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4|回复: 0
收起左侧

[评测] 稀有的易推型平板大耳机,兼顾古典和流行,声迪黑美人2鉴赏评测

[复制链接]

1313

积分

12

听众

726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313
发表于 昨天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9月,声迪SENDYAUDIO发布了品牌诞生后的首款高端平板耳机“黑美人”系列,包含Aiya和Aiva两个型号,售价双双逼近4000,在那个国产耳机普遍还没有高档化的年代,引来了大量关注。
这里面,Aiya为入耳式,Aiva为头戴式,两款耳机的壳体均为“实木”制造。但由于零部件多、工艺复杂、耗时长,它们在当年都不得不以限量形式发售。

时隔7年,团队主推的SIVGA已成长为中国十大HIFI品牌,而曾经备受赞誉的高端头戴耳机Aiva也于今春迎来了更新,即Aiva 2,坊间也称黑美人2。上图左是2代,右边是初代。它们的框架设计相同,耳罩外侧都是斑马木和不锈钢材质,性能参数也几乎相同,只在木料颜色和内部单元方面有差异。
音质方面,这次主要是拓宽了频域和声场。末尾是详评。

和初代一样,2代也拿到了日本VGP受赏,不过这次斩获的是比上次难度高许多的“金赏”,在综合产品力上,击败了美国舒尔SRH1840、德国森海塞尔HD660S2、美国奥蒂兹MM-100等等

出于兴趣,我又找了下7年前的VGP2018受赏名录,如上,发现当年的初代Aiva是在7万到10万日元间拿到的奖项,票选成绩位于森海塞尔次旗舰HD700之下。
要知道这一年的VGP还是洋品牌的天下,尤其头戴耳机品类,中国品牌受赏的也就只有声迪一家,甚至HIFIMAN此时都还没出现,所以可知Aiva在当年国产头戴耳机中是承担了何种惊艳的角色。

为辅助描述,借了个初代Aiva(可能是复产版本),还有手头其它一些头戴耳机用于对比参考。末尾是粗暴横评。

包装、配件没太多可说的,熟悉这家厂商的,都知道他们擅长的“工艺品”质感。
于我而言,除了2米的线材太长,会在行走听歌时影响体验,其它没啥可吐槽。
黑美人2的耳机本体和初代一样质感很好,拿在手里会有传家宝的满足感。
工程相关的官方描述比较简单,只提到“超纳米双面磁1微米复合平面振膜”和“标配6N级单晶铜耳机线”。然后就是一些基础参数,如单元尺寸97mm×76mm,灵敏度约96dB/mW,阻抗约32欧,重420g等等。基础参数和初代近乎相当。

配备的高质感鱼鳞纹插头和粗度适中的优质单晶铜线。


线身上的木制分线器和分线器似乎是业内独一份,极尽匠心之美。

左边初代,右边二代。

上图左为初代Aiva的线材及4.4转3.5转接线,右侧是2代的。可以发现2代的线材颜色变深了,转接线的长度也有所增加。另外,连接耳机的线材插头由初代的φ2.5mm,变更为时下更流行的φ3.5mm。

头梁外框架为钢制,哑光黑色;头带为小山羊皮,触感坚韧柔软。

声迪的logo是毛笔和仙鹤的形象糅合,设计得非常高雅。你可以在线身束线器和支架吊环上看到它们,成为设计层面的点睛之笔。
耳垫的主要材料是由蛋白皮、绒布和高弹性材料组成,厚度适中,不易沾灰,造型很人体工学,舒适度很不错。
虽说标称400多克,比那些200到300多克的“超轻型头戴耳机”夸张了点,但实际体验,在戴眼镜的前提下,即便戴它一个小时,也没啥不适。因为源自两侧和上方的压力都被整体的框架设计稀释得差不多了,而剩下的那点收缩力又巧妙地提供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包裹稳定感。

时不时会被它的这些金属反光闪到,这些细节会美到心里。
以下是声音评价,这个声音我很喜欢,和之前P2 PRO一样,也有着柔美耐听的特点。但这次的解析着实是进步不小。

