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应用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2|回复: 0
收起左侧

[耳机] 通过三枚全尺寸动圈单元打造出科学的重低音耳机,水月雨和鸣

  [复制链接]

1289

积分

12

听众

710

音贝

音频应用新手发布

Rank: 3

积分
1289
发表于 2025-5-22 22: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月雨今年针对耳机的“多单元复杂分频技术”专门开辟了一个全新系列,名为XTM。该系列旨在探索各种“尚未被尝试过的”,与品牌一贯格调有所不同的技术路线,打造截然不同的新锐产品。
首款耳机是数周前发布的3000元档的“流星”,第二款就是本篇要谈的售价1499元的3动圈HARMON“和鸣”。

, k$ K; O% v6 R' }+ |, Y
区别于常规多动圈设计方案“大动圈+微动圈”的组合形式,水月雨这次是直接将三枚全尺寸(φ10mm)动圈单元装入了“和鸣”腔体中(4声腔分频)。具体是一枚10mm玻璃球顶复合振膜负责中高音,外加两枚10mm纸盆复合振膜负责低音。
设计目标是希望它们能够“和谐共鸣”,呈现出符合头相关传递函数的目标频响特征。然而实际最终音质却还超出了预期,官方表示“和鸣”在拥有符合VDSF(虚拟扩散声场)目标频响特征的基础上,还呈现出了多动圈耳机的高素质和动态、准确的音色和声像、还原级的悦耳调音。

, K) k5 k1 ~0 v5 @5 @4 Y( O
那具体“听着”如何呢?文章后半部分是音质描述和与各种耳机的对比。

8 h7 j- o% z/ y  q. J) M
包装

( d5 O  I& N% F# u' e
酷酷的简约陈列
7 `5 v4 I2 h( U3 ?8 r/ Q6 }' c
圆桶收纳包、可换插头的耳机线、一种类型的三对深灰色经典耳套。
# B! {3 z* U6 a/ v- K, {! M
不规则凸面的腔体,看着比较肥,实际佩戴舒适度很高。
7 P9 X- \8 [7 D2 Y" r2 b$ N6 d
它的设计风格也略微有些索尼XBA-N系列的特征
3 S  V" u- ]; p- r
总之是好看的。

7 u/ S7 i, U3 S( y" _/ F" [  K% b4 k/ J6 j2 G
易推性:官方灵敏度数据经换算大约是97dB/mW,是标准的“吃推力”耳机。
想感受其澎湃的低音和丰富的高音细节,常规设计的手机小尾巴或便携播放器的3.5耳机孔,大概率没戏。不过,大多数拥有“平衡口”的中、高档前端都可以把它推到位。比如索尼ZX706或山灵新出的M3 PLUS。
声音特征:
大声场、高密度,松弛而汹涌的低音,距离感适中的柔和人声,人声与低音无相互干扰,较为丰富且明确的高音细节,中高频亮度适中。
中小音量下有源自极低频的正常“闷”感。高频空间比较通透。
整体音色饱满、柔润、大气。相对于水月雨品牌某些轻微偏干、动态强劲的“录音室监听味道”的动圈耳机,同为动圈的“和鸣”,“音乐性”高了不少。

