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资深发烧友来说,CD碟的产地,最主流的是日版、德版和美版。当然还有英版、法版、意版、瑞士版、加拿大版、奥版、澳版等,但最有代表性、最为主流的,就是日德美这么“三大门派”。6 h% q9 m* {# o) c
' m6 }+ `! l, f) y+ ^; g2 ?; ?: D
- {% M7 z. k! {. q N! e
2 x- B# d) ]7 M- E
+ p- z; f1 V( t( Q8 P* ]
同一录音版本的唱片,在不同产地压片厂制作出来的碟,声音确实是存在细微差异的,我以前写过一篇小文讲这个问题。同一录音母带,制作出来的日版碟、德版碟和美版碟,体现出不同的声音特征。这是什么造成的呢?主要因素还是不同压片厂的母模制作设备、采用的工艺标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敬业态度。不仅是硬件,还有软件的因素。举个例子国内也有不少CD生产线,很多还用进口设备,为什么国产“引进版”CD就一直被很多发烧友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认真态度不够。哪怕给你世界最顶级的设备,也很难做出一流的效果。
" t7 H" r4 n' z" h) m9 @% M. {4 {3 c
7 J \" \9 ^" n, M3 s& V
- A! y/ T% X' N6 E! p8 C. Z; A4 G3 a2 P9 S5 l$ _( W! q
. _( I b- U ^5 a$ e) X6 n0 B同一录音版本的日版、德版和美版之间的声音差异,是很多资深发烧友喜欢对比、试听、考耳力的项目。最喜欢日版还是德版还是美版?常常在论坛热议。就我个人听感而言,我觉得日版碟的声音往往是最为细腻、精致、通透、明锐的。德版碟的素质也很好,而往往音色带些柔润、厚润感。美版碟相对来说声音比较强调动态和饱满型,听感上比较“猛”,动态起伏大,但细腻度略欠。 " W5 Y/ p- F: \! C
; |9 W$ \5 O) K1 u3 e8 M& |# F3 B
0 k) {' n" o8 D+ K8 {
3 P% r- h2 W2 ~7 a; H2 O$ g
s M/ Q; u9 p5 w. H2 |' O0 y可能是出于对“德国制造”和德国文化传统的膜拜心理,以及CD最早源于德国(最早的CD压片厂是在德国),很多人把德版碟的地位捧得很高。收碟就喜欢寻觅德版特别是老德版(满银圈和半银圈)。与此同时,随着日版碟进入国内的增多,近年来也有很多发烧友开始寻觅和收藏日版碟,并且认为日版碟的声音往往是最好的。特别崇拜美版碟的发烧友相对较少。$ g3 n6 k$ N U8 z5 O. f
! D x0 D T n7 l7 o# Y
# K; A! u$ b; b, s. @& @3 L+ z8 M q( c0 h/ b9 g; f
( c3 `( M t/ L
我觉得日、德这两个国家和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以讲究认真、职业精神、不妥协的精工态度而著称的地方,确实是做出了素质最优的唱片。一般情况而言,一个录音的日版碟和德版碟都是最好的。注意,日本人制作的录音,倒未必是最好的,因为往往体现出日本人变态追求细腻度和细部的音响哲学,未必被普遍叫好,但是日版CD碟的制作,从技术上讲、从数据准确率的角度讲、从碟片本身的工艺水准讲,确实是代表了最高的水准。如果说唱片的录制(Recording)和母版制作(Remastering)存在审美创作的艺术成分,那么CD唱片的制作和批量压制,这个过程里不存在什么审美创作成分,本质就是一个技术活,要求尽可能高的数据准确率。以绝对的精工水准而言,德国人可能还稍不如日本人,但听感上德版碟有时更“好听”一些,听感厚润,也是一种很高品位的唱片产品。' k8 Y/ g2 s" f) h |0 d! z! y
4 Z4 A: Y1 Q0 W( u; W f. j , M0 C0 ~! ~& E1 k2 o
9 X6 A5 A9 h3 X" l4 J现在实物形式的唱片式微,特别是非常讲“实用主义”的欧美国家,很多乐迷烧友都把CD唱片卖掉不听了,但日本是一个蛮反常的地方,实物唱片仍有市场,仍比较兴旺。这应该是有文化原因的。也正是为此,日本人在实物唱片的制作技术上投入了最多的心思,比如近年先后出现的SHM-CD、Blu-Spec
! f$ c# U; E D: r KCD、HQCD,都是日本人研发出来的,属于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和完善CD性能的做法。这种追求极致、细部着手、不妥协的精神,是很典型的日本人思维和做法,也进一步奠定了日版CD碟的地位。如果不论那些老版碟,只看新版碟,那么日版CD唱片是没有悬念的目前最佳技术水准。8 g: M5 v7 f. n+ L2 |" W" c
9 R- w* i: H. V9 ?8 H+ C2 t* {$ R
- S+ g l4 T3 P Y6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