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07-1-6 22:39:00
|
只看该作者
9、金琅悠闲6号:
由于听感分歧较大,为了不造成错误引导,暂隐藏。
10、思奔达 S3/5R:
以前听说如果把音箱比做女人,思奔达就是30多岁的熟妇,听过之后,果然如此。它的中频十分厚重,而跟ATC比,虽然中频同样厚重,但是思奔达的中频会稍暗一些,所以就更显的成熟。我曾经比如时代一号为十六七岁的少女,就是因为它的声音很有光彩,很鲜活。而如今比喻思奔达为熟妇,就是因为虽然它已经失去了光彩,但是它的确韵味十足。3/5R最有特点的也就是它的中频了,而且这种设计也是突出中频的,因此它的高频和低频并不突出,动态也不突出。高频跟中频一样没有光彩,显得比较暗淡;低频的下潜与量感也一般,不过总体还算平衡;播放交响,虽然不算强项,但也没有乱的一塌糊涂,如果凑合瞎听,也能将就。
而我的口味是比较喜欢开扬的声音,而且本人取向也不喜欢熟妇,所以思奔达虽有韵味,但不能讨我欢心。
11、达尼新款皇太子:
达尼的老款皇太子算一款备受推崇的经典箱了,不过已经停产,这次听到的是新款的皇太子。初次见到,感觉十分可爱,当然源于它的小巧。中低音单元不大,仅有4寸。这样小的书架,听音环境确实一间50平米的大房,确实太过折磨这个小家伙了,所以下面的听感,大家就看个热闹吧。
这次听音的系统是国都的胆机加两个单声道后级,之所以这么高的配置是因为,这套本来是给国都的号角做搭配的,为了省事儿,也就不多折腾了。由于房间过大,商家把音量开得很大。单声道后级果然是控制力非凡,如此大声,虽然音箱已经声嘶力竭了,但声音还是没有乱。我是怕小音箱承受不了摧残,还是上前把音量调小了。中频跟我听过的Ikon mk2落地有点类似,比较有味道,但是在这么大的房间内,赶到单薄了,高低频就不说了,房间太大,听感不太有意义。
12、XTZ(名韵) 99.26:
被家电炒的沸沸扬扬的XTZ,一直自称超高性价比,而本人恰恰对高性价比的东西感兴趣,寻觅之后,在北京找到了试听。试听的系统是马兰士7001的CD机,马兰士11功放,房间35平米,有3米多高,做了些声学处理。听了一首有些动态的人声和一首交响。首先出来的声音还是基本值它的售价的,但是并不觉得它有多高的性价比,最起码它远不如丹拿。它的优点是三频平衡,高频延伸还可以,但是有点发紧;中频厚度合适,但是有点发闷;低频量感还可以。换了交响后,它的最大缺点才体现出来,声音还是发紧,不够开扬,导致声场团在一起,结相较为模糊。当天还听了听99.36落地,虽然中频开扬些了,不闷了,但是声场打不开。因此喜欢交响的朋友,XTZ可能会让你们失望。而且他的声音整体还是觉得紧。
总体来讲,作为HIFI箱,真不觉得它性价比高。也就是和美之声监听一号、钟神美神一号、金琅悠闲5号是一个水平的。
13、丹拿听众42:
听众52是众人捧的名箱,可惜还无缘听到,不过有幸听到了他的小弟弟听众42。据42的主人说,42比52好的密度要好,可能是得益于它的小尺寸单元吧。但另一方面也担心它的低频表现。这次的听音系统可谓是重量级的,先后由7万CD+2万胆机和柏林CD+linn前级+pass 350来推,估计是把听众42发挥没有100也有90了。整体感觉,听众42还是比较偏科的,不像我之前听过的DM2/7和X12那么全面,主要瘸腿在低频上,用胆机系统推的效果,低频无论是下潜还是量感都比较有限,而用PASS系统推,虽然把低频摧枯拉朽般的推出来了,但是出来的仅仅是量感,下潜仍旧不够,而且控制力相当差,低频还是相当浑浊的。不过中频还是不错的,味道不错,密度也不错。高频也是中规中矩,但是延伸并不充分。我想听众42作为卫星箱还是相当称职的,但是作为hifi箱还是缺乏一些全面性。
