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0|回复: 0
收起左侧

[音源] Sonuscore The Orchestra Complete 4 旗舰管弦乐音色库评测

[复制链接]

764

积分

0

听众

13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764
发表于 2025-9-30 21: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款面向现代作曲家的全功能虚拟管弦乐音色库最新版本已发布数月。NoiseQuest的Josh Turvey分享了他对《The Orchestra Complete 4》的见解。
Sonuscore-TOC-4-Review-700x394.jpg

Sonuscore的《The Orchestra Complete 4(TOC4)》是一款深度采样、包罗万象的管弦乐库,在各类音乐创作、电影配乐、预告片及游戏配乐领域表现卓越。该产品基于Native Instruments的Kontakt引擎构建,其规模与覆盖范围极为宏大,囊括了令人惊叹的乐器种类、演奏技巧及表演相关特性。

优点:

精选顶级高品质管弦乐器阵容
应用场景极具灵活性
合奏乐器功能丰富,赋予用户对编曲、演奏性和实施效果的极致掌控力
卓越的演奏技巧呈现深度与真实感。
缺点:

受库体量限制,浏览合奏组外的单件乐器资源较为费时。
内容定位偏向传统作曲需求,追求实验性管弦乐质感与前卫声音设计的用户建议另寻他选。
简介
Sonuscore总部位于德国美因河畔,由知名Dynamedion工作室与采样巨头BOOM Library联合创立。自2012年成立以来,该公司专注于开发高端虚拟乐器与音效素材,其作品在音乐界广受赞誉。凭借卓越的制作水准,Sonuscore曾与EastWest合作完成多个备受好评的项目,进一步彰显其行业地位。

作为旗舰产品,《The Orchestra Complete》凝聚了Sonuscore的顶尖实力与宏伟愿景。随着第四代版本的发布,开发者致力于为音源库注入更强的可演奏性、更高的灵活性以及日益精简的工作流程。这款体量达30GB的音源库包含300种乐器、1000个预设,并搭载多项创新功能,使用户体验流畅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下文我们将深入解析这款庞大的管弦乐音源库,及其为作曲工作流程带来的显著优势。

设计与特性
Sonuscore TOC 4 合奏乐器内置大量单一乐器音色库,涵盖采样自80人编制管弦乐团及其扩展乐器。尽管部分特性存在差异,但多数独立音色库在形式与功能上高度相似。鉴于其丰富的功能集,本评测将重点聚焦于合奏乐器(见下图)。
Sonuscore-TOC-4-ensemble-instrument-700x549.jpg

界面划分为以下区域:

标题栏(绿色框):提供MIDI导出功能(用于外部DAW处理),以及乐器设置选项,包含人性化演奏效果与界面设计调整功能。
预设浏览器(蓝框):内置庞大的工厂预设库,用户亦可保存并编辑自定义预设。
主面板(橙框):界面核心区域显示当前选定页面的核心乐器参数。
页面选择器(紫框):在TOC4的三个页面(主页面、引擎页面、混音器页面)间切换。
键盘范围(红色框):直观呈现乐器在键盘上的可演奏区域,通过视觉标记区分键位映射(蓝色键位)与四组切换键(红色键位)。绿色键位区域代表五层乐器音色(详见下文)表现最协调的演奏范围。
预设浏览器
该合奏乐器配备功能全面的浏览器(见下图),内含多重筛选选项。操作体验直观高效,用户可轻松找到所需预设。便捷的是,你还可在套件内五套音库(绿色框)中浏览——其中《怒火狂潮》是最新加入的音库。

Sonuscore-TOC-4-preset-browser-700x479.jpg
预设经过专业精选,既能提供宝贵灵感,又便于调整、操控和定制。因此在启动项目或突破创作瓶颈时,预设浏览器堪称绝佳资源库。

音色组合区
位于主面板的音色组合区(见下图)是合奏乐器库的核心。通过五行分层结构(每行代表一种乐器层),用户可在合奏中叠加多种乐器,打造丰富而富有感染力的管弦乐编曲。