初听:高频略显刻意,但在数小时的煲机后,变得自然和顺滑许多。
搭配:SIVGA和SENDYAUDIO擅长制造易推的平板耳机。实测,苹果手机+中档次的一些手机小尾巴就可以很享受了。
不过,由于黑美人2的中高频轻微偏暗,所以,假如连接的是水月雨水解2Ti这样的暗调科学HIFI小尾巴,听感就会有些“木讷”。相对的,山灵和飞傲的几款500到1000元之间的小尾巴都能给出更为鲜活且更有声场张力感的声音。当然,若有条件的话,为其铺垫台式HIFI系统大概率会更好。
小结:黑美人2不太需要费心搭配。当你疲劳想听歌时,随便找个能出声的便携前端给它怼上,然后静等温润的声音流出即可。这种聆听的随性感意味着“高使用率”,也是理性发烧友很看重的品质。

为辅助描述,参考了几个头戴耳机,包括森海塞尔HD400 PRO、水月雨PARA 2、索尼MDR-SA5000和初代黑美人。
1、硬素质:
黑美人2的声场和高频超越了上述四款头戴耳机。它的声场并不是那种刻意拉开距离的那种大,而是细节形态饱满,分离度又高,基于这两点再自然展开,就会显得场景大。这在听大编制交响时会被察觉。高频表现力不俗,有些许静电耳机的绵延丝滑味儿。
信息量和分离度超越HD400 PRO和PARA 2。
低频量感、高频解析、密度、柔和感超越上古神器索尼MDR-SA5000。
丰润感、饱满度、动态以及高频信息量,超越拜亚开放式头戴监听DT990 PRO(80欧黑色限量版)。为何对比这俩?因为它们都有着较大的声场和出彩的高频。出于好奇,所以PK。
黑美人2在中小音量下,听着很像森海IE900(入耳旗舰)的头戴版,区别是它的人声更饱满些。鉴于此,我很推荐喜欢IE900味道的发烧友选择这款头戴,毕竟其售价只有IE900的大约一半
2、音色:
不论音量高低,曲风如何,它的声底都是柔顺且有力量的。另外还有着高级耳机常有的“细腻”,话说这一点要好于我多年前推荐的那款音色直白的SIVGA LUAN。
中高频轻微偏暗一点,这使得它在面对任何“激烈”的音乐时,都能给出一个相对耐听的声音,不太容易出现“偏锐”或“过于刚猛”所致的听觉疲劳。
核心频域的主体结像距离适中(不偏远),人声齿音控制优秀,韵味略中性(淡雅而不乏味),嗓音厚度适中,未被低频干扰,年龄还原很真实,不偏老,也不偏年轻。不过,若喜欢明晰且近距的人声,那么黑美人2可能不合适。
由于平面振膜特性和卓越的调音控制,黑美人2的高频成了它迷人的一大亮点,集穿透力、丝滑感和延展性于一体。尤其在听一些录音优良、器乐丰富的作品时,会很上头,易让人沉陷。
大编制音乐也可以比较轻松地驾驭,这一点相对初代是个不小的进步。初代表现这类音乐时,更像是置身于舞台中央感受四周乐器演奏,一些弱音细节和远处乐器的泛音会被近距离乐器能量掩盖,二代合理而自然地扩展了声场,有一种在距离乐团中远距离体验每一种声响的感觉。
自然的中高频亮度和优秀的高频不只扩展了声场,也提升了“甜味”,而这又进一步助力了它的“音乐性”。是的,这是个很有乐感的温润微甜的平板耳机。
低频的量感不少,好在控制力和与其他频域的衔接自然度都没问题,从听感角度,这种略显温柔的澎湃型低频,我大体上也挺满意。不过,内心深处仍希望它能再削减一点厚度,这样的话,其中下盘速度会更优,也更利于杂食性。

总体来看,黑美人2除了低频稍多了一点,其余方面,信息量、柔和感和高频解析都是不小的加分项,是一个能够久听,或是随手拿起就用的较杂食型高素质平板耳机。
鉴于售价和7年前的初代近乎一致,3980元,如果你希望有一款能兼顾流行和古典的高档头戴耳机,那我会很推荐它。另外一提,初代Aiva搁今年,硬素质这块也仍是个3000左右的水平,特别是它那饱满明晰的中音,仍诱人。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 )

GMT+8, 2025-9-10 11:28 , Processed in 0.02850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