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53|回复: 4
收起左侧

第二节 主题节奏

  [复制链接]

9491

积分

2

听众

-275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9491
发表于 2007-12-30 00: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题节奏是指主题或主题核心的节奏骨架(如例7所示),主题的个性特点以及主题的多样性常由此奠定。主题节奏就歌曲来说,常与歌词朗诵的节奏有关。但无论是歌曲或是器乐曲的主题节奏,更重要更宽广的来源是作曲家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是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涛上所进行的各样富有特色的"浮雕"。一种是主观心境的刻画,这是主要的,为数也最多(如例9、11、12等)。一种是客观人物、景色的刻画、描绘,虽然是客观的,但也绝离不开主观的作用(如例10等)。
1 G! B1 s% \/ P9 [, A% v主题节奏与歌词朗诵节奏的关系" K, J/ Q% n5 r
有些歌曲的主题节奏与歌词朗诵的节奏基本一致,如:/ `8 Q1 g& s  k* p+ u! U

- M) g1 h$ T7 j8 h7 P+ M/ e不少歌曲的主题节奏与以上情况相似:
1 x/ Q# X3 Q) A7 t; [这类易在群众中传唱的歌曲,特点之一是音乐的主题节奏与语言的节奏相当吻合,音调也较通顺,因而感到自然,容易上口。
- C7 W* r! t+ d) w6 z应充分注意到,音乐的主题节奏要比歌词朗诵的节奏丰富得多。作曲家刻意追求的是音乐主题要富有个性特点,并与内容吻合。5 D7 H: I) o3 m: k! \5 z! u; ?
3 I# x( c+ L/ c: r" e! j# @9 x9 K( ]
朗诵歌词时,肯定不会把节奏拖得如音乐主题的节奏那样悠长。这时作曲家所要刻画的是走上兴安岭时的心境--那样宽广、那样心旷神怡,是在自己感情的波涛上进行"浮雕",形象鲜明并富有特点。. i7 N7 t) z% _* U: G! R
: ~3 Q1 F% S# `9 ~/ b8 H
开始两小节是引子,音乐节奏与叫买声是吻合的,以后"三月街上好热闹"的主题节奏显然不是从歌词的朗诵节奏考虑的,而是从刻画"热闹"的形象考虑的。: l* r, o5 t/ R- q
/ v8 X! U$ I" ~3 l, Z/ T. \
此曲的生活背景是解放战争时期中的淮海战场,几个"看"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但仍是以主观心境为主导的。主题节奏除"追上去"很有紧迫感,特别是延长两拍、三拍的几个"了"字,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兴奋的心境。
; n# s' d$ i! N- T" x( N! C作曲者拿到一首歌词后,一般需要朗诵几遍,这时不要拘泥于歌词朗诵的节奏,也不要拘泥于歌词中的某一词句的描绘,而应集中考虑怎样刻画全歌曲总的音乐形象,对歌词所提供的意境,最深情地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K$ }0 M: s# `  Y
/ f: l( E8 {4 A( ?  H3 z& P: Z9 f" C
只就歌词的朗诵节奏及具体词句来看,这个主题节奏与之并无必然联系,但从以后音乐的展开来看,也就是从全曲来看,就能看出全曲开始的主题为什么要那样写。1 D' \' }4 R, [( h) c' ^
+ [( _# G3 G; s, ?
此曲的主题(核心)节奏从头至尾在全曲贯穿着,X X X. X|X X X - |含有"海风吹,海浪涌"的节奏,有特点并显得很宽展。作曲家刻意追求的是将自己热爱大海和妈妈的激情鲜明而又集中地表现出来。
: ~# V; B  V7 V7 |4 {) @! m/ {主题节奏的个性及多样性
/ v) o# m- y6 V1 S1 C# d* Q" |音乐形象的个性及多样性与主题节奏有密切联系。例如,开始音调基本相同--都以1 3 5 (6)为主,但由于节奏不同,从而构成了各具特点的音乐主题。/ x# A; l, G  L# M' j5 _; `
& A  w$ U2 q- U; @) g( P6 a/ v2 l
还可举出更多名曲实例,但仅就前面的几个已可见一斑。
; r. R' t, |2 Y. O7 \例13的主题节奏X.X X -|X X.X X.X |X X -|,开始的第1小节有一延续的两拍,给人以沉思的空隙。试若处理成X.X X |就完全失掉了特点。第2小节节奏逐渐加紧,感情有所发展,以后节奏又放宽,与开始相呼应。总的节奏有深思、激动、感叹的内含。X.X X - |这一主题节奏在全曲中贯穿、变化着:
9 J, n2 b, U5 [3 X; r* L1 W8 M$ q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590

