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30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学原理(2)
$ O& ^3 N- I7 r$ j' E, C$ u6 W
/ [+ l+ r. z3 [7 P/ D1 A( s# d在厅堂内扩声时由于墙壁的反射也会出现声波的干涉现象。如果是纯音(正弦波)信号,这种干涉现象必然会引起空间声场的很大差异,即:有的地方声波会加强、有的地方声波会减弱甚至完全抵消,成为“死点”(听不到声音)。好在语言和音乐不是正弦波而是复杂的波形,这种复杂的波形用傅立叶级数展开是多个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所以有“此起彼落”“填平补齐”的效果,使干涉效应不太明显。但是!由于不同的频率信号所产生的干涉效果不同,某些频率信号加强,另一些频率信号减弱,所以常常导致房间传输特性不均匀。 
6 V% s" d, X, r& w# q" _房间共振可以用波动声学昀驻波原理加以说明。简单地说,驻波是驻定的声压起伏,由两列在相反方向上传播的同频率、同振幅的声波相互叠加而形成。当声源持续发声时,在两平行墙之间、始终维持驻波状态,即产生轴向共振,其共振频率为:f=nc/2L,在矩形房间的三对平行表面间,只要其距离为半波长的整数倍,就可产生相应方向上的轴向共振。在矩形房间中,除了上述三个方向的轴向驻波外,声波还可在两维空间内产生驻波,称切向驻波;同样,还会出现三维的斜向驻波. 7 [, x5 Y6 _7 O$ F
当波源与波的接收者之间以一定速度作相对运动时,接收者所接收到的频率(或波长),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q2 Z6 v z S
当波源与波的接收者之间做相向运动即相互靠近时,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就会升高;当波源与接收者之间做反向运动即相互远离时。,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就会变低。听疾驶而来的火车鸣笛声,先是升高,然而当火车掠身而过再向后驶去时,笛声又降低。
+ e- F3 i7 G; B j; i) m+ {声学的基本概念 
8 j5 g |# `7 \/ d( a一般的声波都不是纯粹的正弦波,所有的周期振动都可以分解成各种频率、振幅和位相的正弦波,看成是它们的叠加。我们把频率最低的叫做基频 (Foundamental Frequency),其倍频叫做谐波(Harmonics)或泛音(Over Tone)。 # D9 ?' X0 Z1 D( g
人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波振动引起的,并通过传声媒质(如:空气、水、混凝土等弹性物质)传播进入人耳。在反射声中较早到达人耳的声波较强,这个较强的反射波称之为早期反射声,在此之后的反射声的总和称为混响声。 @3 C4 F# S' _
从声源或振动源不经过任何反射直接传入人耳的叫“直达声”,它的传播时间和路程最短,直达声最接近于原始声音,最清晰。声音通过物体反射传入人耳的叫“反射声“。人的双耳距离大约有15~17厘米,这个距离使人耳具有非常准确的判断声源位置的特性。比如说:声音从左方首先进入左耳,右耳听到的声音比左耳晚一些其时间差=双耳距离/声速,为0.44~0.5mS。这个时间差使听音者感觉声音来自左方。所以直达声对判别声源的位置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