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9438|回复: 1

[资讯] PAD创始人Jim Aud先生的“神学”

[复制链接]

175

积分

2

听众

73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75
发表于 2003-12-21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美国PAD线材的创始人JimAud先生我见过好几次了,这次在广州音响展又见面了。

  Jim我以前把他戏称为“老神棍”,因为他的“神学”真的挺多的。作为一个1980年代就开创了PAD线材,在hi-fi和线材领域里浸淫了30年的超级老烧,和他交流确实可以“涨姿势”。

  PAD创始人JimAud先生的“神学”

  下面我写一些此次和他交流中谈及的问题,和Jim

  Aud先生的观点。

  先说第一个问题:JimAud先生每天听多久音乐?

  JimAud先生每天听8-10个小时音乐。非常惊人。他自称自己是典型的Music

  junky,也就是把音乐当毒吸的那类人。他的办公室里、家里,都有专门的系统。载体方面,他黑胶、大开盘磁带、CD、流媒体都听,都收藏。他的录音师朋友会按时发音频母带给他“吸毒”。以前我曾经问过他有哪些器材,结果回答是一个清单,我也记不住那么多,这里不叙述了。似乎很多美国最经典的放大器、喇叭,他都有。

  JimAud如何看待“监听器材”?

  Jim说所谓“监听器材”,和家用hi-fi器材一样,有各个档次,有很好声音的,也有很一般的。但专业录音室里往往可以用很一般的器材达到很不错的效果,关键在于房间的声学处理(Room

  Treatment)。在国外基本所有的录音室都经过专业的声学处理。一套一般化的“监听器材”,放在声学处理良好的录音室里,声音会明显好于一套hi-end级别的器材摆放在普通未经处理的家里。

  JimAud如何看待煲线的问题?

  Jim对线材需要煲的问题,看法和多数资深发烧友相同——线材需要煲;线材可以使用煲线器来加速煲线过程;线材一段时间不用后,重新开始用,还是有一个煲的过程。煲电源线可以用插在电脑上的办法来煲,但是不要用太极端的大电流,因为很强的电流有可能会损坏线材内的绝缘层、屏蔽层,从而影响声音。

  JimAud如何看待线材要用专用避震脚“架”起来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线材需要避震。专用的线材脚架把线材架起来,是为了杜绝振动对线材的影响。Jim认为主要因素不是这个,而是避免了地面聚集的静电对线材的影响。房间的地面上人会来回走动,鞋子和地板会摩擦,造成静电。它会对接触地面的线材(主要是喇叭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把喇叭线用绝缘物质的“架子”腾空,可以杜绝这种干扰源。至于地板的机械振动,Jim说至少对于PAD的线材来说是忽略不计的。PAD的线材本身已考虑了机械振动的问题,内部多层的绝缘、屏蔽结构可以消除机械振动对信号的影响。

  JimAud先生认为线材是否需要喷“清洁剂”?

  Jim认为线材要小心爱护,可以轻轻擦拭,但最好不要喷所谓“专用清洁剂”。清洁剂会暂时地把表面的氧化层去除,使得听起来让人“Wow!”,老外叫“Wow

  effect”,但是有些化学药剂会伤害插头,有些会造成插头表面比以前更易吸附灰尘,所以暂时性的效果之后,就未必是正面了。

  

  JimAud先生认为线材太长的话应该如何摆布?

  线材太长的话,最糟糕的办法就是盘起来了。盘线绝对是影响声音的。比较好的办法是摆设为S型,或者说类似上海豫园“九曲桥”的样子。当然,说起来容易,有些不易弯折的线要摆成S型非常难(当然这种线盘起来也难)。长度还是适合为佳,不要过长。

  

  JimAud先生认为偏硬的线材是否最好一次成型不要动了?

  这个问题很多老烧也讨论过,Jim的看法是一致的:线材摆设好角度后,如果是较硬的线材会“僵化”下来形成一个特别姿态,那么就不要动它了。线材不需要定期舒筋活络。

  

  JimAud先生如何看待器材叠放还是平放的问题?

  Jim认为器材绝对应该平放开来,而不是叠放。原因不仅仅是很多发烧友知道的避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器材间的电磁干扰的问题。每一个通电工作的器材都在不断向四周发散电磁辐射。这绝不是神话,不能因为我们肉眼看不见这种电磁辐射就认为它不存在——无线电波和手机信号也是看不到的,但我们每天靠它们通讯——Jim手头有可以测定电磁辐射量的手持设备,曾经细致地测量过一台器材在工作时四周的电磁辐射分布状态。据他说,一台器材发出的电磁辐射,大致是上下波动形状的,也就是主要能量分布在器材的上下方。那么当器材上下堆放时,器材间的电磁辐射正好是彼此重叠、冲突的,这种不同器材间的电磁辐射的重叠和彼此干扰,是明显影响声音的。他曾经在国外音响展上做过这种演示:完全相同的器材,平放,和上下堆放,出来的声音差异,令现场的人都觉得惊讶。

  和Jim讨论这个问题时,也提及了一些发烧友的道具,比如压在器材顶上的“大饼”“魔石”等调声道具。Jim说这些东西肯定是影响声音的,机理就在于它们会改变器材上方的电磁辐射模式,也许能吸收掉一部分电磁辐射,因此带来声音可闻的改变。如果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此类道具,对声音的改变当然一般是正面的。如果随便拿个什么金属物质来压,很可能也会改变声音,但就未必很正面了。根本原因就是这些道具改变了器材原来的电磁辐射的分布模式。

  

  JimAud先生如何看待技术指标的测试和对比问题?

