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Q# H$ t$ b+ M0 [$ @3 G “民歌”是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它多彩的艺术之美,已成为一个民族或地区独特的文化标志。* {' b% L0 N1 _& t9 g
民歌有三大特征:一是极强的生活气息,曲曲都传递了劳动人民在生活中抒发感情、传授知识、表达爱情、诉说哀愁、祈求幸福的亲切情感;二是极强的传播力,它的创作虽然谈不上什么专业作曲技法, 但是由于其形式简明朴素、短小精干,因此极易传唱;三是极强的生命力,它历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几代人的日积月累的传唱加工,经历了千锤百炼,生命力无比顽强,有的已脱胎为新民歌。! O5 z5 b" ^& ]2 C9 X9 W: Z
民歌不仅美在曲调上,而且有的连名字都那么美!你听过“花儿”吗?说起花儿,你也许会说:那不就是植物的器官嘛?它顶多具有色、香、形的特点,可供观赏和闻赏,也有人们借以食之的,仅此而已。但是,有一种“花儿”却要借助于我们的听觉器官来好好欣赏,这就是流传于我国西北部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山歌——“花儿”。花儿,好听啊!
2 O/ e1 z1 @/ W7 ^ 山歌为什么称为花儿,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人推测它源自甘肃康乐的莲花山地区,因山形似花,也就把山歌称作“花儿”;也有说是对唱的男女双方,都把对方称作“花儿”,因而得名。总之,从“花儿”的音乐听来,就象它的名字一样确实很美。“花儿”的各种曲调也有一个小巧可爱、富有音乐性的称呼,叫作“令”,如《白牡丹令》、《尕马尔令》、《仓朗朗令》等,这也许是从它的歌词——一种优美的民间格律诗来的吧。演唱“花儿”时,男声时用真嗓(称苍音)、时用假嗓(称尖音),运用丰富的音色变化造成虚虚实实、辽阔遐远的意境,使音响具有立体的空间效果,这是“花儿”的一个特色。既有小调的清丽,又有山歌的高亢,这大概就是人们喜爱“花儿”的原因了。# e: x+ J. r! ]# j5 Z' N0 H3 w
“花儿”流播颇广,后来还形成“洮岷花儿”、“河湟花儿”和“陇中花儿”等不同风味和色彩的花儿流派,真是特色与魅力无限。8 t: _& {6 S" T3 }3 X. x( o
谁敢说民歌不美?!
& ~3 |2 i) d+ G V( S4 D2 R
9 D, i3 T: U7 O: x9 s# d$ U( U) U( Y2 k
(此帖内容转自配器论坛)
" R3 { I. M+ B) |& H4 h
5 h' t7 g' K, c; L+ H8 H1 O# r+ }$ l, z, v4 u8 Z2 ^0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