14、高度风 某书架:
高度风的这款书架型号不详,图片也找不到,但是声音还是不错的。其声音特点有些像法国三角,解析较强,中高频非常的开扬明亮,小提琴的演绎还是颇有些华彩的,但是多少缺乏一点细腻感。低频方面比较中庸,下潜一般,控制一般。比较适合小编制古典音乐,交响乐略显应付不过来。但是在其价位的进口箱中,它还是颇具特点及性价比的。
写完之后,又感觉跟博良时代一号有几点可比性。因为他们都是中高频亮丽,低频中庸。但是根据粗浅的听感比较,时代一号的中高频比高度风要细腻并且高贵一点,高度风的中高频更冲一点、粗一点。而全频的瞬态,可能是高度风要好些,也有可能相当,因为高度风的系统前端价格8万,而我听的时代一号系统,前端最多一万。解析方面可能是高度风胜出。
15、丹拿 听众52se:
丹拿听众52se算是一款名箱了,但是之前听到的褒贬不一,这次有幸在二手市场听到喂饱的52se,也算难得了。
丹拿52se在柏林之声CD,某胆前级,麦景图后级的推动下,表现也不愧为一款名箱。三频非常平衡,且过渡都很自然,速度感也就是瞬态是非常优秀的,收发自如,因此其低频表现是较为快速的,而且声场较世霸小乐琴要宽要深,结相也比小乐琴清晰。因此交响的表现要比小乐琴好上一些。不过有了如此的速度,低频的量感就只能稍作妥协了,虽然下潜与小乐琴相当,但是量感的氛围烘托就要逊色一些,难摆脱书架播放交响的诟病。播放人声和小提琴,根据我个人十分注重味道的取向来讲,世霸还是胜出较多的,尤其是在播放小提琴方面。
虽然这个52se算是伺候的不错了,但是味道仍然较直白。所以喜欢浓郁味道的人,如果不怕投入,还是放弃丹拿吧……
16、卓丽 Reference 300:
听过了猛牌700仔及其他老箱子,给我感觉老箱的声音调教风格大多比较沉闷,也许是听音取向问题,我实在不很喜欢。不过在众多老箱中,有一款的声音还是很健康、很开扬的,那就是卓丽300。
卓丽的特点也没什么多说的,就是三频很平衡,高低延伸都还可以,而且声音通透悦耳,是声音比较现代的老箱子。
17、ATC 7老款:
听了那么多款ATC后,发现ATC是维持品牌声音特点最一致的品牌。到现在为止,听过的ATC有7号、11号、19号、150号,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中频密度极高,而且极其厚重,但高低的延伸都有所欠缺。这款ATC 老款7号,我仍然没有听出任何改变。
18、贵族T2000S、T50S:
贵族R8S、1SC都是贵族的经典书架,而二手市场还活跃着T2000S和T50S。因为这两款书架箱都与R8S的价位相当,因此跟R8S比较来说,更合适些。
T2000S的单元最大,应该有6寸,T50S应该是5寸,R8S是4.5寸,他们的声音特点也是绝大部分决定于单元的大小。T2000S单元最大,虽然低频量感比R8S多,但是下潜并没有R8S深,并且没有R8S凝聚而稍有些散,整体声音稍宽松一点。T50S单元大小适中,较好的平衡了低频量感与下潜,低频量感与下潜都还不错,但声音感觉还是没有R8S精致。其他方面,都保持了贵族音箱一贯的声音特点,整体通透、华丽。
三款同价位的贵族书架箱,追求宽松些选择T2000S,追求精致及质感的选择R8S,折中选择T50S。
19、卓丽星座1号、2号:
卓丽的高端产品曾经在音响展听过,声音华丽优美,因此对卓丽入门型号星座系列一直比较向往。这天终于有幸在竞港听到了这两个书架。
