$ c3 u8 b' T2 n/ T
虎撵不上猴,
. ?/ {1 C ?1 p猴也斗不了虎。
" ?0 c# y$ _1 C% S⑤舌音牙音练习(方法同上)
# ], g. f5 C# O% C街南来了个瘸子,右手拿着个碟子,左手拿个茄子;街上有个撅子,橛子绊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
8 k9 {5 R! |$ J; Y8 g左手扔了茄子
* L0 }5 A1 R3 S) I/ F⑥十三道辙字音练习+ }+ ^. b/ X; X0 }! ^6 K9 U. {
风(中东)一催(灰堆)一暑(姑苏)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发花)一谢(乜斜) 2 ]+ @. M; r- Y
秋(由求)一爽(江阳)一云(人辰)一高(遥条)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来(怀来)) w& ?0 Q* w0 c$ [: B
俏(遥条)一佳(发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苏)一房(江阳)一来(怀来); R9 X/ ?& e% E( u9 d! Y
东(中东)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 A* s. j7 w o0 P7 u% ^* V/ C; `4 s& ?
第三阶段:吟诗、吟唱练习: o5 a1 n' I+ g) x9 e
把吟诗、吟唱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 s. U, u2 {5 \! O. o6 w
高、爬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se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
0 C2 d* K0 M7 K2 R* l' o3 f的坚韧有弹性。此时的念白练唱都是无伴奏的,演唱更难,要求更高,在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2 @* G! @) h; B! k
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u* [6 n/ n/ J4 y
①吟诗一般选各个行当的定场诗,因为角se刚刚上场,要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并使他们停止议论,安0 h6 X8 r% Y$ a5 A
静下来,所以定场诗应是声调较高,不急不慢,是角se自己兴趣志向的自我剖析,韵律性极强,必须好
* O# `2 H6 f$ W; L好练,又适合于喊嗓、练声、练习。比如《击鼓骂曹》祢衡的定场诗,“口似悬河语似流,全凭舌尖压
+ W! c0 c' ]- A; {诸侯,男儿何得擎天手,自当谈笑觅封侯”;再如《挑华车》中岳飞的定场诗“明亮亮盔甲射人斗牛宫2 W+ M8 o% X8 l( T5 F/ Y0 E
,缥缈缈旌旗遮住太阳红,虎威威排列着明辅上将,雄纠纠胯下驹战马如龙”。在万物苏醒,万象更新
1 ?( s. n2 m p7 U) N% h的清晨你可以尽情发挥练嗓。
8 a" h% q! p2 r3 C" k: _②吟唱:具有念白吟诵相夹,半唱半念交相辉映的特点,比吟诗更难,其情感更宜抒发,其音律更宜舒
) C$ @8 M' s7 S8 w- u1 S展,正好用来喊嗓发声。 半吟半唱如引子,例如,《宇宙锋》赵艳容上半吟(念)“杜鹃枝头泣,(吟唱)' B3 ]( m: q; O+ X8 W/ k
血泪暗悲啼。”再如阳平关》曹操(半吟念)“只手(吟唱)独擎天,奇勋已早建,(半吟念)虚名扶汉祚,(# E* M! v' s' [* ^* q
吟唱)时势魏将迁”。直接吟唱如《秦琼卖马》“好 汉英雄困天堂,不知何日回故乡”,再如《清风亭
3 o$ Q/ m2 U% N T. o》“年纪迈,血气衰,年老无儿绝后代”,“听妈妈高声唤悲哀,想必是为姣儿失却了夫妻恩爱”。
" m/ d8 T: G+ ]1 u) q③京白(普通话)吟诗:为现代戏表演念词而练习,如用吟诗的旋律,念《毛主席诗词》“天高云淡,望) V- n! m/ u1 U8 A; Q
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等。再如念现代戏一些经典道白,“久旱的禾苗逢甘霖,点点记在心”,
0 o5 I/ Y8 z3 d% J“千枝万叶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等,都是喊嗓练声的好素材。传统大段念白及一些贯口练习也可在这# Z3 |/ u$ j: C. {. g+ n$ Q
一阶段锻炼气息和发声。6 Y h, I$ z$ }0 ]
第四阶段:弧形气声练习5 X6 B% t; e' `0 w/ w: N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 N$ J- J/ L7 S8 v. u, M/ P1 \1 }
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型,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0 p# s8 f$ R& h, J0 E
如武生:啊/咳/! e/ z8 X; R8 ~4 k
老生:马/来/
0 z! _; `5 d! O; n花脸:酒/喔啊\来/, J4 \. O, G' a. k5 s
丑:啊/哈/: D9 v$ g; P% `- P3 a: T
青衣:苦/哇/3 \( P1 f; j+ K& r( [
容⌒禀/
' U( M. t9 z' {1 C这类双弧形气、声,如不好好练,极容易出“岔音”,“转”或“呲花”。一般要领是:运好气——托
3 J: N) M+ [! G7 M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
" ]4 {, A6 N8 K; E: y; p0 b/ Sse,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2 T, h7 m9 r7 `3 J1 ?
