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501|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业余音乐人如何平衡作曲编曲混音等方面

[复制链接]

3万

积分

9

听众

-3588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419
发表于 2007-10-20 10: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完成一首作品需要融合多种能力,涉及到的细节也非常多。你肯定意识到了,作为一个音乐制作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已经多到学不完,除了音乐以外,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去体验。- W+ B# n5 L  p8 D% t9 D0 ^
) b* n2 y- p& \6 j$ R0 t* b& I' N8 G/ V2 d
但是身边也有一些大牛,一边忙的别的事儿,每个月还能在网易云音乐上发布一两首高水平原创原创。同样是24小时,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6 s/ U" O5 d. T( X
( u' J+ ]$ ^* n同样的时间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这就是认知效率的不同。认知效率低的人,都在做低水平的勤奋。牛人真正的秘诀是在最精华的资源上,以高很多倍的认知资源来学习,所以认知效率是你的很多倍。, t" M5 I1 E' a& @7 |- L: s
- ^- h" N0 f2 o& w& M
了解音乐制作全流程是必须的,但并不是每一块都值得深入研究,更没必要在一些并不是那么迫切的技能上花费太多时间。
! u* L# U6 O/ D2 g% ]  f" o$ i% w* U' t2 O5 z. Z) N
对于业余音乐人而言,应多关注创作而不是制作,混音和母带很容易交给其他人来来完成,创作能力才是一个音乐人的生命。# O3 f/ f% e. T2 u+ b
" b3 A. L% b3 m) i" l2 q( G% z$ r
以完成作品为目标进行学习
7 _1 T7 V) v* W2 O. w2 ]" J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高,有目标导向、有即时反馈的最近发展区。简单的说—— 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了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最有效。* T# O3 w# b2 O: I# S
. U5 `0 g, G9 x$ t  g. N" a3 u3 \$ C: U
我认为学习音乐制作最好的方法是:概览一下音乐制作这门学科的全貌,先学习一些通用技能,掌握一些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之后以完成具体作品为目标进行学习。, m0 e/ L/ d; h# Q
8 Q2 ~6 e% R4 J! `# O+ y: N
假如你现在听音还比较薄弱,那么花一段时间着重训练视唱练耳,我认为是值得的,耳朵是做音乐的基础,在你听音乐,演奏乐器时都应用。但此时花很多时间去研究混音中一个音色处理手法我认为就没必要了,这不是完成作品的关键因素。% O7 `2 H/ m6 n+ R
8 x3 u$ B! ]: V3 w8 N* g' I
所以你反过来也能理解——为什么刷那些《音乐人必看的XX人声处理小技巧》的微信文,对你意义不大,这些认知资源的目的性弱、缺乏实践环境、难度不一。8 U  B9 _3 c& z1 x% A  D

  K& X9 H- m3 ?; k1 I0 ^' v/ B2 }! E那些标题党的在线讲座,比如《一节课教你做出XXX》,更是凭空创造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你回头思考下——这是你当前的问题吗?这是你当前的水平吗?这是你学了就能用的东西吗?
" n$ q  M1 K; e: S0 w7 d+ z7 L7 ^9 v/ l6 y
少即是多,把资源集中在真正迫切的地方。
3 G1 x: J- h/ n) C. c( `4 `$ o
6 g# I; G) ^7 T& ?( A合理的配置学习资源" v9 I. {' H) e& z& Q& L: B
随着科技的发展,编录混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许多声音采样合成技术,也广泛被应用在创作中,音乐制作这个学科,只研究两样东西——音乐和声音。
0 S% H( p, I- P' }& C
" r6 q7 k# W* l( P6 `' b音乐技术) P; {: T/ Y, c
音乐制作人得保证自己有一样得心应手,能够流畅演奏并且能够长期坚持练习的乐器,有的同学同时学习多门乐器,那更应该分清主次,练琴是比较花时间的,一个阶段只能关注一样。
7 N. e) i# w/ y1 w* A0 r
0 I0 U* H: G1 U* G3 y8 x一首歌曲抛开歌词和演唱,可以从作曲,和声,配器的角度去分析运用了哪些音乐技术,其实,有许多优秀作品在音乐技术上的应用并不是很复杂。# s/ T' ]* U0 ^0 K0 y+ v; p
$ I5 j4 ~* l8 b+ c3 p
当你入门音乐制作后,你会发现学习的难点又回到了音乐本身,一些基础薄弱迫切需要解决问题,例如视唱练耳,节奏,和声,还得查缺补漏。
6 ]# `$ j- y3 y( m; d
+ F" A/ b5 Q& d4 i和声其实只是音乐的一个基础架构,不一定非要用很高深的和声才能写出好歌,学了三和弦就先用三和弦,学了几个和声进行,就去找用过这几个和声进行的经典曲目来分析。; h5 H. o( O: J) {+ S; X
: V& i. O$ `% @" e5 i8 E
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找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一些学完就能马上用,立见成效的东西。永远不存在完美的作品,每个阶段结合自己所学所想,把作品做出来才是目的。, A3 o* d" m8 l. ?( K
2 r- U7 P: T8 }
随着音乐能力的提升,能够比较轻松的有所学知识去分析音乐,能编出一些较成熟DEMO时,就可以在制作技术方面多投入一些资源了。* }" \3 ~: @& Z; B: d# \+ g" ?

