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162|回复: 1
收起左侧

[资讯] 无词歌op38no5的曲式

[复制链接]

655

积分

2

听众

-34

音贝

音频应用推广专员

Rank: 2Rank: 2

积分
655
QQ
发表于 2004-8-18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曲子的结构挺有趣的,不符合最典型的曲式模板。+ F6 q% I/ P, T: {6 K$ u; X& Y
首先谈一下关于“曲式”,狭义的“曲式”——即指出音乐作品怎样属于某种曲式模板——不同于音乐结构或音乐分析,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易引发争议的音乐理论,在西方音乐中更多地用于教学(便于让初学者迅速领悟音乐谋篇布局的方法)而非分析。专业的音乐分析不会将“该作品属于哪种曲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 \; N. B/ m) q& z! T, y% X+ P) i; |7 p尽管曲式概念会影响作曲家,但曲式只是对音乐作品的归纳,音乐作品并不依附于曲式。
! }" q$ J( L' [; j' q; E. _) l7 R$ `' k" x) S" D% Z+ Y
门德尔松的这部作品究竟属于哪一种曲式,这个问题价值很有限,因为它无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作品中的思维。, b/ C# j2 [/ d4 L: }* ]8 L/ B
首先从整体上明确:这是一个小型曲式,它没有重大的对比,材料、情绪都是高度同质的。因此它不像是复三部曲式或奏鸣曲式。$ K# d+ h: k' W! D2 M8 J8 L

0 N( W2 x% E' U! `作品中比较重要的材料有这么三个:2 i$ Z6 q# e4 l. z
a,一个特征明显的旋律,它富有很强的歌唱性$ ~2 S+ r: g, Z. r& x& y; x
p30717908.jpg
7 X/ P/ C% w( B4 r3 Q8 ab,一个从a的节奏型衍变而来的动机,它只是一个碎片,通过模进营造展开性段落
* ?+ M; o. }! a4 Z, P p28663935.jpg . B* {, c, G5 K- J( `

( k& R6 N! u0 ~$ k0 U) Q! `c,一个a的左手织体变化而成的连接句
. J5 g( M. c' j& \; Q9 E p30717906.jpg 5 a  G8 B+ A) i6 m

6 v& p7 w+ S, ?1 Z* W) Z( ~( V从三个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a是母体素材,b和c都是a中的某个元素单独拿出来生成的。三个材料的情绪完全统一,无法构成对比性段落。
; Y/ l1 Z+ s4 d$ q* S全曲便是由这三个材料组成的,布局如下——
: @$ q7 q+ P8 m; u3 p# u4 Ma-b-trans.(a)-c-a-b'-a-c'-coda.(a)
4 g! B  j( q% b7 q+ X1 Y" t这个布局有些奇怪,既不是二部性也不是三部性,更不是回旋性或变奏性。虽然乍看难以归类,但细分析它有一个明显的结构思维——从a出发(没有终止式),经过别的素材,到达属持续音;之后回归a,重复这一过程。所以它的大结构可以被归纳为:A【a-x-V Ped.】,这个结构的和声思维是【i-x-V】。那么上述结构就可以这样分组——$ a9 ^1 ~3 l2 k2 e# v# ~
A【a-b-trans.(a)-c】-A1【a-b'】-A2【a-c'】-【coda.(a)】$ i5 o2 K2 X4 s: k* M, I  v
它的和声布局即:【i-x-V】-【i-x-V】-【i-x-V】-【i】
9 G+ O' x6 D, u6 [# C! b5 x, J除去结构外的coda.不算,这样一个A-A1-A2的结构,或说abc-ab-ac的结构,我把它归为单部曲式,或说一段体。这个段落重复了三次,第一次像是纲领,把三个素材全部浓缩地呈现出来;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具体阐释,分别将b素材和c素材进行展开——仿佛一篇议论文,先抛出总论点,再逐条证明——这种“总-分-分”的结构巧妙地达到了每个段落长度的平衡。其中a素材没有展开,显然因为它贯穿始终,出现太频繁,没必要再占更多的篇幅。% n, T. B& ^3 H( i% C

  _0 V2 E2 O& `: j4 L7 p5 M此外,这个作品的调性、材料布局还表现出奏鸣曲式的特征,这显然是出于故意的设计,令音乐结构扑朔迷离、趣味盎然。6 e, h- Z& }4 w
如果把a看成主部主题,把c看成副部主题,把b看成连接部素材,那么上述A就可以看作呈示部,而A1则是展开部,A2是再现部——且含有调性服从。根据格罗夫词典的论述,展开部与属准备、调性服从、完整再现是辨认奏鸣曲式最关键的三个要素——本曲似乎都符合了。因此分析这首曲子时有必要指出它与奏鸣曲式的暧昧关系。
. {7 D2 w9 v0 o但这不等于这首曲子就是奏鸣曲式。因为从其余任何角度——主题构造、风格情绪、和声布局、音乐体裁、历史时代——观察,它都和奏鸣曲式毫无关系。譬如它缺乏终止式以建立调性,它的主题不像是奏鸣曲式的主题,它缺少终结呈示部和再现部的小尾声等。: W; y. e( }9 k0 S& ?1 v

" g: J+ V, F' S; h4 A$ T当然,如上文所述,纠缠名称终究意义不大,只要把细节分析到位了,哪怕就管它叫奏鸣曲式,或者单三部曲式等等,亦无不可,顶多有强词夺理之嫌。可倘若细节分析不到位,名字叫得再正确也不是一个有价值的分析。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4428

积分

2

听众

-164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4428
发表于 2004-8-31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我分享了啊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6 12:35 , Processed in 0.02438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