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音响中音箱的音质知识
) m4 R. C H/ I* ]( J$ I6 n% p) U) E2 C4 D
不是所有的音箱都能发出好声音,那么,如何评价其音质好坏?这是很多影音爱好者难以把握的。有时候会遇到一种情况,同一台音箱,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音质评价。那么,业界有没有一套主观评价标准,从目前来说是没有相关标准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尽量严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音质的主观评价。下面,掌金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音质主观评价的相关知识。. T4 J5 n. U2 k$ o6 W
对于音响器材或影院系统,它们的声音是无法完全使用参数指标进行测量的。音响器材主观评价就是在环境、节目可控制的条件下用听的方法对器材特点进行的评价。而且,仅就单台器材进行主观评价常常会有困难,所以通常是用标准器材或在多台器材之间进行比较,以得到对响度、频率范围、音调平衡、空间分布、质量和不均匀性等因素的综合效应感受与评价结果。
$ ]% O4 P9 W6 _6 n t3 r% p" r6 f, f8 E8 U L
一、音质主观评价应该满足的条件
4 P7 M; ^) j- _ 评价音质的优劣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声源特性(声压、频率、频谱等)、音响器材的信号特性(如失真度、频响、动态范围、信噪比、瞬态特性、立体声分离度等)、声场特性(如直达声、前期反射声、混响声、两耳间互相关系数、基准振动、吸声率等)、听觉特性(如响度曲线、可听范围、各种听感)等。因此,这就要求评价者必须在一个相对标准的环境下去聆听各种音效。$ Y; W% k( E) f! S& u4 L2 \9 ^
(一)采用当前高性能的系统设备
7 j; J! S H& M& k6 s' m 对某一音响器材进行听音评价时,必须由该产品和其他的一些音响设备组成声音播放或拾取系统后才能进行。由于音响行业发展较快,不同的器材设备除了客观指标有明显差异外,其本身也有其固有的“音色”,所以目前没有所谓的“标准声音”。这就要求在主观听音评价时尽可能选择当前最优秀的设备,以减少其给主观评价引入额外的影响因素。现在世界上有不少厂家推出的顶级的“参考级”产品,虽然不能说这些产品己达到理想水平,但它们优良的性能,足以作为标准设备使用。
* ]! C8 }8 t% _3 |5 D1 g (二)信号源和节目材料的选取
7 ?9 y) n- t6 @& @$ A 评价音质时采用不同的节目源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音质评价的节目源不仅要系统全面,包括不同体裁和风格的音乐及语音,而且应该有严格的录音、制作要求,保证有足够的频段和振幅。+ `$ ^' \) b( g' G2 b1 J5 s+ d% b. ~
(三)满足听音室的声学要求
6 [+ y5 T. j* g; ` 听音环境对音质的影响不容置疑,由于不同的听音房间的结构、形状、体积及内部表面吸声处理方法不同,从而使房间的声学参数不同。这样,同一音响产品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听音评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对于听音评价所用的听音房间应规范一定的声学条件,以减少听音房间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另外,听音室应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线、防止这些因素影响试听人员的情绪。 4 o) T# [+ k5 k% \- O
(四)对音质评定人员的要求
