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4-7-25 19: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bcarrie的发言: 今天早上我看完你的以后,马上下载拉,用的CAKEWALK开的!根据你说的,再仔细根据自己以前配的做拉一下比较,所以问题比较多,不好意思! 对拉!!!还有是我说法错误,不是级进下行!是我搞错,当然你说的这个什么冠音的下行,我倒是今天第一次听到,又长见识拉,,谢谢~ 还有你说的我师傅这个,确实是你说的,完全一样!但是我总感觉那个1大似乎用6小好,不过按你的意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至少是为拉避免重复和弦,这样听觉就不会单调!$ s, q8 ^0 c! N
' f: Z/ |: ]8 n+ L( c
以下是引用大山的发言: 很棒!!!非常感谢你, 讲得很有条理由清楚, 我本人十分同意你的论点,就是5——1的进行,这是和声的基本进行,还可以把这个进行扩大一点,变成2——5——1的进行,它直接影响到以后很多的类似进行,其实,你只有把每一个乐句的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很多乐句乐段,都是用的2——5——1这样的进行结束。 期待你新的精彩文章
* A9 R+ t" j( ?5 d* R
# d6 _2 ^, ^5 ^4 o& ^1 Z以下是引用虾皮的发言: 你是一个很细心、很有耐性的人,我倒是很想听听你——增三和弦的运用 减三和弦的运用、挂留和弦的运用是怎么用法!大力的支持你!!' M0 z' P/ ?0 Q
2 L0 W& v3 {. L2 k以下是引用毛丫的发言: 其实PJERRY的谱例中,都有了增三等和弦的运用,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期待ING......$ v2 U9 n2 I% I. A: C D
9 o$ M. C3 m/ H4 S/ Y# C1 ~1 [和弦编配一步步(二) 这一贴我们来讨论一下重属和弦,单单从字面上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解释:属和弦的属和弦,也就是属的属,呵呵,有点绕嘴,其实想一想还是不难理解的,先看看下面的进行: 7 k/ C; {4 k2 C n3 s Z& X7 ?
/ E: Y/ _- w( V( I0 W/ J% jII-->V-->I。。。唉。还是这样来吧,D-->G-->C,直观一些。
% o7 i! d0 G! N, I
) y" | m [- ?$ y( g/ k其中G-->C应该没什么疑问了吧(V-->I啊),好,再看看D-->G,其实它当中也暗含着V-->I的解决(实在不明白的朋友可以设想一下1=G),有点想明白了吗?
+ O/ `4 Z; H6 P- |: d2 S4 T# n4 a. i; Z7 s: @1 I; E
对喽,这就是上一贴中的曲例(月亮代表我的心)曾有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用2大呀?”的解释。 9 Z" [# R" Y2 M" b% ^- N
, f; j' l' b# t2 D; e* r$ A
结论:重属和弦(II)用在半终止乐句的属和弦(V)之前最为贴切。
0 v6 R5 p$ E% ~7 p! X2 e' O
) P, s3 Z/ |1 X1 X. U! w! k. j8 t需要注意的是,和弦的三音与旋律音千万不要打架,(2#46如果撞上旋律音中的4会很难看的)那该怎么办呀?嘿嘿,换掉呗,这是一个该谁去适应谁的问题,终究是旋律在先的嘛。。。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一连串的进行:
6 y0 q7 c. O; @ ]" e# x; U$ b4 D9 N
, K0 t0 }3 u, uIII-->VI-->II-->V-->I-->..................... $ v9 h- d4 m) y& j
% J( I. _8 c) s9 G我们来听一听下面一段音乐: 点击浏览该文件 ; Y* {$ B+ i9 N$ Q* [, Y& S
8 l. ]6 I# F+ E) a听到了吗?类似这样的联接随处可见。。。。
' e1 d! ?/ P2 R, N; h0 u
- d; o9 |6 }' B9 l+ Y! E现在我们再来说点题外话。。。
5 S+ S% ]* a8 M& r# t
8 W) s+ J4 T# Q& Z/ `8 D" G先来看看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 C: X5 z: H' m
5 \& [9 W5 L' ~! d$ O: A
呵呵,有点开窍了吧,同样,你还可以在E-->A-->D-->G等等一系列的和弦进行内部找到此种内在因素。。 8 F. B: W% B0 q; @ h
4 |$ n# Q8 I$ N3 E5 a6 A
OK,合理的和弦进行(或称联接)最好能拥有共同的声部或半音进行。 . o( r: S9 w- \
2 }# M5 `& ]! L. X2 }
我们再把上面给的联接扩展一下:IIIm-->VIm-->IIm7-->V7。。。都是合理的进行。。 赶快试验一下吧。。。。。。。
9 p: }# c1 Y' J, w4 o: i: F
% m4 B2 h1 c0 }5 V9 ~- n; J以下是引用nbcarrie的发言: 我又看拉一下你这个123,到唱31的是,你用的1大,2大,是一个小节的,就是你上面要说明的东西,对吗? 那么后面的51,你用的是1大,3减,这个3减是怎么想出来的?要我的话,我就配不出拉,还有平时我基本不会用有变化和弦的,最多用2大,3大的,4小是偶尔偶尔的,因为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可以用些变化和弦,我不会用,也不知道怎么用,还请你多指教,否则老用一些常用的,太单拉 还有接下去的旋律是6,7你分别用4大,还有一个4,#5,1,请问这个和弦又怎么想到的? 整个曲子都都拉几遍,总体感觉挺好的!!3 a# }( u/ r# a: |$ b
' t3 G' K, ]4 L# a5 \
答: 1,对了,虽然此贴名为探讨重属,其实要说的还是重属之中暗含的V-->I,去仔细分析一下吧,II-->V,III-->VI。。。。 它们其实都是属-->主的进行结构。 . O0 {- G+ W" g' c$ \
, F' J) `" u4 J5 u7 `# E% O2,那其实不是3减,而是I7,试想一下,I-->IV与 V-->I有什么区别? 进程关系是一样的,之所以变化到I7,只是为了强调向 IV 的倾向性而已,这就好比 G-->C 的倾向性不如 G7-->C 强烈一样。。。 - d2 ~2 j' e; }0 ]) a
9 {4 p6 S; S7 r: X+ E X3,正确写法应该是4 b6 1,这是4级小三,为什么?是为了和声内部的简单旋律连贯性, 看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 l d2 d9 B& H& c
- o- e; f! `4 X0 q" p+ V
/ ]% S, e; P! h7 [7 @* e$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