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音频插件联盟,正版插件,欢迎大家选择!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阅读: 22677|回复: 1

[技术] “煲机”之前,不如先学会“煲耳朵”

[复制链接]

1856

积分

2

听众

-238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856
发表于 2004-8-20 | |阅读模式
音频应用公众号资讯免费发布推广
“煲机,or 不煲机,这真的是个很大的 Question。”这个问题,不仅让人很纠结,而且这还是个覆盖面很广的问题。毕竟,月入数款过万的耳机的发烧友会纠结这个问题,一年可能还买不到一两副 400、500 耳机的音频小白也会就会纠结这个问题。而且,每个人对煲机的看法都不一样,对它的“不解”也是各种各样的:- a# y' U  Z! Q0 p. `/ O% b: d

. v. @  w& b" L  · 音频设备爱好者认为,煲机是必须的!音频产品必须经历数百小时的锻炼,才能得出最佳的声音;
& ^. ?* f- f% R8 K1 _
2 [- m. @/ o) C" ~  · 器材寿命论者认为,煲机没有必要!无谓的煲机只是一个白白浪费器材声明的过程,让耳机自然“听开”就好;# ]. t9 A7 F& K" U" @
$ \2 F3 _  N) t# J. z0 n& O; r
  目前,争得最厉害的就是这两大派别。同时,他们各执一词,这也让小白们十分纠结:如果我只是买一副入门,或者是那些很便宜的耳机,那也需要煲吗?煲了真的会有效果?我要怎么才能听出来呢。小编将这一系列的纠结整合成两个问题,来为你做一个详细的解答:) \! S& q! x4 X( M  K" b2 a
& s# _" F( ], S8 s: c4 C
  · 到底要不要煲机?
% w4 ^) T- W: D  q9 w: o/ w' n' \9 b
  · 煲机重要?还是煲耳朵(给耳朵做有指向的听感训练)重要?( [0 I! H6 m. A# _7 J6 n3 Y% l# ]
: X0 z6 d, N$ [& C1 q5 C
  煲机不是“玄学”下的必须品,但也绝对不是改变“渣听感”的魔法,首先要确定的是,煲机这活,到底是不是必须的。煲机,主要是让耳机的机械系统的一个迅速老化过程,也是机械结构进行“磨合”、“热身”的过程。煲机这个工作,用最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就是使用者“不听”的前提下,让它进行有目标、有指向性的自行播放。通过不同阶段的声音来让前端、耳放、耳机、音箱等产品进行一系列的磨合运动,通过这些运动让机械“老化”到一个能稳定发挥的状态,这就是煲机的最主要目的。
% f5 d- y: R7 k1 A. j! Q/ H" P( Y$ o( F

( C8 l/ J* d5 f: O2 d, Y% O$ o; q/ c9 K% O
  从这个角度理解,如果用户刚上手就要求这款产品达到稳定水平的话,那么有指向性、目的性的煲机一定是必须的,这是不需要质疑的。因为,所有的机械都需要这个磨合过程。不论是煲机之后效果较为明显的动圈耳机、本身性质较为稳定的动铁耳机,以及一些普通用户不太在意的产品例如播放器、耳放等产品内部的电容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作适当的磨合运动。4 G- F, g# g' s1 H  Q3 T( S5 r
% z7 I2 V: N0 U! {! t
  这些产品经过有指向的“煲机”训练之后,声音其实还是会有一定变化,最终还是会对用户的听感带来少少的影响。耳机“煲机”中,变化最为明显的还是动圈耳机。在制作工艺还未到达“精湛”的过去,耳机在装嵌时还会有一些带挥发性的多余胶水残留,而发声单元、振膜这些在初使用时也不可能就到达多次播放的水平,刚开始使用时还是会出现一些“紧致”的感觉。虽然,厂商在出厂之前还会作一定的调试,但这个调试还不能让耳机到达最稳定的程度。& z. D1 Q- t8 G( G/ b8 }- U+ I