  R" D, C( X. |! l3 z4 Y2 k制作技术
* R/ Y0 n4 j% R制作技术,分为通用能力和声音采样合成技术。通用能力是一些些比较实用,较容易学习的,通过一两个歌曲案例的制作就能上手。: Y) x; P4 @( ^( T& `: N, j
7 E& ]$ W9 W6 [" k
通用能是每个音乐制作人必须掌握的,例如:搭建自己创作聆听环境,音乐软件操作,录音配唱,小编制作品的混音等,这其中同时涉及到项目能力和一些具体的执行细节,例如怎样去规划一个制作项目,怎么用有较低的承恩把作品DEMO做出来,怎样与歌手乐手沟通等。
+ S2 v% e# v" m* u
4 G( Z' M4 w  i- `' ^6 r5 w电子音乐制作,一些特殊音效的制作,都会要运用声音采样与合成技术,这里涉及到许多音频信号原理,效果器原理,合成器编程方面的知识,但我认为,对于业余音乐人而言,这方面的学习反倒是可深可浅。$ X$ L% a+ c' U2 D6 y; K% q

+ b( k' T2 Y4 Q& f7 Y/ V5 O声音合成技术就像电影里面特效,像科幻大片对于特效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往往需要大制作,没有技术积累的小团队玩不了。而一些小成本的电影,比如像《驴得水》,核心在于故事讲得好不好,演员的表演是否到位,特效只是锦上添花的,打磨剧本和斟酌表演上的细节更重要。
. z) J/ Q4 G8 v" e/ e3 k# \# D3 ?5 T- {. S' e9 K( v
八九十年代还在用开盘磁带录音,没有现在这么便捷丰富制作手法,一样诞生了那么多经典专辑。排练好了再进碰录音,整个乐队一气呵成,混音更多是做一些润色的工作。乐队化音乐,其实不需要太多声音合成技术,重点在于创作和演绎。( n' t: p7 p0 y# a
/ T4 a2 }4 K2 C- a
一个总结
9 R& p4 ^; U$ z: F+ k7 _制作很容易交给别人完成,创作能力才是一个音乐人的生命。. E% e, L* X& d0 |: G' P9 x! ?: A
基于作品,而不是基于单一技术去学习。3 H% F' _$ n8 Y: [& W3 H7 Z
音乐制作通用能力较容易学习,通过一两个歌曲案例的制作就能上手。3 M6 F9 {& f/ ]6 {1 Q
你听过的音乐,弹过的曲子,都是积累。你现在有多少能力,就找比你现有能力稍微难一点点的作品临摹模仿学习,把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转化成作品。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3万

积分

5

听众

528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2308
发表于 2007-10-20 17: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业余音乐人如何平衡作曲编曲混音等方面  ,:handshake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9 02:18 , Processed in 0.02768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