到家。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k/ t' M# N! c: w7 a1 z
第五阶段:爬音阶及高难音练习
8 h" M8 ], H' |4 y ~* K6 a8 Y“嘎调”、“翻高”、“高腔”是演唱中不可缺少的,我们称其为高难音。在喊嗓练声中练习这路音,
8 ]1 Y( t: T8 D' }+ ?1 h1 F注意不可多练,关键是找方法找位置,如果拼命去喊去叫,前面练习的会全部做废,还会伤及嗓子。练
, [, `6 ~* [7 T/ f7 c2 k9 S习这路音最忌挤、卡、捏、压、强努、硬拼横气。老先生说“如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反呼(使拙劲去喊),
4 m5 @. ~8 b" O' S* n8 W4 F1 o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凡遇高扬之字照上法将气提起送出……则听者已清
7 R O8 D& X" e/ \# o( {% M# @5 V7 l晰明亮,唱者又不费劲。”这里有窍门,有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去摸索,去探求。$ r7 f5 Y5 W. B/ d1 i% G
) o6 Y$ g1 k$ |4 t6 d2 R如何打开喉咙
# I+ @8 |% w* k4 j4 J1 k1 w 若想把喉咙完全打开,必须首先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觉。在歌唱时如果能将喉咙完全打开,那么歌者1 s3 _( |+ _" g! O, w9 p9 j
自身的感觉应该是喉咙即有向外扩张,又有使喉结向下的力量。 贝基 先生说:“正确地打开喉咙是感$ l. P- A/ f( v- I" s1 R
到颈部往四周扩张。”“要感到喉咙的的两侧的肌肉发酸,在促使喉结往下放,这才是对的。”为了说
- p$ y, H$ m( c( c v( i1 v( |明这个问题, 贝基 先生在课堂上常常做这样的手势,就是将两只手自两肩像推开两堵墙一样向外推,* A/ j, Q- o& j/ W l
以示说明这种力量的方向和感觉。…… ' P) |, f" ^4 o8 Z& I B! M
为了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和用力的部位, 贝基 先生在讲学中用了很多具体手段,这些手段都是比较容
" a/ y$ S% s& [5 B( U2 a3 e' z' N9 H易体会的,而且也都是卓有成效的。歌者在练习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用多种手段去体会。 , T- K5 Q/ U, c7 P( U
1.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有种办法能把喉咙打开,当你困了,一面讲话一面
9 B3 Z. P3 Y, K/ q) S打哈欠,这时喉咙就打开了。”……“要防止打哈欠打得太过头了,那样会使声音太靠后。” 6 ^' V6 ~% S, B1 t) r# ~4 Q$ y0 K
2.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唱歌时声音是从咳的地方发出来的。”……“声音是从两* F0 B+ k9 }" \* p5 _/ u) ~6 W8 e
锁骨中间那里发出来的,声音要深”,“声音是从喉咙最底部发出来的。”……
; `& r2 c. i1 r2 V _3 E 3.模仿嗓子宽的人歌唱有助于打开喉咙。……“模仿嗓子宽的人去唱,不要模仿那人的音se,主要模
0 v0 v l/ c% g) x3 ^仿他的技术。做为技术无论对哪一个声部都是同一的要求。” # G# i: z0 d0 h3 k% Q" z
4.不张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咙打开。
: E) `% f1 S3 F 5.大笑和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
/ h; c5 g% E/ f; d& w 6.向后仰头常可以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 3 w0 a8 ? u: [% _6 `
以上我介绍的是 贝基 先生在讲学中经常采用的一些打开喉咙的手段,歌者可以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
0 w+ ~" y% K8 u有选择地灵活运用。除此之外,我个人还有这样的体会:当喉咙完全打开时,在歌唱时会感到头部有一
, z' g9 u! u) X, S1 [$ |/ a3 d种向前和向上顶的力量,即在某种程度上有梗脖子的感觉。美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舍瑞尔·米尔恩斯在
" D; N( u4 ]% b, D0 z2 ~谈到纠正某些歌者在歌唱中头和下巴的状态不够自然时,主张将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部的后上方,在
u& h1 s* n8 }# B歌唱时轻轻用力向前搬,而头部又轻轻向后仰,这时头和下巴便处于歌唱时的状态。……
4 a' M7 R' u. f# | G1 U8 j0 g) C 还有一种感觉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当喉咙完全打开时,歌者在歌唱时会感到喉咙似乎不复存在了: F% C; X& {0 I& Z( a
,只有气息的支持和响亮的面罩共鸣是歌者能明显感觉得到的。用贝基的话来说就是“歌唱时只有横膈6 y6 p, k: [; `( D9 A8 U' T# G
膜和面罩发生接触”。就是说,完全打开的喉咙似乎是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声音在这里不会受阻,而% W# v, ]( d/ f6 \
是送进了上面的面罩,这虽然是一种感觉和想象,但似乎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感觉是世界上许多5 D' q5 Q: }$ Z1 A. x6 D6 s$ p( `