- Z& H6 v  O7 E& v/ |# m( l9 T2 I2 q3 h
) {& w1 G( X8 p) ?* y  a# W7 d
  所以,后续煲机的作用就变得重要,效果也会相对地明显。8 a7 Q3 o& x" P9 n5 j

* U- r7 X- ^3 T! r! s5 h! A
/ N3 m; Y3 n2 f6 v3 G) i5 ?& }2 T( B0 Y& x, @( n, c
  另外,出于发生原理、发声单元的差异,动铁耳机会相对地稳定,煲机的效果未必会有动圈那么明显。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动铁耳机的声音还是会有一些趋向稳定的变化,这个只要细心一点就能够听出来。这并不像部分文章说的,动铁耳机完全不会有变化。即便是低价耳机,煲机后也会有变化。针对部分音频用户的问题:“便宜的入门耳机到底要不要煲机?”,有网友用煲机前后“争议”较大的一副入门级耳塞,森海塞尔 Sennheiser CX200 Street II (以下简称为 CX200 SII)作一个简单的举例。刚刚开箱使用时,CX200 Street II 声音会处于一个比较“闷”和“紧”的状态。主打低频表现的它,整个低频环境会有一种“一沉不起”的闷感,敲击低频严重缺乏弹性,高频的还原也受到限制,变得局促。这个,是该耳机刚开始使用时出现的状况。/ Q: Z1 P( e5 Q0 j$ Y
$ J1 R; _1 v: T9 A) h3 h6 i* t
' P& i; L: E8 N5 B3 z

( Z0 U& L1 I$ `3 _0 x' k  在经过简单的煲机处理(白噪音、小音量的舒缓音乐、中度音量的流行乐、较大音量的摇滚乐)后,CX200 SII 声音上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的缓解。鼓点等敲击低频恢复了一些“数码式”的弹性,整体的低频环境也不会像之前那么闷,压抑感会有所下降。高频的展示会稍微“放松”了些,但是在解析力、分离度的表现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总的来说,入门耳机的煲机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其他的音频发烧用户说“入门耳机不需煲”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副 200 左右的塞子花上 400 小时去折腾,这是个很不符合经济逻辑的行为。其实,也不太需要纠结寿命。针对煲机时长的问题,有人会担心这会白白浪费了耳机的寿命,WIRED 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V! p2 J' \; l' r3 m/ O" b
( i" H9 M+ X- o2 W: g3 X
  其实,现在推出的耳机产品,平均寿命都能够达到 3000 到 5000 小时以上。而一个简单的煲机处理,也只是在 400 到 500 小时左右,对寿命的损耗其实并不大。- J9 g7 y& F2 e( N2 w: g9 B: D

, s9 z) M& |% i/ z/ u# U+ |+ e
- h$ B7 H4 O; t) h& h& b& g% f5 }- }# t+ M0 ]
  所以,为此纠结的用户可以不必担心,可以按一个特定的煲机计划进行煲机。当然,平时普通的使用也算是煲机的过程,所以对这方面不擅长的用户,也可以选择“自然听开”的方式。只是,部分耳机会在刚开始表现的有些“局促”,声音不能完全放开。另外,刚开始使用的耳机也不能用大音量做长时间播放,所以选择这段时间开始听的用户就要稍微的忍耐了。煲机只是让“好”变得“更好”,绝对不能把“渣”变得“更好”。最后有一点要强调的是,煲机,只是让器材展示它应有水平而作的训练,它并不是改变渣耳机、渣音质的灵丹妙药。
9 U$ F7 N$ I9 |& q* i1 S! Z6 `4 P! O0 \4 q3 K
  耳机、前端等产品经过煲机这种磨合之后,声音会发生一些细微的改变,听到也是它应有的水平。但是,煲机只是磨合,它不可能改变产品声音的 19 个基本要素,也不能让它展示超越其他价位的表现。这一点,所有的入门者都要切记。无论是适应耳机,还是提升能力,煲耳朵都比煲机重要。对于“改善”听感这件事来说,煲机也算是重要的一环。它让音频产品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展示其真正实力,是一种改善和促进的手段。
5 v$ u6 }) y5 `% C4 H) \5 M5 `1 h/ f/ p2 t