- r. F+ D, h+ | 由于音质评价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听音者的职业、生理、情绪和文化修养方面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音质的评价结果。因此在对音响产品进行音质主观评价时,试听组成员的选择非常重要,试听组的成员不仅对听觉本身的灵敏度(指人耳本身具备的条件)有着很高的要求,还必须具有评价音质美学和评价乐器声及其他声源音质的能力。同时,还要通过音质评价能够与音响产品的客观技术指标产生联系,当产品存在有微小音质差异时,聆听何种声源发出的声进行区分,用什么属性来判断音质差异。
4 D6 R& T$ V$ I# O. P7 @ 为了尽量减少由于试听者个人差异带来的音质评价误差,一个试听组成员应可能包括从事立体声和建筑声学、电声学、声学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录音、调音技术人员以及音乐家、音乐编辑者和电影及音乐导演、演员。
( k/ k8 _$ ~0 _$ W二、主观聆听判断音效, Q, U! p" M$ Q+ F+ w7 u
通常,按照声音的三要素,即响度、音调、音色的变化和组合来主观评价音质的各种属性,如低频响亮为声音丰满、高频响亮为声音明亮;低频微弱为声音平滑、高频微弱为声音清澄。下面我们就结合声源、声场及信号特性,为大家介绍几种典型的听感。
+ {; i5 z8 {5 T! d1 t1 L (一)立体感、临场感% j K/ x% `- ]
声音不仅有层次,有方位,而且有空间感。各种声源声像方位准确、清楚,有完整的声像群分布。声音失真小,动态范围大,瞬态响应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F8 S9 ]- u* \7 ?4 @/ M. V8 A
(二)亲切感、自然感
9 ^$ P7 g r/ [- D/ [ N' Z- V& p+ ? 声音变化自然流畅,响度、音调、混响、均衡恰如其分,毫不夸张造作,气势、格调、动态范围符合声源的自然特征,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有纯真美的感受% T& e: C% g! r
(三)整体感、群体感! w. j, E! l3 c( K! ^
指频率丰富而协调,低频厚实有力,高频层次清楚,整体气势宏伟而又不失细腻,动态范围大而有流畅自如,犹如群峰矗立又给人以整体美感。 Z& Y7 O4 T( I1 f0 g+ o, x
(四)融合、平衡、谐和感在频率响应宽、失真小、信噪比高、动态范围大的条件下,歌唱或乐队各个声部无论是音量、音调的均匀度、混响度都比较谐和、平衡,整个音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 `6 v- r" a4 o; g; ~% \" C 除了上述几种听感外,我们在对声音进行主观评价时,还会发现声音还有以下几点明显的表现:2 }0 Q0 t2 j9 P9 B+ O
清晰——模糊、浑浊& c. w3 ^+ h( a! ~$ R
指语言具有很好的可懂性,音乐层次分明。平衡状况和声音瞬态特性欠佳时,低声和混响声过重等就会带来“模糊”、“浑浊”的感觉。7 D6 i% {. {0 U6 E
平衡——不平衡1 t# q, g0 Q5 A
它是指节目中各声部的比例协调,高、中、低音搭配得当。作品本身或乐队编制常有不平衡的情况,可通过调音和拾音求得平衡。
# G% g& n9 ~! H" ^ 丰满——单薄、干瘪9 u. V0 {; b2 k3 j: B8 B7 X# x2 S2 x
指声音融汇,特别是中、低次泛音丰富,高次泛音也不过分突出。响应合宜,听感温暖,厚实,有弹性。信号电平高不一定丰满,瞬态响应差、低次泛音损失多、中低音虚弱、混响声不足、前期反射的
5 G+ W- `( q% i( _! P1 {0 E, p时间延迟不当等都可能带来单薄、干瘪的缺陷的感觉。
3 f5 W" D) C& L3 s V; t7 b7 O2 _% Q 圆润——粗糙
9 n, t/ O' m' C0 ]- E 优美动听,有光泽而不尖噪。主要用于评价人声和乐器声。高音过量,失真明显,厅堂声学特性欠佳都有可能使声音粗糙。. g7 ?6 U* ^' N- ~/ P- X! |
明亮——灰暗