Sonuscore-TOC-4-voicings-section-700x479.jpg
六列控制项提供更精细的乐器层调节功能:

紫色框:各层独奏与静音控制。
红色框:各层独立的单乐器浏览器。
绿色框:八度升降转调
橙色框:三种引擎模式选择(自由模式、琶音器模式、包络模式——详见下文)
蓝色框:每层乐器可叠加额外高八度音
黄色框:引擎图标。选择自由模式时,此列还将提供乐器层编曲选项设置的多重选项(详见下文)

仅此页面提供的选项就为用户创造了极大的灵活性,既可通过调整现有预设,也可从零开始构建管弦乐编曲。

Sonuscore-TOC-4-single-instrument-browser-700x478.jpg
如前所述,主预设浏览器虽是绝佳的灵感来源,但TOC4通过为每个乐器层配备独立的单乐器浏览器(见上图)展现了其可塑性。

这些浏览器可快速访问TOC4庞大的单乐器库,支持筛选、选取并组合其他声部。用户由此能轻松定制现有预设,将其转化为契合创作需求的独特合奏效果。
Sonuscore-TOC-4-engine-slot-700x508.jpg
选定乐器声部后,用户可设定各声部接收MIDI(乐器数字接口)数据时的触发方式。TOC4配备三种模式(自由模式、琶音器模式、包络模式),可在引擎插槽(见上图绿色框)中选择。这些模式将在下文详细说明,但需特别强调:乐器选择决定了可应用于该层的引擎类型:

自由模式:适用于所有乐器层,用户可通过MIDI控制器自由演奏所选乐器。
琶音器模式:适用于短时长乐器库(如打击乐、拨弦、断奏等)。TOC4提供三种可自定义的琶音引擎。
包络模式:适用于长时长乐器库(如持续音)。TOC4的包络参数支持自由定制,可显著增强演奏表现力。
操作层面,TOC4的自由模式(见下图蓝色框)对多数用户而言较为熟悉。该模式模拟标准采样乐器的行为逻辑,直接响应MIDI控制器触发的音符。

Sonuscore-TOC-4-free-mode-700x469.jpg
TOC4通过“编曲选择”设置(红框)实现进阶操作,该功能提供多种影响MIDI输入数据的选项。这为五层乐器编排开辟全新维度——用户可创建定制化编曲设置,精准定义每种乐器在作品中的角色。

具体而言,当演奏器件上的简单三和弦时,用户可指示各乐器层响应和弦中的不同音符。例如:小提琴层仅响应最高音,大提琴层响应中音,低音提琴层响应最低音。这种工作方式避免了所有声部同时触发三和弦所有音符导致的混杂感,从而仅凭一个和弦就能创造出遵循管弦乐编配原则的精致编曲。

系统共提供九种编曲模式可选,结合前文提及的移调与八度堆叠功能,将释放海量创作潜能。最后需说明,此功能同样适用于琶音器与包络器(虽需通过其专用页面操作,详见下文)。
Ensemble Engine
切换至引擎页面将显示TOC4的三个琶音器和两个包络器。这两类引擎均可为五个乐器层增添动态变化与表现力,熟练掌握其功能后,两种模式都能真正提升音库的声学潜力。

琶音器
琶音器(见下图)配备多项功能,三种引擎均共享相同特性(蓝色框)。此外用户可通过序列自定义器及快捷菜单在琶音器间轻松复制设置(绿色框)。

Sonuscore-TOC-4-arpeggiator-700x478.jpg
如预期所示,用户可完全掌控琶音器的模式、步进和速率(红色框),且前述编曲设置亦可针对每个琶音器独立配置(黄色框)。最后,引擎界面底部设有影响所有琶音器与包络的全局设置(紫色框),用于控制其拍号、速度和摇摆效果。

