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24 13: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分 吉他
第一章 作为一件原声乐器的电吉他(TheElectric Guitar as an Acoustic Instrument)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认为电吉他“仅仅是一个装了拾音器(pickup)的框架而已,是拾音器创造了声音。”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就可以直接从第二章开始讨论好的吉他音色了。很遗憾,这不是真的。不管怎样,一把拥有好音色的吉他在未插电,甚至是未安装拾音器的时候,就应当可以发出很好的声音了。
G.E.Smith(Hall andOates,Saturday Night Live,Mick Jagger等的吉他手)曾经到我工作的琴行买一些弦及配件,当我请他输入信用卡密码的时候,他要求看一把展示中的吉他,他拿起来胡乱弹了几下,听了听然后说:“算到我帐上。”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如此富有,而是因为他作为一名曾经的吉他售货员及有经验的收藏家,能够仅凭胡乱地弹两下就知道原声好的吉他,拥有电声好的潜力。我之所以说“潜力”,是因为不好的拾音器会破坏琴的音色,但需要记住重要的一点——“一把原声不好的电吉他将不会有很好的电声。”采用很好的拾音器,大量的效果器以及出色的AMP来修饰的话,原声不好的吉他音色会有很大改善而变得不错,但仍然不是好的音色。(canbe made to sound good,but not great)——而好的音色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为什么?这些令人困惑的好音色吉他的特质——音色(tone)、延音(sustain)、温暖(warmth)、共鸣(resonance)以及从乐队其他声音中凸显出来的能力——这一切都是从原声乐器开始的。原料的选择以及他们如何装配在一起都决定了吉他的很多音色特质。
电吉他是怎样工作的
基本上,电吉他是通过拾音器把弦颤动的声音传送到放大器,然后输出喇叭到达你的耳朵。最明显的被传送的声音部分是音高。弦是否或在哪里被按住将决定你听到的音符。其次还比较明显的是弦颤动传送的音质。一部分音质取决于拾音器的类型和位置,另一部分取决于弦本身的制作工艺。但是——这很重要——它还传送了作为一件原声乐器的吉他的音质。如果你弹一把未插电(unplugged)的电吉他发出细软无力的声音,并且音符衰减很快,那么它插电以后也将会是这样。相反,如果它的原声丰满而厚实,并且听起来延音很棒的话,从放大器出来的效果也同这差不多。
很多方面影响到电吉他的原声音色。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在你吸收这些信息的时候,你必须记住这样一点:当所有该说该做的都完成了,吉他还是像人一样的。想想双胞胎——相同的父母,相同的环境,但他们的区别还是大得像天和地。吉他也是一样——你可以拥有同一个人用相同原料制作的两把吉他,但它们的声音还是不同的。为什么会这样?读下去你就会明白了。
在我们进入详细说明之前,我先解释一下我个人的喜好。近年来吉他制造被提出采用碳化合物制作的琴颈和琴身(ModulousGraphite,Steinberger),以及金属材料(Gitler,TravisBean)。这些材料拥有了一些比木材更好的优点。碳化合物比木材更稳定,不大会由于多年的使用或季节、地区、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形。金属使吉他的独特造型成为可能,例如现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所永久收藏陈列的管状Gitler吉他。两种材料都提供了平均的频率响应,而不存在“盲点(deadspots)”(琴颈上音符衰减比较快的部位)。然而,我个人的意见是要得到独特的音色和最大限度的个性表达,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做工精良的原木电吉他。
这并不纯粹是我怀旧的关系,更不仅仅是个人的偏见。在一次又一次对一些著名音乐家的采访,例如MarcusMiller(Miles Davis的bass手),或者BruceThomas(Elvis Costello的bass手),他们都谈到利用他们的Fenderbass上的盲点营造他们的风格。甚至Steinberger也开发了采用木料的型号给那些“更喜欢木材感觉的人”。
碳化合物及金属管材也许是人类技术的奇迹,但是“只有上帝才能够造出树。”像雪花一样,没有两棵树是完全一样的,即使同一棵树的两部分也不是完全一样的。这一变化导致了每一把原木吉他都拥有自己的个性,而把它的与你的相混合,便有了伟大的音乐。
连载中.....
第一部分--第一章
琴头(Headstocks)
吉他的共鸣大部分是通过琴头来传送的。你只要用你的左手握住吉他的琴头并用你的右(左的反方向)手弹几下就可以感觉到振动。因此,原木无头吉他牺牲了相当一部分很重要的延音(碳化合物的吉他,例如Steinberger,利用碳本身的特性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就是说,琴头的实际形状对音色只有极小的影响。比较重要的是琴头如何影响弦穿过琴码时的张力。
早期的原声及电木(拱型面板archtop)吉他琴头上的调弦器是每边三个的。(“早期”我的意思是从世纪之交到五十年代)这些琴头同时还与指板形成一定倾斜角度以维持琴弦穿过琴码的十分重要的张力。想要听听这一张力如何影响声音,可以试试在Fender吉他上把高音E弦从压弦器(stringtree)下面释放出来(压弦器位于琴码和调弦器之间)。把音高调准,仔细听听这时候的声音。现在把弦放松并放回压弦器下面,把音高调准在听听看。这时候的声音会比较丰满而不那么纤细。
这种“三个一边”的琴头构造仍然在大多数原声吉他及Gibson型的电吉他上存在着,但它有两个基本的缺点。
1、除了把弦在压着琴码的方向上拉出一个角度(这是好的)(从琴颈侧面看到的弦的角度——译者注),弦同琴码侧面也形成了一个角度(这是不好的)(从琴颈正面看到的弦的角度——译者注)。这个角度会引起调弦的问题,尤其是在弦发生弯曲(stringbending)的时候。(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传统一方,这种琴头仍然在原声吉他上十分流行,毕竟原声吉他上弯曲琴弦的用法比较少一些。)
2、演奏者在调节下边的调弦器时必须用与上边不同的方向来得到同样的效果,如果在一首曲子的中间需要快速调弦的话这容易产生混乱。
随之而来的就是LeoFender在五十年代普及“六个一排”的琴头设计,所有的调弦器都在上边。我说的是“普及”而不是“发明”。在这个的几年前Mr.Bigsby已经制造了这种六个一排的琴头。甚至更早一些就有与吉他相关的类似设计。虽然如此,Leo在合适的时候提出了合适的想法。弯曲琴弦技术的成长及普及使得这一设计非常受欢迎。为什么呢?因为六个一排的设计使琴弦直接穿过琴码到达调弦器而不存在使琴弦走音的任何侧面的角度。但是,琴头并没有从琴码向后弯曲成一定角度。这样使得Fender可以用一块较小的木材制作整体琴颈,降低了成本,从而生产了更多大众经济可以负担得起的吉他。不幸的是,这一设计使它必须使用一个或更多的压弦器,或者是固定器,来得到穿过琴码的张力。很不幸这些压弦器又导致了同样的我们原来想要消除的调弦问题。下一部分我们会看看如何消除这一问题。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普及两种新型的六个一排琴头设计的高潮:Charvel或Jackson型,琴头向后倾斜,但不让弦直接到达调弦器;以及Kramer或Explorer型,它的琴头既不倾斜也不直接到调弦器。这些琴头所呈现出来的调弦问题,理论上通常是由锁弦系统(lockingnut system)的使用而提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