4 k& N* z5 ~0 e( t. I
% t3 F0 l1 d3 J/ c8 E  但是,如果听者没有相关的感知能力,他未能够体会这些音质上的改变,那在怎么用一些高端耳机,选择一些高端品牌的音频产品,也是浪费。因此,比起煲机这件小事,“煲耳朵”其实更加重要。煲耳朵,其实指的是让耳朵去做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这种训练可以让听者去反反复复的听同一副耳机或同一个音频组合,让你的耳朵快速适应某一款或某一套音频产品。另外,这种训练也能让听者接触多副耳机或多个音频组合,提升听者的声音辨别以及鉴赏分析能力。
0 C6 O# Y5 q: n0 Q' K6 @7 w
3 S- u2 k! u6 i- w3 U/ z5 ~3 X, m) d  E( J6 C
3 J1 d& [' D1 j
  所以,对于渴望适应同一个组合的用户,或者是渴望提升自己鉴别分析能力的初入门玩家来说,煲耳朵都比煲机来得重要。虽说这个煲耳朵的训练对两种用户都重要,但是针对目标不同的用户,“煲”的配方也不一样。针对这个问题,有网友总结出两套不一样的办法,供各位参考:快速适应耳机的用户:挑好你的“通勤装备”,多听就好。这种需求相对比较简单,耳朵也不需要接受太多复杂的训练。应该说,训练的重点并不是在听耳机,而是在选耳机这个层面上。- c6 B. W6 o3 S
6 M# d7 ]* m" s+ E
  有这种需求的用户,选购耳机或播放器产品时需要多加的注意。毕竟选择的是长期使用、长期陪伴的通勤工具,如果用户不能通过文字测评、语言转述来确认声音特质的话,那就必须通过实际产品的表现来确定。到卖场或借该产品来进行试听,从感知上确定这耳机或播放器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再去购买才正确。( E* e3 \9 a- _" _# o, a! @
5 V. }) v# Q+ h7 r, P
$ e) M3 Z; l0 |2 u3 Q/ `
$ f) [7 L1 K7 c2 Z& R7 B) O% R
  毕竟,煲机或者煲耳朵不能改变声音的特质,也不可能让你去适应原本不喜欢的声音,所以一开始的选购就变得尤为重要。选好之后,那就尽情的听吧。先煲后听可以,跳过煲机的上手即听也可以。在你听的过程中,耳机在做煲机的磨合运动,使用者的耳朵也在适应这副耳机。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使用者就能够完全实现“煲耳朵”这个过程。$ U" f7 {9 D2 V1 ^7 L9 A

5 z0 X# J% {& Z' t: F. \1 N  针对这点,使用者还是有两点需要注意的:这种常见、固定式的“煲耳朵”会让听感固化,形成一个以这个耳机为中心的听音观。6 f' d" |# w" N' [1 N( l/ y9 V) [

0 m# t/ K3 y, j" K9 t) [" p8 w* ]
' J, \: `: h+ \& v8 d2 Y: D4 X9 q0 g4 X( u, q. F1 l% B: I$ R
  这样虽然能够让使用者能快速适应这款或这种风格的耳机,但这可能让使用者产生其他先入为主的判断,让他们对其他耳机或产品产生更多主观的观点。这不利于听音观的完善和成长,所以想继续玩音频,鉴别更多产品的人,就要注意了。
# ?0 S' |4 z& \8 O, w' v, c/ l  X" [3 ]/ W: t+ X) |