积分

2

听众

15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590
发表于 2008-1-6 2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更加突出了全曲音乐形象的个性。! J- O- ?5 w$ i2 M
例14一开始是两小节的引子,好似军号齐鸣。接着是主题,连续的切分节奏表现出顽强的毅力。( j# x9 _+ [0 v) P2 B+ E# U
例15是该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子的主题,乐章中所有主题都从此引出。第1、2、4小节都是正规节奏,很舒展。第3小节是切分节奏,有跳荡的变化。总的音乐形象有似大地回春。
/ R! |% I$ A5 o8 n2 I例16的主题节奏,先是显得跳荡--开始两拍经过顿拍的演唱后,又一停顿,继而转入舒展平稳的节奏。总的节奏有激动、平稳(幸福)的内含。4 ]0 _; a/ p8 r6 h
例17的主题节奏,除第3小节的切分节奏作为变化、对比,主要节奏型X XX X 是中国锣鼓节奏。全曲第一部分以此主题节奏(连及少许变化)贯穿着,表现出欢乐、活泼的气氛。: ?: W8 o3 d1 [& I& y
关于主题的多样性,下面再从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中浅释这一问题。
2 Q; x( `, P0 M, S# V6 l+ a约翰·斯特劳斯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他创作的圆舞曲多具特点,首先体现在主题节奏上。
" N  `! R$ H0 n, Q$ R例18《蓝色多瑙河》由几个小的圆舞曲组成,有的由A、B两部分组成,有的由A、B、A三部分组成。
& ~! }1 o. Q" s3 }1 t5 V第一首圆圆舞曲,A、B两部分的主题分别是:
8 X6 Q2 F' b! v& O# |# Fa) 是重拍起句,特别是5音的持续,使整个主题显得很宽展。b)的第一拍是休止的,每二小节是一单元,短促、活跃,与a)形成对比。6 D5 `2 ?% [% v( F, u+ K! w, D
第二首圆舞曲。A部主题:: U& W  H4 _: r8 \1 R4 Q( t: }
由弱拍起句至强拍,前两小节有停顿,后两小节连贯。停顿与连贯并列、交织- [" }8 v* V7 U
在一起,与第一首圆舞曲的两个主题又有新颖的变化、对比。2 M$ V1 I: c9 Y& Y9 F4 S6 O) \
此曲B部主题与第三首圆舞曲A部的主题见例24及例25,都运用了变节拍。
& U3 S9 b* z* v$ y* u9 T8 Q( Z仅从以上几个小圆舞曲就不难看出,每个主题首先在主题节奏上就没有相同
% ^* C: J6 I5 Z( \的,而总有变化、对比,从而使整个圆舞曲充满新鲜感。
( o9 g' ]/ w) g8 Z( k2 z中外许多著名作曲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乐曲,仅就某一位作曲家来看,如中
* d4 T" v* h8 T5 }" Y3 t  N国的冼星海或外国的贝多芬、舒伯特等等,他们创作的音乐主题,首先是主题节奏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总是各具特点,极为丰富多彩。这一点十分值得重视。$ y# w6 ]2 F0 O2 |' P4 q2 J
记忆尽量多的中外名曲的主题(当然包括主题节奏),予以体会、消化、融会贯通,对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很有益处。
6 _9 E" @/ G8 X) e主题中混合复拍子及变节拍的运用2 D) J, D0 l+ ~: A# B- M6 V  |
就处理节奏的基本手段来看,除了常见的切分音的运用(它打破了每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强拍的"一统天下",从而使节奏丰富、活跃),还应富有成效地运用混合复拍子、变节拍等。先谈混合复拍子的运用。
5 v  _+ @! j" V2 [$ l3 g9 K9 L2 b( K: \
这是由三拍子与二拍子组合成的混合复拍子--五拍子,体现了"一唱(三拍子)一叹(二拍子)"富有特点的节奏处理。8 S- e& n" u+ ]' ]2 }! q, T5 x

7 L9 \3 }" a2 B( E; b0 Z. x此曲也是三拍子与二拍子形成的混合复拍子。试若改为4-4的节拍,似也可以,但显得有些急促,还是原作更富有特定的"谣"的情趣。% o, J0 {! D& C" z  |
我国汉族民歌中混合复拍子较少见,但维吾尔族的歌舞音乐《木卡姆》中混合复拍子的实例则不少。如:
( A  \( ~4 i! Q' x- N
5 N# `1 b; ]5 g, E; z0 F' K8 W% B) X在新的创作中,似对复拍子应有更多更好的运用。+ c- [7 x4 [- i2 @/ G* ~
不少初学作曲者,常只会运用2-4、4-4或3-4的节拍,6-8、9-8等拍子很少用,显然这样就局限了自己的表现能力,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运用各样的节拍,包括混合拍子。& c4 U/ ?' l4 y9 }' o
变节拍的运用,下面谈的指拍号不变(如一直用3-4的拍号),但在内部有节拍的变化(如变为2-4的节拍),艺术效果是打破节奏的单调感,增强变化、对比。% L/ h& q" R, S
试比较以下两个圆舞曲主题:9 E, O" `9 P- [; K% F
2 O1 T% O( W& [
此例与下例的第一句音调相同,但主题节奏在艺术上却有高低之分。% d& v* s) ]2 R) \% ]( u

