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18|回复: 1
收起左侧

[音响] 关于合唱“音响”问题

[复制链接]

2416

积分

2

听众

-275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2416
发表于 2006-11-9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唱音响是由全体合唱参与者共同营造的,合唱的音质、音色是全体演唱者共鸣腔体运用总和的表现。多年的合唱训练与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在合唱团里,每个合唱队员都是一个发声点,而每个发声点在音质上的瑕疵都会对整体的声音效果产生影响;这好比夜幕下受损的霓虹灯,虽不影响照明,但其绚丽完美的色彩却大打折扣。因而,一个合唱团要想唱出谐和统一、优美华丽的音色,除了注意音准、节奏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外,还必须对每个合唱队员进行严格的嗓音技术训练,让演唱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发声方法以及对共鸣器腔体的综合运用。

从解剖学来说,共鸣器官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调节的腔体,如:喉腔、咽腔、口腔;一类是不可调节的腔体,如:胸腔、鼻腔及各个窦腔。从声乐上来说,共鸣器官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以软口盖作为分界线,软口盖以上的腔体属于上部共鸣腔体;软口盖以下的腔体属于下部共鸣腔体。在歌唱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音区来调整和使用共鸣腔体。

声带在阻挡气流的瞬间所产生的声音是基音,经共鸣腔体的谐振后产生泛音,基音与泛音的总和就构成了演唱者的特有音色。由于每个演唱者的声带长短、厚薄,共鸣腔体的大小及所受训练的程度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声部的演唱者,在音色上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每个人在发声时产生的基音与泛音的区别,就形成了演唱者自己的音色特点。在合唱训练中,必须着重考虑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去统一演唱者们的音色,最大限度地减少演唱者们的声音个性、寻求声音的共性,以达到合唱音响的和谐统一。合唱指挥要有良好的听力及鉴赏力,每一个合唱参与者也要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共鸣器官。我在进行合唱训练时,特别强调演唱者要互相听、互相找、互相靠。在演唱中自如地调整自己的音色。当合唱队的音准、音色、力度统一后,队员之间能明显的感到一种共振,这种共振的产生,就是合唱艺术所追求的最佳合唱音响效果。

合唱训练不只是对作品演唱的排练。对于指挥来说,要非常重视合唱团整体声音的训练,了解声乐发声方法,才能得心应手地做好指挥和训练的工作。每次排练前的发声训练,要重点练习三个声区的统一。三个声区统一了,声音就通畅了,这为整体合唱音响的平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统一声区时要特别注意音色在不同音区上的自然过渡和协调。意大利美声唱法建立了三个声区的概念以后,容易使人误解为把声音分成三截。在训练中,要学会用O和U两个母音的自然过渡去连接各个声区。意大利著名声乐理论家凯莎利先生把这种母音过渡的手段叫做:母音变形。合唱常用的音区均为混合共鸣,若做到这一点,一要克服低声部过于挤压喉头追求胸腔共鸣所产生的发闷的声音(人们常说的假低音);二要克服高声部(尤其是男高音声部)提高喉头位置挤出发尖刺耳的声音,或是为了寻找头腔共鸣而错把声音推到鼻腔里,从而产生出闭塞的鼻音。而闭塞的鼻音不是鼻腔共鸣,只有开放的鼻腔才能获得鼻腔共鸣。
音频应用

6019

积分

4

听众

-1798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6019
发表于 2006-11-10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发布, 点赞了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29 17:37 , Processed in 0.02265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