著名歌唱家都认可,并非常强调的,所以歌者一定要努力寻求这种感觉,只有这样喉咙才是完全打开的
) h" Z$ q R" G' m9 J* |7 M C。
& \* Q- v; E% c7 a, O0 |% h ——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第71页—80页 6 x/ `1 s9 l/ V3 L% f+ D9 r! {
3 i; J/ p2 r) o7 u如何寻找面罩共鸣 D d4 I% N& U" d
我认为面罩共鸣实际上是打开鼻咽腔的产物。就是说,当歌者的声音获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鸣时,他(她
% L+ ~% j) Z% O. G4 M)的鼻咽腔是完全打开的。如果说打开喉咙是要求打开喉咽腔和口咽腔,那么,要想把声音送进面罩,
8 ~+ @5 N3 u5 n9 \# k* {还必须同时把鼻咽腔打开。所以 贝基 先生说:“我所说的打开喉咙是要求上下左右都打开。”……如1 F9 s7 A3 w7 J# X' A; ]5 O: c! h
何做到在打开喉咽腔的口咽腔的同时,把鼻咽腔也完全打开,从而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呢? 我把 贝基 * k' q) b5 u# p, h! I# j/ O" }
先生的做法按着我的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种手段。 . ~% y+ B2 p& }( ?7 H
1.面带微笑声音容易进入面罩位置。贝基先生说:“古代的老师教唱歌只教两件事:一是打哈欠打开
( r9 \- @, G0 a! ~) z& d5 M喉咙;二是微笑地唱有助于声音进入面罩。就靠这两点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
8 G; p6 k: e/ I6 ^6 K$ K* ~0 J 2.用哼唱的感觉到面罩共鸣。他说:“在哪里哼就在哪里唱。”……当然这种哼唱必须是以完全打开+ a5 N+ t v3 ~! }& T
的喉咙和良好呼吸支持为前提,否则是哼不到面罩里面去的。另外在哼是要尽量找到一种晕乎乎的感觉# b5 W$ {# `- V3 Q
,这说明打开了鼻咽腔真正哼到头上去了。
8 d6 u* W, h# f2 ?8 I9 C 3,不张大嘴也有助于找到面罩共鸣。……除不张大嘴外,贝基先生还要求歌者不要用嘴去控制声音或
+ [! }5 t3 q2 g) R用嘴去做声音,这样往往会影响面罩共鸣。
5 J8 o9 y, z4 ^6 X, M& ?: M 4.小声练唱有利于找到面罩共鸣。 - Y! k" X$ c$ d% \' F/ p# y: I
5.讲话时也应该尽量运用面罩共鸣。……正像斯基巴说的那样:“说话要像唱歌那样好听,唱歌要像
( S+ y q4 g# ?7 v说话那样自然。” / ? e g+ x; Z* J# m# {+ M
——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第83页—91页 $ v" M; v( f2 I* _+ j
& L- F" t; r+ {
关于高音问题
2 j( {+ u, ^& H Q7 u9 V 1.贝基先生说:“唱高音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确,这个高音的印象早就印在你的脑子里了。”我理解
0 X' y5 X0 P' w. Z( C# g* N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说,在你的头脑里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声音形象,……其二是说,唱) _, H# K# b: i. u ?1 h
高音之前,发声器官的各个部位,如横膈膜的支持、喉结的位置和面罩共鸣等,都要做好将要积极工作
0 p/ u5 m! D' W的准备。
6 {, O9 y- R% f+ I' B 2.贝基先生说:声“音的动作与音高正好是相反的。”……就是说,越往高音唱,歌唱发声器官某些% |4 i6 Z7 M: b0 P, G: ?9 `
部位的动作与感觉越要往下。贝基先生把这种反向动作概括为三个方面,他说:“唱高音时别用外在的; t5 j2 }8 C: U) \
力量往上冲,而是用内在的力量:一是喉结两侧的肌肉将喉结往下拉;二是横膈膜有力的控制呼吸;三
+ M! [1 U; N2 `0 M1 z3 Q- g2 |是头别往前伸,也别仰头,而应略低头。” % l7 i7 j+ z/ \% r
3.贝基先生说:“高音最需要面罩共鸣。” 0 c6 {1 f% Y1 z
4.贝基先生说:“唱高音要有自信感。” $ }3 H5 e2 I w4 `
* P1 V' @- v' e
——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第100页—106页
t4 F: B# Z. C7 ?# [, [" `
% z( Q% m* W/ o& A# R: C3 V4 G) F练声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0 d y$ b9 d: v1 [ 1.练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 B$ i- |* S$ p+ P7 x* t! \9 K 2.练声时要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 r" M7 s. x( ?! e. W/ J4 ^ 3.练声时要培养歌唱意识
% k+ \! c V1 _# e 4.练声时要力求主客观统一
/ Q! E3 O0 q& _; k% [ 5.练声要有的放矢
9 A( u% e# h+ d/ A6 X6 S 6.练声时不要过于追求音量
8 B- y1 u* d/ R$ P 7.练声时注意力要特别集中 ; B1 x! i* c: B: }
8.要用科学的态度练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