  这个问题Jim的看法可能会让一些人“跳”。

  其实我不是刻意提出这个问题的,而是在和他聊美国的hi-fi媒体的时候偶尔引发的。当时我说美国Stereophile杂志算是美国首屈一指的hi-fi评论媒体。Jim表示赞同。接下来我说这本杂志特别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它会对评测器材做独立的指标测试(Measurements),等于是第三方测试,而不仅仅是主观听感。它家的评测文章往往是主观听感和测试指标一起发表,主客观都有。其他hi-fi杂志基本都是只有编辑对器材的主观评论,没有客观测试指标。Jim笑笑,说他觉得Stereophile发表的技术测试,基本是凑页面、吸引眼球的。按他的口吻,说白了就是“装逼”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Jim的解释才是有意思的地方。他说要严格客观地测试hi-fi器材,是非常困难的,条件非常苛刻。我说Stereophile杂志测试不同器材时肯定用的是同一套测试设备吧,肯定遵循的是同样的Protocol。这样就可以认为客观了吧?Jim说,根本不够。为什么这么说?举例来说,器材工作的环境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声音,而且是明显可闻的。Stereophile如果测试A器材是在冬天,测试B器材在夏天,那么获得的测试结果,就不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在一天里测试环境的供电情况也会变化,包括电压会改变,交流电包含的杂波成分会变化,这些都会影响测试的结果。除非精心地做好这些环境情况的“校准”,确保一致性,否则很难得出严格的、可互相比较的结果。

  Jim其实不是一个不管技术指标的人。比方他的PAD所有型号的线材,都在官网仔细而详尽地标出了电感量、电阻值等参数。按他的说法,他对自己线材的指标测试,条件非常严格。所以他所说的意思,只是在强调技术测试中环境条件的重要性。对他来说,他可以把自己所有的产品在同一天、同一间屋子里做测试,但对于Stereophile这样长期持续评测器材的杂志来说,显然不可能做到环境条件的严格一致性。所以Jim认为杂志的那些附带的技术参数,随便看看就可以了。

  

  JimAud先生如何看待白天和晚上器材声音不同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多发烧友都注意过、提出过解释。主流的解释是,1、白天供电情况不理想,家庭用电包含更多的杂讯干扰,而夜深时家用电使用较少,因此供电质量更好。2、白天环境噪音较高,尽管我们不一定去注意,觉得很安静,其实背景里还是有更多Background

  Noise,而夜深人静时真正地有更安静的背景,使得聆听者更少环境噪音的干扰。

  以上两个都对,但是Jim

  Aud说还有其他两个因素,较少被人提到。一是温度的问题。温度高低绝对是影响声音的。温度高的时候,气体分子间距较大,会影响波长很短的高频与极高频信号的穿过。温度低的时候,气体收缩,分子间距小,更利于高频信号的穿过。所以白天、夏季等温度较高的场合,器材的高频响应会弱化,而温度低时、冬季、夜晚,高频响应会更好。另外一个是人的心境问题。Jim

  Aud也认为这是影响主观听感的。白天的时候人考虑事情更多,心态不那么放松,会影响主观对音质的正面判断。夜晚时人较少考虑杂事,心情更易放松和放在音质评价上,因此更利于对声音的正面评价。

  因此一共有至少四个因素会影响人在白天和夜晚时的音质判断。四项因素都是有利于夜晚的,因此人在夜晚时聆听hi-fi,更容易主观上觉得音质更好。

  我个人还想加入第5点:人的感官在暗处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于听觉,因此听觉更敏锐。白天光线较亮,会影响听觉的敏锐性,而较暗的夜晚,视觉接收信息少,听觉会更敏锐和集中。出于同样的原因,聪明的音响商会故意把听音室布置得光线暗一些。

   4e2a0430gce6bc3832bee&690.jpg

  JimAud先生认为线材的声音应该以什么方式来进行评价?

  对于线材声音评价这个问题,Jim特别强调了长时间聆听、线材必须融入系统这个概念。他说很多人对比试听线材,都是这样的:A线听一会,拔掉,换B线,马上再听。这样来回切换试听,是很难抓住要领的。关键在于线材需要一段时间来融合进系统、稳定下来(Settle)。所以当一根线接入一个系统,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才能完全融入这个系统,此时你才能听清楚它的特性。评价一根线的声音,最好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人参考系统,然后当一根新的线接入系统后,要让它有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播放,随后才能清晰而全面地评价它的“声音”。那种匆匆一过、快速来回切换的做法,是没法听清楚线材声音的。

  就我个人而言,也有这方面的经验:一根线刚接进系统时,和听了一段时间后,往往表现是不同的。线材的“特性”,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通电走信号),才更清晰地体现出来。刚刚插上的时候,线材的特性,不会立刻体现得那么清楚。所以理念上我相信Jim

  Aud说的是对的。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132

积分

3

听众

-32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4132
发表于 2004-1-23 |
哦  分享,点赞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