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耳机阻抗表,耳机灵敏度和驱动特性的关系1 s" j& }5 r- |- P, a+ |
1 ~2 l& b/ F% K, K' j
5 m8 u; W! A8 K4 r6 H) j- T. ?1,灵敏度换算:
# U' y+ c o9 s m+ L2 C. ^. V$ u# v/ b) @+ f8 w- a
耳机灵敏度意思为:在1KHz频率下,用1V或1mw驱动耳机,而产生的声压强度。他与其他频段、失真、定位等均无关,同样灵敏度的耳机,可能听感差很大。
6 ?0 B% }: g2 ?* A! I- @
3 n7 _7 @6 Y s! j5 n有两种灵敏度标法,dB/Vrms或dB/mw,以前一般用dB/mw,现在耳机大都用dB/Vrms灵敏度,两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不能相互比较。& F/ H6 x- t2 s( p
dB/mw灵敏度就不多说了,说说dB/Vrms灵敏度。' t/ t' q7 @" V
2 r1 s2 F" a' d2 ]" l: k: L100dB/Vrms的意思是:给耳机1Vrms ,1khz的信号(正旋波),耳机能发出的声压强度为100dB。当然数值越大就越响。: ?% K v1 v/ T6 b) t4 h
) q, a- E* n& ]; j9 G* @* ]9 x
一般有足够驱动功率的音源或耳放,内阻很小,音量旋钮不变的情况下,耳机输出端电压固定,无论接上多大阻抗的耳机,耳机的电压是不变的,因此,某个耳机是否容易推响,与dB/Vrms为单位的灵敏度有关,与阻抗基本无关。
) l- A' h, v' N1 x* T1 p# g4 _: |4 F( o
我大约估计:一般大功率cd、mp3,选灵敏度105dB/Vrms以上灵敏度的耳机才好推响,小功率的选115dB/Vrms以上。要完全推好还要加几dB。选CD、MP3配耳机可参考上述值。* ?5 ~' i& P l# {% G) F: z
1 Y V* ^3 C/ k4 m再强调一下,推的响不响看dB/Vrms为单位的灵敏度时,可以不看阻抗。# z2 e0 Z( k0 q5 C: r! R1 A0 Z
: e7 q1 Q% C! O! a) n7 p. S
阿格说的换算公式我不知道,不过原理我清楚,将dB/mw换算成dB/Vrms:必须知道阻抗。功率=电压平方/电阻,就能根据阻抗、mw,算出电压,然后换算成/1V的灵敏度。需要注意的是,spl声压是20倍的log。
. @6 n7 G9 `& I j8 T" I4 q4 G8 I. K$ D" t! k; H
比如:100dB/mw灵敏度,32欧的耳机,求/Vrms灵敏度+ l( l8 U! M( D( r3 b/ R
1 K9 k, { M% ]2 O9 ^功率=电压平方/电阻,电压=开方(功率*电阻)=开方(0.001w*32欧)=开方(0.032)=0.179V/ |3 g" L+ z }+ w9 |4 ^$ l
# k: I# T) ]: u+ Y& w' j- ?% u, }100dB/mw换算为了100dB/0.179Vrms=114.9dB/Vrms, t+ ?$ D- C3 N
: H$ e) {6 I, [- E7 i
所有耳机都换算成dB/Vrms灵敏度,就可以比较了。8 V. ~8 v( i) w* I
0 C( ]1 \8 P% j$ [3 `1 z% B/ S
关于推导公式我还是写清楚吧,免得误解
* Y* J8 p8 t0 Y
2 T3 `3 Z: R) K& r% X- s4 N已知:灵敏度 A dB/mw,耳机阻抗R8 ?8 m+ A" J# ^9 o0 k: J/ Q
/ P& Q: X' e" |% }2 y, |; F3 EdB/V灵敏度=A+20lg(1/根号(0.001*R))=A+30-10lgR' K! W& K& C4 o0 K8 G& ^' e
9 r5 G/ O* I2 Z6 F# zdB/V灵敏度=A+30-10lgR (A =dB/mw的灵敏度值;R=耳机阻抗, 欧姆)) B/ l% x( d; k# X! N
/ u4 ?6 M6 c" k# p6 K' W5 V网上查了几天,没有类似的推导方法和公式,有不当之处请指出。' C0 }( ?8 `3 n. B x
# H% T( T. q# N: \. P下面这个关于灵敏度的问题,近半月一直没有人解答,现在应该可以了吧,谁算算:6 {& G9 ^2 i6 }, v/ U
' Z5 I# h, Y8 j! f# A
9 j1 E% K# g* X! H
& R# k2 l) P4 D* M' k2,95dB声压,基本是人耳听音乐稍大音量的平均声压,放大器平均输出功率,就是这个声压下,所对应的功率。, {4 l: z( B! G/ O1 N6 }4 T9 \0 ~
3,因为音乐不是正选波,平均1mW的音乐,会有很多瞬时尖峰,这些尖峰功率可以是平均功率的几倍,也可以是几十倍,放大器功率不足就会把这些尖峰削平,声音就会失真、开衩.....,这就是储备功率的意义:避免把这些尖峰功率抑制掉,对一般音乐而言,10倍功率储备可以满足,对于大动态音乐比如交响乐、打击乐,需要30-50倍功率储备,才能避免波形尖峰被削。 J0 m% q6 g% G
所以,表中一般功率储备是平均功率的10倍,大动态是30倍。
3 O0 U/ F& k& [' h4,功率储备的另一个意义,是降低放大器谐波失真。功放失真是随着功率增加而增加的,比如10W/8欧/THD=10%的功放,输出10W/8欧失真就10%了,1%失真的功率可能只有3W,0.2%失真的功率会更小,耳放也是类似,1%失真就比较难听了,特别是奇次谐波失真。所以,有些人说:我平时在家听音乐,几瓦功率足够了,没必要买几十瓦的功放浪费,买几瓦的功放就够了,这是不对的。6 t9 |0 g' `6 T: w% K
5,这个表最重要的最后两项,放大器同时满足耳机的电压和电流要求,驱动才是充足的,单看功率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u5 L; A' i2 Q, O: {) }; L
比如:按表中150mW储备就能充足驱动的240dF,这个150mW是指能加载到240df上的,而不是放大器标称的功率,放大器即使能输出5W/4欧,也远远不能充足驱动240DF,因为压摆远远到不了240DF要求的电压储备要求。
9 `/ x z/ d9 [, X1 n6,这个表是耳机驱动特性,判断是否驱动充足,和是否“推好”不直接相关,但是推好的一个前提,是否“推好”耳机,除了和驱动充足、阻尼系数、耳机频响阻抗曲线......等有关,还有更重要的是听者的主观因素,不是这个表能决定的。
4 D0 h' h$ C4 l2 L7 ^' f6 r5 d9 `% r# }( T, G: Z: c7 L
& _" X! V; R8 e! }
8 a! m1 ]" d7 _7 z3 A, m! f1 E$ T( p4 J* h& ^' |
* v; O# M3 v$ e; e( c1 p: i' D
9 E. N. e4 l# z3 L- f# [- A( h y
3 y2 V9 _0 Y) n$ E; h4 E- x
' v; D1 ^ T: ?5 Z; F'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