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81|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提琴的历史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2

听众

3

音贝

音频应用注册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13353
发表于 2006-7-16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帕格尼尼获得了一把A.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中提琴,H·柏辽兹为它写了一首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柏辽兹不仅把中提琴独奏写得非常精彩,而且把乐队的中提琴声部也写得十分优秀。20世纪以来,出现了L·特蒂斯、W·普里姆罗斯和P·欣德米特等中提琴演奏家。W·沃尔顿为特蒂斯、B·巴托克为普利姆罗斯写了《中提琴协奏曲》。欣德米特自己写了4首中提琴协奏曲,由他亲自演奏。从中提琴的演奏艺术发展来说,在室内乐作品中,特别是弦乐四重奏中,才充分发挥了它的艺术表现力。
  但中提琴在历史上一直不大受重视,即使像贝多芬这样善于开发乐器独特个性的大师,也满足于把中提琴保持在从属声部的水平上。这种状况甚至影响到学生学习中提琴的热情。总有这样的说法,学不成小提琴的人迫不得已才转而改行搞中提琴。仿佛中提琴是件蹩脚的乐器,只配给庸碌无能的提琴家使用。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梅雨尔在他的歌剧《乌达尔》中,自始至终不用小提琴,而是把弦乐的基本的和最高的声部交给中提琴演奏。这个创举也许激发了相辽兹的创作欲。28年后,也就是在1843年,柏辽兹写下了他的《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这部作品是柏辽兹题献给帕格尼尼的带中提琴助奏的交响曲。但是帕格尼尼嫌独奏中提琴声部过于沉寂,始终未予问津。这部作品后来是由帕格尼尼的学生西沃里予以首演的。其实,《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惨淡经营之作,中提琴在里面扮演标题上的主人公,落落寡合,却有一肚皮说不完的心思。换了小提琴作主角,未免过于耀眼;大提琴呢,又过于伤感;中提琴则深沉感人正合适。这部作品在19世纪的中提琴文献中可说是独步一时。不过话说回来,中提琴在历史上地位较低,还真和自身有几分关系。我们知道,小提琴和大提琴都是在制琴名师斯特拉迪瓦里的手中定型的。中提琴却没有这样的福气。中提琴的尺寸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一个大致的认同。不是你嫌我做的大了,就是我嫌你做的小了。法国19世纪上半叶的制琴名师维柳姆,曾经制造了一批音响丰满有力的中提琴,可惜由于尺寸偏大未得到好评,被束之高阁了。19世纪末,特蒂斯(1876-1975)奋起从事中提琴演奏事业,终生不辍。他设计制造了十六又四分之三英寸的特蒂斯型中提琴,算是给中提琴定下了一个相对合适的身材。

吐血推荐啊,破解dj.net原音质dj舞曲下载地址,决对精品,人品担保决不掺假。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QQ|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5-30 01:32 , Processed in 0.02155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