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10658|回复: 0

[音乐] “视唱”不能表演吗?

[复制链接]

286

积分

2

听众

0

音贝

音频应用

Rank: 1

积分
286
发表于 2004-10-15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视唱”不能表演吗?

  任志琴在《音乐周报》上的《你有“大视唱练耳”观吗?》一文称,“大多数音乐专业学习者及音乐爱好者,都不重视视唱练耳的学习,因为它是不能表演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这“事实”还真需要争一争。

  2005年,我在首师大读硕士时,曾亲耳聆听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唱音乐会”,因我是小地方来的,实在没见过这稀奇景象,所以印象格外深刻。该音乐会后还被冯兰芳以《首师大视唱练耳音乐会打破常规》为标题发表在《音乐周报》(2006年1月13日)上。后来我逐渐了解到,“视唱音乐会”最早是由中国音乐学院留学匈牙利的孙虹于1988年“发明”的,这是不是受匈牙利著名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注重合唱特别是无伴奏的合唱特色的影响而“发明”我们不得而知,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高建进首次翻译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一书传入我国确实给基础音乐教学增添了活力。现在高建进在中央音乐学院搞的“新音乐教育体系”,正是积极地吸收包括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思想在内的众多著名音乐教学法体系而设计的。其中有关视唱的“表演”其基础正源于此。

  其实,视唱练耳专业化的起步原本就是从唱歌发展起来的。11世纪意大利音乐家圭多发明的唱名法就是唱歌训练的实践成果。《音乐之声》中的“哆来咪”演唱似乎还有其遗痕。17、18世纪后,视唱练耳越来越体系化、教学化、专业化,但同时离舞台实践也越来越远。作为瑞士专业音乐学院教师的达尔克罗兹,深知专业学院音乐训练风格的弊端,为了改变音乐专业学习过分的脱离实践,他“发明”了“体态律动”教学法,视唱练耳是其体系的三个内容之一。他认为,音乐是人的情感表达,而人的身体又是最方便、最重要的音乐表达工具,或者说本身就是一件乐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身体各个部位来表达音乐,这比钢琴学习更切近人的内心。所以,我们学习音乐,首选不是去学习钢琴,而是学习如何使用“身体语言”,这样就能使音乐更好地表达感情。

  记得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学习音乐专业时,唱视唱身体不准乱动,脚也不准打拍子,否则就是业余,不正规。这“规矩”甚至仍然是当下音乐高考的铁律。到了继承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精髓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身体几乎可以随音乐无所不动。奥尔夫称这才是符合人的本性,也是符合音乐起源时期的音乐活动,所以称之为“原本性”音乐教学法。没想到,达尔克罗兹在瑞士专业音乐学院发明的用于改善专业音乐教学的教学法,在本国以及整个西方的专业音乐教育圈并未传播开来,倒是在普通音乐教育特别是儿童普及音乐教育领域引起了一场几乎是遍及整个世界的音乐教育革命。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基础音乐教育受其影响自不待言,没想到的是,这一发明竟然在中国专业音乐学院生根发芽。

  孙虹1988年的“发明”由于当时信息闭塞,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一“发明”几乎传遍了所有专业音乐学院。新世纪更是扩散到附中、非专业音乐学院领域,而且还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2005年西安音乐学院举办的该院第一次视唱教学音乐会,音乐教师权思还为音乐会创作了多声部视唱新作《渭水行》、《咚七哒唱响》。把“视唱音乐会”拓展到“作曲”层面。2008年,云南艺术学院“视唱音乐会”还出现了学生根据游戏音乐编创的作品《幽灵盛典》。近来,西安音乐学院还举办了视唱练耳专业研究生层次音乐会、教师音乐会。2006年,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法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这“视唱音乐会”还向老外展示。

  其实,外国人的专业“视唱”也并不是一点“表演”没有,视唱练耳学科原本就起源于外国,特别是意大利和法国历史悠久,“视唱”一词的意大利文是solfeggio,其意思就是“为歌手而设的歌唱训练”,也就是圭多当初的理解。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也基本沿用此说,该词典对solfeggio的解释条文大致是“最早为了清晰地用唱名歌唱而涉及音阶、音程、旋律练习的一门学科”。2007年,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美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期间,来自美国的专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还特别强调其要与“音乐表演和创作实践的结合”;2008年举办的“中意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其中一场主题即为“视唱中的声乐——声乐中的视唱”;2010年举办的“中俄视唱练耳教学艺术周”,俄罗斯教授Voronts ova的讲座题目是:“演唱-歌唱式的视唱练耳教学”。她也强调视唱练耳教学要与声乐表演相结合。Voronts ova在给声乐专业学生进行视唱示范授课时,请两位学生来配合,让其中一位学生用指责对方的状态唱前句,让另一位学生用歉意的方式来应答,课堂气氛可想而知是多么地热烈。看来,“视唱”表演化已经成世界性趋势。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更是有了一种“独创”的传统。   

  在我看来,“视唱”不管是“视”着唱还是“试”着唱其实都是“唱”,其性质就是“表演”。即使没有“音乐会”这种形式,在“创作、表演、欣赏”这三维实践结构中,“视唱”也只能属于“表演”。然而,任君的系列识谱文章,雄心勃勃地要建立“视唱练耳”的“基础学科理论体系”,如此重要的甚至具有中国特色的“视唱音乐会”这种表演形式的存在却视而不见令人遗憾。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