3 a; Y  p& a: ^
& A2 |( r! ], I. O6 _  尽管是按照使用者的听音喜好随意选择产品,但爱范儿也不建议用户去选择一些疲劳度消耗较大的产品。这些产品会加速耳朵疲劳度的产生,产生不适感,长远看来是不利的。这就如索尼的 XBA-Z5,它的高频表现、分离度、解析力都有非常出彩的表现,但就是冲击力太强,听久了会带来耳膜的疲劳感甚至疼痛感,不适宜长时间佩戴。所以,尽管 XBA-Z5 是一副不错的旗舰级耳机,但它绝对也不是你作为通勤的首选。要用这类耳机来煲耳朵的用户,慎重!再慎重!
: j( ]  Q2 k4 {: y/ Y
: X) @# I: X# A. \  想提升鉴赏力的用户:多听不同的产品,多做有指向性的专项训练,对比前者,想提升鉴赏力的用户需要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多产品”和“多训练”这两点上。通过多种产品对耳朵辨别能力的磨练,以及多种声音要素的针对性考验,来提升自身的听感触觉。" O9 ^6 g( _  M  K1 A. Z
: V  ~5 L6 }! e0 X
  而这类训练,主要也是一下两个方面:用户需要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多产品的试听。如果他们需要测试的耳机,那么他们就必须采用同一个前端(播放器)、同一个耳放、同一个音频文件,在同一段音乐上用 A-B 的重复模式进行多产品试听。接入不同的耳机,在这个变量控制的状态下进行重复试听,分辨出两款或数款产品的不同。4 K! [$ m& {* L" I% k% {3 W  q

  z4 v7 f2 `3 N/ r+ M% ^7 n6 h
% ]- \$ S- N) U' d
+ _8 J, P; h0 h4 p) N8 f! }5 c  除了变量控制,对耳朵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也是必须的。这个训练,用户能够寻找一些相应的电脑软件来辅助。飞利浦的 Golden Ear 测试软件。这个测试软件能够针对声场、解析力、低频表现、音染等数个科目对听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飞利浦旗下音频品牌 Fildelio 开发产品时,也会用到这套系统作测试之用。1 \! K7 K+ ?0 ^

* g. m6 }1 t! ^6 q- z3 u+ g( W' N% r+ p) O' G: l& w6 ^( N

2 Z, \  |! q7 ~$ i  相信,经过多次的针对性训练之后,耳朵对这方面的触觉也会变得更为灵敏。当然,耳朵跟耳机一样,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维持其实力。所以,渴望提升音频鉴赏能力的你,多做这些“耳朵煲机”训练才是最重要的。/ r! C; _6 S, {" y9 i: V

8 @* M1 |, K2 P  总结:电脑屏幕前的各位,看到了这里,相信也能够认清“煲机”和“煲耳朵”的关系和重要性了吧。煲机,是音频产品磨合的必备工序。它,不是盲目消耗产品生命的洪水猛兽。好好利用这个机械训练,让音频产品展示其原有的能力,这还是每个音频玩家应该具备的能力。" h4 V% O% Y" A+ K

: K3 d  p( Z* b; E$ n  j
) L1 T, i+ F; r) y* p' C0 i7 u& Y5 ^7 Y8 r: ]% M& O
20160720150428_87319.png   Z6 v* y# t$ o5 v9 d
1 e/ k! Z/ ]+ k; u" x& @

" L, j% q* o) s/ w  不过,煲机也不是彻底改变渣音质的灵丹妙药,它并不会改变产品声音的本质。如果你觉得这自然听开也能接受的话,大可不必强求这工序。相比之下,耳朵的煲机会显得更加的重要。它是一个让你快速适应音频产品的方法,也是为你提升音频鉴赏能力的必备训练手段。如果你是想深挖“音频”这个大坑的话,那“煲耳朵”将是你必须踏过的一步。
3 E7 t& R' J: V7 n! E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招标|音频应用 (鄂ICP备16002437号)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