3 C5 O0 u# e1 c+ W! M例23的节奏显得有些平淡,但例24的节奏很活跃、新颖,除1-2小节运用了切分节奏,再就是运用了变节奏:第5-6两小节变为2-4的节拍(如虚线所示),然后又回至3-4的节拍。4 Q3 A  B& l6 i/ x
再如同一作品中的另一主题:  q( g2 A' ~  [9 c
5 V0 I5 n0 Z; ]& C
旋律从头至尾是2-4的节拍,它与圆舞曲基本的3-4拍子形成交错节奏,很活跃、新颖。
: }' G  y, Y2 Y  I6 I0 J- g# W所谓交错节奏是指两种节拍同时运用,重拍多不同时出现。
8 ?4 G. ~7 ]. J5 h/ @& J下面是声乐作品的主题中,运用变节拍的例子:
2 E. Z! D1 z. T: D% y* V
9 n( R7 i( _9 K3 J9 j6 m" e1 c此曲的主题核心(第一句)中3-4、2-4变节拍的运用,在以后发展中("可是我的心和你的心紧相连,互挂怀"的旋律中),特别突出了二拍子,加以旋律线上升,造成相当大的紧张度(高潮在i音上),以后又回复开始的节奏,有放松之感。整段音乐的感情起伏很清晰并有特点。. w. t  |0 w. E. }7 X
下例变节拍出现在乐曲发展的中间。
, T. m- T$ ^( Y6 Z: O+ _: `) I$ O
audioapp

136

积分

4

听众

26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36
发表于 2010-7-24 06: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间有4-4、5-4变节拍的变化,特别是结合歌词,非常恰当,并使3-4节拍重现时显得十分动人。4 r* B. \; M. g
主题节奏在全曲的贯穿
* t7 V; c$ D, a/ P, Q6 V# W主题节奏不仅体现在主题的构成中,它还常以其原型或变型在全曲中贯穿着,这是保持全曲统一的重要手法。试想,即使主题节奏富有特点,但只在主题中闪现了一次,以后就再无踪影,结果整个音乐形象仍难有特点。' \9 }1 `; W' U- i6 u2 _- I: @: ~2 O5 j
前四小节(第一句)是主题核心,主题节奏一开始XXXX X 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一种激动,很有特色。天才的民歌手紧紧抓住了这一节奏型,不但在第二句中予以重复,并在第三句中再次重复。但若在第四句中还再重复,难免要失于单调。这时节奏拉宽了,但在音调上与第二句是一致的,相互呼应。这支歌主题节奏的贯穿,很有逻辑性,既有统一,又有变化。若说民歌手运用这一技巧时是即兴的,是不自觉的,那么,在专业作曲家笔下,显然是经过精心的安排。2 \) |! `# t6 y" Z
9 r, Y9 h8 H0 y3 ?: u
以上谱例是全曲的主要部分(之前是引子,之后是尾声),由a b a1三段构成。开始两小节是主题核心,主题节奏是X X |X. X X X X X |X - -这一主题节奏先在a段贯穿,每一句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节奏型,只是有时因为歌词的原因稍有变化(如有附点音符的变动以及三连音的运用等)。b是a段的发展,主题节奏的开始仍与a段的开始有明显的联系。主要是"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节奏紧起来了,感情变得更为激动,是一发展。再现的a1段的前两句,与开始的a段的前两句的节奏及音调完全相同,而后两句的节奏与b段后两句的节奏基本相同。a1段综合了a b两段的节奏特点。总之,正是由于主题节奏在全曲的贯穿(包括发展),使这支歌统一感很强,既深情也很庄重,庄重主要是由于节奏少变的缘故。$ [% p' x6 {0 S" M- S
概括以上,不难看出主题节奏在整个作品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要突破创作上的一般化,首先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为此,一是自己的思想要有深度,感情要丰富;二是向中外名曲学习、借鉴,融会贯通,勇于创造。进入创作时,在自己汹涌澎湃的感情波涛上,首先要善于在几小节的音乐中就刻画出一个鲜明动人的"浮雕"--不一定复杂,但要有个性,并进而在全曲中使它有机地贯穿着。5 D: u! m% S5 F3 q6 i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265

积分

4

听众

107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65
发表于 2010-8-10 20: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学习下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138

积分

4

听众

5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38
发表于 2010-8-11 17: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文章不错,学习下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7 15:50 , Processed in 0.02817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