1 b4 R) q3 I; }3 [* U7 p% F+ K
图为外媒测试的“和鸣”频响曲线。目测是一款“重低音”型科学HIFI耳机。回顾水月雨过往,似乎没有哪款能在“低频的量感”上与这款匹敌。
三频分布方面,“和鸣”的低频响应趋近哈曼2019,能量非常充沛,足矣支撑宏大的音乐叙事。而把中、高频结合起来看,其低频的控制力也是非常不错,不易有拖沓或过度下潜引起的三频失衡问题。
200-1000Hz的平直感似乎超越了水月雨千元内所有型号,再配合非常贴合自家VDSF(虚拟扩散声场目标曲线)的中高频幅频响应,泛中频区间的音色自然度和还原性也势必会非常理想。
区别于哈曼2019,“和鸣”5kHz往后并未有更充足的高频隆起以抵消低频的倾轧,故在高频泛音的“明晰度”上,若前端推力不太够或遇到的音乐编曲很复杂,且音量又小,是有可能会让人觉得不特别充分。烧友可能会为之更换前端、线材或耳套。
但也因5kHz往后的收敛,其相比哈曼2019特征的某些耳机,在大音量下的人声饱满度也会更高,听着更温和,更亲切。
受益于5kHz往后圆滑平缓的滚降和很科学的中高频亮度,“和鸣”在低频松弛度和清晰度的平衡上,也表现得比较好,不过实际听着,它还是更偏“松弛”,而这种轻微的慢速也带来了些许“箱子味”。(比IER-Z1R的低频在速度感和动态上稍胜些)
于我而言,这款耳机感受最好的时候,要么是在大音量下,要么是小音量。这两个貌似“极端”的响度,它的爽感和美感会最吸引我,也更能让我投入音乐中。
以下是与其它一些型号的对比,方便各位进一步认清它:
! p4 f( m/ ?9 h  _, U9 e1 E2 u3 |) D
→对比水月雨星野2代:
星野2是个“爽感”型大声场耳机。其低频量感和高频亮度都很不错,但稍显“暴力解析”。原因主要是它3kHz到4kHz附近的增益相对厂商VDSF目标曲线稍多了点。这种略显强势的明亮感对追求严谨HIFI的人来说,可能会有所不适。不过我还挺好这口的。对了,它的低频量感在水月雨的有线耳机产品中,差不多是仅次于“和鸣”的那个。整体听感虎虎生风,张力十足,高频细节明显。
两者对比,“和鸣”的低频量感和爽感胜出星野2,然后人声的重心位置和自然度也更优,高频的亮度控制也更好,听着更还原,更耐听。略显可惜的是高频明晰感和空气感略逊于星野2。
→对比水月雨KADENZ:
KADENZ像是“小场景”结像。它把所有声音都拉到耳边,让你以很近的距离感知不同频域的威力。其结像密度很高,音色还原扎实,泛中频有些怼脸,全频饱满度和密度都很高。可惜的是,不易呈现前代KATO时期那种“远景化的声场”和“泛音远去的美妙余韵”。
两者对比,“和鸣”真正拉出了一个具有纵深和高度感的立体声场。同时人声也相对KADENZ远了点,高频泛音也因此多了点,那种泛音渐逝的美感更醉人一些。
而以上这些表现,也让“和鸣”更容易烘托出大场面音乐中曼妙的意境。
音色方面,“和鸣”全频都比较柔和,自然度更高,这与KADENZ相对偏刚性的“监听”味不同。另外,“和鸣”内置的玻璃球顶膜片对高频的自然感展现上,胜出了KADENZ的TAC钻石镀层膜片。
' J) r9 S9 H- J; j* }
→对比Blessing 3:
Blessing 3的低频量感相对“和鸣”来说,更克制。200-1000Hz,两者有着相近的理想的平直性。高频方面,相对于自身不算丰厚的低频来说,Blessing 3的6kHz稍显突兀了点。不过,从音乐性角度,这却是某种点缀。毕竟它的中下盘实在是太“温水”了。
总体来说,Blessing 3中、下盘的自然度比“和鸣”更好,会更具“宁静致远”的美感。而“和鸣”那种基于重低音的音乐性与比较科学的中高频结合,却更容易给出限定于“HIFI”大框架中的音乐性爽感。
→对比索尼XBA-Z5:
1 i' m* b( k: E; z! }) P
索尼十几年前的这个圈铁旗舰,和水月雨3单元动圈耳机“和鸣”一样,都凭借强势的低音营造出了宽广且有纵深感的声场。不同的是,索尼一向不太重视人声的鲜活感和亮度,所以,听Z5,很多人都觉得像是闷在被子里感受细节。
Z5像是索尼为打造“音乐现场感”耳机的某种尝试,它适度压低3kHz,明显抬升5kHz和极高频,造出了一个庞大的声场,同时也清晰定位出了每一个中高频细节,并自然而唯美地揭示出泛音飘逝的去向。
“和鸣”与之不同,即便它低频同样强势,但其余频段仍盖有水月VDSF的印章。相对Z5,它的人声明显正常(实际是比较居中),中气足了很多,对乐器基频音色的亮度和自然度会还原更好。
稍显可惜的是,高频丰富性稍稍逊色一点,但挽回一局的是高频密度。
至于低频的味道,“和鸣”更特别一些,它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美妙。只是,这个味道具体咋形容,我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特别合适的词儿。就感觉它的冲击带有很高的密度,一块块滚落压向你,有着轰隆却不轰头的高级和鲜活。同索尼Z5那种铺天盖地的低音包围感不一样。
& B: `5 d. u4 x- C8 L7 |$ ~. U
结语:
低音多的有线耳机其实也不算少了,但能多到“和鸣”这个份上,且还有整体很高的平衡性和控制力,音色不噪、不干、又不硬的,目前貌似就它这么一个。
而由于“XTM系列”耳机在技术上先天具备的“创新”精神,我个人对它也是很看好。当然,水月雨也确实需要这么一个能够开拓风格的系列,去丰富自家的调音路线。

8 Q* d+ g+ v$ u2 `! s* k& {% Y+ p% e! h( a9 Z
欢迎厂家入驻,推文!免费!微信:yinpinyingy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音频应用搜索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官网微博|音频应用 ( 鄂ICP备16002437号-6 )

GMT+8, 2025-7-17 11:58 , Processed in 0.02286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