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4743|回复: 1

[资讯] 小功率的美学

[复制链接]

3万

积分

6

听众

-2029

音贝

音频应用初级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2293
发表于 2003-12-17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无论是听耳机还是听喇叭,有经验的发烧友都会注意到有这么一种现象:存在一些不追求大功率、用小功率玩“音色”及“味道”的方案。




推耳机的耳放也好、推喇叭的功放也好,是否功率越大越好?可能很多初烧会回答:当然是的!大功率的放大器一般能带来更大的驱动力、更好的控制力,似乎总是更好的。然而接触各类器材很多的资深烧友就会知道,并不总是如此。大功率放大器并非总是更好听。在一些情况下,用中小功率的放大器,反而更能取得好听的声音。这就是我这里所说的“小功率的美学”。




从经验来说,大功率的放大器,一般声音更结实、有力,对耳机和喇叭控制得更“牢”。而设计得好的中小功率放大器,声音可能更轻灵、生动、细腻、富于灵动流畅的美感。大功率放大器始终把耳机或喇叭控制的死死的,素质虽好但未必好听,有时听感上缺乏韵味和鲜活感。正因为这个原因,有一些中小功率的放大器——耳放和功放都有——它们不以驱动力和控制力著称,但声音美感做得很好。特别是欧洲某些国家,此类中小功率放大器很多。发烧友玩家里,也一直有钟爱小功率放大器的,他们不是买不起大功率功放,但就是喜欢“小功率的美学”。




耳放领域里,小功率美学的代表作品是德国Earmax胆机耳放、英国Graham
Slee的Solo晶体管耳放。它们输出功率都不大,特别是Earmax
Pro,有效输出功率仅10多毫瓦。有人会问这点点功率有什么用?但它搭配合适的耳机时,就是韵味特别好,声音特别地柔软、富于流动感。Earmax
SE银色版等于是Pro的功率扩大版,具有50毫瓦的有效功率,和很多耳放相比功率仍属偏小。SE耳放声音比Pro版要有力一些,但仍保持了Earmax家耳放柔软、丰润、流畅的特色。比它功率大的耳放一抓一把,但有几个能有Earmax的音色魅力呢?有意思的是某些Earmax的爱好者还认为Pro的韵味更好,SE加大功率后,韵味反而不如Pro。



小功率的美学

155328B01.jpg

Solo耳放的输出功率同样做得不大,随着负载阻抗的不同,有效输出功率也就是几十毫瓦到一百多毫瓦的范围。在晶体管耳放里属于中等偏小。国内设计的晶体管耳放往往动辄上千毫瓦,但多少晶体管耳放能作到Solo耳放的透明精致音色、为人称道的“鲜活感”?很少很少。我认识有的发烧友先是买了输出功率上千毫瓦的国产耳放,用了一阵后还是出掉,换成了一百多毫瓦的Solo超线性版,因为它更“好听”。

小功率的美学很多资深烧友知道,英国人特别喜欢和擅长做中小功率合并放大器。典型的输出功率就在30-60瓦,一般不超过80瓦,声音大多很好听,比如Audiolab、Rega、Naim、Myryad、早期Musical
Fidelity的放大器,都属此类。美国放大器设计大师Nelson Pass制作的First
Watt小功率晶体管放大器也很典型,功率只有二三十瓦,音色特征很象胆机。胆机玩家里有不少是玩甲类单端胆机的,功率只有10瓦甚至几瓦。很多人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这点功率,有什么用处?功率小,当然不可能去推丹拿C1那种低灵敏度的喇叭,但是搭配一些高灵敏度的喇叭,可以出好声。采用这种方案的玩家,一般都不是听“爆棚”的,而是寻求有特别韵味的声音。



其实,把功率做大是很容易的事情,增加末级功率管的数量,胆机搞推挽输出,可以把功率轻易做大,但是功率上去后,声音就更好听了吗?并非如此。很多音响设计师不喜欢多对功率管并联,就喜欢用尽量少的功率管,因为这样声音更容易细腻。胆机爱好者相当部分就喜欢小功率的单端输出,认为其“胆味”更好。中小功率放大器更容易做出很好的细腻感和活生感,取得优良的音色和音乐性,而大功率放大器要做“好听”则很难,几百瓦的大力功放如果要出那种鲜活、飘逸、细腻的音色,难度极高。

First Watt 2.jpg

小功率的美学


MD-300B.jpg

小功率的美学



国内不少发烧友是以功率大小论英雄的,就喜欢功率大、功率余量大,觉得力大一切都好。固然大功率放大器在某些方面存在天然优势,比如用家喜欢听大动态、喜欢轰低频、喜欢结实有力的声音。但假如用家很讲究声音的细腻感、流动性、鲜活的音色,那么“小功率的美学”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是另一种追求的玩法,体现了求质不求量的精神。我个人觉得,发烧友如果有条件,大功率和小功率都玩过,才算是获得了丰富的体验。





注:本文中的“韵味”“味道”不指声音的染色,而指细腻、生动的音色所带来的一种特别质感及氛围。就象我曾多次指出过的,“好听”不都是音染,“好听”也经常是声音细腻、柔滑、鲜活所带来的主观感受。

http://www.audioapp.cn

179

积分

0

听众

-7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179
发表于 2005-6-4 |
分享,谢谢楼主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