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04|回复: 0
收起左侧

[资讯] 流行乐弦乐编写指南

[复制链接]

664

积分

2

听众

-30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64
发表于 2004-12-13 0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很大很长远的话题,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写,应该会比较片面,伙伴们自己把握尺度。+ n7 A( q3 a- k( i$ @" F
先来说下流行乐弦乐的用途:0 z- C" N0 j' n/ b
铺底(弥补频段),弦乐组的饱满的频段可烘托氛围;% L) P1 C/ v. c* E
过门时的击进,引入副歌;8 u5 ^& g( B1 G4 a  b; V
与主旋律的齐奏,强烈的共鸣;
4 s! v! j6 y8 T2 ~, d' I1 e4 R小提琴或者中提琴第二声部的呈现;1 [+ L8 q: {' D' G
顿弓的撑起的节奏性;
) a9 z* C" z* ?( X  ]6 b拨弦的趣味性;
. `& H( D% B% R- L; A. U由上面几点,来说说我对弦乐谱写的看法:
9 q6 p7 P) q. e四项声部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复杂的弦乐编写是古典长期衍生的产物,流行歌只是用了其中的某几个肢体。直接用软件宿主去学习,解决了只能写不能听的难题。四项声部的编写近似铺底的编写,但是单纯的四项声部编写只是起到铺底的作用,缺少情趣;% \6 D, E( L8 H# b
出场提琴类型的安排:如果是铺底为主,小提1、小提2、中提、大提刚好构成了四项声部,如果乐曲中有电贝司,千万不敢加倍大提;如果是仅是作为第二声部(第二弦律)与主旋律对位,那么一把小,或者一把中就足够了,如《红玫瑰》;如果是替代主旋律作为较厚的旋律,小提加中提的八度叠加即可。8 F1 Y5 K8 r( ]) A: d& a0 \$ F' A& g
谱写弦乐使用到的技法:如果是四项声部,大提走和弦根音,适当使用经过音,如C和弦到Am和弦可以写成do si la ,si的时值不能太长,中提琴主频段与人声主频段略接近不建议太花哨,和弦音即可。弦乐用的和弦有时可以跟原和弦有差,比如本和弦用的是C,弦乐则可以用C7或者是C9或者C11,用来丰满和声以及扩展声场,此时可以在中提琴上做文章,铺上和弦外音;小提1与小提2一直都是相辅相成,小提二作为小提1的对位与小提1一样,有很高的弦律指向性,弦乐组的弦律线听感全靠小提琴,至于是如何的弦律线与歌曲照应,应该是凭乐感。小提琴在使用和弦音的基础上善用经过音、各种修饰音,有必要的小节与人声齐奏。
# o" |$ _- o* E- w  z. }顿弓的和弦演奏可以极大增强节奏感,与拉长音是两种感觉,善用各种节奏型。4 i# i! z& f7 U3 h
拨弦用在和弦分解上甚好,俏皮点的音乐可以用下。
. O7 q4 V8 G) O小提2与小提1或者某提琴与人声对位的时候,用3度4度或者5度去对位,想要尖锐点用3度,想要圆满点用45度,一般345一起用效果很好。对位法是个较难的学问,没有机会好好学的同学就慢慢尝试,一个音一个音尝试,好听为止,耐心。' }0 Q7 F" H5 s
小提与中提琴叠加的八度演奏可以使弦律线很丰满,有时甚至可以加上大提琴。! m- e& Q) y$ Q1 C& ?9 c% F6 m8 j- ^
弦律线不一定一直让小提承担,中提与大提也能承担,若是大提则会显得很成熟。
9 H4 s8 Y4 F0 _8 B* y8 D7 W- l, E刚开始学习谱写弦乐的同学会写成一个小节铺上一节长音拉奏的四项声部,一两节听完还能接受,然后写多了,会感到很无趣,我的建议是适当将一小节分成两个和弦,至于第二个是什么和弦,可以是和弦的转位或者密集排列,也可以是由经过音(根音)衍生的和弦,多尝试。( }/ M% K! O# U, H' Z
弦乐的另类演奏:
+ U2 n/ C1 N1 {4 T9 Z8 v9 K《Viva La Vida》用的是摇滚常用的根音加五音加高八度的根音,也就是151的套路,像是摇滚中的节奏吉他一半。要强调一点的是流行的弦乐完全打破了古典的套路,四项声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基础,俗话说心远地自偏,好听就是真理,我们的世界一直在改变。这里的摇滚编法打破了古典的声部共进退法则。还有1分51小提琴的修饰音演奏很有味道,可以学下。
* `7 v7 T9 L2 j/ m《红玫瑰》中的中提琴似乎与弦律没有多大关系,作为第二弦律呈现,歌手唱他自个儿,中提也拉他自个儿的,像是作为伴舞在歌曲中。第二弦律的谱写完全是考验编曲人接不接地气的活,发挥想象。
" j' l; Z. l: o《夜的第七章》开场用了小提1与小提2的奇妙配合,对位的修饰音。中提琴作为主弦律,很有气场。
- F& ]: ?$ l) t3 V- v; n' n* }% G. w: `" e' l) g

+ P0 u5 I% X- k4 G+ r" ^% X) S7 r文章就写到这了,些许不太全面,但弦乐真的是编曲历程中最花时间编写的声轨,像是解一道难题,没有之前漫长的琢磨与人藏识的运用,是件较困难的事。大家就当做像是做人一般的过程吧,慢慢会好起来。毕竟扯到弦乐的份上,想懂的人与我一样,音乐是一辈子的事,急不得。6 ~/ H& N% J. D3 R, m) Q
' o, u/ U6 m; H: ^2 Q5 ?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7 11:51 , Processed in 0.02231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