用户还可在此区域复制并编辑四组键切换的运行逻辑,为编配不同乐段节省大量时间。

序列定制器
序列定制器(见下图黄框)与琶音器协同工作,主要功能是为琶音模式增添旋律变化。

Sonuscore-TOC-4-sequencer-700x479.jpg
用户可根据和弦内音符重新调整序列中每个音阶(绿色框)的音高。这种快速高效的方法能构建以和弦为核心的旋律线,与琶音器的节奏效果相得益彰。

包络
TOC4的两个循环包络(见下图绿色框)可通过包络窗口(红色框)的点击拖拽自由定制。

Sonuscore-TOC-4-envelope-700x481.jpg
提供包络时长、循环行为(黄色框)及前述编曲设置的调节选项。此功能在创作垫音、弦乐/管乐/铜管渐强渐弱音效时尤为出色,能营造极具感染力的氛围。总体而言,这是值得深入探索与实验的高度创意功能。

混音器
混音器(见下图)控制合奏中各乐器层的整体平衡。提供独奏、静音、声像和音量等常用参数。

Sonuscore-TOC-4-mixer-700x477.jpg
另设一个混响发送通道(蓝色框),以及预设路由的均衡器与压缩器(红色框)。用户还可将各声层独立输出至DAW(绿色框),但需在Kontakt和DAW中进行额外配置以正确设置多音色设备。

使用体验
鉴于该音库庞大的规模与覆盖范围,TOC4的使用体验堪称极致享受。精心筛选的预设库让初始配置轻松便捷,熟悉各项功能后,只需稍加调整即可将预设适配任何编曲需求。这充分体现了Sonuscore的设计理念——让TOC4成为适合所有技能水平用户的便捷工具。
Sonuscore-TOC-4-keyswitches-700x125.jpg
虽然前述编曲功能显著提升了TOC4的实用性,但其在合奏部分对键切换的巧妙运用同样值得称道(见上图)。四个红色按键可在不同合奏配置间切换,每种配置均可独立设置琶音器与包络参数,从而轻松为作品各乐段构建独特音型与序列。如预期所示,每个键切换功能均支持复制编辑,让用户能随心所欲地将创意转化为现实。

结论
The Orchestra Complete 堪称名副其实的终极音源库。它代表着音质卓越性、多功能性与灵活性的巅峰,每件乐器均经过专业采样并精心打包,既能满足专业编曲需求,又不失创意探索空间。这种罕见而强大的组合必将提升众多制作人的创作工具库。

升级版浏览器、编曲设置及键位切换等附加功能,彰显了Sonuscore对该音源库的持续投入,预示着其未来发展前景——基于现有体验,前景可谓一片光明。

技术信息
本音源库提供详尽的下载、安装及认证指南。新用户可能觉得流程复杂,因为需要同时拥有Sonuscore和Native Instruments账户。

作为乐器库,The Orchestra Complete 4需通过Native Instruments的Kontakt运行,兼容完整版与免费版Kontakt。

支持平台:Mac/PC,兼容格式:独立运行、VST2、VST3、AU、AAX。



该音库在Kontakt中经过深度优化,单个合奏引擎可流畅运行多达五层乐器音色。若在不同音轨中重复使用整个Kontakt合奏引擎,将显著增加CPU占用率。

免责声明:本评测基于配备48GB内存及1TB SSD的MacBook Pro M4 Pro(macOS Sequoia 15.6系统)进行。不同硬件配置可能导致用户体验存在差异。

替代方案

高端管弦乐音源库的选择可谓琳琅满目。与其列举具体替代产品,更建议探索以下开发商的丰富选项:

EastWest Sounds
Native Instruments
UVI
Sonixinema
Sonokinetic
ProjectSAM
Vienna Symphonic Library
Soniccouture
Cinesamples and Musio
Orchestral Tools
IK Multimedia
Melda Production

若Josh的精彩评测令你对The Orchestra Complete 4产生兴趣,请务必访问Sonuscore官网获取更多信息及音频视频演示。

官网:https://www.sonuscore.com/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10-9 20:20 , Processed in 0.031928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