5 J W% N9 {# Y1 f 指高中音充分,听起来明朗,活跃。前期反射声,混响声和直达声交融得当,可增加明亮度。只重视提升直达声的声压量级未必奏效。9 W* v( N# m, T# R3 D R& U
柔和——尖硬
0 ]' I0 U7 [. {/ t: {. j3 m 声音松弛,不尖利,有舒服,悦耳之感受。如果拾音距离过近,就会影响声音的扩散,声音就会尖硬。
/ v# {; b: ]" Z* ?9 ~, N' B1 O 真实——假1 G9 d, Q2 ~% ]3 N; K) q$ `
保持原有声源的特点。调音时会将不悦耳的声音抑制,或对声源进行心要的修饰,向悦耳方向努力,但决不能将原有声音的特点变形,使原有的钢琴变为黑管。这不仅是评价用语所必包含的,也是重放声音的原则。
/ A1 N: |2 [& r- X; Q2 Y3 z6 o三、听音评价常用术语的含义
4 r4 t$ Z: B' R9 F( @声音发炸:高频或中频过多,存在两种失真。
, g# V4 x: i' W, p& x* v3 ] a音发破(劈):严重谐波及互调失真,有“噗”声,已切削平顶,失真大于10%。; M# Z" c% A: N, W
声音发沙:通频带失真较大,有附加的高次谐波,且伴有瞬态失真现象。
2 m* Q( A# b, d2 H% o* V& g声音发浑:瞬态不好,扬声器谐振峰突出,低频或中低频过多。
7 o4 Q3 L! R. N7 g% d声音宽厚:频带宽,中低频、低频好,混响适度。 l( \ c& L+ t2 Z
有层次:瞬态好,频率特性平坦,混响适度。
' K k: P' e# W$ _$ c声音扎实:中低频好,混响适度,响度足够。
. i( |+ v" i. z0 Y6 e l声音发散:中频欠缺,中频瞬态不好,混响过多。
: n3 w1 o, j- z, @声音狭窄:频率特性狭窄,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分突出。
0 A2 ]" M- S3 d金属声(铅皮声):中高频个别点突出高,失真严重。
9 q) i0 y8 j4 X声音圆润:频率特性好,失真极小,混响适度,瞬态好。
R8 F3 P; m1 i3 j7 k有水分:中高频及高频好,混响足够。
5 ^) T5 R7 p: X声音明亮:中高频及高频足够,相对平坦,混响适度。
# z, e" y* F% R# S, q) V' i) A声音尖刺:高频及中高频过多。0 U. c ^% J9 _% m: }: D/ {' W
高音虚(飘):缺乏中频,中高频及高频指向太尖锐。4 T+ m9 N1 [# u% u+ ^2 f( V
声音发暗:缺乏高频及中高频。4 T" z; q3 r8 l _5 I8 ?; A1 q
声音发干:缺乏混响,缺乏中高频。
3 C/ r6 Q! A, ]1 I" L, H平衡或协和:频率特性好,失真小。- A# t/ M1 j# G8 {! [
轰鸣:扬声器谐振峰严重突出,瞬态不好。
2 X! O `6 z7 c( i2 W清晰度好:中高频及高频好,失真小,瞬态好,混响适度
w$ h* J+ e8 [5 D, O0 K# v* a有立体感(单声道模式下):频响平坦,混响适度,瞬态好。$ i$ y2 p1 N6 n7 Z
现场感或临场感:频响和瞬态均好,特别是中高频较好。
- l3 A, g' e1 `' ^+ @丰满:频带宽,中低频好,混响适度。* D3 v2 X& D" b [6 W4 U6 l
柔和(松):低频及中低频适量,声音松弛,响度合适,混响声稍大,失真小
- y2 N# n1 I8 S3 p$ x) N; l有气魄(势)、力度好:响度足,混响好,低频及中低频好。
) Z4 d; \4 e6 z3 I; D- Z声音发闷:高频或中高频过少,或指向性太尖而偏离轴线。
% C, E) S) b+ O8 t5 H: Z透明感: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响宽而均匀,中高频及高频出得来,混响声合适。/ P6 a+ w9 w7 M/ w: x- `
声音细:声能密度小,响度不够,声音纤细无力,缺低频、偏中高频及高频,混响声不足。% a* P2 n5 d: `( s2 c- F1 ?* W/ ?$ f
声音发硬:低音缺少,中高频偏多,且高频上谐音衰变过短过快,低频混响声短,有明显互调失真,瞬态响应不好。 |
|