整体感觉卓丽很甜美,但是有点过于甜美,低频量感非常充足,声音则比较混。看了看前端,应该素质不差,就开始打量音箱本身,才发现声音浑浊的症结——极其柔软的橡胶脚钉。想把脚钉卸下来还不行,因为其倒相孔在音箱底部,如果没有脚钉,倒相孔就没法出气了。
由于声音相当浑浊,我就没有再认真听过,但是能够听出星座系列的音色是非常优美的,但是要提高hifi性,换脚钉是必须的了。
四、12000-24000元档:
1、ALR JORDAN NOTE3:
开门见山,ALR JORDAN NOTE3可以说是我至今为止听过声音最好且最全面的书架箱,虽然它并不是最贵的。其高频的延伸非常之充分,十分有光泽;低频下潜也相当到位,并且量感十足;中频密度高但并不厚重;整体非常有质感且量感平衡,并且其低频的量感是可以调节的;音色风格仍然是传统的德国声,精密严谨,质感突出,动态与瞬态都极为突出,高低的延伸也极为出色;声场极为宏大,有夺墙而出的感觉,结相也相当清晰。相对于意力来讲,NOTE3的速度还是稍慢一点,声音稍宽松一点,不像意力那么凌厉;相对于柏林之声来讲,NOTE3的中频质感稍欠缺一点。总体的形容就是德国箱稍带了一点英国味儿。
若硬要给这套系统挑毛病,那多半是因为听音取向的个体差异了。对于喜欢ATC、思奔达中频厚重但高低频中庸的烧友,可能会觉得NOTE3高频过亮。同样NOTE3的中频是以质取胜,虽然密度较高,但并非极其厚重。对于喜欢号角等大单元的烧友,它5寸中音不可能达到号角的宽松,但它却有号角没有的凌厉。
NOTE3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也有当时系统搭配及房间处理的支持。此套系统是在北京居然之家金源店所听,此店的老板深喑发烧之道,系统各方面搭配均为精心挑选、细致入微。功放为日本产12w小功率胆机,但推的箱子气势磅礴,不得不说NOTE3极易推动,问商家NOTE3灵敏度几何?答曰92db!如此灵敏度,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功放就变的相当简单了。此系统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也得益于NOTE3的易驱动。音源部分忘记了,但线材部分令我印象深刻。与天仙配一样粗细的喇叭线连接在功放与音箱之间,但线材并不是随意盘曲在地上,好像是定制了长度,U型连接着功放与音箱间,并且最低点并不接触地面,而是各放置了一块枕木以隔绝地面。房屋的面积大概30多平,长宽比大概是3:5的样子,短边摆放,音箱大概在深度1/3处,听众位大概在另方向深度1/4处,顶棚做了扩散,四墙记得没做扩散,只做了些吸音。
NOTE3确实是HIEND书架箱的上佳选择,只要大致对口味,可玩且易玩。
2、贵族 D1:
经典的贵族1SC已经停产,可能替代产品就是D1了。在听之前我是带着无比期望的,因为曾经就被R8S所打动,贵族配胆机的确是我喜欢的声音。而这次试听效果,说实话是很糟糕的。试听的系统是名CD5i+NAIT5i+贵族D1,听音环境是25平米长方形短边摆放。高频毛刺严重,中频昏暗单薄,低频毫无力度,量感缺乏,甚至整体都不如我听到的最差的仿贵族1SC。我估计是D1不太好推,铭的功放根本无法将它驱动好。而可笑的是,这套组合却是商家的推荐……
总之,没了解到贵族D1的真正实力,了解到贵族D1不是个好伺候的玩意儿。
3、雨后初晴 C7:
之前听雨后P3,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是上次试听还是由于没有听大动态大编制曲目而感到遗憾,这次听C7终于如愿。但是结果令人失望,但确实在意料之中。动态来讲还勉强应付,但一定不能乐器多,只要编制稍大,就彻底乱套,声音含混不清,无分离度可言。
而且这次的试听环境是个展厅,面积上百平米。在这个环境中,中频的味道也失去了,实在可惜。
4、世霸 concertino 小乐琴:
以前听过两次世霸toy,感觉并不很理想,前文也有所提到。不过这次听过小乐琴,才觉得才真正领略到了世霸的魅力。世霸高频飘逸这点与贵族有点相似,确实高音单元用的都是绅士宝;中低频油彩很足,不像贵族,贵族则是整体艳丽,之所以贵族是艳丽世霸是油彩的原因,就是世霸的中低频比贵族的要慢、要厚、要甜,而贵族的则相对快、瘦、爽一些。因此世霸播放人声和小提琴会比世霸讨好耳朵,但是播放交响,世霸不会是同档次贵族的对手。
为何喜欢拿世霸跟贵族比?因为他们同档次的音箱使用的单元很接近,我听到的几款大部分采用高音绅士宝,中低音西雅士单元,都拥有较为出色的高频和中低频表现,拥有很接近的素质。仅仅是他们品牌的校音风格不同,使两个品牌声音不同。
小乐琴在世霸产品中,鲜明的具备其特点高频飘逸,延伸充分;而中低频厚满甜润,富有油彩;低频量感充沛,这也是西雅士单元的长项。但是高频与中频的衔接不够好,感觉速度和厚度上很不统一,有点脱离感。整体动态不错,瞬态尚可,但不算优秀。
5、世霸 minima vintage:
世霸minima vintage依然是典型的世霸风格,高频飘逸,中频饱满,富有油彩,而他4.5寸的低频表现令人不禁联想到贵族经典书架R8S,在小房间仍然冲进十足。而中高频的衔接就比小乐琴流畅了许多了,高中低频拥有比较一致的丰满度和速度感,我想这也是minima vintage要比小月琴贵很多的主要原因了。
6、JBL 4425MK2:
JBL 4425MK2其实是几个月前在友人那里听的,那时是拿着N1SC去交流。朋友的4425mk2是1万9收的二手,成色极棒,简直就是新箱的成色。听的曲子也不少,《红衫仔》、《弗兰明高》、《穆特卡门》、Lady GAGA,也对箱子的有了基本的了解。JBL果然像所说的那样,中频直白,确实直白,很直白;低频很猛,而且比较宽松,不是拳拳到肉的感觉,而是被汹涌的海浪拍击的感觉;高频却相当的暗淡了,很多细节出不来,有点遗憾。总的说来,4425mk2适合听大动态的流行和摇滚,总体重心比较偏低。虽然有个高频增益调节,但是调高厚,中高频的衔接就变的不好了,还是放在中间为宜。
五、24000-48000元档:
1、世霸 electa amator 大情人:
世霸大情人应该算是世霸的代表作之一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完成的试听。论单元尺寸,大情人是我至今听过4款世霸中尺寸最大的。但是我听到的低频量感与下潜,确实仅仅比世霸toy强,而比小乐琴和minima vintage都要弱。我不太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听感确实如此,自己也希望能对此点再加以验证。不过我听过后倒相孔里出来的低频,确实量感少。
但是世霸大情人的无敌中高频,绝对可以折服世人。高频的华彩与中频的油彩,天一合璧,顺滑,柔顺,富有光泽。如果说小乐琴的中频油得稍显腻感,而大情人则真像一个头号的梦中情人一样,曼妙身姿,优美曲线,没有一丝赘肉,而皮肤却充满了诱人的弹性,犹如凝脂,令人不胜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